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

牛仙客道:“確實是這三個鬼主。不過,他們騙到的錢財,其實也沒一百五十萬貫那麼多。”

“爲什麼?”

“這三個鬼主再能言善辯,也不至於能迷惑住益州上下所有人。他們要想把這一百五十萬貫錢財取走,不上下都打點到了怎麼可能?下官估計,他們能運走五十萬貫,就相當不錯了。”

“五十萬貫……那也不少啊!”崔耕恨恨地道:“這些益州地方官真是可惡,爲了自己的小算盤,竟然被三個蠻人玩~弄於鼓掌之間。”

牛仙客苦笑道:“冀王勿惱,這三個鬼主的部衆雖是蠻人,但他們本身卻是漢人。事實上,這些蠻人的鬼主很多是漢人,其祖上乃是漢武帝時強行遷移至此的罪人和地方豪強。只是他們流落蠻荒幾百年,生活習俗完全蠻化,唯有姓氏還保留着漢姓。”

“那就是漢人漢姓,蠻人蠻姓?”

“當然不是。”牛仙客解釋道:“蠻人沒有姓,鬼主姓什麼,他們就姓什麼。另外,蠻人之間的語言不通,各部之間要互相交流,也主要是靠漢話。對了……”

話說到這,牛仙客忽然想起一件事兒來,道:“蠻人們爲了應付吐蕃、南詔和咱們大唐,準備聯合起來,推出一個蠻王。冀王若是有心的話,儘可以派細作去姚州看看。反正山林裡的蠻族部落多了,語言不同,風俗各異,他們自己也不能盡識。”

崔耕眼前一亮,道:“你說……本王走一趟姚州怎麼樣?”

“啥?您自己去?”

噗通!

牛仙客又跪了,道:“冀王萬金之軀,萬不可輕身涉險啊!”

……

……

最終,崔耕考慮再三,還是打算往姚州走一趟。

首先,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往姚州走一趟,就幾乎可以接觸到所有蠻族部落首領,機會實在難得。

其次,姚二州瘴疫甚多,不是一句空話。

後來,大唐和南詔,爲爭奪這二州,都出動了近十大軍。可也邪門兒了,從州往南,大唐往往勝少敗多,全軍覆沒過好幾次。但若是南詔得寸進尺,從州再往北進攻呢,同樣地是大敗虧輸,全軍覆沒。總而言之,在這個時代,姚二州的開發程度太低,實在不適合漢人展開軍事行動。而過了州再往北,地理環境就又偏向漢人了。宋太祖“玉斧劃河”,說“此地非吾所有”,未嘗沒有這方面的考量因素。

但與此同時,崔耕要想平定姚、二州的叛亂,光靠和蠻人做買賣肯定不成。必須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

