第133章 回鄉

韓練看着走過來的杜中宵,還有抱着孩子的女兒,眼淚不覺就流了下來:“啊呀呀,可算是回來了啊!一走兩年多,我和媽媽日思夜想,你們可不知吃了多少苦!”

一邊說,一邊走上前看外孫。左看右看,分外順眼。

韓女娘笑着道:“遊宦在外,諸事不由人,這不回來了麼。下一任大郎去河東路,路途太遠,孩子又小,我便不跟着去了。這幾年在家陪着二老,省得你們掛念。”

“好,好,這樣最好。”韓練連連點頭。想起如此一來,女兒女婿要分開數年,又不由傷心。“可憐你們兩口兒,要分開數年。”

杜中宵上前見過了禮,由家人迎着,進了大門。

此時開氣炎熱,院子裡的花樹下襬了桌椅,新摘下的瓜果分外水靈,爲杜中宵等人接風。

一一落座,韓練道:“前些日子,你們說要在縣裡買些荒地墾田,我便託人把這一帶買了下來。周圍數裡之內,因爲地勢低窪,不長莊稼,除了幾家牧羊的,再沒什麼人家。這裡花錢不多,又離着穎河不遠,若要墾田,實在是好地方。”

杜中宵道:“我們來時也看了,此處地勢平坦,又有幾條小流過,委實是好地方。”

那邊陶十七等人跟莊客一起搬運了行禮,過來向韓練等人見禮。

韓練看了,連連點頭:“都是大漢,必然做得好活計,好,好,好!”

杜中宵笑道:“岳丈想得差了,這幾個人不是莊客,都是我在永城縣時的手下,每人都有自己的絕活。此去幷州用得着他們,所以一起帶去。”

韓練嘆口氣:“可惜,我以爲你帶來了莊子裡的主管和莊客。若是沒有人,從外面僱人可有些不把穩。我從來賣酒,不懂種田,這偌大的莊子可如何是好?”

杜循道:“在意這些做什麼!我家耕讀傳家,除了讀書,就是會種田。到了永城數月,他那裡怎麼墾田,怎麼做生意,我都看在了眼裡。只要依樣做起來,必然是一處好基業。”

衆人說說笑笑,不一會酒菜上來,開開心心吃了一頓飯。

飯後,杜中宵和韓月娘帶了孩子去跟父母和韓練夫妻說話,其餘人坐在院裡陰涼下閒聊。

盧賽賽對身邊的曲五娘低聲道:“這裡地方又大,風景又好,杜家三州賣酒,是個有錢的。我們住在這裡多少是好,何必跟着官人去幷州那邊關之地受苦。”

曲五娘道:“依官人意思,陳勤和羅景都要跟着去幷州,有用他們的地方。那兩人去了,我們怎麼好留在中原?夫妻兩個,總要時時待在一起纔好。”

盧賽賽蠻不在乎地道:“夫人都不跟着官人去那苦寒之地,分開又有什麼。這些做官的,到了地方也不過做三年兩年,一轉眼就回來了,何必在意。”

曲五娘無奈搖頭,低聲勸盧賽賽。自己這位姐妹,一說吃喝玩樂便就滿心歡喜,一說要吃苦那就渾身難受,自來的毛病,拿她沒有辦法。

那邊陶十七和十三郎兩人,對這個新住處分外好奇,找了個莊客帶着,到處亂轉。

陳勤和羅景兩人,在樹蔭下坐着,說些閒話。

看着四周景色,陳勤嘆口氣:“若是在這裡住下來,從此不用奔波,那該多好!”

羅景笑道:“哥哥怎麼會這種心思?此去河東,那是苦寒之地,聽說牛羊馬匹衆多,正是哥哥大顯身手的時候。若說我留在莊裡,官人也許不說什麼,哥哥是萬萬不行的。”

陳勤心中一動:“你如此一說,我倒想起來。你最擅管賬,這種人才衙門裡不缺,地方上不多。不如我們跟官人說一聲,讓你留在莊裡,幫着老員外把這處莊子建起來。順便爲你和我置辦份產業,什麼時候不必奔波了,便到這裡安享晚年。”

羅景笑道:“我倒沒有什麼,只要官人答應,留在這裡也好。只怕你家裡賽賽聽了,心中不平。我在內地享福,你們卻到邊地吃沙,她哪裡肯答應?”

