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沒有道理

過了檀州,就進入了山區。一路上靜悄悄的,連個行人也見不到。幾十里路沒有人煙,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見到一座小村落,有三戶人家。

劉幾看看天色,對馬鏑道:“我們在這裡歇了吧。明日應該就到北安州了。到了那裡,我們補充些糧草,便繼續前行。出發前杜太尉說過,要以最快的速度到榆州。”

馬鏑道:“也好。這裡是思鄉嶺,翻過山去是新館驛。”

劉幾道:“今日前鋒應該到臥如來館,離着北安州城不遠了。不知北安州守將知不知道我們來。”

馬鏑道:“自然是知道的。新館就有驛馬,那裡的人自然早早就去知會州里了。”

兩個人說着閒話,一起下了馬,到了小村子外。

這村子三戶人家靠打獵爲生,平時路上人多的時候,也兼做客店生意。從耶律洪基南下,這裡就商旅斷絕,幾乎半年沒什麼人了。他們買些日用品,要走幾十裡山路。

到了村口的人家,親兵帶着一個老者上前來,道:“太尉,村子裡的人見軍隊來了,青壯都躲到山裡去了,只留下幾個老人家。”

劉幾對老人道:“敢問老丈貴姓?我們是大宋軍隊,自己帶着吃食,不搶你們。”

那老者看着有些恐慌,行禮道:“回官人,小的劉聞,村裡的人叫我劉太公。”

劉幾笑道:“我們倒是同姓。你不必驚慌,我們在你這裡歇一夜,明日一早做行。住你房屋,會給你算房錢的。看你這裡,一間房算二十文錢,好不好啊?”

劉聞道:“官人,這裡已經半年沒什麼行人了,要了錢有何用處?若是給,不如給小的些鹽。許多日子沒有出山,我們這裡鹽缺得很。”

劉幾道:“也好,我們行軍帶着有鹽,倒是不缺。對了,我們的是大宋細鹽,可不是粗鹽,聽說在契丹價錢不低。等到明日走了,給你五斤鹽爲謝。”

劉聞聽了千恩萬謝,與親兵一起,去收拾劉幾住的房屋。

看着劉聞離去,劉幾嘆道:“去年幽州一戰,看來契丹百姓也創不小。這樣的小山村裡,見到軍隊來了,青壯就早早躲出去了。必是年前契丹人強拉丁壯,百姓害怕。”

馬鏑道:“太尉說的是。四十萬大軍南下,幽州又有數十萬籤軍,有多少青壯留下?中京大定府附近還好,中間道其餘幾州,也是損失不小,今年難過。”

劉幾點了點頭,看着四周風景。此時已經二月下旬,天氣轉暖,樹上長出了新葉。這山裡的風景倒是不錯,就是太過偏僻了些,生活並不方便。

到了草房前的大樹下坐好,親兵泡了茶來,劉幾和馬鏑一起喝茶。

正在兩人說閒話的時候,一騎快馬從北邊衝來。到了附近,騎士下馬,到劉幾面前叉手道:“稟報太尉,前鋒莫潭已至前方臥如來館。契丹北安州知州劉仁安、守將趙登祿答應獻城,已入莫將軍營裡。”

劉幾聽了大喜:“好!你且去歇息。明日一早,隨我去北安州!”

騎士叉手唱諾離去。劉幾對馬鏑道:“我還以爲要你到了北安州,他們纔會獻城,沒想到他們今日就做了。如此一來,事情就簡單許多。”

馬鏑道:“我等早已經商量過了,只要宋軍到來,便就獻城。倒不一定要見到我。”

劉幾點了點頭。看來這些契丹守將對形勢看得很清楚,知道契丹末日已到,早早改換門戶。現在主動獻城的,宋朝必然善待,可以保全家族。

與跟皇族走得近的韓家不同,馬、劉、趙這三家,是幽州大族。雖然做官的子弟很多,在幽州一直是聚族而居。幽州一戰後,宋朝並沒有針對這三姓,只當他們是尋常百姓。得到了消息,在契丹做官的三家子弟,便就聯絡主動獻城。實在太遠的,也準備秘密返鄉。

中京道獻城的幾州,官員將領當然不都是三家子弟。不過這裡離幽州近,他們三家在這裡當官的人很多。聯絡了之後,不同意的契丹將領已經被處理了,同意的自然就與三家走到了一起。

