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戰前嚴令

楊績在官衙裡,看了南京留守司的公文,不由大喜:“留守果然高瞻遠矚,不似一般庸吏!有了這數千騎兵,還有什麼難處?”

說完,把手中的公文看了又看,仔細放在案上。公文裡面,南京留守同意,到了冬天河流結冰的時候,派五千騎兵到涿州,與涿州本地守軍一起,南進宋境。具體指揮,交給楊績與將領商議。

站起來,楊績在室裡走來走去,興奮不已。今年夏天逃了數百百姓,與宋朝沿邊安撫使馬懷德交涉了數次,一直沒有結果,楊績一直鬱悶。直到今天,有了上司支持,鬱悶的心情才一掃而空。

手在空中猛地一揮,楊績道:“到時大軍過宋境,把那幫刁民一起抓回來!”

說完,喚過衙門的公吏來,準備酒筵,自己要好好喝幾杯酒。

河間府,劉幾和副都指揮使宋守約站在衙門外,迎接前來的李璋一行。進了衙門,到官廳各自落座。

劉幾拱手道:“太尉自京城遠來,沒有遠迎,萬莫怪責。”

李璋道:“樞密院宣旨,命我到河間府,與太尉商議帥司事宜。在下才疏學淺,不當之處,諸位一笑而過即可。這一位丁令德,現在樞密院機宜司做事。以前曾在河曲路爲官,甚得杜太尉看重。等我回去之後,丁將軍會在河間府待上些日子。”

劉幾看丁令德滿臉和氣,面上堆着笑容,好似個酒鋪掌櫃一般,向自己拱手行禮。

回了禮,劉幾在記憶中思索,記不起這個人。看來應該是到了河曲路後,杜中宵發掘出來的,並不是隨州時的舊人。隨着李璋前來,不用問,這是原來河曲路管情報的要人。

說了幾句客套話,劉幾道:“太尉遠來,備了些酒水,爲你們接風洗塵。河間王知府,聽說太尉要來此處,昨日就派人來說,如果不避嫌,願來問候。”

李璋道:“我是公事前來,有什麼可以避嫌的?正好有事要地方配合帥司,自該見王知府。”

河間知府王贄,是高陽關路都部署兼安撫使,爲一路帥臣。整訓過的禁軍不隸原帥司,纔有了劉幾的沿邊經略。王贄對朝廷事務不太熟悉,對劉幾設立帥司有些摸不着頭腦,聽說有朝廷官員過來,急忙拜會。禁軍整訓後,再設立新帥司,與原來河北路的軍事安排多有衝突,李璋正好說清楚。

到了後衙,劉幾吩咐設下酒筵,各人落座。又派了自己親兵,去請王贄。

不多時,王贄到來,與衆我見禮落座。

飲了兩杯酒,李璋道:“樞府得到的消息,夏天收留了契丹數百百姓,契丹一直不肯罷休。今年冬天河流結冰時,極有可能生事。要早做準備,不要折了朝廷銳氣。”

王贄道:“我也聽說過此事。對面的涿州,這幾個不住派細作過河,刺探本朝軍情。特別是前些日子張岊一軍到的時候,駐在雄州,他們最在意。”

李璋道:“有沒有抓到契丹細作?似這等人,抓到就正典刑,不可姑息!”

王贄搖頭:“那些人油滑得很,並不進城,只在鄉間遊蕩。地方上人力不足,不好捕捉。”

劉幾嘆口氣:“河北比不得內地,這裡的百姓,許多都是兩輸戶。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宋人還是契丹人。越是鄉下的地方,對朝廷法令茫然不知,更加不知道怎麼防細作。”

李璋看了看丁令德,沉聲道:“雄州到河間府,現在駐紮十餘萬大軍,還多過百姓。任憑契丹細作刺探軍情,如何了得。自事自該帥司劉太尉去管,地方協助即可。”

劉幾和王贄一起拱手稱是。

李璋又道:“今年初,蕭革獻了朔州。契丹國主耶律洪基親自帶兵數十萬,在馬邑與本朝賈逵太尉戰了不少日子,並沒有佔到上風,只能夠無奈退去。這一仗,本朝軍隊切切實實贏了契丹人,提振軍兵的士氣。今年冬天,如果契丹人膽敢越境,你們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劉幾道:“冬天河水結冰,契丹兵馬縱橫來去,極是難防。如果數千騎兵越境,並不深入,一兩日便就退回去,帥司也沒有辦法。太尉,此事只能看天意了。”

李璋看着劉幾,沉聲道:“杜太尉鈞旨,如果太尉做不到,帥司就只有換人了!”

