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時移事易

景泰舉起酒杯,道:“明日石太尉和楊太尉就要各回本軍。今日設一薄宴,爲兩位送行。恰好今日初雪,且飲一杯酒,去一去寒氣。”

衆人飲了酒,景泰放下酒杯道:“已經十月,天氣冷了,河流很快就要結冰。契丹各部族兵馬已經陸續到了幽州,想來不日就會南下。說實話,此次契丹頃國之兵而來,這一仗,必然辛苦。”

石遇道:“契丹人來,與他們戰上一場就是了。幾個月間,保州已經準備完足,契丹人南來,想破這裡可不容易。幽州一地纔多大?數十萬人,一旦時間長了,契丹如何支撐?”

景泰點了點頭:“不錯,只要擋住不讓契丹人越過邊境,以幽州的糧草,是支撐不了的。只要戰上兩個月,契丹人攻不破城,必然撤退。但是,數十萬大軍,要守兩個月,也不是容易事。”

衆人點了點頭。這話不錯,再是準備充足,也難保會發生意外。契丹來的是傾國之兵,數十萬大軍聚集百里之內,很難說發生什麼。宋軍一要做好準備,還要有防備意外的能力。

盧政道:“戰場瞬息百變,發生什麼都不稀奇。最要緊的,是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不能一有什麼超出預料的事情,便就手足無措。只要妥善應對,防住契丹也不是難事。”

正在這時,士卒抱了一口小鍋來,放在桌上。

景泰道:“煮的好羊肉,來,都嘗一嘗。今天我們飲酒賞雪,同時商量一下戰事。縱然契丹來的是傾國之兵,也不必懼怕。我們後邊有定州的劉太尉,還有真定府的竇太尉。只要數日時間,他們就可以坐火車到保州。契丹縱然全力攻這裡,也沒有什麼。”

衆人一起稱是。飲了酒,各自吃端上來的羊肉。肉煮得酥爛,正適合這種天氣。

喝了一會肉,飲了幾杯酒,果然覺得身上暖了許多。

郭恩道:“安肅軍有葫蘆堤,水澤衆多,幾乎連成一線,行動不便。契丹最可能進攻的,還是廣信軍。那裡正在山下,如果再有兵馬從山中來,數路齊出,想防也不容易。”

景泰道:“先前與其餘幾軍太尉議論戰事時,劉太尉便說,契丹最開始的時候,很可能借着太行山南下。正面大軍向保州來,另有奇兵從太行山中繞擊後背,前後夾擊。定州的劉兼濟所部,也加強了治下的佈置,築了幾城,太行山下堅壁清野。其實,契丹人正面來攻保州並不可怕,我們的城池可以互保,想攻破可不容易。最怕的是,他們從太行山中出來,斷了保州後路,那時堅守就不容易了。”

楊遂心中一動:“太尉的意思,是怕契丹人攻定州?”

景泰點了點頭道:“不錯,帥司的估計,契丹人可能兵分兩路,一路來保州,一路攻定州。”

想了一會,楊遂道:“定州有劉太尉的五萬大軍,契丹人想攻破那裡,可不容易。”

景泰嘆了口氣:“按說該是如此。不過,戰事一旦牽連定州,事情就會混亂。到時亂了,很多事情也就說不清楚了。石太尉、楊太尉,你們不需要理會這些,只要謹守地方就好。若是契丹真攻定州,有了事情自有盧太尉的兵馬去處置。最要緊的,是你們一定要守住廣信軍和安肅軍纔好。”

石遇道:“太尉放心!我部近萬兵馬,槍炮齊全,必不會出岔子!廣信軍就只有那麼大,契丹來多少兵馬也沒有用處。幾個月時間,契丹人想圍,也圍不住我們。”

楊遂道:“安肅軍北邊有葫蘆堤,契丹人可以越境進攻的地方本就不多。太尉安心就是。”

景泰點了點頭:“爲了防契丹人南下,樞密院提前數月開始佈署。花了這麼多心思,如果還是出了岔子,我們就無法交待了。保州地方,實際只能容下五萬軍隊,再多人就沒有用了。最關鍵的,我們不能被契丹人切斷聯繫,分割包圍。所以築城的時候,都是數城聚在一起,可以互相幫助。我們估計,只要守住兩個月的時間,契丹人就該退去了。”

盧政聽了,急忙問道:“契丹人退了,我們追是不追?”

