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爲天地譜曲

走下河堤,只見柴信從河邊的一艘小舟上下來,身後跟着一箇中年婦人,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姑娘。

到了杜中宵面前,柴信叉手唱諾:“官人,適才彈琴的,正是這船上的小鬟。”

杜中宵看那婦人,四十歲左右年紀,保養得甚好,衣飾雖不華貴,但極是得體。她身後的小姑娘只有十歲左右,身子有些瘦削,長得極清秀,看起來有些畏縮。

那婦人上前,行了個禮道:“夜深人靜,打擾了官人,還望海涵。”

杜中宵忙道:“夫人說哪裡話!適才的琴聲宛如天籟,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恕我孤陋寡聞,不通音律,不知彈的是什麼曲子?”

婦人道:“回官人,這曲子妾身也不知道名字。是以前在揚州時,一個道士所教,言是古曲,不知道他從哪裡學來。因是好聽,記了下來。今夜船泊在這裡,一時興起,便教女兒彈奏一番。”

杜中宵吃了一驚,看着那個弱不禁風的小姑娘,道:“原來這曲子不是夫人彈奏的?看你女兒年紀幼小,不想竟然能彈出這樣好聽的曲子來!真真是想不到。”

那婦人道:“賤妾曲五娘,原在揚州賣唱。五年之前,這女孩兒的父母雙亡,我看她可憐,收爲女兒養在身邊,現在十一歲了,名爲小青。小青於樂理極有天賦,不管什麼曲子,一教就會。幾個月前不合得罪了揚州城裡的一個花大官人,在那裡待不下去。聽人說東京城是天下第一繁華所在,便僱了艘船前去覓衣食。到了這裡水淺,行進不得,只好慢慢尋人拉縴。”

杜中宵點頭,他看曲五娘也不是什麼大戶人家,原來是個賣唱的。有小青這手琴技,到哪裡也少不了衣食。不過想在勾欄瓦肆討生活並不容易,各種牛鬼蛇神,一不小心就得罪了人。她們一老一小兩個女人家,只要有人生事,就再也待不下去。

想了想,杜中宵道:“我是本州推官,因監督汴河水運,住在那邊巡檢寨裡。你們在船上辛苦,諸多不便,不如到我那裡住些日子。閒來彈一彈琴,我一發算錢給你們。”

看杜中宵身邊幾個隨從都穿着公服,曲五娘也是知道那邊巡檢寨的,急忙道謝:“叨擾官人。”

看看天色不早,杜中宵讓柴信幫着曲五娘拿着行禮,跟船家吩咐過了,一起上岸。

回了巡檢寨,因天色已晚,杜中宵道:“夜間難尋合適住處,不如到我那裡,住在客房好了。”

曲五娘是走江湖賣唱的出身,自無話可說,一路跟着到了杜中宵的住處。

因譚二孃白天的樣子太過嚇人,韓月娘知道丈夫脾氣,怕他心裡放不下,仍然沒有入睡。聽見個面動靜,急忙走出房來,口中道:“大郎,你回來了麼?”

杜中宵答應,引着曲五娘和小青上前,對韓月娘道:“適才我到汴河岸邊,恰巧聽見她們彈琴,極是好聽。因船上逼仄,讓她們母女到我們這裡住上些日子,閒來聽些曲兒也是好的。”

曲五娘人伶俐,忙拉了小青的手,到韓月娘面前行個禮:“打擾夫人。這是妾身女兒小青,極是彈得好琴。剛纔無聊彈了一曲,不想官人聽了擡愛。”

韓月娘見小青乖巧,聽說彈得一手好琴,上前拉着手道:“這樣小的孩子,竟然彈得好琴,怎麼這樣難得!”一邊說着,一邊隨手取下自己一枝釵子,插到小青的頭上。

曲五娘急忙拉着小青道謝。

韓月娘道:“這值得什麼!我在這裡一個人住得氣悶,有你們彈支曲子聽,陪我說話,強似一個人無事可做。你們儘管在這裡住着,要什麼跟我說就好。”

兩人千恩萬謝,由韓月娘的女使領着到客房裡安頓下了。

等兩人離去,韓月娘對杜中宵道:“自來不曾聽說大郎愛聽曲子,怎麼今天轉了性子?”

