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安撫

馬懷德放下手中書卷,對進來的王公儀道:“來的契丹人,可都安排好了?”

王公儀拱手:“回知州,都已經安排好了。爲防意外,把他們安排到了易水之南去,結村而居。”

馬懷德點了點頭:“如此就好。契丹人行牒幾次,讓我們把人送回去,端的是煩人致極!”

王公儀道:“此次來的,加起來有三百多人,契丹豈會善罷干休。不過,樞密院已經迴文,讓我們不必理會契丹人,把逃來的百姓妥善安排就是。”

“糧草夠嗎?”

王公儀道:“現在是夠的。朝廷已經行文,命河北路儘快修鐵路。今年冬天,鐵路要到真定府,而後走定州、保州,一直到雄州。通了鐵路,我們這裡就方便了。”

馬懷德點了點頭:“如此看來,朝廷是鐵了心要與契丹作過一場了。現在是夏天,不是契丹人打仗的季節,我們多加準備就好。冬天修好鐵路,一切就不一樣了。”

鐵路的走向,實際上是依着太行山東麓北行,到了定州後,再向東來雄州。如此依靠鐵路,把契丹鐵騎擋住,破壞他們的機動能力。沿着鐵路,把幾個城鎮全部建成軍事據點,形成一條戰線。只要準備充足,契丹破壞鐵路也不怕,宋軍能夠快速修復。

馬懷德從軍多年,王公儀一說,他就知道朝廷的意思。契丹真正可怕的,不是戰鬥力多麼強大,而是快速來去,讓宋軍疲於應付。一旦形成戰線,契丹人的優勢就沒有了。

告別了馬懷德,王公儀出了官廳,回到自己通判廳。命人把塗押司叫來,對他道:“南逃的契丹百姓,許多人都報了你的名字。現在州衙把他們安置在易水南岸,你過去看着,不許他們生事。爲了這些人我們跟契丹生了齷齪,他們惹出亂子,可就不好。”

塗押司拱手稱是。出了衙門,徑向易水南岸而去。

雄州城正在易水岸邊,南岸十里以內的土地,都是雄州所轄。這裡的百姓不是兩輸戶,俱都在宋朝治下。自太宗時候起,免了他們賦稅,不過在前線,承擔的差役卻是不少。

坐着渡船過了河,向西走不多遠,就見到逃來的百姓搭的帳篷。各戶人家搭夥,生死活來,正在外面煮飯。孩子們在帳篷裡跑來跑去,歡聲笑語。

WWW¸ тт κan¸ c o

塗押司上前,對守在這裡的差役道:“來的孟學究一家,住在哪裡?”

差役指着靠河邊的地方道:“他們家住在邊上,好找得很。押司,這孟學究可了不得,這裡一半的人家都是隨着他逃過來的。聽說是押司招來,不知可是真的?”

塗押司含混地答應一聲,便順着指的方向,一路長了過來。

這兩日住在這裡,雖然有米,卻沒有蔬菜肉食。今日孟學究同幾個人,一起下河,撈了幾條魚,正在那裡收拾。見到塗押司過來,急忙起身行禮。

塗押司道:“學究在這裡住了幾日,一切可還習慣?”

孟學究道:“能逃得了虎口,怎麼都是好的。這兩日都有衙門送米來,不致肚餓。不過,附近又沒有草市,沒有賣肉賣酒的,口裡淡出鳥來。我們幾個今日下河,打了幾條魚來,押司一起來嘗一嘗。”

塗押司看那幾個收拾的人,就在河邊不遠,一棵大樹底下,隨便砍了一塊木板收拾。魚的內臟隨便扔在地上,鱗片到處都是,實在有些腌臢。便道:“現在天氣還早,我們到那邊的渡口,尋家酒家喝兩杯酒,說些閒話。你們這些人,現在兩國正在打嘴上官司,可大意不得。”

孟學究道:“好。押司且稍等,我收拾一下。”

說着,回到自家的帳篷裡,換了長衫,仔細洗過了,才與塗押司一起向河邊走去。

走了幾里路,到了渡口,正是正午時分。塗押司指着一家酒館道:“那一家釀的好酒,而且燒的鯉魚極是有味。走,我們過去吃尾魚,再飲兩杯酒。”

到了酒館前的棚子下面坐了,小廝過來。塗押司要了一角酒,幾個菜蔬,又要了一尾魚。

不一會酒菜上來,塗押司和孟學究一起飲了杯酒。道:“學究,現在到了這裡,以後如何過活?”

