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軍民配合

看着那邊幾個士卒邊走邊測,還在紙上寫寫畫畫,賀正行道:“不知這些是什麼人,這些日子在附近走來走去。還又寫又畫的,也不知道幹些什麼。”

孟學究道:“我聽塗押司說,他們是新調來的士卒,正踏勘附近地勢呢。”

聽了這話,賀正行就笑:“這裡一馬平川,有什麼踏勘的?數百里內,連個山崗都沒有。”

“哪個知道他們查些什麼。”孟學究站起身來,“天色不早,我們早早把那水渠修完。眼看着就到冬天了,再不修完,到了天寒地凍的時候,還怎麼幹活?來年就要開荒種田子,不把水渠修好,一下雨就全成了沼澤,如何種地?”

這一帶是黃河的下流,多年積水,地下水位很高。一旦排水不暢,就會非常麻煩。這些移民要開墾荒田,需要先修好水渠,按照地勢,把積水引到旁邊的南易水。如果水渠不暢,到了夏秋時節,就很容易積水成災。幾個月來,他們都組織起來修渠鋪路,到現在初步完成。

這些日子,青壯年組織起來,重新檢視水渠。小孩子則由大人帶着,在劃出的地裡放火,把枯黃的蘆葦雜草燒掉。等到開春,便就開墾荒地,種植糧食。

移民的農具、耕牛、種子都是衙門賒貸,而且不收利息,移民的日子過得還好。過河的時候,大家總是帶有餘錢,這幾個月到雄州城裡,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裝扮新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南逃的人裡,有版築匠,帶着大家蓋起了新房。雖然房子簡陋、狹小,大家卻都喜歡,漸漸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在拒馬河北岸的時候,這些人家裡大多沒多少地,許多人還需要租賃土地。現在這周圍的閒地隨便他們開墾,只要種得過來,想要多少有多少。

來的一共三百餘戶,現在分成七八個村莊,分佈在方圓十幾裡的土地上。衙門設了里正,還有鄉書手等一應人等,正式形成了行政區。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等着來年春天。

有今天的樣子,雄州衙門發了不少錢。雖然錢物大多賒貸,卻是不收利息的。這個年代,借給人錢哪有不收利息的?衙門不收利息,在雄州的眼裡,就是開支。

他們南逃不久,契丹就停了差役,而且由於地震免了析津府的賦稅。那個時候,許多沒逃的人都笑這些人傻,躲差役南逃,結果一走差役就停了。隨着這些村莊初具規模,雄州衙門給了很大幫助,許多人又開始羨慕他們。這裡的一切,好似都比河北岸好得多。

修完了水渠,看看太陽西垂,幾個人住了手。就在旁邊的水溝裡,沖沖洗洗。

韋信道:“衙門貸給我們的這些鐵杴,真正是好。這種好鋼,以前我們種田的人哪裡敢想?在契丹的時候,都要拿去造刀槍。你們看,用了這些日子,鐵杴不但沒有磨損,還更利了呢。”

一邊說,一邊用手仔細洗着鐵杴。上面的泥土,韋信都用心一點一點搓掉,好似寶貝一般。

孟學究道:“如何能比?聽說朝廷幾鐵監,一年不知道產多少好鐵。似這般農具,河北路這裡雖然是少,但在京西路,聽說家家如此。”

朱照仁道:“這樣說,京西路必然是好地方了。可惜雄州這裡,不許百姓四處遷徙,不然我們也到那裡去看看。旁邊不遠的保州已經通了火車,聽說坐在車上,一天就能跑千里。”

說起火車,幾個人不由神往。來宋朝幾個月了,最神奇的就是火車,時常有人議論。雄州衙門裡的人,許多是曾坐過火車的。人有聽他們講一次,能在鄉親們中講許久。

孟學究看着北方,心中無限感慨。現在的宋朝,實在與以前大不相同。

正在這時,一個小兒跑來,高聲道:“學究,塗押司來了,正在你的家裡,說是有事。”

孟學究聽了,急忙道:“天色不早,我們快些回去吧。我做着鄉書手,塗押司來,想是衙門有事情吩咐。我們這些人,有現在日子,全是衙門支持。”

