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泄密

狼山腳下,有一處遞鋪。這裡本與宋朝的釜山村鋪同處一條驛路,後來分爲兩國,交通道路只有東邊的雄州驛路,這一條驛路就慢慢荒廢了。這處遞鋪,慢慢成爲了一處小鎮。

這一日,一個頭戴范陽笠的大漢自南而來。到了鎮口,看路邊石牌上貼的告示。見上面貼着契丹最近的揭榜,說凡是有能說清宋朝兵力佈置的,賞錢千貫,暗暗點頭。

看看四周,並沒有什麼行人。大漢上前,伸手把揭榜揭了下來,揣在懷裡。拍了拍手,向鎮中走去。

與宋朝相反,契丹境內沒有什麼防守,道路通暢,也沒有什麼查問。大漢到了路邊一家店裡,挑一副座頭坐了,高聲道:“主人家,切一盤肉來,再打一角酒。我吃了,還要趕路!”

店裡的小廝應一聲,飛快地切了肉,打一角酒,端了上來。

飲一杯酒,漢子道:“聽說南邊宋朝境內堅壁清野,城外連個人野也不見,這裡倒是熱鬧。”

小廝道:“客官,是北朝兵馬去打南朝,南朝兵馬又不會打過來。兩國斷了往來,我們這小店裡生意差了許多,若是再跟宋朝一樣,日子哪裡還能過得下去?”

漢子點了點頭,道:“我要到易州去,現在不知方便不方便。”

小廝道:“客官飲了酒儘管去,路上通暢,只是人了少些罷了。”

漢子“嗯”了一聲,便就飲酒吃肉,不再說話。小廝搖了搖頭,自去忙了。

這漢子就是吳禁,那一日聽說了契丹重賞,便動了心思。本來以他的身份地位,是接觸不到宋軍兵力佈置的。也是事有湊巧,前些日子,他送自己的長官到廣信軍去,商量軍事,無聊看了宋軍掛在壁上兵力佈置,記了個大概。在宋軍內部,這不是什麼機密的事情,只是契丹人情報蒐集能力差而已。

吃飽喝足,吳禁付了賬,直向北邊易州而去。

自從析津府回來,外面貼了告示,數日時間都沒有消息,耶律頗的不由心焦。他孤介寡合,升遷並不快。在易州任上,一任做滿,由於百姓挽留,再留一任。因爲此事,才引起朝中重臣注意。他並不同意今年進攻宋朝,但做事一向忠謹,朝廷定了進攻,那就盡力做好。

這一日剛剛到官廳,就有吏人來報。說衙門外面來了一個大漢,手中拿了一紙重賞提供宋軍軍情的告示,也不說話,只是站在那裡。吏人不敢怠慢,急忙來報。

耶律頗的聽了大喜。不用問,這大漢必然是知道宋軍軍情,來領賞錢的,忙命請到衙內。

吳禁壓低了頭上的范陽笠,隨着吏人進了衙門,直接到了官廳。

進了官廳,吏人行禮,道:“稟知州,這個大漢在衙門外面拿了一紙告示,問話也不說。遵知州吩咐,特喚進衙來見知州。”

耶律頗的看這大漢高大,甚是魁偉,十之八九是南邊宋軍軍中的人,心中稍定。道:“你這漢子拿着告示,想來是有軍情告我。放心,本州言出無悔,只要你說的有用,必然不少你的錢。”

吳禁看看四周,見幾個吏人站在那裡,微微搖了搖頭,也不說話。

耶律頗的知道他是嫌耳目衆多,道:“譚押司留下來,其他人到外面聽令!”

衆吏人出去,耶律頗的道:“這一位譚押司是我信任的人,你有什麼話,儘管說好了。”

吳禁這才舉起手中的告示道:“知州,不知這告示裡說的可是真的?還有,要知道宋軍軍情,不知怎麼樣纔算?不要我說了出來,知州說是不夠,賞錢也不發了。”

耶律頗的道:“一千貫錢雖不是小數,但對本州來說,還算不了什麼。只要你說出宋軍人數,有多少城池,各城駐了多少兵馬,這些城池在什麼地方,一千貫錢便是你的!”

