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渡河

太陽慢慢地落下去,天氣涼爽下來。躲暑的人們走出屋門,整個村莊又活躍起來。

賀正行與祝三多走出家門,看了看西天的太陽,快步向不遠處的拒馬河走去。到了河邊,祝三多看了看寬闊的水面,道:“哥哥,哪裡有船?”

賀正行道:“你癡嗎,船當然是要藏起來,不然被人看見那還了得!”

說完,帶着祝三多到了旁邊的葦蕩裡,指着蘆葦深處的一艘小船道:“看,那是什麼?”

祝三多看了,一拍手:“果然真地有船!這船雖然不大,足夠載我們兩家人了。隨着孟學究到了河對岸,哪個還去涿州!聽說宋人安排得妥貼,到了糧食吃,還安排開地呢!”

賀正行點了點頭:“那是當然!附近村子,許多人戶說定了,都要隨着學究到對岸去。你沒有聽涿州回來的人說,此次修城,契丹人兇得很,每日裡都不知道有多少死人!”

兩人一邊說着,一邊下了水,推着那艘小船,到了開闊的水面,系在一棵大柳樹下。

正在這時,一個漢子從岸邊走過,看見兩人,高聲問道:“賀大哥,你們要用船捕魚麼?”

祝三多回頭看,見是本村的時一鳴,便高聲道:“哪個去捕魚!今夜我們幾個要到河對岸去,不到涿州服役了。你家裡父子二人,不走嗎?”

時一鳴嚇了一跳,急忙再問:“爲什麼對河對岸去?我怎麼沒有聽說?”

賀正行一把拉住還要再說的祝三多,道:“不要聽這混人胡說!昨日下了雨,我們今日拖船出來看一看,這船是不是完好如初。”

祝三多不明就裡,只是手被賀正行握得緊,不敢再說話。

時一鳴見兩人不說話,自覺無趣,隨便說兩句,便就匆匆離去了。

看着時一鳴離去,祝三多甩開手道:“哥哥,我們村裡的人,天天相見,因何瞞他?”

“你癡啊!”賀正行氣急敗壞。“這個時一鳴,以前就給官府做細作,到南岸去打探軍情,差點被拿住殺了。逃過河去是犯王法的事,怎麼能夠講給他聽?這廝到官府告一狀,我們哪裡走?”

祝三多一拍腦袋:“啊呀,我竟然忘了此事!是我的錯,哥哥莫怪!”

時一鳴回到村裡,越想越是覺得奇怪。附近村子裡要到涿州服役的人,明天就開始啓程。這兩天村裡的人見了自己,總是鬼鬼祟祟,他們必然有事。想起祝三多開始說的,今夜要過河去,不由得悚然一驚。

難道這些人,真地打定了主意要過河?這可不是小事。如果報到官府,自己就是一大功,把此次涿州的役免了,說不定還能得注錢財呢。

想了一會,進了房裡,對父親道:“阿爹,今日我見村裡的兩個人,在河邊擺弄船,說是晚上要過河去。這樣的大事,你有沒有聽見村裡有人說?”

老頭甕聲甕氣地道:“這兩日的腿有些疼,沒有出門,哪裡聽說這些。”

“真是沒用!”時一鳴恨恨說了句,又出了房門。坐在院子裡,仔細回想着此事。想了半天,心一橫,匆匆出了院門。村裡這些潑材,許多事情瞞着自己。既然問不出來,不如告了再說。機會在眼前,不能夠抓住,豈不是活該受苦。

孟學究正在家裡幫着妻子收拾行禮,韋信書步進來,道:“學究,大事不好!剛纔有人看見,旁邊村裡的時一鳴,在村口租了一匹馬,向新城去了。那村裡的人來說,是有兩個村民弄船,透了消息給他。”

孟學究吃一驚,心中叫苦。這個時一鳴算是官府探子,以前甚至爲了賞錢,曾經渡河到對岸去打探宋朝軍情,差點被抓住殺了。這個時候到縣城,還能有什麼事?

想了想,孟學究道:“新城到這裡三十里路,若是時一鳴報了官府,晚上就能來抓人,我們哪裡還能走得脫?等不得了,你立即去知會要走的村民,半個時辰之後,我們到河邊去!”

韋信道:“可是,天還沒黑呢!光天化日渡河,豈能瞞得了人!”

孟學究道:“已經有人要去報官了,還能瞞得了誰?快快去知會要走的人,立即走!”

說完,讓一邊的妻子快一些,不重要的東西,就是要帶了。

韋信見了,再不敢說話,快步出了房門。孟學究安排了家裡,大步出門,急忙去知會其他幾個村子的人。昨夜從對岸回來,不想很快消息就傳了開去。附近幾個村子大多要走,粗略算起來,竟然有一百多戶人家。這個年月,一百多戶,六七百人,是非常大的隊伍了。

走在路上,孟學究心裡估算。時一鳴到了新城,等到報了官,點齊兵馬,他們到河邊總要一兩個時辰。自己這裡半個時辰集中起來,一起渡河,一切順利的話,應該不會被契丹兵馬抓住。

太陽紅彤彤地掛在西天上,漫天霞光灑下來,河面上金光閃閃。涼風吹來,伴着河面上的水氣,吹散了一天的酷熱。拒馬河邊,幾艘小船停在那裡,岸上的人頭攢動。

孟學究心裡直叫苦,五艘小漁船,這裡有一百五六十人,哪裡能一次過去?高聲道:“大家都不要慌,聽我說!此次過河,對岸一切都有照應,不需要的東西不要帶了。我們船小,只能夠載人,凡是耕牛之類,是帶不過去的!還有,按着村子,一次一次過河,老人和婦孺先走!”