幾個人收起農具,與孟學究一起,向不遠處和村莊走去。

進了家裡,孟學究把鐵杴放在旁邊專門搭的棚子裡,進了房子。見塗押司坐在那裡喝茶,急忙行禮。

塗押司道:“不必多禮。今日找你,是有事情要商量。”

孟學究對妻子道:“家裡養的雞已經大了,你取一隻殺了,我與押司飲酒。”

妻了應了,自與孩子收拾。現在家裡不產什麼,各家只是養了些雞鴨,還有農戶放幾隻羊。家中來了客人,也只能殺雞應酬,再沒其他菜色。

天色已晚,塗押司今日只能住在孟學究家裡,也沒有阻攔。

新建的房子實在逼仄,孟學究和塗押司到了院子裡,就着月光坐着,說些閒話。

聊了幾句,塗押司道:“今日通判叫我去,說是眼看到冬天了,許多事要早做防範。”

孟學究道:“冬天無非天寒,我們都是吃慣了苦的人,附近撿些枯草,自己烤火就是。還能有什麼事情?這幾個月,押司爲我們做了許多事,不敢再麻煩。”

塗押司嘆了口氣:“天寒無非就是烤火,可如果人禍呢?”

孟學究一怔:“有什麼人禍?這周圍地面平靜,我們又是數百戶離得不遠,不懼什麼。”

塗押司道:“通判說,你們是從北邊逃過來的。這幾個月,契丹行了無數公文到雄州衙門,讓把你們還回去,知州一概回絕。契丹人自然心中不憤。到了冬天,河上結冰,契丹人可以渡冰面下。如果契丹人派出一隊騎兵,突然來了這裡,會如何?”

孟學究吃了一驚:“我們不過幾百百姓而已,契丹人會做這種事?”

塗押司道:“哪個說得清。契丹人幾十年驕縱慣了,派幾千人來也不稀奇。衙門看重此事,派我來這裡,知會你們一聲。你們自己先想想,如果冬天真有契丹人來,你們要如何應對。要朝廷如何接應,最好有個辦法。最近駐雄州的,是張太尉所部。他們是曾經到過西域的軍隊,打過大仗,立過大功,非其他軍隊可比。只要你們提出來的事情,必然難不倒他們。”

孟學究聽了不語,心中思量。這幾個月忙來忙去,倒是忘了此節。契丹人一向佔上風,這次逃了數百戶百姓,卻奈何不了宋朝,確實很難就此不管。如果大軍前來,自己幾百戶百姓,又能夠幹什麼?塗押司來找自己,不知是不是朝廷有了辦法。

第272章 諸使慶功第145章 沒有準備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146章 提舉常平第13章 躲藏第65章 佔地賠償第56章 莫名其妙的黨爭第72章 不務虛名第12章 打就大打第42章 聚飲第47章 你去葉縣吧第113章 迎接第27章 一命換一命第201章 兩隻老虎第30章 兵臨城下第9章 鑄門炮吧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136章 納稅人第45章 乾寧軍第148章 人選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108章 勸降第134章 不原諒第193章 分岐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131章 受不了了第24章 劫富濟貧第69章 各有算盤第37章 不同看法第142章 巧遇第77章 無可奈何第150章 都不容易第50章 煉焦第2章 城狐社鼠第159章 從輕發落第38章 試槍第61章 心驚肉跳第107章 大同府第218章 開花彈第185章 地方矛盾第118章 投降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221章 賈逵出兵第117章 無路可逃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117章 大主顧第265章 使節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195章 意外之喜第67章 無法可想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17章 破城第193章 分岐第54章 炮轟甘州第79章 由遠及近第212章 通車了第34章 大勢第98章 鋼如泥土第94章 開戰第11章 亂起第147章 初戰告捷第62章 援軍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31章 競爭第89章 各有側重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17章 言過其實第22章 紙上談兵第70章 商場開業第101章 要熱鬧第63章 欠債還錢第127章 該讓而讓第143章 包車第218章 開花彈第42章 債券第76章 靈州城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77章 先關起來第36章 發財的機會第99章 科學的勝利第115章 四面合圍第158章 人贓俱獲第75章 一潰千里第22章 紙上談兵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86章 以工代賑第191章 合圍第87章 先利其器第11章 墾田第67章 帶你看炮第78章 党項來人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75章 小人書第155章 販魚第34章 大勢第99章 奚人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