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出乎意料

杜中宵看着地圖,對富弼道:“戰事的進展比我們想的還要順利,真是出人意料。契丹國內這個樣子,百姓不造反已經了不起,竟然還大舉南下,他們怎麼想的?”

富弼道:“哪個能想明白?我們大軍兩個月沒動,一直對契丹心存忌憚。生怕大軍一出,契丹全軍回防,對他們還沒有辦法。哪裡想到,一二十萬人,就把契丹拖住了。”

杜中宵點了點頭:“是啊,先前我們一直怕野戰。認爲契丹人野戰厲害,四十萬大軍,若是不做周密準備,留不住他們。現在看來,兩個月前契丹出兵,就迎頭痛擊,說不定也行。”

說完,杜中宵搖了搖頭。自己是過於謹慎了,足足蟄伏了兩個多月。非要把契丹國力耗盡,才肯出動大軍,與契丹決戰。現在看來,根本就不必這麼做。

南邊的十三郎和劉渙,一戰擊潰迭裡得。迭裡得斷尾求生,十三郎率五萬騎兵,緊緊追趕。跑出二十多里路,就被追上,拖在了那裡。劉渙的大軍逼上來,已經把契丹軍隊包圍了。

乾寧軍城下的契丹大軍,徹底沒了信心,乘晚上逃走,連軍營都不收。馬懷德點起兵馬,已經追了上去。據馬懷德說,應該在界河以南就能夠追上。

圍攻滄州的契丹大軍,得到武清失守的消息,已經退兵。滄州兵馬不多,出城戰了一場,撿了些便宜,便就回去繼續守城。契丹人一路北撤,由於沒有堵截,即將渡河。

張岊攻破武清,契丹人已經是一片混亂。劉幾等近二十萬人圍攻析津府,反而沒人近了。

杜中宵指着地圖,道:“估計兩天之後,契丹人就會圍武清。武清一萬五千人,能不能擋住契丹的這數十萬大軍,還難說得很。憶經命令武松和劉渙,倍道而行,迅速趕上去。”

富弼道:“他們的路上,應該正好遇到馬懷德。不如一起把乾寧軍的契丹人消滅,再去追趕。”

杜中宵沉吟一會,道:“那可是十幾萬大軍,他們能不能做到?契丹人的糧草在武清,這次攻城必然瘋狂。不去救兵,只怕守軍艱難。”

一時間,看着地圖,下不了決心。正常來說,一萬五千人守城,契丹想攻破,基本不可能。不過武清小縣,城池不大,又是新攻佔的,比不了南邊的滄州城。

趙滋進來,看見杜中宵和富弼兩在地圖前,研究着戰事。上前道:“太尉,劉幾來信,大軍已經圍上析津府,正在攻城。不過還要等兩天,重炮才能到哪裡。”

杜中宵道:“析津府大城,沒有重炮,不好攻破。那裡是契丹南京,衙門衆多,守軍不少,沒那麼容易好破。不過賈逵和景泰兩軍應該不必攻析津府了,讓他們休整一番,南下去擋退回的契丹人如何?”

趙滋想了想道:“太尉說的是。析津府契丹兵馬不多,劉太尉十五萬兵馬,已經足夠了,再多兵馬也沒有用處。估計兩天之後,契丹就會攻武清,讓他們南下也好。”

杜中宵敲了敲地圖上的武清城,道:“這裡有契丹徵集來的糧草,是契丹大軍的命根子。接下來的戰事,應該就是在這裡了。令賈逵和景泰兩軍立即南下,在武清城外設營,準備迎戰。還有,命南邊的武松和劉渙,消滅對面的契丹人後,立即北進武清。”

說完,指着信安軍南邊道:“這裡還有十幾萬契丹人,馬懷德正追上去。契丹人若是命這些人擋住去路,武松和劉渙想北上,還是不容易。”

趙滋道:“太尉安心。這些契丹人是連夜逃走,軍營都沒有收拾,更沒有多少糧草。他們現在必須立即與契丹大軍會和,不然不要說打仗,餓也要餓死他們。”

杜中宵一怔:“倒是忘了,契丹軍糧有問題。奪了武清,就截了他們的軍糧。已經過去六七天,契丹的軍糧所剩不多了吧。不只是馬懷德追的這些契丹人,整個契丹軍隊,應該現在都缺糧了。”

沉吟一會,杜中宵斷然道:“既然出此,就不必畏手畏腳了。命令馬懷德,全力進攻,不要停,契丹人逃到哪裡,他就追到哪裡。同時命令武松和劉渙,擊破了前方的契丹軍隊,立即北進!”