幽州城裡,杜中宵和富弼坐在院子裡。中間小桌上一盤羊肉,幾樣果子,兩人喝着閒酒。

吃喝了一會,富弼道:“卻沒想到,幽州一戰剛剛打完,太尉又要出來作戰。現在想起來,耶律洪基真不知道發了什麼瘋,會突然帶着傾國之兵南下。結果一戰精銳盡喪,到今日局面。”

杜中宵道:“在我們看來,契丹人南下不可思議。但在契丹人看來,只怕看着大宋,還是跟以前一樣,只要嚇唬一下,就要雙手奉上錢財。這些年,本朝滅了契丹,開闢了西域,都非常輕鬆。若是腦子正常的,都不會來撩虎鬚。但有時候,有人就不這樣想,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是啊,一個正常人的思維,是想不明白契丹怎麼會跟作死一樣,突然跟宋軍開戰。而且是作死就真地死了,幽州一戰大敗,整個契丹帝國開始崩坍。

國家有時候就是這樣,就跟癔症了一樣,突然就不理智了。便如杜中宵前世,印度也曾經是突然就跟中國開戰了,中國人也想不明白。就是用腳趾頭想,對印度這是必敗的仗,怎麼就打了呢?然而印度就真地打了,而且一觸即潰,一敗千里。

宋朝雖然這些年連戰連勝,軍威極盛,沒有跟契丹戰過,契丹就是不怕。沒有辦法,從五代的時候起,契丹對中原就有優勢,多少年了。跟宋朝又不是沒打過,宋朝勝了幾場?

喝了口酒,富弼道:“是啊,就是想不通。你們回朝,我留在幽州,把去年的事情想了一遍,越想越是不可思議。要說最開始,契丹覺得能贏,也說得過去。可到了幽州,偷襲曲陽,最後把數萬人喪送在那裡。然後一戰未勝,我們堅壁清野,契丹連吃的都沒有了,還是堅持不撤軍,是個什麼道理?”

杜中宵笑道:“相公,有時候的事情,就是沒有道理可講。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如果事事都難夠講通的話,那就簡單了許多。我們活在世上,經常處理的,其實就是沒道理的事。”

富弼點了點頭:“太尉說的是。契丹這一敗,是沒有道理。不過,他們敗了,本朝北進一統天下就容易許多。要不然,縱然本朝軍力強大起來,輕易也不敢與契丹開戰。”

шшш ⊕ttкan ⊕CΟ 是啊,以朝中官員的想法,宋朝當然不敢輕易與契丹開戰。除了少數官員,誰敢來碰這強國?

第231章 大不一樣第54章 同病相憐第174章 打探第185章 張網第28章 難題第16章 用刑第35章 防守反擊第29章 去不去?第210章 整軍之制第23章 會師第37章 熟人第17章 需要改革第8章 兩難第1章 投其所好第53章 升遷第5章 生意人家第14章 隱情第65章 生事第117章 大主顧第32章 不許看第48章 君自爲之第157章 避嫌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46章 遊學第75章 大軍到來第83章 衆官請客第3章 官制第26章 突發大案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192章 二使前來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15章 攻城第39章 兩難第115章 該裁軍了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108章 勸降第130章 交接第37章 不同看法第49章 因地制宜第73章 形勢突變第51章 大敗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171章 主戰第96章 出陣第81章 親征第200章 何不參軍第122章 倒黴鬼第245章 越次入對第252章 初戰第210章 整軍之制第105章 不戰而降第9章 初戰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105章 寶貨第28章 奪權第141章 且先等等第145章 康員外的煩惱第66章 酬功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186章 刺刀戰第1章 面君第213章 演練第117章 大開眼界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97章 公事私事第263章 初勝第1章 蒸汽車船第236章 時移事易第107章 大同府第9章 地方的難處第225章 新與舊第157章 護路的人第77章 無可奈何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206章 不自知第198章 內部複雜第108章 商業旺地第49章 因地制宜第25章 欽差試炮第59章 兩軍會師第66章 反殺第8章 制硝第55章 內附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17章 波折第114章 難以捉摸第110章 吃好喝好第190章 重立規矩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23章 物是人非第104章 安排第42章 趕着做靶子第14章 隱情第121章 家事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10章 攻守易勢第7章 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