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霹靂車

八月中旬,宋朝以十三郎爲捧日軍都指揮使,和斌爲天武軍都指揮使,駐京城。同時命令京城軍校和河曲路軍校開始拆分,所有的教員、官員,全部暫編爲將領,與從其他軍中抽出來的將領一起,整訓爲龍衛、神衛各軍。以張玉爲龍衛軍都指揮使,以劉渙爲神衛軍都指揮使。

八月下旬,以姚守信爲拱聖軍都指揮使,實際把拱聖軍改成了主要是炮兵的部隊。這支特殊的部隊以三萬人爲額,主要編制大口徑火炮,一般不單獨作戰。實際上,拱聖軍是由皇帝直接掌握,一旦編入其他軍中可以直接改變戰力的部隊,是宋朝炮兵精華。

拱聖軍中,最特別的是五十輛霹靂車,實際上就是自行火炮。杜中宵對此驚奇不已,自己都沒有想過,在用蒸汽機的年代,也可以做出坦克。這五十輛霹靂車,是郭諮在柏亭監時的作品,一直試驗了數年時間,雖然還是有各種小毛病,現在最少可以跑了。

這一日清晨,杜中宵帶了樞密院、三衙的官員,還有幾位重要將領一起,一起到城外觀看。如果霹靂車真像是郭諮說的那麼好用,就將成爲改變戰局的力量。

從開封火車站,分出了一條支線,一直到了城南的青城鎮附近。這裡,就是霹靂車停靠的地方。從柏亭監沿鐵路拉來,在附近安放,秘不示人。

此時已經調入鹽鐵司爲判官的郭諮帶着衆人,一路到了青城鎮外,道:“太尉,這無敵霹靂車過於巨大,運輸困難,一般的道路行不得。若是橋樑不夠堅固,更加不行,只能夠使用渡船浮渡。”

杜中宵道:“正常,這樣重的車輛,天下間只怕也沒有多少地方能夠通行。不過,能造出這東西來已經了不起。若是兩膠着不下的時候,幾十輛霹靂車衝出去,就足夠一舉奠定勝局了。”

一邊的姚守信道:“不只是如此。這霹靂車上帶着火炮,可以自行。幾十門炮可以向前,一起開炮的話,什麼軍隊能夠擋得住!”

杜中宵搖了搖頭:“帶的火炮,只怕用起來不易。火炮發時,炮車要受退力,霹靂車再重,也難不後退。如果不退,只怕車受到的損害不小。”

郭諮道:“太尉說的是。不過,霹靂車開炮時,只要停下。火炮一發,車體後退而已。上面用的炮並不是特別巨大,後退的力不會損害炮車。”

杜中宵點了點頭,不再說話。這樣的東西,自己也沒有見過,不好亂說。誰知道郭諮最後用了什麼辦法,解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衆人下了馬,進了一個防守嚴密的軍營。走過幾排帳篷,就看見一大片空地上,有數十堆巨大的蒙着帆布的東西。看一邊守衛森嚴,不用說,就是霹靂車了。

杜中宵轉過身,對姚守信道:“聖上旨意,這些霹靂車全編入你的拱聖軍中。你與郭判官上前,看看霹靂車的樣子。一會在這裡跑上幾圈,放幾炮看看。”

姚守信叉手稱是。與郭諮一起上前,到了一輛霹靂車前,吩咐守在一邊的士卒把篷布打開。

掀開篷布,就看見一輛碩大無比的鐵車在那裡。杜中宵前世的時候,偶爾見過坦克,雖然是老舊的款式,總歸天下的坦克應該都相距不遠。不過眼前的霹靂車,卻與前世的坦克完全不同。首先霹靂車大得多,是前世坦克幾倍的體積。再一個外面一看就是用鐵板蒙起來的,防弓矢足夠,防炮彈只怕不行。下面用的是履帶,不過看起來非常簡陋,完全不是以前見的樣子。

