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突破口

站在院子裡,看着天上飄下來的雪花。過了好一會,景泰轉過身,對副都指揮使郭恩道:“今天下雪了,後邊一天冷似一天。北邊的契丹,大軍應該已經到幽州了吧。”

郭恩道:“依前方的消息,已有不少部族兵馬,進入了幽州境內。不過耶律洪基的大軍,剛過了北安州,想來不用十日,就要到幽州了。”

景泰點頭:“十天,也沒多少日子了。這幾日四處看了,周邊的河流大多沒有結冰,契丹人要想南下,只有走我們保州。大戰將來,心裡突然有些不安。”

郭恩道:“太尉說的是。契丹人南下,想來是走保州。雖然各處都築了城,駐了兵馬,但能不能防住契丹人,心中還是沒底。接下來幾個月,必然多事。”

景泰聽了沒有說話,回到了廊下,站在那裡看雪。最近契丹境內開始慢慢收緊,情報不容易送出來了,前線的情勢開始緊張起來。處於最前線的保州,氣氛格外凝重。

雖然景泰早就做了各種推演,制定了計劃,但契丹人一日不來,心中就是一日不得安穩。自己做了萬全的準備,誰又知道契丹人是怎麼想的呢?

過了一會,景泰道:“去請石遇和楊遂來,今夜我們一起飲酒賞雪。契丹人來了,這一場仗到底要怎麼打,也要商量一番。若是數十萬大軍突然圍上來,一個疏忽,就有可能鑄成大錯。”

郭恩稱諾,出去吩咐親兵,去請兩人來。

景泰手下三師,一師駐北邊的廣信軍,師都指揮使石遇。一師駐安肅軍,師都指揮使楊遂。還有一師的都指揮使盧政,與軍部一起駐保州。三師呈倒品字形,兩師在前,迎戰來的契丹人。軍部和另個一師在後邊,是景泰的預備隊,同時查漏補缺。自全軍編練完成,這是景泰部面對的第一仗,全軍難免緊張。

已經進入十月,草木枯凋,開始結冰,整個河北路的形勢都緊張起來。只是河流沒有結冰,契丹人不能涉冰渡河,宋軍估計,最可能受到進攻的地方,就是保州。

吳禁看了看身邊的士卒,心中甚是不滿。自己前幾日到易州報告軍情,說的一切都好,沒想到最後只給了三十貫錢。那知州還振振有辭,說是要驗證消息確實,纔會給自己賞錢。昨日更是派了人,押着自己到析津府,由契丹大臣驗證自己所說。

嘆了口氣,吳禁緊了緊衣角,迎着凜冽的北方,一路北去。到了傍晚時分,終於進了析津府。

此時大戰將臨,析津府駐了許多軍隊。雖然天氣寒冷,街道上還是熱鬧得很,各種樣的小販在人羣中穿梭。街道邊的食鋪熱氣騰騰,傳出誘人的香味。

吳禁使勁吸了吸鼻子,只覺得飢腸轆轆,只想美美吃一頓。

一邊的小頭目道:“剛纔的消息,留守正等在府裡,我們快快前去!”

吳禁隨着他們,沿着大道一路北行,到留守府外的時候,太陽已經落下山去。看着留守府,吳禁只覺得又冷又餓,只盼着進了留守府,這留守先上一桌好菜來。

進了留守府,由士卒領着,到了一邊的花廳。裡面沒有酒菜,只坐着兩個官人,讓吳禁大失所望。

耶律仁先已經等得心焦,見到人進來,急忙道:“這就是那個報信的宋人?”

一邊的士卒稱是。耶律仁先道:“好,好!前幾日看了耶律知州的奏報,甚是有用!今日特意讓你來,就是要問一問到底情形如何。”

吳禁忙拱手:“小的身份低微,留守問起,自然知無法不言,言無不盡!”

耶律仁先連連道好。道:“看了耶律知州奏報,才知現在宋朝的禁軍分整訓過的,和未整訓的。真正守邊境的,是那些整訓過的禁軍。是也不是?”