一邊有村民道:“沒有耕牛,過了河我們如何種田!”

孟學究道:“一切等以後想辦法,先躲過了要人命的修城之役再說!帶着耕牛,我們過不去,只能夠先放棄了!時間緊急,莫要爭論,先讓婦孺過了河再說!”

說完,找了幾個自己信得過的人,把要過河的人分成幾撥,先送老人和婦孺過去。孟學究在這帶的聲望很高,縱然有人不願意,還是遵照他說的做了。

此時夏天,拒馬河寬了不少,河裡的水又急,走一趟並不容易。直到太陽西下,才送了一半的人到了對岸,河這邊只剩下青壯。看着渡船搖回來,孟學究出了口氣。

送了一半人上船,孟學究抹了一把漢,對身邊的朱照仁道:“再有一次,我們就過河了。到了河對岸,縱然官府的人追來也沒用,不信他們還敢過河去追。”

朱照仁道:“學究說的是。早知如此,我們應該上午就過河的。”

孟學究苦笑搖搖頭:“不收拾行禮,怎麼走?更不要說,上午過河,必然有人報官府,只怕早早就追過來了。哪怕現在走,還是太過匆忙,許多人的行禮都沒收拾好。”

幾個人一邊說着閒話,看着渡船搖到對岸,把人放下來。船伕調轉船頭,都鬆了一口氣。

且說時一鳴到了新城縣,報了官府,知縣大吃一驚。立即派了縣裡的駐軍一百人,騎馬隨着時一鳴飛奔而來。治下一下子逃走一兩百人,這還了得。

等時一鳴帶着官兵到了拒馬河附近,一看村裡大多人戶都已經走了,心裡不由叫聲苦。稟報帶隊的官兵,不必仔細搜查了,直接向拒馬河趕去。

渡船到了岸邊,孟學究與最後剩下的青壯一起,上了漁船,心纔算放了下來。這一次過河,總算是有驚無險。只要到了河的對岸,就與契丹從此沒有關係了。

正在這時,就聽見後面傳來馬蹄聲,越來越急。孟學究吃一驚,急忙對船伕道:“不好,莫不是官府派人來了?快快搖船,被他們追到可一切去休!”

幾個船伕急忙解攬,手中的撐篙用力,小船便蕩進了河裡。

時一鳴帶着官兵到了河邊,就看見五艘小船已經離岸,看着有兩丈遠了。只好回頭,對帶隊的捕頭鄭澤道:“我們來得晚了一步,這些刁民已經上船了!”

鄭澤看着水裡的漁船,厲聲道:“搭弓放箭,不要被這些賊子走了!”

手下的士座高聲應諾,取了帶的弓箭,向河裡射去。此時小船離着岸邊已有三丈多遠,來的人帶的又是騎弓,箭到船上沒了力氣。只見到船上的拿着各種東西擋箭,也不知道射中沒有。

鄭澤四處觀看,對時一鳴道:“附近還有沒有船?把這些亂賊追回來,我重重有賞!”

時一鳴道:“官人,船都在水裡,必然是被這些人全駛到對岸去了,附近哪裡還有別的船?”

正在這時,幾艘稍大一些的船從上游下來,上面站着宋軍士卒。到了附近,橫船在孟學究等人的船和河岸中間,停在那裡。

鄭澤道:“這是宋人界河巡檢司的船,他們這個時候過來,莫不是招誘本朝百姓?好了,此事不用問了,必然是宋人用計,引誘百姓!回去報到上面,自然與宋人打官司!”

中間船上,巡檢彭偕雙手抱臂,眯着眼看着對岸,面色陰沉。孟學究等人在這裡折騰了這麼久,正在巡河的彭偕得了消息,急忙帶人趕來。看這情形,是對岸有百姓渡河,契丹人正在追趕。這界河理論上屬於宋人管轄,不管怎樣,不讓契丹人下河就是。

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121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44章 吾鄉有人第150章 只是路遠第190章 重立規矩第111章 權在官員第105章 寶貨第84章 實在聽不懂第9章 初戰第38章 如何治理?第32章 官、吏、差第48章 溼法鍊銅第81章 親征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72章 進攻第69章 志同道合第25章 地斤澤第153章 鬼谷口第92章 大戰將起第51章 三本冊子第25章 栽培第58章 真香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129章 產業規劃第16章 佈置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194章 截斷歸途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33章 家事第11章 亂起第95章 秋收第72章 一路向西第195章 畢昇後人第101章 要熱鬧第52章 除夕第29章 去不去?第136章 學校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8章 制硝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50章 煉焦第51章 進逼甘州第153章 鬼谷口第67章 生意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73章 形勢突變第217章 是東是西?第13章 抓人第44章 債券第46章 分道揚鑣第195章 使節第80章 各有前程第73章 出門難第25章 地斤澤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39章 兩難第63章 獵物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198章 定期儲蓄第273章 封賞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87章 末路第78章 錢來了第94章 誰不缺油?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49章 明哲保身第46章 初戰告捷第96章 好土第145章 沒有準備第205章 抓人第23章 物是人非第39章 古礦洞第102章 這是小的?第146章 圍城第167章 猴戲第55章 傳頌天下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165章 渡河第79章 剪羊毛第138章 進退不得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133章 忘記以前第103章 爭議第94章 誰不缺油?第18章 互相推諉第2章 入宮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60章 不正經的男女第97章 公事私事第235章 先鋒南下第105章 面對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50章 如釋重負第39章 大軍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