孟學究道:“州衙的人來說過,我們在的那個地方,都是閒地。衙門可以貸給我們農具耕牛,把地開墾出來。免三年賦稅差役,說起來倒是好的。”

塗押司道:“要開墾田地,可不是容易的事。那裡雖然是閒地,可到處都是蘆葦,溝渠無數。若是不早做好規劃,開墾不易。對於朝廷來說,貸給你們農具耕牛不難,不過不可惹事。”

說完,又與孟學究飲了一杯酒。

放下酒杯,孟學究道:“哥哥說哪裡話!我們這些人,幸得州里接濟,才能過河落下腳來。這是天大的恩情,一輩子還不完,怎麼會惹事!”

塗押司笑笑,搖了搖頭:“學究,人心不足啊!都說涿州役重,你們才逃過河來。可過了河,就不必去服役了,那役再重,總是沒有經歷過不是?對於有的人來說,現在一有難處,就要說還不如當時去服役呢。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什麼樣的人都是有的。”

孟學究連連搖頭:“押司放心,我們這裡沒有那樣的人!大家死裡逃生,撿得一條命,就已經是千恩萬謝,哪裡還會想那些混事!”

“喝酒,喝酒!”塗押司舉起酒杯,只是勸酒。

孟學究說的是他自己想的,其他人可說不準。背井離鄉,重開閒田,縱然有州衙幫助,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這一帶雖然閒地多,但開墾不容易。由於水澤衆多,到處都是多年的蘆葦蕩,缺少合用的農具的情況下,要想開墾,難處非常多。雄州雖然貸農具,卻沒有合用的。

通判王公儀對此心知肚明,這才專門派了塗押司來,到這裡看着,不要出事。別看現在這些逃過來的人,對朝廷千恩萬謝,後邊遇到了難處,那可就難說得很了。一個不好,他們聚起來鬧事,雄州才真是裡外不是人。爲了接納他們,已經跟契丹交惡。結果來的人貪心不足,豈不令人煩心。

塗押司知道上司的心思,也知道這些人裡,孟學究的聲望最高,今日特意邀他出來。就是要跟孟學究講清楚,讓他安撫這些墾田的人。不要後邊遇到難處,就心生怨恨,讓雄州難做。

飲了幾杯酒,孟學究便就知道了塗押司的意思,知道他們擔心的有道理。這些人只是普通村民,因爲躲役逃來這裡,誰敢說都是安分良民?

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54章 逃散之人第242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上)第137章 主僕矛盾第9章 上元觀燈第16章 佈置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103章 接見使節第116章 好時機第133章 軍隊要專業化第75章 全部押中第15章 意外收穫第40章 盡殲來敵第21章 逃出生天第181章 封建與削藩第107章 商機第8章 約期舉事第84章 議降第74章 鄰居登門第72章 兵臨靈州第43章 舊人相見第114章 難以捉摸第6章 兩軍對壘第150章 爲什麼第23章 會師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195章 畢昇後人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148章 西進第131章 放手第118章 新政失敗第142章 商路第130章 商路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195章 意外之喜第120章 坐山觀虎鬥第44章 閒情第56章 人多糧少第118章 韃靼人第55章 自尋煩惱第78章 作戰當勇第122章 陰暗角落第187章 大戰將起第61章 物是人非第37章 不同看法第21章 逃出生天第64章 自投羅網第101章 好心第40章 模範村莊第1章 疾風暴雨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55章 內附第39章 前線第136章 堅守原地第5章 往何處去?第87章 先利其器第35章 來客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8章 派人第130章 大包圍圈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153章 鬼谷口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162章 發展不易第206章 廣南亂起第30章 僥倖第263章 初勝第99章 奚人降了第211章 風雨欲來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90章 自去收埋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41章 張馳有度第106章 自來火第78章 重炮第60章 不正經的男女第193章 分岐第8章 兩難第14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21章 練兵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90章 月餅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241章 保值第72章 一路向西第60章 你想做官嗎?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66章 三州賣酒第100章 要不要也降?第131章 邊打邊談第32章 世交第105章 加工難題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32章 危機第4章 應對第49章 党項軍略第221章 朝廷來人第81章 新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