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心生平蠻策

崔耕問道:“怎麼?你那府庫裡的四十萬貫財物,難道不是靠和蠻人做買賣得來的?”

牛仙客苦笑道:“崔相何必明知故問?那幫蠻人窮得叮噹響,我就是和他們做買賣,又能賺幾個錢?”

崔耕這纔想到,從唐至宋,差着幾百年呢。差了這幾百年的時間,戎州的開發程度,當然大不相同。

他奇怪道:“那你這些財物,總不是種田得來的?整個戎州纔有多少漢人?”

“種田更是賺不到什麼錢。”牛仙客一咬牙一狠心,道:“明說了吧,下官賺的這些錢,是靠和吐蕃人做買賣而來。”

“原來如此。”崔耕緩緩點了點頭。

在崔耕眼裡,國際貿易當然能大賺特賺了,沒啥奇怪的,也沒啥值得震驚的。

但是,在牛仙客的眼裡,崔耕的這種表現,卻是早已猜到事情真相的明證!

他說道:“下官多句嘴,要是旁人說起和吐蕃做買賣的事兒來,您得裝得震驚一些。就是下官……若非崔相問起,我也是抵死不認的。”

崔耕這纔想起來,兩國貿易牽扯到許多政治因素,不是牛仙客一個小小的偏州刺史所能決斷的。

若是上綱上線兒地話,牛仙客私自和吐蕃做買賣,就是給他扣一個意圖謀反的大帽子,都不是不可能。

他想了一下,道:“你跟本王說實話,你和吐蕃都互市什麼東西?若事關鐵器和糧食……”

話說到這兒,崔耕忽然閉嘴。

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帶去了大量鐵匠,現在吐蕃的鐵器製作水平不在大唐之下。

就算牛仙客想賣鐵器,人家吐蕃也會不買啊。

至於糧食,以這年頭的交通狀況,妥妥的虧本。事實上,別說糧食了,就是銅錢運來運去的,都會虧本。要不然,爲何到了宋朝,蜀地用鐵錢,外面卻是用銅錢呢。無它,交通困難,把外地的銅錢運到蜀地來不划算。

所以,牛仙客和吐蕃交易的,必然是價值高、重量輕的貨品。

到底是什麼呢?

牛仙客道:“冀王不必擔心,下官和吐蕃人貿易的,並非鐵器和糧食,而是……茶葉。”

“茶葉?”

崔耕先是一愣,然後,好懸沒扇自己幾個嘴巴。

蠢!

我實在太蠢了!

我怎麼就忘了,所謂的州、姚州乃至戎州等地,就是後世“茶馬古道”的起點,也就是“西南絲綢之路”的起點!

從這裡西可至吐蕃,與吐蕃人貿易;南可至南詔,與南詔人貿易。再往前走,甚至可與天竺人貿易。

這幾個州府,簡直是躺在一座金山上啊!

原來我還一直爲如何平定這二州之亂憂心不已。

按照歷史記載,大唐對這兩州的統治,一直都不怎麼穩固,後來甚至爲南詔國所佔。

宋太祖趙匡胤“玉斧劃河”,這裡更是爲大理國所有。

直到忽必烈先滅大理再滅大宋,這二州之地,才重新屬於中國。以大唐年間的條件來看,幾乎無解。

但仔細想想,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啊!

蠻人之所以很難收服,所謂崇山峻嶺瘴疫衆多,只是一方面的因素而已。

最主要的是,唐人對這裡的蠻人,根本就沒有合適的同化方式。

漢人乃是農耕民族,你教這些蠻人種田,很好很有道理。但是,地呢?這裡山川多而平原少,人家蠻人就是想種田也沒辦法。

但是,山上種不了田,完全可以種經濟價值高的茶葉嘛。只要把蠻人納入大唐的經濟系統來,同化是早晚的事兒。

另外,這裡遲遲難以收服的原因還在於,朝廷看不到什麼經濟利益,捨不得大規模的投入。

但是,一旦此地的稅收大增,朝廷又豈止會扣扣索索地,一年只給姚州增兵五百人?

有了兵力和錢糧的大量投入,別說這二州了,就是龍潭虎穴又何愁不穩?

