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正道而行

杜中宵正在房中看着朝廷公文。崔向進來,拱手道:“太尉,南邊村子裡的孫鵬求見。”

放下公文,杜中宵道:“有什麼事情?”

崔向道:“耶律洪基依然不做活,今日被罰了不許吃飯。結果耶律查葛要分給他,被孫鵬及時阻止住了。當時的契丹人,有些要鬧事的樣子,還好彈壓下去。今夜他們的隊正孫鉉,要招集所有的人契丹說話,孫鵬答應了。此事不尋常,是以前來求見。”

杜中宵道:“好,讓他進來。乘着這幾天我在這裡,這些事情多看一看。過幾日我回京城,但願這些契丹人都收了心,好好做活,好好做人。幾年之後,能出去做個百姓。”

不多時,孫鵬進來,向杜中宵躬身行禮。

杜中宵道:“聽說耶律洪基依然不肯幹活,又沒有飯吃?”

孫鵬拱手道:“回太尉,確實如此。下官見這樣也不是辦法。若是耶律洪基一直不肯幹活,不給他飯吃,真餓壞了身子可如何是好?他曾是契丹皇帝,真是餓死在了這裡,豈不讓人笑話?”

杜中宵道:“什麼人笑?你只管依着規矩管這些契丹人就是。真有狠的,寧可活活餓死,也不肯幹活,與你無關。牢城營很簡單,就是做活吃飯。等把這簡單的事情做好了,再說其他。”

孫鵬嘆了口氣:“做活吃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指定的隊正馬鉉,因爲耶律洪基,已經兩天被罰只吃半餐。他向我說了幾次,不想做隊正了,要我重新選人。我告訴他,隊正是上面選定的,與我無關。看他實在受不住了,今夜要招集手下的人,一起商議。”

杜中宵道:“隊正當然不能由他們選。這些人本來就是同朝君臣,若是自己選,還不把以前的官職帶進來,依然跟在契丹一樣。他們早一點認識清楚,早一點好好做事。”

相了想,又道:“這個馬鉉,看來有些忍不住了。既然今夜他們議事,我便也過去看看。”

孫鵬愣了下:“太尉,你要聽馬鉉議事?”

杜中宵連連搖頭:“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我如何能聽?有我在,他們也爲好說話了。就是在一邊等着,等他們議完,聽聽結果如何。指定隊正,本來就是要讓他做這些事情的。”

孫鵬點了點頭:“太尉說的是。現在隊中有耶律洪基,還有耶律查葛等等前王公,馬鉉不敢得罪他們,一直不敢管。被餓了兩天,看來有些受不住了。”

杜中宵道:“不給飯吃看起來不是重罰,其實人被餓得狠了,是很難受的。耶律洪基能夠連着兩天不吃飯,也都有些佩服他。不過,記住,哪怕契丹餓死,也不許壞了規矩。規矩定下來,一旦有例外,事情就難辦了。只要他們守規矩,事情就會慢慢好起來。”

孫鵬拱手稱是。又問了杜中宵行程,才告辭離去。

孫鵬出去,杜中宵問崔向:“這些日子,除了耶律洪基,還有沒有其他契丹人鬧事?”

崔向道:“倒是沒有。下官想來,是其他人都在看着耶律洪基。若是我們退縮,以後只怕就不好管了。所以對耶律洪基,一定不能絲毫手軟。”

杜中宵點頭:“不錯,應該如此。管這些契丹人,對於你的屬下士卒來說,是輕鬆差事。甚至很多人,可能認識不到此事的意義。你要多教導屬下,讓他們明白。關在這裡的,都是契丹上層,地位最低的也是中級將領。能夠讓這些人口服心服,剩下的契丹地方,就好辦許多。”

崔向道:“太尉的意思,是管好了這些契丹,讓他們回去聯絡親朋,迎接朝廷大軍?”

