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戰將至

騎在馬上,看着周圍的景色。收過莊稼的原野顯得空曠,草木已經枯黃,路邊偶爾有野兔突然間跳起來,跑到了草叢深處。孟學究深吸了一口氣。這本來是一個豐收的秋天,卻迎來了戰事。

後邊兩個排兵,跟在孟學究身後,並不說話。作爲營指揮使,孟學究回鄉當年要帶着隨從。

依樞密院佈署,張岊所部守南易水以北,以南歸劉幾。孟學究的軍隊,便就駐守在南易水岸邊,剛剛到這裡不久。自入軍校,孟學究一直都是學得最好的那一個,直升河北原禁軍整訓的指揮使。

學校就是這樣,同樣的教材,同樣的要求,總有一部分人可以學得更快。後世的學校要求的是平均水平,一般情況下都是同時學習,同時考試。其實如果允許跳級,有一大批人可以縮短時間,而且成績不會明顯下降。河間府軍校,一般情況下學制三年,但今年第一年就有三百多人學成。

看看離着雄州城不遠,突然前面奔來幾匹快馬。迎面看是孟學究,馬上的騎士拱手:“來的是哪裡將領?知州鈞旨,自今日起堅壁清野,官民不許四處走動!”

孟學究叉手:“不遠處劉家堡駐軍的孟黨。不知怎麼就堅壁清野?”

騎士倒是知道孟學究,聽了放鬆下來,說道:“北邊契丹已經開始刺民爲兵,涿州治下許多百姓南逃,契丹到處拿人。知州下令,拒馬河以南十里內的百姓,全部遷入雄州城裡。凡是契丹百姓過河,軍隊要妥善收容。如果契丹軍隊膽敢過河,一律格殺!”

孟學究點了點頭,明白了事情經過。看來秋天到了,契丹大軍即將南下,開始在治下刺民爲兵。想起自己去年因爲修城勞役辛苦,便就逃過拒馬河來,現在有百姓南逃倒也不稀奇。

已經跟契丹撕破了臉,宋朝不再忌諱,只要百姓逃過拒馬河,便就全部收留。附近荒田盡有,足以安置。契丹人不敢過拒馬河,在河對岸派出兵丁,嚴查逃難百姓。

那幾位騎士奉命出城傳令,與孟學究交談幾句,便就催馬去了。

孟學究道:“契丹刺涿州百姓爲兵,看來即將南下。我們快些回到軍營裡,以待軍令。”

說完,一催馬,帶着兩個排兵,向不遠處的渡口而去。

雄州城裡,馬懷德與張岊相對而坐,商量着最近前線的局勢。

馬懷德道:“對岸的契丹人,開始刺民爲兵,拒馬河二三十里內尤爲厲害。凡是青壯,幾乎全部不放過。看來去年有百姓南逃,契丹人過河,又失了一萬兵,極爲惱怒。”

張岊道:“是啊,最近這幾日風聲越來越緊。幾乎天天都有契丹百姓試圖過河,不過大多被契丹人抓回去了。有一百多人逃過河來,已經安置。”

馬懷德道:“不說這些,契丹的事情現在我們不管。按以往來說,契丹點兵,大多都是在夏天開始點集各部兵馬,而後招刺州縣百姓,到了最後,纔會在涿州點兵。涿州一點兵,說明契丹人快要來了。”

張岊道:“只怕他們不來!現在河北路沿邊,聚集了二十五萬兵馬,築了幾十座城,早就等着契丹人來了!最近一個月,運來了許多火炮,沿邊城池都安了炮,看他們如何攻城!”