元朝以後,這二州再未脫離中國版圖,與西南絲綢之路的興盛當不無關係。

崔耕越想越是高興,嘴角甚至泛起得意的微笑。

牛仙客卻再次會錯意了,繼續道:“冀王曾經出使吐蕃,想必對吐蕃人喜茶有所瞭解。他們多食牛羊肉,以及糌粑等油燥之物,必須喝茶纔可消解。所以,咱們大唐的茶葉,在吐蕃不僅非常好賣,而且價格甚高哩。”

崔耕當然知道,吐蕃人喜茶,主要是爲了幫助消化。另外,茶葉可以補償高原食物所缺少的維生素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對健康大有益處。吐蕃人雖不明原理,但喝茶對身體帶來的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所以,茶經一經出現在吐蕃,便迅速風靡起來。

他緩緩搖頭道:“牛刺史還是要多讀些書,吐蕃人喜茶不假,但不至於不喝茶就無法消解。其實,這茶葉出現在吐蕃也纔不過二三十年的時光。據傳其贊普杜鬆芒布在位時,得了一場重病,百般醫治無效。正在這時,有一隻小鳥銜來一根帶着葉子的樹枝。杜鬆芒布將葉子含在口中咀嚼了幾下,大覺神清氣爽。於是乎,他就下令羣臣一定要找到這種葉子。後來吐蕃人才知道,這種葉子,叫做茶葉。”

牛仙客老臉一紅,道:“冀王真是淵博,下官讀書不多,讓冀王見笑了。”

“無非是一些野史而已。牛刺史雖然讀書不多,但治民有術,倒也不必把此事放在心上。呃,對了……”崔耕輕咳一聲,道:“牛刺史派去和吐蕃人做買賣的人,到底是漢人,還是蠻人?”

“當然是漢人。那些蠻人蠢笨無比,讓他們做買賣,恐怕得被吐蕃人坑的褲子都不剩哩。”

崔耕倒不覺得蠻人的智力有多低,但他們沒受過什麼教育,不適合做生意卻是肯定的。

這樣的話,指望他們自己走茶馬道做買賣,是不可能的了。

崔耕道:“那牛刺史以爲,讓這些蠻人種植茶樹,採摘茶葉,最後再把茶葉賣給官府如何?蠻人有了生計,就可以編戶齊民乃至納稅,戎州徹底安穩。”

出乎他的預料之外,牛仙客連連搖頭,道:“冀王,您沒開玩笑吧?此計絕不可行!”

“爲什麼?難道蠻人連這麼點兒活都幹不來?”

第012章 深夜入狼穴第415章 同是有情人第674章 崔耕巧揭牌第1740章 守軍翻十倍第137章 瑞獸麒麟威第968章 皆求長生術第334章 證據很確鑿第865章 二狗走好運第044章 離去與歸來第008章 醉仙樓酒會第778章 妙手可回春第446章 公子有秘密第797章 二郎提條件第1623章 受邀往張府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第1194章 林邑有內爭第125章 聚豐隆惹禍第126章 單等盜書來第310章 煙鎖池塘柳第1859章 萬國拜冕旒(大結局)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165章 元振少年時第184章 悔親又破財第1277章 過猶成不及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1057章 先下手爲強第500章 酒樓遭誣陷第1678章 斷出沉年案第1031章 起死又回生第273章 忽然炙手熱第205章 一筆寫倆崔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648章 鋤頭揮的好第1108章 三國會姚州第116章 武家有良駒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339章 突來異鄉客第1521章 好事連番至第439章 終於爲神使第1719章 紅杏出牆來第518章 誰人詩才長第1453章 江韋重來投第760章 風起維揚地第1172章 龍泉舊主人第575章 還是中計了第781章 二張好凶威第1033章 登臺講佛法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1564章 全靠君襯托第016章 他強任他強第727章 椒房中藏寵第114章 進駐泉州港第1811章 證人安波注第797章 二郎提條件第1093章 有苦說不出第1182章 此兒三品官第805章 九寶十四符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1458章 胡商與貪官第435章 多祚別有心第1348章 四面楚歌際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1462章 四國有暗戰第1174章 還是得談判第172章 崔耕硬闖衙第1477章 雙方共進退第1693章 火燒真經文第929章 安恆四上表第1356章 壓制閣羅鳳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1133章 弘農楊氏女第952章 變生明德門第112章 篡唐改周事第670章 全力鬥二郎第1076章 全賴紹京果第1156章 搜查會春樓第1266章 大唐鄙視鏈第551章 三詩盡有情第546章 新神換舊神第1323章 遞上投名狀第1097章 寧王不好惹第657章 夜遊牡丹園第382章 崔耕講故事第639章 死遁逃生天第1221章 陣斬萬軍主第1305章 治下蓄奴事第1539章 佛寺有魔母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500章 酒樓遭誣陷第1493章 接連出意外第1557章 雙方都勸降第1701章 爲女終鬆口第569章 官場來爭雄第028章 打假在行動第035章 萬一有戲呢第422章 再見範光烈第748章 仲巴好無禮第1037章 定下闖山約第398章 忽然爲湯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