最重要的,這霹靂車沒有想象中前伸的炮管。裝的火炮,實際是在車頂上。車頂一個平臺,周圍用鐵板圍住,就連上面都蒙了鐵板。平臺四周,有幾門炮,看有炮管伸出來。

杜中宵看了,不由啞然失笑。這樣的炮車,要考慮什麼後座力。實際就是在車上建個炮臺,上面裝了幾門火炮,火炮的後座力與在地上相差不多,主要靠炮架在平臺上的後退完成。只有一小部分向下的後座力,纔會傳到車上。郭諮說的不錯,這霹靂車後座力根本沒大問題。

看着郭諮指揮着士卒進炮車,杜中宵看得出來,這霹靂車與自己想象的坦克完全不同。實際上就是下部一座蒸汽機,帶着周圍的履帶轉動。前面有三個人,一個人駕駛,兩個人司爐,與火車的車頭倒是相差不多。真正的戰鬥人員,都在上面的平臺上。靠眼睛觀察,幾個炮手裝彈發炮。

想想也是,這個年代,缺少精確瞄準武器,坦克最重要的防護根本就不需要。車上蒙了鐵板,就跟人穿了盔甲,在這個年代防護足夠了。這霹靂車最重要的,與其說是炮火,不如說是車本身。看這車巨大的塊頭,若在戰時,開足馬力,一路碾過去,敵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對抗。

這車與其說是坦克,不如說就是一輛不在鐵路上跑的火車。只要不出故障,一路碾過去,就足以破陣了。五十輛霹靂車,想想在戰場上,排成一排,足以碾碎數萬人的軍陣。

郭諮指揮着士卒上車,開始熱起車來。蒸汽機比不得內燃機,需要先熱車,起動時間很長。不過這個年代無所謂了,只要能開起來,在戰場上就是無敵的。

杜中宵點頭:“戰場上面,只要有車跑起來,契丹就無法阻擋。這車下面不似平常車,是靠着履帶前進。如此一來,哪怕在戰場上也能夠向前,不需要平地,這是最大的好處。其實上面的炮臺,說起來作用倒是不大。兩軍對陣時,車跑起來,並不需要用炮去攻敵人。上面設炮臺不如裝人,便如先秦時的戰車一般,用火槍作戰。若是要拉炮上前時,可以把炮車拉在車的後面,方便許多。”

姚守信道:“太尉說的是。不過攻城的時候,有這樣可以自己向前的炮臺,便方便許多。”

杜中宵不置可否,道:“一會車發動起來,你們跑一圈,發幾炮看看。今日這裡有諸位大臣,都看一看這車威力如何,可不可以稱爲國之重器。”

第139章 你想什麼第128章 剛剛好第79章 破靜州第61章 于闐商人第78章 錢來了第145章 不得要領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190章 進佔疏勒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36章 收錢第35章 這是掛麪第64章 寶地第182章 軍中封建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173章 大軍聚集第49章 圍殲第102章 拿人第110章 三岔口第144章 異人第43章 舊人相見第97章 各取所需第76章 偏頭寨第52章 準備攻城第42章 吃個痛快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16章 毛遂自薦第61章 真真假假第122章 見面第91章 菜地第3章 首告有賞第174章 打探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68章 反攻第119章 使節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134章 表功第77章 小社會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14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4章 仗勢欺人第23章 可曾讀書?第12章 意外之喜第29章 奏對第125章 遊街第20章 見世面第82章 契丹要害第41章 爲考而學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113章 迎接第79章 有進有出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133章 回鄉第30章 僥倖第6章 再回相州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249章 內賊第64章 形勢逆轉第45章 葉縣改革第3章 同行是冤家第153章 鬼谷口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271章 韓琦第194章 要強硬第61章 水車第142章 今非昔比第213章 新與舊第184章 冤家聚頭第122章 稀奇第97章 重任第58章 臨行之言第95章 賭東道第9章 酒糟蒸酒第66章 屬官第106章 夫妻團聚第82章 霹靂車第128章 伊州來使第78章 期貨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50章 如釋重負第25章 栽培第3章 首告有賞第79章 有進有出第14章 去葉縣第79章 有進有出第79章 有進有出第56章 人多糧少第87章 先利其器第136章 納稅人第13章 殺良冒功第138章 進退不得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94章 錢堆出來的第37章 貪得無厭第98章 無事生非第155章 機宜司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2章 同年第53章 無主之地第58章 鐵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