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雟州有冤案

牛仙客又磕了一個響頭,道:“還請冀王爲原州都督張審肅伸冤……”

然後,他將兩年前發生的一件冤案娓娓道來。

當時,張審肅手下有一個部將叫陳篡仁,貪污軍餉,被抓了個正着。

不過,州乃大唐的邊疆地區,漢人少蠻人多,經濟不發達又多瘴疫,但凡有點能力的官員都想往內地調,對地方官的節操不能要求太高。所以,張審肅只是打了陳篡仁三十軍棍了事。

但是,陳篡仁卻懷恨在心,向朝廷誣告張審肅“冒戰級、私傭兵”,意圖不軌。朝廷知道後,派監察御史楊汪前去調查。

就在楊汪走到半路的時候,陳纂仁又進一步誣告張審素與其屬下董堂禮合謀造反。

於是乎,楊汪下令,將張審素暫時關押在雅州監獄,再慢慢調查。

其實這時候還沒定張審素的罪,只是將他調離駐地,以防不測而已。但是,董堂禮一個大老粗可不懂這個,他就明白,自己的老大陳篡仁因爲誣告被抓了,自己恐怕也得步其後塵。

於是乎,董堂禮帶着七百官兵譁變,抓了監察御史楊汪,逼迫他爲楊審肅申冤。

譁變等於造反,沒過多久,周邊其他的大唐軍隊趕到,殺了董堂禮及其部屬,救了楊汪。

然而,楊汪經此一變,又驚又怒,直接把張審肅和董堂禮當作一黨,“因深按審素,構成其罪”,簡單來講就是把張審肅屈打成招了。

最後,張審肅因謀反之罪被抄家滅族,只有兩個孩子尚小,被流放嶺南道。

張審肅對牛仙客有知遇之恩,牛仙客幾次上書朝廷,爲張審肅鳴冤,但都沒什麼迴音。他絕望之下,決定投靠崔耕,藉助“崔青天”的力量,爲恩主報仇。

最後,牛仙客道:“雖然張審肅對下官有知遇之恩,但下官絕不僅僅是因爲私情纔要幫他申冤,實在是張都督清正廉明,確實是被冤枉的。冀王若是心存疑慮的話,儘可以找從州逃回來的老卒查問。”

崔耕對張審肅這事兒,還真沒啥不信的,因爲歷史上確有記載。

當然了,州都督被冤枉致死,還夠不着上史書,關鍵是其後續。

在歷史記載中,又過了幾年,張審肅那兩個兒子張、張,一個十一歲,一個十三歲,從嶺南“逃回了”洛陽附近。當時楊汪已經升任殿中侍御史,並且改名叫楊萬頃。就在楊萬頃縱馬奔馳之際,被張、張二人埋伏的“絆馬索”絆倒,楊萬頃墮馬,身受重傷。

兄弟二人走上前去,手起刀落,爲父報仇。

然後,他們又準備前往劍南道,找陳篡仁報仇。可惜沒走多遠,就被地方官抓住了。

本質上,這又一個“徐元慶案”,立即引起了朝野震動。

其實此案的蹊蹺還是相當多的,嶺南道是朝廷罪犯的主要流放地。若那麼容易逃亡,還不早就跑光了?

一個十一歲、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能從嶺南道逃回洛陽,不用問,是有同情張審素的人在或明或暗的幫忙。

躲在暗處之人的小算盤也很好猜。

對於這種“爲父報仇”的案子,朝廷雖然不鼓勵,但都是從寬發落的。

貞觀年間,絳州有個叫衛無忌的女子,其父爲同鄉人衛長則所殺。於是乎,衛無忌在一次宴會上,用一塊板磚擊殺了衛長則,並且向官府主動請罪。最後,唐太宗不但免了衛無忌的罪,還嘉其孝烈,給田宅嫁妝。

唐高宗時,濮州有孝女賈氏,父親被同族人殺害,她發誓不嫁,將弟弟撫養長大,以報父仇。待弟弟殺了仇人之後,她取仇人的心肝祭奠亡父,又欲代弟服罪。高宗皇帝知道後,哀憐這姐弟倆,給予特赦免罪。

還有徐元慶案,在沒有崔耕影響的世界裡,是“殺其身,旌其節。”

Wшw☢тт kān☢¢ ○

按照這些先例來看,張、張這二人被處死的可能性並不大。他們還沒成年,這又是一條免死的理由。

當時天下的大多數人,也都是這麼想的。

但是,李隆基爲皇,卻專門下了一道旨意,認爲“復仇雖禮法所許,殺人亦格律居存。孝子之情,義不顧命,國家設法,焉得容此!殺之成復仇之志,赦之虧格律之條。殺人而赦之,此途不可啓也。”

最終,李隆基下旨處決了張、張二人。

這個處置就太混賬了,人家老爹被冤枉死了,還不許人家報仇?哦,你的法律在楊萬頃被複仇的時候發揮作用了。那張審肅被冤枉,屈打成招的時候,律法又在哪呢?