吳禁道:“回留守,確實如此。小的便就是原在河北路的禁軍,最近都沒有什麼事情,只是守路而已。各城都是那些整訓過的禁軍在把守,我們這些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

耶律仁先聽了,對一邊的耶律宗允道:“大王,如此看來,對面的宋軍數量沒那麼多。他們新調來的是二十五萬兵馬,若只是用這些人,並不可怕。”

耶律宗允對吳禁道:“如此說來,河北路原有的二十多萬禁軍,都不作數了?”

吳禁道:“自然是不作數了。現在禁軍都當作廂軍在用,巡視地方,把守路口,就是不作戰。”

其實宋軍並不是如此,禁軍整訓過後,一大半士卒都留了下來。只是因爲軍官不足,沒有編練成軍而已。大部分駐在河間府周圍,由劉幾所部暫時羈糜。吳禁這些已經確定裁汰的,才當作廂軍在用。吳禁連整訓都沒有參加,打定了主意要走的人,自然不知道這些事情。

又仔細問了吳禁,宋軍現在的政策,耶律仁先和耶律宗允心中大定。以前只以爲宋軍有四五十萬人在河北路,契丹兵力不足,難免擔心。現在看來,宋軍的兵力並不多,形勢對契丹有利。

當然,吳禁說的話有真有假,他並不知道真正的機密。只是兩位契丹將領分辨不出來,只當作都是真的。由於宋軍守得嚴,以前對南邊消息一無所知,現在就大不一樣了。

看看天色,耶律仁先對吳禁道:“這幾日你先住在府裡,以備問詢。——對了,先前答應你的賞錢必然不會少了。只是暫住幾日,你放心就是。”

如果僅僅是在邊境僵持,契丹並不能持久作戰。幽州雖大,支撐數十萬大軍還是非常吃力。時間一旦久了,糧草就不知從哪來。只能靠快速突破邊境,進入宋朝境內作戰。進了宋境,糧草也就有了。

按以前的經驗,哪怕後方有宋朝的城池沒有攻下來,他們也無力組織大軍,堵截契丹後路。只要大軍逼近了開封,宋朝就該慌了。

第2章 連夜攻城第24章 劫富濟貧第101章 陛下,降不降!第81章 新知州第37章 白紙做畫第145章 沒有準備第128章 伊州來使第4章 包龍圖第193章 會員制第92章 育種爲主第111章 鐵甲第130章 大包圍圈第74章 鍊鋼第169章 攻佔柳中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64章 自投羅網第79章 由遠及近第35章 這是掛麪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90章 十三郎第72章 一路向西第16章 生意興隆第54章 同病相憐第133章 軍隊要專業化第82章 霹靂車第124章 千頭萬緒第98章 回京奏事第59章 大變革時代第66章 三州賣酒第30章 京西營田第68章 入城閱兵第37章 熟人第84章 接駕第92章 舊人去向第229章 軍制變了第29章 再次自薦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168章 安撫第63章 獵物第87章 先利其器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128章 剛剛好第81章 出鐵第149章 農事第13章 殺良冒功第206章 不自知第91章 同年閒談第212章 通車了第181章 開店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10章 馬大官人第65章 強行收錢第153章 各有前程第149章 不經打第47章 你去葉縣吧第41章 試探第109章 獻不獻城?第7章 堵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180章 奇人第106章 慶功第257章 偶遇第30章 殺人者死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49章 免死第102章 投降第148章 楊家將第116章 全力向西第9章 地方的難處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23章 多調人來第113章 分岐第6章 偶遇第61章 真真假假第141章 且先等等第50章 如釋重負第43章 自有人買第82章 亂起第26章 圍點打援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185章 地方矛盾第78章 錢來了第223章 早做準備第70章 知識是財富第65章 天賜良機第25章 此何人哉第151章 大雪第48章 溼法鍊銅第13章 躲藏第235章 突破口第46章 遊學第121章 家事第210章 當戰則戰第88章 和爲貴第103章 大開眼界第48章 高朋滿座第107章 大同府第71章 試槍第22章 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