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天崩

初晨的陽光照在了荊州城之上,許多清軍士兵倚着城頭打着哈欠,昨天夜裡爲了防止夜襲,他們一直保持着警戒狀態。只是人的精力卻十分有限,這天快亮時,反而是人最睏倦的時候。

王文煥此時卻一臉嚴肅地走了過來,他雖然帶兵無方,可是經驗卻很老道,心裡知道這復漢軍一夜都沒有發起攻城,肯定在暗地裡密謀着什麼,只好多加巡視,若看到倒頭就睡的綠營兵卒,輕則喝罵,重則便是一頓板子。

恆瑞自然不會在此處巡城,他正率領三千旗營駐守在滿城中,內心對於漢人更是保持着警惕,不過這也難怪,因爲此時城內的漢人已經是沸沸揚揚了,不少被滿人欺壓的漢人在私下串聯,打算趁着復漢軍打進荊州城後,實行報復舉動。

這一點讓恆瑞不得不擔憂,可是此時城池已經被嚴密圍住,只能選擇堅守下去,若是讓復漢軍攻下此城,恐怕震動的就不僅僅只是湖廣了,而是一場潑天的禍事。

就在太陽初生的那一刻,一股巨大的轟鳴聲從城下傳來,隨後荊州北面城牆中央那部分,就如同被一隻巨手從底部抓起狠狠砸在了地上,上面的綠營官兵們就在這一瞬間被覆蓋在了地上,再也不見蹤跡。

王文煥被一聲巨響給直接嚇到跪在了地上,他如今正好在東面,適才剛剛就是從北面轉過來的,若是走晚了幾步,如今被覆在地裡的就是他本人了。

這一聲巨響引起城牆上都是一片騷動,城內的百姓也都跪在了地上,一個個都口裡禱告有詞,有人說是地龍翻身,有的說是王母娘娘下凡了,紛紛磕頭不止。

“到底發生了什麼?”王文煥被人扶起來時,腦子裡還是嗡嗡的,只是還不待人回答,一陣陣炮火的轟鳴又劃過了天空,許多小黑點在空中飛翔着,然後狠狠砸在了城牆之上,還有一些直接砸進了城內,留下了一個個坑,很明顯這是復漢軍打過來的實心彈。

“楚....楚逆上來了!”幾名綠營兵望着城下的場景,臉色變得煞白,除了腿肚子打轉,說話時也在哆嗦。

王文煥擡眼望去,卻是倒吸了一口冷氣,數千復漢軍人馬就順着這道巨大的城牆豁口,開始向着城內開進,一水的紅衣給綠營官兵們帶來了無盡的壓迫感,而帶着寒芒的刺刀,更是讓人無法直視。

一路之上,沒有人阻攔,沒有人開槍,一直到一名清醒過來的清兵,大聲呼叫着自己的部下時,一排排復漢軍士兵們舉槍射擊,一排排彈子從槍口中迸射出來,大團的白色煙霧充斥着整個天地,只讓人感覺頭暈目眩。

在適才那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許多清兵們已經被嚇得狼狽而逃,可是王文煥還算有幾分本事,立馬派上了自己的親衛揮舞着腰刀,將清兵們驅趕回去廝殺,不時有人被親衛直接砍翻在地。

可要向復漢軍發起衝擊,同樣是死路一條,復漢軍們沉默着裝填彈藥,然後在各自的連排長帶領下完成“平槍”、“瞄準”等步驟,接下來隨着一聲令下,一排排的彈子以更加猛烈的震響射向了清軍,將衝在前面的清軍紛紛擊倒。

站在城外的寧渝,其實此刻已經失去了對戰局的掌控能力,因爲自從復漢軍進城之後,大片濃白的煙霧便擋住了寧渝的視線,此刻真正要拼的,其實就是彼此基層軍官的戰場指揮能力,說白了就是大清綠營千總和復漢軍營連長的比拼。

在這一點上,復漢軍卻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相對於清軍裡的那些千總和把總,復漢軍的低級軍官都是由原先接受過軍事教育的雛鷹營學兵構成,在軍事素養方面要強上許多,因此縱使寧渝已經不能親自去指揮,卻也絲毫不會擔心。

整個天地間如同被一團濃白的煙霧所包裹,復漢軍士兵們機械地裝填着丹藥,在炮火轟鳴的聲音當中,增添了一陣陣沉悶的排槍聲,不時有人被綠營中射出來的箭支給擊倒,也有些人在緊張慌亂中將捅條給打了出去,不過這些都不會掩蓋整體的勝利。

陳武平端着燧發槍,用牙齒咬開槍藥紙尾,將一部分定量的槍藥倒進火門藥池裡,關好藥池蓋,然後又將剩下的槍藥倒入槍管中,彈子隨後被塞了進去,然後使用捅條壓實,隨後一聲令下,陳武該連的所有士兵都一齊扣動了扳機,全過程流暢如畫,卻又充滿了血腥。

自從戰爭進入了熱兵器時代以後,人殺死人的效率從未這麼高過,再強大的戰士只要被命中一發彈子,就會死去或者是在無休止的病痛中死去,這種殘酷的美感刻在了復漢軍士兵的骨子裡,讓這份強大和冷酷的美傳遞了下去。

城內的王文煥已經無法有效指揮他的提督大營,所見到的兵丁不是在逃亡,便是在準備着投降,剛開始還能攔住一些人,可是到後來卻再也無法攔住,原本還有五千綠營人馬的王文煥,此時已經滿心的絕望,連像樣的阻擊都沒有做到。

整座城池都陷入了一種莫名的狂熱和混亂中,許多人都在城裡渾水摸魚,還有一些膽大妄爲之輩,竟然直接帶人撲向了滿城,眼看着荊州城已經是要保不下來了。

董策帶領的一團和鄧方帶領的二團,在此刻已經展現出強大的攻擊能力,沿着城內的街道逐步清理,大量的綠營兵直接選擇就地投降,可是依然有一些清兵在各自的千總帶領下反抗,槍聲在城內久久沒有停息,卻也讓滿城內的恆瑞聽得心驚肉跳。

原本恆瑞是打算帶着八旗兵出城支援綠營的,可是在一些荊州滿城親貴的反對下,終究是不了了之。可如今整個城市幾乎都要落入了復漢軍的手裡,僅憑着三千旗營的恆瑞,已經感覺到無力迴天了。

縱使康熙屆時派兵將復漢軍上下全部圍剿又如何?至少在今日,荊州八旗已經看不到了生路。此時的恆瑞,正在思考着另外一種可能。

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四十章 出鞘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六十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