陳勤擺了擺手,大氣地道:“女人家知道些什麼,何必管她!此去西北,不定我能搏個出身,回來便就不同了。女人頭髮長見識短,哪裡知道這些!”

羅景只是笑。盧賽賽可不是曲五娘,對付男人花招百出,陳勤也招架不住。一樣居家過日子,曲五娘把家裡料理得井井有條,家事完全不要羅景操心。盧賽賽可不同,家裡油瓶倒了都不扶,裡裡外外全是陳勤一個人忙活。偏偏陳勤這人好面子,在外人面前硬撐着。

客廳裡,杜中宵陪着父親和韓練說話,母親和岳母兩人在一邊逗弄孩子。

問了杜中宵在永城的事情,韓練道:“家裡賣酒幾年,積攢了些錢財,大郎也一步步升官,家裡也是該置辦些產業了。賣酒是朝廷的恩典,這兩年我跟州里縣裡的官員談起來,總覺得這事情不把穩。這些官員見我們家裡賺錢,都說朝廷恩典享用幾年就好,慢慢都會收回去。建處莊子可不同,地都是自己買下來的,只要交稅納糧,誰還會強徵我們的地?是以大郎前幾個月說要在家裡買地,我是一百個同意。只是可惜我們兩家都是小門小戶,沒個可靠的人管着,心裡有些擔憂。”

杜循點了點頭:“我也擔心此事。雖然我自小耕讀,但小門小戶,只種那麼幾畝地。買莊墾田可不是三五十畝的事,那是成千上百畝的,數十的莊客,沒個可靠的人管着,只怕做不好。”

杜中宵不在意:“阿爹在永城縣幾個月,也看過營田務,照着學就是。更不要說,我把營田務如何運作,都寫成了冊子。各種農具,也都條列清楚,家裡不能打造,從永城買也方便。我看此事不難,只要阿爹多用些心思,定能辦好。”

杜循連連搖頭。自己可是看過營田務衙門,那裡公吏數十,更不要說還有各種差役,哪裡是看看冊子就能辦好的事。想了又想,道:“大郎,要不,你身邊的隨從裡,留下一二個人來。等到這邊好了,再讓他們到幷州找你就是。——我看那個羅景就不錯,人又老實,做事踏實,又是在營田務做事的,定然能把莊子管好。到河東路你是一州籤判,手下管着多少人?不差這一個!”

韓練聽了喜道:“既然有這麼一個人,那就留下來麼!衙門裡不會缺人,我們家裡可是缺。大郎在外做官,不要只想着爲朝廷做事,也要爲家裡想想。”

見兩位老人都這麼說,杜中宵不好推辭,只好道:“此事我要問過羅景纔好。這是家事,要他同意才行。雖然說是隨在我身邊時日不少,但誰知他心裡如何想?”

第142章 旅遊團第90章 等不得了第102章 投降第34章 似是而非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110章 要好處第56章 依山而陣第63章 長見識第4章 包龍圖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26章 突發大案第10章 血濺五步第5章 舊人第266章 清洗第74章 風波第104章 海商第63章 欠債還錢第68章 審明紀律第74章 鄰居登門第77章 無可奈何第5章 刁難第260章 內亂第80章 各有前程第66章 反殺第186章 夫妻相見第231章 大不一樣第64章 曲線前進第158章 百貨商場第2章 託付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143章 亂起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103章 爭議第59章 巧遇第106章 自來火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27章 善後第38章 試槍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101章 要熱鬧第161章 兩輸戶第173章 大軍聚集第90章 等不得了第222章 戰事關鍵第20章 見世面第11章 亂起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98章 無事生非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74章 出乎意料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150章 爲什麼第66章 酬功第55章 玩具第66章 給錢第110章 吃好喝好第36章 收錢第99章 輕重緩急第64章 聖心難測第29章 再次自薦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77章 小社會第43章 示之以恩第73章 內部牽制第159章 大軍西進第32章 危機第139章 求而不得第80章 長嘯卻胡騎第62章 援軍第32章 不許看第205章 先讀書第87章 先利其器第92章 育種爲主第16章 毛遂自薦第110章 俗文化第34章 親臨前線第80章 柳暗花明第117章 大主顧第223章 早做準備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133章 忘記以前第161章 兩輸戶第197章 鴉兒看第48章 溼法鍊銅第210章 整軍之制第149章 伊州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45章 定計第111章 鐵甲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30章 京西營田第58章 臨行之言第90章 自去收埋第133章 忘記以前第10章 愛信不信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33章 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