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潰千里

固安的契丹百姓永遠忘不了那個清晨。潮水一般的宋朝軍隊忽嘯而過,隨在隊伍裡的,數不清的騾馬拉着火炮,一路向東。他們見過很多軍隊,前些日子還見過南下的契丹大軍,卻沒見過這樣的軍隊。士氣高昂,官兵皆散發着昂揚的精神,向早晨初升的太陽。

賈逵沒有經過多少戰鬥,便就順利攻佔了涿州。本來預備大軍北上,會攻析津府。帥司實然更改了命令,讓他一路向東,去協助守武清。

在涿州集中兵馬,賈逵迅速向東而來。

契丹軍隊已經到了武清,一刻不停,立即攻城。第一天下午在城外佈置繳獲的宋軍火炮,結果第二天上午就被宋軍火炮打壞。第二天下午開始,不必依賴火炮,也沒時間製做攻城器具,瘋狂蟻附攻城。

耶律洪基騎在馬上,看着前方的戰事,面沉似水。他想過這一次可能會敗,想過黯然收場,卻沒想到會是這個樣子。宋軍進展之快,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估計。

僅僅幾天時間,幽州只剩下了析津府,其餘城池全被攻破。四十萬籤軍,完全沒有戰鬥,宋軍一來立即投降。現在只有在沂津府城裡,還有十幾萬籤軍守城,其餘的已經全部做了俘虜。自己屬下的四十萬大軍,已經完全斷了糧草,如果不能攻破武清,迅速救援析津府,契丹的軍力就一朝盡喪。

東城門外,三千宋軍依城而陣,與契丹不斷激戰。有城頭的火炮掩護,有城牆做自己後翼,這些宋軍越戰越勇,契丹大軍無可奈何。其餘三面城牆,契丹大軍如潮水一般向城牆進攻。只是遠了有城頭火炮壓制,近了有火槍,契丹軍隊連雲梯都架不到城頭。

耶律仙童在耶律洪基身邊,看着前面鏖戰不休的兩軍,眉頭緊皺。過了很久,道:“陛下,析津府已經被圍,城破只在朝夕。還是要派大軍北上,去救援他們纔是。一旦析津府被攻破,全軍北返的道路就被截斷。現在軍中乏糧,退路被斷,後果實在可慮。”

耶律洪基沉聲道:“我已派馬六率奚族大軍北去,只是有宋軍阻攔,一時間近不了南京城。只願留守用心,能多守城池幾天。只要攻破了武清,我們大軍就可北去。”

耶律仙童張了張口,終是沒有再說什麼話。現在契丹的形式非常不好,宋軍一反攻,契丹各部全部潰敗。京城被圍,糧道被斷,周圍到處都是宋朝大軍,已經陷入重圍。更加要命的是,不管是對陣宋軍哪支部隊,契丹都不能取勝,已經成了甕中之鱉。

武清城前,林廣指揮部下,不斷地輪換上前,向攻來的契丹軍隊發彈。一發現破綻,三千兵馬立即上前,把敵人消滅掉,再快速退回。有身後城頭的火炮支援,連進攻的炮位都不需要設,一卻都處在最有利的位置。自己只要敏銳地捉住戰機,隨時進攻即可。

城中一萬五千兵馬,除了預備隊和守城的部隊外,分成三支軍隊,輪換出城作戰。每二個時辰,輪換一遍。四個城門,每次出戰的城門都不同,契丹無法針對佈置。

守城最重要的是能反攻,不能反攻,早晚會被敵困死。除非像宋朝河北路的城池一般,其堅固程度完全超出了契丹的攻城能力,契丹人也完可奈何。武清是小城,宋軍戰領之後雖然緊急修茸了一番,還是不夠堅固。要想守城,必須不斷出城進攻。只是契丹軍隊實在太多,攻不出去,只能在城牆下。

城樓上面,副都指揮使鍾祥不斷來回巡視。契丹攻勢太猛,自到城下,一刻不停。一天的時間,城外已經是屍橫遍野,契丹依然不斷上前。

看太陽升到頭頂,鍾詳出了一口氣,在一個把交椅上坐下來。親兵急忙拿了手壺過來。

鍾詳喝了一水,道:“直娘賊,契丹人真是瘋了!明明攻不上城頭,還是一直不停,難道他們的命不值錢!看看城下,屍積出山,他們莫不是要墊着屍體登城!”