馬懷德嘆了口氣:“自党項議和,我便改任地方官,已經十幾年了。你們軍中用炮,我卻一直都沒有見過。去年在雄州打得熱鬧,倒是我守城裡。今年運了炮來,雄州城怎麼安放,我一直心裡沒底。”

張岊道:“無妨,明日我叫軍中幾位將領,與守城將士一起安就是。其實沒有多難,你就當年是以前的石炮,只是好用了許多就好。”

馬懷德點了點頭,兩人一起商量火炮。馬懷德是軍中出身,在陝西路的時候,與黨項交戰多立軍功升遷,而有今天。現在的軍隊,跟馬懷德記憶中的軍隊,已經迥然不同。說起了軍中作戰,許多疑問都向張岊請教。張岊不厭其煩,一一講解。

說了好一會,兩人停下,喝了一會茶。

馬懷德道:“太尉,以前契丹人難以抵擋,是他們是用騎兵,來去無蹤。現在軍中用槍炮,朝廷又不缺馬,應該不會再如此了吧?以前,契丹人一南下,往往深入數百里,還得不到他們行蹤。”

張岊笑道:“當然跟以前不同了。契丹人的一舉一動,都在朝廷的眼裡,早早做了防備。現在莫說深入數百里,只要越境十里,就必然有軍隊迎擊。”

馬懷德嘆了口氣:“雄州正在邊境,契丹人南下,必來攻城。這些日子,我實在是放心不下。”

張岊道:“我所部將士,在雄州境內新築了十二城,還有三萬兵馬駐於雄州周圍。契丹人要攻雄州城可不容易,那些新築的城池,不是那麼容易攻破的。”

馬懷德道:“我聽說契丹人也有火炮,還是不要小看了。聽說火炮攻城,極難防守。”

契丹三十多萬騎兵,在冷兵器時代,是足以滅國的力量,不能小覷。當然,現在的宋朝早已經不缺軍馬,前線的騎兵數量衆多,並不怎麼怕契丹騎兵。便如張岊的軍中,就有一萬餘騎兵,足以守護雄州一州的安全。而且雄州通了鐵路,隨時可以得到其餘軍隊的支援。

張岊自隸杜中宵屬下,一路打到西域,無一不勝,心氣不是以前可比。所屬五萬大軍,算是宋朝的精銳部隊,早就有心跟契丹一較高下。認真地說,如果只是防守,張岊足以守住雄州。只是宋朝的目的是藉此次戰事,在幽州全殲契丹主力,更加複雜而已。

見馬懷德還是憂心忡忡,張岊道:“知州不必憂心,我所部五萬大軍,足以守得雄州安全。南易水以北,拒馬河以南,建了十二座城池,連成一線。契丹人要想南下,必須攻破這十二城。後邊有我三萬大軍押陣,契丹人哪裡能那麼從容?更不要說,後邊還有劉太尉的五萬大軍,還有河北路禁軍整訓過後的兩萬多兵馬,契丹人縱然數十萬大軍前來,也佔不了便宜!”

第99章 科學的勝利第33章 泄秘第105章 加工難題第97章 大刀闊斧第21章 練兵第59章 順手牽羊第76章 吃好住好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22章 分別對待第29章 讓你吃雞第26章 圍點打援第53章 重新編組第118章 賽馬第24章 大軍集結第10章 不賣給你第35章 怎麼切換?第38章 進山第111章 權在官員第213章 新與舊第57章 民以食爲天第27章 冤家路窄第64章 不嚇你們第190章 無路可退第115章 四面合圍第133章 回鄉第10章 不賣給你第107章 超出想象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56章 身邊人第77章 諸事不同第121章 派人探望第91章 沒有出路第44章 債券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95章 絕路第116章 疑惑第68章 別出心裁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258章 出首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157章 護路的人第68章 反攻第69章 南線出兵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136章 堅守原地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31章 良好兵源第52章 除夕第10章 不賣給你第118章 普通人第181章 開店第127章 南下第3章 新家第75章 大軍到來第81章 故人來第59章 重騎立功第132章 先下手爲強第237章 循路而來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51章 戰俘就是戰俘第90章 十三郎第198章 定調第90章 月餅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140章 給你們出路第13章 殺良冒功第64章 曲線前進第78章 党項來人第143章 尉遲後人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11章 未雨綢繆第130章 沒有不同第22章 大勝?第17章 自尋出路第63章 文臣論兵第40章 派兵第124章 衝突第17章 言過其實第235章 突破口第52章 一敗再敗第62章 新奇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68章 有好酒第78章 党項來人第2章 同年第5章 中招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92章 鄭重其事第27章 一命換一命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260章 內亂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37章 白紙做畫第95章 賭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