趙滋應諾。

富弼道:“要不要告訴劉幾,重炮到了之後,集中全力,儘快攻破幽州。到時全軍併力一處,在武清一帶,與契丹決戰。那一帶被契丹搜刮太狠,百姓逃亡,民間也無餘糧。”

杜中宵點頭:“可以。之前我們對契丹的估計還是過高,佈置得有些緩慢了。沒有軍糧,契丹人只怕會發瘋,拼命向武清進攻。命令賈逵和景泰,不必須整,立即去武清!”

趙滋道:“兩軍並沒有經歷多少戰事,只是立即去武清,火炮不便攜帶。武清小城,道路不便。”

杜中宵道:“軍中的馱馬,多調些給他們。他們早一天到,武清就多一分安全。還有,命令武清的守將,如果契丹攻得太猛,預計守城會有很大代價的話,那便先棄城。最要緊的,是我們必須先佔領析津府。佔領了析津府,契丹過燕山的路就被封住,被堵在山前了。”

“棄城?”趙滋不由猶豫。“武清是糧草集中之地,棄城的話,契丹得到軍糧,只怕不好。”

杜中宵道:“糧草放一把火燒了就是,讓契丹人進城去。不然他們軍中無糧,死命攻城,守城的將士白白損失。只要他們守上幾日,各軍集中到了武清周圍,契丹就神仙難救了。”

趙滋點了點頭,明白杜中宵的意思。武清的軍糧其實沒那麼重要,只要拖住契丹幾天,宋軍各部集中到周圍,完成包圍即可。當然,能守住武清是最好的。

杜中宵看着地圖,過了好一會,在桌上重擊一拳:“打到最後,卻是在武清這裡,與契丹人決一死戰!也好,這裡地形開闊,人口不多,正是戰場!”

富弼看着地圖,默默點了點頭。戰爭打到今天,該是決勝的時候了。現在看來,宋軍對契丹的實力估計過高,前期一直不反擊。但也正因爲如此,給了契丹人錯覺,讓他們一直下不了撤退的決心。等到反攻,幽州各地都不堪一擊,迅速攻佔。

現在契丹人的四十萬大軍,處境非常不妙。深入敵境,後路已經被切斷,而且缺少糧草。就連杜中宵也沒想到,反攻的時候契丹人會如此狼狽。

交通不便,武清失陷的消息,傳到耶律洪基的耳朵裡,已經晚了幾天。這幾天的時間,對契丹非常致命。他們前邊軍營裡,本來就沒多少糧草,就是按照天數計算的。

(今天有事,不好意思,明天再補。)

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10章 血濺五步第52章 建節第58章 鐵監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34章 面比肉貴第16章 複雜的地方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112章 大生意第35章 風雨欲來第65章 強行收錢第28章 當要大變第56章 依山而陣第43章 舊人相見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19章 走訪民間第44章 閒情第33章 泄秘第101章 好心第91章 沒有出路第82章 鍊鋼第52章 分岐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67章 無法可想第248章 北上第90章 等不得了第45章 邪教第22章 釀酒證明第52章 若即若離第38章 進山第160章 新生活第116章 全力向西第14章 交涉第51章 進逼甘州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53章 重新編組第230章 大勢第143章 包車第33章 家事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80章 各有前程第150章 破城第63章 陰錯陽差第22章 實驗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84章 窮途末路第8章 制硝第63章 脫胎換骨第124章 郊外探查第60章 全軍出擊第45章 乾寧軍第64章 不嚇你們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150章 破城第126章 輸不起第68章 看中了你的資質第89章 各有側重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29章 過界第91章 菜地第41章 差強人意第124章 連碰釘子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156章 兩說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142章 巧遇第36章 收錢第96章 貨物有別第74章 壓力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162章 佈置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6章 糟民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6章 偶遇第71章 戲中人第23章 物是人非第63章 獵物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65章 胸有成竹第225章 大戰將至第145章 沒有準備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63章 文臣論兵第56章 身邊人第181章 封建與削藩第84章 接駕第89章 知州門客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39章 順化渡第80章 柳暗花明第49章 免死第93章 死路一條第87章 末路第78章 仙人跳第202章 動物園第130章 普遍貧窮第89章 內亂第43章 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