景泰笑着搖頭:“現在說那些還爲時尚早。那種大事,非要朝廷做主不可。不過,你們可要做好準備。真擊退了契丹人,豈會不趁勢收回幽州?”

前線的將帥對宋軍的戰略並不十分清楚,對於最高層有意在幽州全殲契丹主力更不知情。他們現在得到的命令,是守住各州,先把契丹人的銳氣耗光。

以守爲主,各自築城,而不追求主動進攻,是因爲這個年代,守城有很大的優勢。一兩千人守的一座城池,只要防守方物資充足,攻方聚集數十萬大軍也難攻破。保州和雄州前線,宋朝築了幾十城,把百姓全部都收容起來,便就是這個原因。雖然城池較小,但契丹想攻破卻難。

以契丹騎兵的速度,一旦突破,數十日就可以到開封城下。那時往往宋朝來不及集結兵力,就面着兩國決戰。宋朝特別忌諱契丹南下,便就是如此。單以兵力算,其實宋軍往往佔上風。但分散各城,到了前線的戰場,往往是契丹佔有絕對優勢。

以前線集結重兵,供養不易。縱然河北路的禁軍需要的大部分糧草來自河北路,要運到前線去也不容易。分散駐軍,除了守各個城池之外,也是就近取糧,不需運輸。現在不同,在鐵路修通之後,後方的糧草可以源源不斷運來,宋朝的主力兵團靠前,都佈置在了沿邊境幾州。

隨着技術發展,宋朝經濟改善,整個戰略態勢都不同於從前。依託鐵路,宋朝可以組成各個重兵集團,防守要路。契丹如果不把邊境重兵集團打敗,一旦深入,就可能會被重重圍困。不過,這種巨大的改變一時間契丹無法認識到,做的戰略佈署,很難適應新的條件。

第21章 逃出生天第216章 三策第97章 各取所需第110章 變出來的錢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44章 吾鄉有人第2章 同年第98章 鋼如泥土第15章 攻城第30章 誰敢告他?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82章 霹靂車第109章 獻不獻城?第263章 初勝第103章 不湊巧第234章 泄密第82章 鍊鋼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53章 推而廣之第31章 炒鋼第31章 大軍南下第109章 獻不獻城?第167章 陣兵河北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190章 無路可退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76章 吃好住好第137章 什麼教育?第53章 技術狂人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13章 抓人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74章 鄰居登門第7章 一拍即合第74章 鄰居登門第114章 難以捉摸第12章 已陷死地第73章 舊人第24章 抓人第80章 柳暗花明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34章 親臨前線第213章 演練第129章 慢用第180章 勸君熟讀封建論第222章 戰事關鍵第79章 破幽州第12章 徵役第86章 以工代賑第136章 堅守原地第34章 新錢第8章 賈逵出兵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92章 鄭重其事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71章 錯位第81章 合議第85章 物是人非第205章 人才難題第50章 烈酒如火第43章 戰前聚議第120章 再見已不是從前第78章 党項來人第104章 海商第118章 新政失敗第150章 陳勤當官第271章 韓琦第142章 巧遇第157章 長久之計第94章 武都第202章 動物園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109章 請派監軍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19章 各有門路第96章 新米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206章 閒話党項第39章 前線第118章 普通人第74章 風波第48章 邀賞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79章 破靜州第38章 兵臨渡口第18章 威力驚人第112章 撞鐵板第134章 獻城第60章 無商不富第135章 要爲民着想第92章 鄭重其事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95章 絕路第88章 左右爲難第224章 回鄉第132章 不服打過第81章 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