杜中宵搖了搖頭:“若是這樣做,反而落了下乘。我們做事,要坦坦蕩蕩,不要蠅營狗苟。牢城營裡的契丹人,就真地是讓他們在這裡學會做活,學會做個普通百姓,沒有其他的想法。不過,哪怕是我們不說,這裡的事情,還是會傳出去。傳到還沒投降的契丹人的耳朵裡,他們怎麼想,其實挺有意思的。”

崔向拱手:“是下官誤會。原來太尉想的,如此深遠。”

杜中宵笑着擺了擺手,讓崔向去忙自己的事情。什麼想的深遠,是根本不深遠好不好。現在宋朝的優勢太大,對付契丹,根本不必用什麼手段。堂堂正正大軍開過去,契丹人要麼降,要麼就被消滅,根本不需要想的太多。縱然有一時失敗,卻不能改變大勢。

契丹是宋朝的兄弟之邦,這不是說說,而是幾十年來,兩國就是這樣做的。兩國交往,派的使節除了朝廷官員,還有皇帝私下的使節。兩國皇帝以兄弟相稱,使節行兄弟之禮,從不間斷。雖然後來耶律宗真乘着對党項大勝,來奪宋朝的唐龍鎮,結果把命送在了那裡。

怎麼處理戰敗的契丹,對宋朝是一件大事。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有的人明白,有的人不明白。處理得好了,不但是滅亡了契丹,佔領了土地,擴大了領土,還可以四夷賓服。如果處理不好,讓周邊的鄰國寒心,周邊四處狼煙,也不稀奇。

歷史上金國打敗契丹,與宋朝盟約,割了幽燕之地。宋朝看不清局勢,興沖沖地去接收土地,鬧得一團糟不說,也讓金國看清了宋朝實力,很快南下。最後北宋滅亡,宋朝只剩半壁江山。

杜中宵不想犯那樣的錯誤,幽州大勝,就要把勝果結結實實地吃下去。不能因爲一時疏忽,最後惹出事情來。一通亂殺,雖然痛快,卻會有很大的隱患。把這些契丹人好好養起來,也會給周邊的各個小勢力一種錯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些契丹人改造,成爲普通百姓。

有契丹的例子,周邊勢力才能認清形勢,知道對宋朝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什麼事情。周邊安定下來,宋朝纔可以安心改革國內,真正全力發展國力。

建這處牢城營,自己親自過來,既有杜中宵躲開現在朝中激烈的政爭的原因,也有真地要把這些契丹人改造好的原因。這是對這些契丹人負責,也是對宋朝負責。

崔向說的不對,杜中宵根本就沒有考慮深遠,既沒有必要,也不好考慮。能讓這些契丹人老實接受改造,就非常不容易了。再想更多,純粹是給自己找麻煩。

站起身來,杜中宵走到門外面,看着明媚的春光,伸了個懶腰。許多事情,開始容易,但要有個圓滿的結局,可就難了。與契丹的戰爭其實不難,很多時候是自己嚇唬自己。但要有個結局,可能並不比打一場仗容易多少。

第27章 冤家路窄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10章 血濺五步第214章 保護價收糧第16章 複雜的地方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153章 外戚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105章 突破第31章 良好兵源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58章 臨行之言第231章 細作第66章 屬官第39章 順化渡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95章 特區第44章 吾鄉有人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169章 攻佔柳中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205章 抓人第131章 賊性難改第26章 圍堵第135章 伊州獻城第65章 佔地賠償第72章 數字嚇人第49章 因地制宜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第90章 等不得了第27章 冤家路窄第96章 歸順第44章 貴人?第46章 民亂第81章 合議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71章 花超了第101章 慶功宴第38章 試槍第65章 佔地賠償第74章 挑撥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13章 關鍵證人第24章 晴天霹靂第202章 不理他們第40章 兩軍對峙第50章 沒有展開第106章 夫妻團聚第62章 盡心而已第176章 錢荒第56章 身邊人第143章 亂起第13章 聲東擊西第19章 牙人爲主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52章 禁地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188章 大勝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10章 攻守易勢第82章 鍊鋼第150章 只是路遠第71章 何去何從第80章 另起爐竈第113章 迎接第93章 恩威並施第55章 內附第117章 無路可逃第64章 曲線前進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16章 一燒了之第195章 畢昇後人第213章 京城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176章 錢荒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30章 僥倖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2章 同年第30章 殺人者死第50章 沒有展開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103章 接見使節第70章 試探第21章 員外請客第97章 重任第136章 堅守原地第149章 農事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78章 作戰當勇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125章 提攜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