吳禁聽了大喜,拱手道:“如此甚好!不瞞知州,小的原是宋軍中的小校,手下不少士卒。這些消息別人不知道,傳某等人,那是知道的。”

耶律頗的聽了大喜,忙命譚押司取了紙筆,在一邊坐下。又讓吳禁說,譚押司記。

吳禁記性很好,再不猶豫,道:“宋軍在河北路,有整訓過的禁軍二十五萬人,各有駐地。真定府是竇舜卿,定州是劉兼濟,保州則是景泰,雄州的則是張岊一軍。帥臣爲劉幾,率五萬人駐河間府。”

譚押司運筆如飛,一一記下。可憐契丹只知道宋軍在河北路增兵二十餘萬,如何劃分,卻並不十分清楚。契丹人這裡,知道宋軍整訓,但整訓之後如何編成,如何指揮,卻是一頭霧水。他們還一直以爲是知大名府的北京留守爲河北路的帥臣,沒想到換成劉幾。

耶律頗的所知的情報,是河北路宋軍禁軍原有近三十萬,近一年又來了二十餘萬援軍,並不知道這些軍隊如何指揮。實際上契丹人眼裡,只知宋軍整訓,卻不知道整訓的內容。

等譚押司一一記好,吳禁又道:“現在宋軍用戰,是以整訓過的軍隊爲主,其餘禁軍爲輔。上面說的五軍,各軍有五萬人,人數基本都一樣。劉幾在河間府統一指揮,各軍各自守地方。”

耶律頗的道:“劉幾本身自己指揮一軍,又爲帥臣,是如何指揮的?”

吳禁道:“知州,劉太尉只是兼任河北路帥臣,遇有戰事,大多還是各軍各自爲戰。帥臣並不是其餘四軍的頂頭上司,只是居中協調而已。”

“原來如此!”耶律頗的連連點頭。“譚押司,這些都要記得清楚!切不可有一絲錯漏!”

譚押司稱諾,耶律頗的又問吳禁道:“今天夏秋兩季,宋軍在南邊築了許多城池,堅壁清野,百姓全部都遷到城裡。這些城如何築的?一城駐多少兵馬?都在什麼地方?”

吳禁道:“今年有鐵路修到了雄州,又一路修到了河間府。鐵路修好之後,官府出錢募人,修了許多城池。各城皆是把守要道,往往數城聚在一起,互間之前都能看到。一城駐兵一千人到三千人不等,各自設將領,守望相助。剩餘的其餘軍隊,都駐在州城附近。”

耶律頗的聽着,不由心中大喜。以前只知宋軍築城,到底築了多少,駐了多少軍隊,一無所知。現在得了這些情報,大軍前來,就是有的放矢了。

(今天有事,只有一章,見諒。)

第190章 進佔疏勒第252章 初戰第154章 降不降?第156章 審問第238章 營田務的作用第78章 不情之請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22章 難題第66章 給錢第102章 坐車第94章 誰不缺油?第117章 大開眼界第25章 欽差試炮第80章 左右逢源第224章 炮的威力第66章 酬功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22章 紙上談兵第85章 物是人非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130章 交接第119章 故人蒙難第167章 本是練兵第129章 慢用第14章 交涉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43章 不同待遇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14章 準備進攻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82章 不甘心第79章 剪羊毛第113章 分岐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138章 查糧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2章 腳店和酒樓第137章 再回幽州第36章 發財的機會第7章 御史臺案第4章 包龍圖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101章 慶功宴第147章 曾經的上司第43章 自有人買第50章 糧草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116章 好時機第79章 剪羊毛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206章 閒話党項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124章 密商第105章 加工難題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41章 阻力重重第235章 突破口第56章 心生去意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121章 在此一舉第29章 再次自薦第80章 另起爐竈第197章 鴉兒看第59章 兩軍會師第132章 不服打過第83章 自相殘殺第100章 兩使相遇第40章 派兵第198章 定調第102章 拿人第36章 帥司所在第137章 馬車第200章 何不參軍第42章 故交第16章 用刑第79章 破靜州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50章 糧草第73章 出門難第75章 自尋退路第13章 躲藏第117章 大開眼界第17章 破城第20章 見世面第54章 爭端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160章 甲骨第54章 爭端第160章 新生活第25章 地斤澤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209章 編制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138章 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