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人選

杜中宵進了天章閣,行禮如儀,趙禎吩咐賜座。

坐下來,趙禎道:“與契丹的戰事已經結束,一切都如太尉所料。契丹讓出朔州和德州,以及白水濼和九十九泉。四地從三個方向圍住大同府,以後若有戰事,本朝已佔先機。”

杜中宵捧笏:“賴陛下指揮得力,契丹無法可想。”

趙禎微笑,道:“前方戰事結束,接下來,應該軍改了。之前你曾數次奏報,我派人依着你奏報的內容,畫了圖出來,掛在這裡。你且過來看。”

杜中宵起身,隨着趙禎到了屏風後邊。擡頭一望,就見兩邊掛了巨幅紙張,一邊是樞密院,一邊是三衙。每個衙門下面,依着杜中宵的奏報,分門別類,列出了各個衙門。

以前給趙禎講軍事知識的時候,杜中宵曾把河曲路大軍,依着這個格式,繪成表格進呈。趙禎學會了這個辦法,專門找人,把樞密院和三衙都畫了出來。由上到下,像一棵大樹一樣,分門別類看得特別清楚。下面分幾個功能,有多少衙門,衙門多少人,一直畫到了最下面。

對於軍改,杜中宵本來只有個大概。這些日子,趙禎一再催促,下面只能不斷細化。杜中宵與樞密院的同僚一起,細到了下面分支,以及人員編制。現在大的框架已經齊全,只等向裡面添人就是。

指着三衙,趙禎道:“依太尉所奏,三衙該管軍政、動員和軍法,依然是三個衙門。不過再是三衙分立,就不合適了。我欲如樞密院般,設幾位帥臣,太尉以爲如何?”

杜中宵捧笏:“陛下說的是。只是現在,沒有合適人選。”

趙禎微微點了點頭,過了一會,道:“可以先從樞密院和各帥司,選幾個人坐鎮。樞密副使富弼在河曲路數年,習知軍事,太尉以爲他到三衙坐鎮如何?”

杜中宵想了想,搖頭道:“富弼是文臣,坐鎮三衙,只怕軍中將領不服。依着傳統,三衙向來是用武將,若改了規矩,許多事情就不好辦了。”

改革之後的三衙,是軍中武將的前程,帥臣類比宰執。如果再被文臣佔據,必然遭到非議。樞密院可以文武兼用,三衙可是不行,不然將領的前途成問題。

趙禎沉默一會,問杜中宵:“太尉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杜中宵搖頭:“回陛下,現在確實沒有合適的人。統領三衙爲諸將之尊,軍中的將領,實在難當此任。臣以爲,初時不設三衙之長,命各司直接聽命於陛下,更合適些。”

趙禎看了看杜中宵,一時間沒有說話,只是看着壁上的掛圖。

雖然打了幾仗,可作戰的帥臣,是杜中宵和富弼,最後一次是河東路的龐籍。惟一滅党項的主帥狄青,已經證明了對軍改有不同意見,也不合適。現在軍中的武將,確實沒有合適的人物,來做此職。

由於三衙只掌軍政,軍隊的統合指揮在樞密院,這個職位不似以前要害。換句話說,統兵官的軍權已經被分離,特別是戰時指揮權,到了樞密院手中,想作亂也不可能。這個職位的權力當然很大,可以說不下於宰執,只是軍中將領,沒有必要有經驗,並沒有合適。

過了好久,趙禎嘆了口氣:“以前只覺官多,到了真正用時,才知朝中人才之少。”

杜中宵道:“軍改是前所未有之事,大家都沒經歷過,也不知道哪個能用,哪個不能用。還是等上幾年,諸事順利了後,纔可以找到合適的人選。”

趙禎點了點頭:“那便如此吧,此職位暫時虛置,以待來人。——下面三司,太尉以爲,何人可以勝任?特別軍政,必須對軍中事務熟悉才行。”

杜中宵捧笏:“臣以爲,楊文廣在軍中多年,久歷軍功,事務精熟,可以管軍政。”

趙禎並沒有覺得意外,點了點頭:“楊文廣將門之後,年輕時沉淪下僚,熟知軍中情事。又隨太尉在隨州數年,對於新的軍中事務應該也熟悉。這幾年在河曲路,多立軍功,是合適人選。”

說到這裡,趙禎又道:“依太尉看來,這幾位管三衙事務的將領,還是如以前的三衙管軍如何?三位正職,便如三帥。其餘副職,可以參照都虞候。”

杜中宵道:“三衙管軍中日常政務,禮遇不可低了。不過三司之中,軍政重於其餘兩司,禮遇應該再高一些爲是。三衙主官,以後就應比於二府,不可低於宰執。”

趙禎想了一會,笑道:“太尉說的是。以後的三衙,權位至重,是應隆禮以待之。”

能夠給予三衙更高的禮遇,不只是因爲權位至重,而是因爲他們沒有了軍隊的指揮權。沒有了指揮權,就無法威脅皇權,消除了皇帝隱患。此時給予更高的地位,也就順理成章。

看着牆上掛圖,趙禎道:“軍政用楊文廣,管全軍動員的又該用誰?”