在崔耕的設想中,若能說服幾個蠻族都鬼主爲自己用,以蠻族制蠻族,此事就事半功倍了。

至於崔耕想要親自往姚州一行的最後一個原因,那就是要辦這件事,除了要有一定身份,以及能隨即應變外,還要甘願冒着生命的危險。

牛仙客別看說得好聽,爲冀王做牛做馬什麼的,但要真讓他往姚州一行,肯定是敬謝不敏。

所以,崔耕也只能是自己去。

當然了,這次要想走也沒那麼容易。官面上,有朝廷的爪牙權懷恩在虎視眈眈。身邊有張靈均心懷叵測,不知在打着什麼主意。他們但凡泄露一點風聲,崔耕在姚州就死無葬身之地。

最後,崔耕決定,帶着兩百人的護衛,以及張靈均等人一起,前往牛仙客的治所戎州城。

在半路之上,這支隊伍遭到的蠻人的襲擊。

戎州“州城控百蠻”,換句話說,就是州城附近朝廷能絕對控制。至於四周的山林,那就是蠻人的領地了。

蠻人得知了劍南道安撫使崔耕的行蹤後,聚集兵力,突然發動襲擊,一點也不奇怪。

最後,崔耕下令四散突圍,可憐的張靈均雖然身手不錯,但還是力戰不敵,做了蠻人的俘虜,最後被關押在一個地牢中,過起了暗無天日的生活。

這些蠻人當然是牛仙客的人假扮的。

搞定了張靈均之後就簡單了,以牛仙客的宰相之才,保證崔耕的行蹤秘不外泄毫無問題。至於往來的公文,當然是交給上官婉兒處置了。

最後,牛仙客特意找來一些蠻人的衣物給崔耕等人換上,一支嶄新的蠻族部族就誕生了。

其中,崔耕爲小鬼主,吳知和臧希烈爲他的文武護法,還有四男五女九名親衛。

男的壯碩,女的……比男的還壯碩。

另外,還有一名歸化的蠻人嚮導,叫張天祿。他的祖上是漢人,後來在牛仙客的治下重歸於漢。

張天祿對蠻族各部大概能瞭解一半左右,地理也算得上熟悉,相當稱職。

總的來說,在外人看來,就是三個領頭的,再加上五男五女共十名護衛。作爲一名小鬼主來講,這個排場相當不錯。

崔耕甚至連本部族的風俗都想好了,男女平等、堅持一夫一妻,合則來不合則去,沒有鬼主的命令不得隨便和外族說話。在這個時代,這些風俗習慣絕對稱得上驚世駭俗,把問話之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一切安排妥當,這支十三人的小隊伍,趁夜出了戎州城,往姚州方向而來。

說是橫跨兩州之地,其實此行相當於從四川西部到雲南中部,有一千多裡地的路程。再加上道路難行,沿途驛站被蠻人全部破壞。就算有馬匹,這趟旅程也非常不容易。

走了三天之久,衆人還在州境內在山路上前行。

眼看着到了一處兩山夾一溝,地勢險要的山谷。

衆人心中凜然,有意放慢了腳步,準備偵查之後,再繼續前行。

可正在這時,遠方傳來了一陣陣呼救聲。

“救命!救命啊!”

緊接着,一羣蠻人非常狼狽地從山谷中跑出,粗略估計,能有四五十號人,其中有十餘個人掛了彩了。

嚮導張天祿低聲道:“挽髮髻,插銅簪,披氈衫,赤足行,不是批族,就是批沙族,看來是有人在追殺他們。”

崔耕心中一動,指着遠方道:“那些追殺之人又是什麼族?實力強不強?咱們……是出手幫忙呢,還是趕緊逃走?”

第1322章 四國攻嶺南第1490章 東歸已無路第1755章 終於到欽州第1261章 番僧好唸經第642章 下封有賢才第1008章 鐵案真如山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1289章 秘法遭覬覦第1038章 韋陀真神力第989章 鄭愔終倒臺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098章 兵源招募事第785章 婉兒來求救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560章 眉州肖五娘第1701章 爲女終鬆口第336章 黑雲隱隱現第838章 無字之豐碑第539章 劍南查訪使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第474章 終須選邊站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1690章 便宜大外甥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829章 暗降不容易第1633章 十三有消息第1785章 萬事有關聯第1611章 何必恨王昌第999章 有幸見高僧第1549章 崔耕的命門第567章 冤家真路窄第076章 山匪夜襲城第863章 啓程向淄州第580章 來龍與去脈第1605章 唐朝第一貪第991章 二郎鴻鵠志第1783章 情理難兩全第1456章 絕殺二郎計第1269章 有才無大志第1031章 起死又回生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746章 無敵幸運星第748章 仲巴好無禮第1347章 三方白馬盟第136章 馮樸調令來第870章 月下來私會第326章 吉頊突立功第1183章 日用有預言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599章 恰逢二宰相第558章 財帛動人心第1557章 雙方都勸降第467章 小小一毒計第1580章 分井安寧城第669章 依舊意難平第125章 聚豐隆惹禍第1447章 給貓戴鈴鐺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007章 梅姬的憤怒第1640章 劫後之餘波第1630章 恨雞聲斷愛第156章 案情多詭譎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546章 新神換舊神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1630章 恨雞聲斷愛第308章 祭拜崔氏宗第1705章 扶桑張柬之第1314章 神災和人禍第1675章 忠佞換立場第680章 灞橋有紛爭第1745章 如同附骨疽第1709章 法進終現身第1569章 老虎不在家第1682章 萬方同樂日第612章 貪賬也分明第1177章 保佑嶺南王第203章 美女救英雄第470章 忠義封常清第880章 祭天大庭爭第984章 好運王二郎第1776章 王晙有信來第1771章 二郎要翻船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1053章 扮豬吃老虎第244章 世事真難料第074章 徒勞忙一宿第1606章 胥吏猾如油第531章 裹兒挺囂張第109章 這是心理病第1089章 一番真風順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105章 雙方皆得利第381章 夜宴有文章第1669章 前往大照寺第035章 萬一有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