杜中宵笑了笑:“也不知道爲什麼,我在河邊聽到這支曲子,竟然入神,一時渾然忘我。以前不管聽什麼曲子,自來不曾有這種感覺。因是稀奇,所以引了她們母女前來,閒時聽一聽。”

韓月娘也覺得高興:“這是好事。大郎平常公務忙了,可以聽支曲子放鬆一下,強似一個人在那裡發悶。那是她們彈得好,若是好學,我也學一學。”

杜中宵笑着搖了搖頭,不置各否,向房裡走去。因出身小家小戶,韓月娘自小隻認了幾個字,一兩本啓蒙書字都認不全。除了一手好女紅,她練字字不成,學詩詞寫不出句子,學琴又能學出什麼來。

到了牀上躲下,韓月娘睡去,杜中宵一個人想心事。剛纔小青彈的那首曲子,好似一直在他的耳邊迴響,縈繞不絕。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讓杜中宵覺得驚奇無比。

剛纔小青彈到最後,杜中宵自然吟誦出《詩經、黍離》中的幾句,是他從未有過的體驗。讀了這麼久的書,現在才知道經典可以這麼學。詩本來就是可以唱的,只是到底怎麼唱,古詩的調子早已失傳,這個年代只剩下少量的唐詩有曲調流傳,如《玉樓春》等詞牌,實際就是一部分律詩的唱法。

古人學詩,可能就是這樣抑揚頓挫唱出來的,而並不是搖頭晃腦地在那裡高聲朗讀。想起前世一些節目裡,展現傳統文化,弄一堆小孩煞有其事地穿上古裝,搖頭晃腦地背書,就讓人覺得尷尬。只要知道詩本來就是歌的一種,就知道古人的詩必然不是那個讀法。依着剛纔杜中宵的感覺,古詩有可能與宗教中的唱詩有些相似,有自己的意境和格律,是一種特殊的歌。甚至在特殊的環境,聽着特殊的樂曲,會自然而然把這些經典唱出來。

儒家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這裡的樂只怕與後世的歌曲是不同的,也與單純的樂器演奏不同,而是跟詩書緊密相連。詩與樂結合在一起,達到一種靈魂的溝通。

щшш .тtkan .¢ O

這個年代,樂依然與禮有密切關係,甚至與度量衡結合在一起。比如鍾是樂器,也是量器。

有了這一種特殊的感受,杜中宵的思想豁然開朗。他一直有一種困擾,自己前世的知識,怎麼跟這個時代結合起來。前世的知識如油,而這個時代現實的文化環境如水,水和油不能交融,讓杜中宵思想非常迷茫。而有了詩和樂的結合,則一切都水乳交融,很多思想交叉融合到一起了。

如果前世學說的眼裡社會爲黑色和白色,非黑即白,要麼是灰色,那麼古今結合之後就是彩色。便如許多樂器交織在一起,譜成一首動人的曲子。政治就是在人的社會實踐中,爲天地譜曲。

第25章 何不拼一場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86章 塵埃落定第92章 舊人去向第193章 分岐第226章 霹靂車第236章 同年再會第58章 請求第133章 忘記以前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53章 升遷第80章 左右逢源第101章 好心第258章 出首第50章 煉焦第114章 富弼第167章 陣兵河北第3章 新家第266章 清洗第35章 這是掛麪第268章 備戰第60章 聞風而至第59章 重騎立功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143章 包車第43章 兄弟之爭第99章 破靈州第177章 分進南北第9章 鑄門炮吧第185章 截斷敵陣第88章 和爲貴第196章 不能退讓第191章 合圍第21章 嚇了一跳第24章 大軍集結第7章 糟白酒第43章 戰前聚議第117章 大主顧第64章 自投羅網第31章 大軍南下第175章 逃跑第50章 好酒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111章 石州第70章 各有怨言第15章 我要考進士第134章 表功第10章 工廠傳聞第100章 入城難第67章 無法可想第96章 貨物有別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104章 安排第40章 派兵第101章 早作打算第103章 大開眼界第131章 賊性難改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69章 志同道合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53章 技術狂人第86章 連夜攻城第160章 出人意料第118章 投降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117章 牢城營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67章 意外第60章 交鋒第64章 謀劃第41章 天章閣講武第15章 朝爭第3章 破城第147章 初戰告捷第61章 于闐商人第232章 回頭路第139章 善後第15章 初具規模第60章 不正經的男女第37章 不同看法第7章 糟白酒第50章 如釋重負第1章 面君第39章 壟斷漲價第107章 超出想象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28章 三路齊出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125章 遊街第173章 大軍聚集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81章 靈州城下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213章 京城第47章 不念舊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