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高價

寧渝自然聽得出來對方話語裡的譏諷,當下也不在意,微笑道:“那想必陳小公子可有破城良策?”

陳小公子輕笑一聲,她委實不願看到白鶴道被寧渝所輕看,至於這番心理從何而來,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當下便賣着關子,“想要拿下這座荊州城,我白鶴道自然有高招,不過這貨賣有心人,如今少將軍可願出上一份高價?”

寧渝此時倒有些糊塗了,道:“不知在陳小公子眼裡,還有什麼能值一座荊州城呢?”

陳小公子當下便指着門口的衛兵,“他身上揹着的這杆槍,我要三千杆,適才白天你們用的大炮,我要一百門。”這人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嚇人一跳。

寧渝也不着急,只是慢條斯理說道:“若是以一座荊州城來算,這三千杆燧發槍和一百門大炮倒也不算貴,可是有一點,前提是這荊州城我確實打不下來,可如果我打下來了呢?”

陳小公子被寧渝唬得一愣,秀眉輕輕皺了起來,道:“這白天的仗我又不是沒見過,清軍雖然傷亡慘重,可畢竟有一萬多人,還有城內百姓補充,你若是這番強行打下來,恐怕你自己的人也都剩不下多少了,我覺得你不會做這樣的虧本買賣。”

“這打仗自然有不同的打發,今日的這仗是必須要打的,不過誰告訴你打仗只有一種打發?無論你的主意是什麼也好,不妨在我營帳再坐上幾個時辰,待天亮後,便能見到分曉。”寧渝也不着急,左右無非就是等,他想再看看這個陳小公子,還有什麼底牌沒有掀出來。

陳小公子狐疑道:“難不成你想夜襲荊州城?不過我可要提醒你,你對面的吳文煥雖然被你打得要死要活,可是平時好歹也是名將自居,針對夜襲估計也做好了準備,你若是就此夜襲荊州,估計也是吃虧的多。”話雖然這麼說,卻隱隱透着緊張,她也知道以白日的戰績,荊州城拿下來肯定是沒問題的,只是看寧渝願不願意付出代價了。

“夜襲?這麼說也不算錯,可是誰告訴你夜襲只能靠爬城牆呢?好了,陳小公子,這一番先委屈數個時辰,等到我大功告成之時,你到時候不妨說說你的破城良策。”寧渝臉上笑眯眯,想要讓小爺當這個冤大頭?沒門!

說完寧渝便拉開門簾出去了,陳小公子想看看寧渝到底在搞什麼鬼,當下也就想着跟出去,卻沒有想到寧渝已經吩咐士兵看好營帳中人,當下也只有氣哼哼迴轉了。

其實寧渝是有辦法破城的,那就是在白天打得噼裡啪啦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寧渝偷偷派了一個營的人馬在暗地裡掘開地道,直達荊州城下,雖然吳文煥針對地道戰法有相關的準備,可畢竟寧渝根本就沒有打算穿過城牆,而是在城牆下面挖出了一個大洞,在炮聲的掩護下,根本就沒有被人所發現。

因此今日攻城也是爲了更好地掩護這一行動,如今基本上已經大功告成,在城牆地下埋下了數百斤的火藥,等到凌晨時便會點燃引線,將這座荊州城炸出一道豁口來,到時候寧渝帶人趁亂出擊,拿下剩餘的幾千綠營和三千八旗不成問題。

不過寧渝做事也比較謹慎穩當,畢竟還沒有成功,陳小公子說得計謀或許還有用上場的時機,因此也不願對方就此離去,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防止陳小公子泄密,無論怎麼樣,寧渝都不希望這一仗出現任何的意外。

寧渝握着黑炭筆,在營內安靜地處理着公文,這種黑炭筆是寧渝讓人採用石墨仿照着後世的鉛筆製成的,早在雛鷹營裡就開始普及了,如今也帶到了復漢軍當中,一些來往公文都是用這種炭筆寫就,方便不說速度還很快,也受到了營中的喜愛,就連軍營內的行文風格也變得十分樸實簡單,更加接近於白話,這一點也是寧渝考慮到軍官們的文化素養的問題。

不知過了多久,一名黑衣漢子跪在了寧渝前方,跟寧渝不同的是,他的腦後依然纏着辮子,這放在他處是再正常不過的打扮,可在復漢軍裡卻顯得有幾分怪異。

“稟告少將軍,下屬寧雲清前來拜見。”寧雲清是寧家的旁系子弟,也是寧渝專門挑選出來給寧千秋的副手,他不能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哪怕這個人是寧千秋也不行。

“這白鶴道的人究竟是怎麼回事?”在這種地下組織的情報蒐集上,一直都是影子在負責。

“稟告少將軍,白鶴道此番確實是來跟我軍合作的,前不久的太平山一戰中,便有白鶴道中人與大都督合作,將滿丕的兩萬清軍引入圈套,因此也頗受大都督的重視。”

寧渝微微皺着眉頭,他雖然知道白鶴道是個反清組織,但實在不願跟他們湊在一起,這裡面有很多的隱患,繼續問道:“那陳小公子又是何人?”

黑衣漢子一瞬間臉色有些怪異,隨後又恢復正常,道:“此人在外名號雖爲小公子,可實際上是白鶴道當家總舵主陳道顯的獨女陳采薇,一直都在外活動,因此她的其他底細,影子還沒查出來。”

“陳采薇?陳道顯?似乎沒那麼簡單。”如果說寧渝原先抓住陳采薇只是一個巧合,那麼這一次陳采薇以使者的身份前來,想必沒有那麼簡單。

不過寧渝心裡也做好了打算,不管現在怎麼樣,只要能夠打下荊州城,復漢軍的大勢就不是任何能夠阻擋的,哪怕是清廷也不行。到時候管他什麼白鶴道黑鶴道,順者昌逆者亡。

良久,寧渝揮了揮手,那黑衣漢子便悄悄退了下去,而此時天空微微明亮了起來,他從案前站起來,緩步走出帳外,寒夜的冷風讓吹得寧渝衣襬呼呼作響,可是寧渝也並沒有過分在意。

因爲此時此刻,整整四千餘人的大軍,已經在臺下列好了陣型,他們如同一具具雕塑一般,在寒風中巍然不動,只是安靜地等待着命令到來的那一刻。

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四十章 出鞘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