唐玄宗的這個判決太不合理,在歷史上被廣爲詬病。

崔耕原來當然不知道,幫張、張從嶺南道逃回來的幕後之人是誰。現在看來,很可能就是牛仙客了。

他說道:“此案的是非曲直,本官當然要詳加調查斷。不過,事涉謀反大案,牛刺史一個外人,不顧瓜田李下之嫌爲張審肅申冤,想來是沒有說謊的。”

“崔相真是明察秋毫。”

“對了,張審肅死後,楊汪和陳篡仁又是什麼境遇?”

“楊汪查辦張審肅案有功,被升爲殿中侍御史。陳篡仁因揭發有功,繼任爲州大都督。這次蠻族破州,兵荒馬亂,陳篡仁不知所蹤了。下官聽說……聽說……”

“聽說什麼?”

“聽有蠻人說,陳篡仁已經從賊。但是,此事關係重大,在沒有確切的證據之前,下官不敢妄言。”

“很好,牛刺史雖然和陳篡仁有仇,卻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真是頗有君子之風。”

“冀王謬讚了。”

……

又談了一會兒別的事情,崔耕對牛仙客越發欣賞。

忽然,崔耕道:“說起戎州來,本官想起一首詩:江水通三峽,州城控百蠻。沙昏行旅倦,邊靜禁軍閒。漢虜更成市,羅紈靳不還。投氈撿精密,換馬瘦孱顏。兀兀頭垂髻,團團耳帶環。夷聲不可會,爭利苦間關……想必牛刺史能攢下四十萬貫的財帛,是因爲和蠻人做買賣吧?”

這首詩乃是宋代詩人“蘇轍”所作,說的是宋朝時,戎州漢人和蠻人互市時的興旺景象。崔耕引用這首詩,是想以此詩爲引子,和牛仙客聊聊戎州的經濟情況。

沒想到,牛仙客聽了這首詩,卻是面色驟變。

噗通!

他又跪下了,沉聲道:“仙客死罪,多謝崔相寫詩爲某開脫。”

納尼?

爲你開脫?

你到底幹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兒了?

崔耕徹底懵圈兒。

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945章 昭武胡旋舞第714章 陝州有天妖第393章 龍門送行時第1850章 重返定州城第1190章 天兵下凡來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1130章 一統母雞部第1041章 佛寶不起眼第872章 子系白眼狼第989章 鄭愔終倒臺第401章 深夜會豪俠第1287章 揚帆欲遠航第093章 折衝都尉府第380章 輿論握手中第382章 崔耕講故事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1835章 林甫夜訪記第1510章 最強即最弱第1423章 登船與下船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200章 一啄兩年約第109章 這是心理病第1249章 終得公主蹤第1370章 蒙崔突無主第1566章 宜宣好眼光第1681章 太子翻盤計第726章 公主無蹤影第851章 重耳在外安第316章 將星人人敬(兩合併)第1543章 蹊蹺連環案第549章 真假腦殘粉第337章 驚天大生意第041章 這是開胃菜第278章 忽想舊卷宗第1370章 蒙崔突無主第562章 原是驚弓鳥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1347章 三方白馬盟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1531章 第三強國立第110章 接嫂嫂回家第172章 崔耕硬闖衙第979章 一夜魚龍舞第146章 千鈞懸一發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936章 羊毛不好薅第676章 崔耕有新職第151章 狀告劉幽求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421章 術業有專攻第175章 搜查錦繡房第1048章 二郎做備胎第198章 九兒小心思第1444章 此道非彼道第609章 撲朔迷離案第732章 無人能理解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874章 項莊舉劍舞第422章 再見範光烈第316章 將星人人敬(兩合併)第1492章 強盜有倫理第1147章 舊案有新功第994章 誤會父老意第1435章 驚醒皇圖夢第1739章 箭如飛蝗下第1266章 大唐鄙視鏈第1197章 二郎度夜錢第1186章 雙崔恩怨消第635章 圖窮匕已見第430章 海闊憑魚躍第314章 馬尿大英雄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116章 武家有良駒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189章 壽宴冷清清第1764章 人火與天火第921章 崔耕打啞謎第1114章 開堂審命案第1283章 隆基忽改元第430章 海闊憑魚躍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1808章 元振不痛快第1213章 猛將能託閘第1856章 史思明授首第839章 鄭愔再背主第503章 功高小震主第664章 對噴袁恕己第1218章 孽緣纏綿綿第922章 二郎擔虛名第538章 又有毒計生第386章 答案終揭曉第916章 樂極要生悲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314章 馬尿大英雄第439章 終於爲神使第1238章 白虎意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