劉幾悚然一驚,急忙拱手道:“末將自該盡力!不失朝廷所望!”

看着劉幾,過了好一會,李璋面色才慢慢緩和下來,道:“我臨行時,太尉言,大軍作戰,除了指揮若定,還要周知敵我軍情。劉太尉雖然與杜太尉在隨州共事多年,後來卻少獨領大軍的機會。今年冬天如果能防住契丹,纔算是合朝廷所望。”

見氣氛嚴肅,王贄和宋守約都屏息斂氣,不敢說話。特意派李璋來,把話說得這麼重,看來朝廷對於今年冬天契丹可能的進攻,看得極重。爲了鼓舞士氣,絕不允許契丹自由來去。

一邊的丁令德,一直笑容滿面。別人看他,他就陪笑,不看他,就笑眯眯地看着幾人。

劉幾心中明白,李璋和丁令德此來,肯定有特別的用意,不只是來告訴自己這幾句話而已。現在已是十月下旬,外面已經結冰,只是拒馬河等大河水急,還要等些日子。契丹要過河報復,現在應該有消息了。只是自己帥司新建,對契丹軍情掌握不足,心中不由着急。

舉起酒杯,劉幾對王贄道:“要想知道契丹軍情,防住細作,要地方全力配合。王知州在河間府已經數年,管着數萬禁軍,若是帥司有事,還請要全力幫忙纔好。”

王贄急忙舉杯,道:“若劉太尉有事吩咐,我必全力幫着辦好。”

飲了酒,李璋道:“契丹出兵,必然是從涿州來。涿州到雄州一百餘里,騎兵行得急,一日就可以越境。你們要用心於涿州方向,早早打探消息,不要派人打個措手不及。朝廷嚴令,如果契丹人越境,就要讓他們有來無回!不過,你們大軍不可越過邊境,免生麻煩。”

劉幾看了看王贄,道:“契丹人越境,如果只是搶掠一番就走,只有一兩日的時間。太尉的意思是我們必須在這一兩日內,把契丹人留住?”

李璋道:“這裡是帥司,你們如何作戰,樞密院不管。但是,契丹人來了,就不能讓他們回去。如果契丹人回去了,劉太尉要回京請罪。”

這話斬釘截鐵,沒有絲毫商量的意思。顯然,朝廷已下了決心,讓契丹人吃個大苦頭。

第7章 一拍即合第136章 學校第32章 首戰潰敗第15章 攻城第58章 請求第80章 柳暗花明第125章 遊街第137章 主僕矛盾第225章 新與舊第168章 你們不管我管第76章 人心惶惶第42章 聚飲第185章 地方矛盾第134章 表功第183章 收網第48章 君自爲之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第121章 蠻荒之地第95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135章 伊州獻城第101章 各懷心事第151章 大雪第21章 嚇了一跳第129章 產業規劃第8章 約期舉事第37章 僵局第63章 脫胎換骨第34章 面比肉貴第241章 保值第71章 試槍第112章 撞鐵板第234章 泄密第103章 大開眼界第7章 堵第234章 泄密第24章 秘密回京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58章 暫且忍耐第47章 不念舊惡第136章 學校第110章 俗文化第43章 意外之喜第168章 你們不管我管第14章 交涉第43章 示之以恩第160章 新生活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第37章 熟人第39章 兩難第35章 防守反擊第20章 燒成白地第11章 決戰第51章 猜題第22章 釀酒證明第6章 做個什麼樣的官第91章 同年閒談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83章 千里投奔第170章 圍城第124章 連碰釘子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6章 做個什麼樣的官第180章 奇人第57章 喜事第187章 大戰將起第18章 買空賣空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18章 買空賣空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126章 清量土地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14章 交涉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124章 千頭萬緒第236章 同年再會第172章 擔憂第196章 不能退讓第129章 提拔第9章 上元觀燈第120章 坐山觀虎鬥第22章 難題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115章 該裁軍了第73章 內部牽制第135章 事發第202章 動物園第92章 大戰將起第134章 獻城第16章 用刑第240章 錢與物第242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上)第77章 先關起來第129章 取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