杜中宵捧笏:“此事不只與軍中有關,也與地方有關,臣心中實在沒有合適人選。”

趙禎道:“既是如此,便由朝臣舉薦吧。此職最好文武俱全,對於地方事務熟悉最好,應該用做過地方主官的將領纔是。還要熟悉吏事,不要被吏人所欺。”

說完,又問道:“那軍中管軍法的人呢?此職重要,不可輕許人。”

杜中宵道:“軍法便如朝中的御史,監察之責,此職只能決於人主,臣不敢問。”

趙禎點了點頭,便沒有多說。這一年來,杜中宵爲人穩重,做事仔細,趙禎已經熟悉。軍法雖然歸於三衙,卻又有一定的獨立性,人選應該由皇帝決定。趙禎對於朝中的御史臺諫極爲重視,嚴禁宰執推薦臺諫人選。軍中管軍法的官員當然也要自己決定,不然無法有效掌控軍隊。

今夜只是大略問一問杜中宵的態度,說過了三衙的主官,趙禎便就走到了另一邊。

看着牆上的掛圖,趙禎道:“樞密院管軍令、情報、後勤、賞功,此是太尉的管下,不知要用些什麼人?朝中官員,可有合適的?”

杜中宵捧笏道:“管理軍令的,必須對軍中熟悉,而且最好做過帥臣。臣心中有兩個人,一個是新回京的趙滋,還有一個是在河曲路的劉幾,不知用哪一位合適。管後勤的官員,臣在邊路數年時間,一直都是李復圭管軍中錢糧,最是合適。其餘官員,就沒有合適的人選了。”

趙禎道:“劉幾一軍,是去年在天都山才分出來,這一年來聽說管得甚好。如果用他,河曲路大軍就弱了,還是用趙滋吧。”

杜中宵急忙捧笏稱是。

趙禎又道:“李復圭是名臣之後,多年管河曲路錢糧,一切自有章程,可以回京做此事。至於管賞功的官員,太尉以爲石全彬如何?”

杜中宵忙道:“陛下,臣以爲,樞密院最好不用內臣。”

趙禎一愣,不過沒有再問,只是道:“既是如此,那就別選官員。”

兩府這種地方,怎麼能夠用內臣呢。不管石全彬合不合適,杜中宵都要反對。開了此例,以後會有無窮麻煩,宮中有權有勢的宦官,可不只有一個石全彬。

趙禎知道石全彬跟杜中宵的關係很好,見杜中宵反對,就知道單純是反對用內臣。兩府是朝廷的中樞,杜中宵這種態度,並不令人意外。

過了一會,趙禎指着最後一個位置:“樞密院中管情報的官員,又該用誰?”

杜中宵捧笏:“管情報的,主要是周邊各國軍情,還有軍中事務。此人最好由陛下來定,他所掌的情報,不只是朝臣知道,陛下也要知道。”

趙禎點了點頭:“既是如此,那就用李璋吧。他在軍中多年,雖然不曾作戰,沒有軍功,但做事仔細,最適宜掌機密。如此安排,樞密院就無慮了。”

第47章 探礦第9章 酒糟蒸酒第155章 販魚第65章 天賜良機第82章 日暮途窮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62章 援軍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17章 破城第110章 變出來的錢第17章 出戰第87章 大同來使第10章 模範部落第150章 陳勤當官第38章 試槍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103章 杖斃第84章 議降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48章 雙刃劍第169章 攻佔柳中第113章 最後一戰第105章 去牢城營吧第88章 左右爲難第242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上)第217章 新式軍器第15章 難得良機第48章 雙刃劍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41章 差強人意第91章 同年閒談第217章 新式軍器第52章 若即若離第70章 試探第7章 投敵第33章 家事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58章 臨行之言第139章 你想什麼第183章 專業化第11章 党項收人第130章 沒有不同第15章 初具規模第106章 自來火第124章 重新選過第64章 曲線前進第1章 投其所好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42章 故交第100章 要不要也降?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78章 仙人跳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137章 馬車第69章 格外可惡第56章 買書第9章 上元觀燈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33章 家事第135章 伊州獻城第27章 冤家路窄第107章 超出想象第241章 保值第163章 夜議第60章 不正經的男女第51章 大敗第38章 峰迴路轉第17章 言過其實第31章 競爭第30章 殺人者死第202章 離去第38章 如何治理?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111章 首告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104章 海商第48章 高朋滿座第58章 鐵監第2章 託付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213章 演練第53章 升遷第202章 動物園第75章 進擊第115章 錢糧有了第44章 背後勢力第50章 烈酒如火第5章 刁難第54章 相持第130章 普遍貧窮第43章 兄弟之爭第70章 試炮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54章 相持第23章 多調人來第39章 壟斷漲價第20章 見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