一邊的副手隋度道:“不奪下武清,契丹人就不能大規模救援析津府。不救援析津府,他們就沒了退路。太尉,對於契丹人來說,武清城就是他們的生命線。”

鍾詳嘆了口氣:“說的不錯,武清就是契丹人的生命線。唉,沒有想到,我鍾詳一生,還碰上了這樣一仗。若是此次僥倖不死,可以向兒孫吹一輩子了。”

由於宋軍對契丹軍估計過高,突然集中到了武清打這一仗,確實出人意料。由於各個方向,契丹軍隊都是一觸即潰,突然之間全部向武清這裡集中。本來預計的把契丹軍隊吸引在拒馬河以南,雙方戰得有來有往的局面沒有發生,壓力突然就壓到了武清守軍身上。

喝了口水,歇了一氣,鍾祥站起身來,再次巡視城牆。城上的宋軍也是兩個時辰輪換一次。分成幾個部分,與城中的預備隊依序輪換。每次輪換下來的軍隊,都像身體被抽空一樣。

城外耶律洪基看着城牆下不斷堆積的屍體,緊皺雙眉道:“打到現在,死了無數人,還是沒到宋軍城下。這樣下去,如何得了?我們在武清城下多待一天,南京城便就難上一分,必須要想辦法。”

耶律仙童道:“有什麼辦法?城頭宋軍不知道有多少火炮,而且打得又狠又準。士卒衝上前,已經是九死一生。到了城牆下面,又面對宋軍的火槍,比弓矢更加厲害,實在難攻。”

一邊的蕭阿刺道:“依臣之見,這樣攻下去難有進展。不如等黑夜,選敢死之士,到了城牆下突然翻上城頭,更加有可能破城。不信宋軍激戰一天,夜裡還能守得周全。”

耶律洪基連連點頭:“好,好,此計甚妙!立即選人,今夜子時,翻上城頭!”

武清南邊,界河附近的古匿軍中,一個親兵快速路入帥帳。向古匿叉手:“將軍,南邊的迭裡得大軍退來,快要到我們軍營裡。他們後邊有宋軍騎兵追趕,很快就能進攻我軍。”

古匿皺着眉頭,恨恨地道:“迭裡得五萬大軍,離我們百里外,怎麼就退到這裡?我這裡還有十萬追兵,阻擋不住,再來十萬,怎麼阻擋?”

溥古道:“這個時候,不必再想阻擋宋軍了。這些日子交手,看得出來,宋軍越打越是厲害,根本擋不住他們。不如北撤,與聖上大軍會合。數十萬大軍在一起,宋軍應該沒辦法了。”

古匿沉着臉道:“聖上手詔,讓我們盡力把宋軍追兵擋在界河以南。怎麼能夠違抗?”

帳中幾個人都不說話。意思很明顯,這個時候,手詔有個屁用。擋宋軍在界河以南,說的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與馬懷德戰了幾十天,從最開始的信心滿滿,要把他全軍消滅。到後邊雙方相持,再到後邊被馬懷德反攻,契丹軍隊一天不如一天,馬懷德卻越戰越勇。

古匿這十幾萬人,就是錘鍊馬懷德一軍的。這本來是河北路禁軍整訓而來,初期各種不足,誰都沒有信心。卻不想在與契丹人作戰過程中,各種短板被迅速補,竟然成了強軍。

前幾日反攻,古匿幾乎不能阻擋。兩軍激戰一天,古匿不得不撤退,馬懷德尾隨而來。好在契丹全是騎兵,馬懷德追之不及,兩軍打打停停,到了界河。耶律洪基帶大軍在北邊,嚴令古匿不得過河,兩軍在這裡激戰正酣。

對付馬懷德古匿都沒有辦法,再來十萬宋軍,簡直如噩夢一般。古匿無法想象,自己這十幾萬人被宋軍二十萬大軍包圍,該如何解圍出去。不能北撤,只怕就要在界河附近全軍覆沒。

第15章 意外收穫第30章 京西營田第103章 大開眼界第106章 夫妻團聚第61章 于闐商人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76章 試刀第8章 派人第15章 人多官少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18章 威力驚人第41章 張馳有度第205章 抓人第113章 虧了第135章 伊州獻城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98章 鋼如泥土第143章 拉攏第36章 集議第64章 謀劃第97章 大刀闊斧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260章 內亂第160章 應有盡有第68章 別出心裁第6章 兩軍對壘第204章 萬事新奇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9章 鑄門炮吧第126章 前路第13章 抓人第161章 兩輸戶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51章 戰俘就是戰俘第22章 大勝?第44章 貴人?第257章 偶遇第95章 賭東道第187章 人財兩失第224章 回鄉第95章 經銷商第51章 進逼甘州第4章 三項任務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36章 集議第16章 生意興隆第119章 鐵路上的馬車第42章 疑惑第110章 變出來的錢第24章 抓人第57章 民以食爲天第48章 溼法鍊銅第51章 各有封賞第23章 物是人非第1章 驚天大案第181章 開店第116章 疑惑第92章 鄭重其事第193章 會員制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165章 首戰告捷第89章 同去第80章 另起爐竈第72章 不務虛名第159章 大軍西進第55章 自尋煩惱第61章 水車第109章 請派監軍第92章 鄭重其事第4章 應對第24章 大軍集結第11章 党項收人第93章 一切都很新奇第32章 收網第32章 首戰潰敗第61章 物是人非第24章 秘密回京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113章 分岐第183章 專業化第17章 出戰第112章 撞鐵板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13章 殺良冒功第40章 兩軍對峙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53章 技術狂人第55章 自尋煩惱第28章 也是狗官第12章 徵役第154章 降不降?第140章 拒絕第180章 奇人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262章 一攻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