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

六月盛夏以至,南京城如同火爐一般,卻是熱得百姓們不敢呆在露天下,只得擠在陰涼的樹蔭之下乘涼,像那些茶樓館子,如今更是擠滿了人,大夥聽着說書先生講述着最近報紙上的新鮮事,便是一樁不錯的消遣。

像這般的茶樓已經遍佈了南方,許多人不識字,於是他們想要了解實事,便常常通過那些說書天生,畫上一個銅元,買上一壺茶水,便可以圍坐在一起,聽着那先生在臺上激昂頓挫,滔滔不絕。

當然了,對於那些南京城的富貴人來說,自然不必像這些粗漢一般,擠成一團,他們有的包上一艘秦淮河的花船,有的則是坐在靠江的包間裡,聽着那些說書先生扯天說地,趣味十足。

“寧爺,您今個可算來咯!咱慶雲樓前幾日請了一位鐵嘴,講起朝廷的大政那叫一個通透,原本還想讓您來捧個場,卻是一連好些日子沒見了嘿!”

慶雲樓的招牌旗下,一名肩上打着毛巾的小二,此時正對着一名年輕人畢恭畢敬地招呼着,而那年輕人穿着一身青色的長衫,頭上戴着網巾,看上去顯得文質彬彬,對於小二的言辭並沒有多少興趣,可是步子卻朝着慶雲樓裡走去。

二人走進茶樓之後,只見滿茶樓卻已經坐下了許多人,可是人人並沒有說話,卻望着臺中的一名說書先生,而此人正在滔滔不絕講着朝廷的大政。

“自從前些日子,朝廷出了田地面積梯度徵稅的條令之後,這江南、湖廣的地價卻是一落千丈,有人說了,金百畝,銀千畝,破銅爛鐵上萬畝!”

“有人問了,什麼意思?意思很簡單,這家家戶戶持有的土地低於一百畝,每年交的稅比起過去要便宜一大截,也就是金不換!可是一旦過了百畝不到千畝,那就不好意思,這田稅得好好出次血,賺的還不如從前,可是這地呀要是到了上萬畝,得,那還不如破銅爛鐵,趕緊把多餘的賣了吧......”

有人卻是高聲喊了,“這地不是越多越好嗎?怎麼就要賣了?”

“嘿,越多越好?您去瞅瞅,這超過千畝的田地,可就不再徵收田稅了,那都是收的正兒八經的工商稅,任你再怎麼有錢,沒幾年都會被這稅給拖垮!”

衆人一片喧鬧的時候,年輕人便在小二的指引下,來到了一章

年輕人微微一笑,“此人講的倒還停透徹,只是朝廷的大政,於小民有福,於豪紳卻是徹頭徹尾的災難了.....”

шωш ▪ttκan ▪c ○

這話一出,卻是讓旁邊衆人爲之側目,一名身形矮胖的商賈卻是抱拳道:“這位小哥可不敢說這些,朝廷大政咱們聽聽總是應該的,至少將來自家收多少稅那心裡有個譜——可是有些不該說的,卻是千萬別說。”

年輕人拱手還禮,隨後輕聲道:“朝廷既然這麼做了,自然是不怕人說的。”

得,旁人一聽頓時就知道,這位爺要麼處世尚淺,不懂得輕重,要麼就是家裡有那麼些分量,否則也不敢如此胡亂張口。

只是就在這個時候,那說書先生卻是扯起了另一件事,他環視了茶樓中衆人一眼,卻是一拍驚堂木,微笑道:“諸位看官,你們當中若有熟悉我張鐵嘴的應該明白,尋常的說書先生那都是撿着報紙上的零碎跟大夥往外抖,可是咱張鐵嘴不一樣,除了報紙上的東西,還有自家的一些消息.......”

衆人聽到了這裡,卻是有些好奇起來,畢竟對於一些公開的消息,人們更想知道那些藏在水面下的東西,就連那個年輕人,此時也帶着幾分好奇。

啪——

只聽見驚堂木就這麼一聲響,張鐵嘴得意道:“若是各位想知道點別的,還請大夥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您給我叫聲好也成,多謝各位老少爺們嘞。”

對於茶樓裡的大夥來說,這說得好了,多多少少賞點銅角子也是應有之理,因此倒也真有人往擱在中間的圓盤裡撒錢,只不過大部分都是一些銅角子,少數有些出手闊綽,還會往裡面扔銅圓。

張鐵嘴連忙拱手拜謝諸位,隨後才故作神秘道:“要說這消息,在下可以肯定,你們在報紙上是尋不着的,可是這事可不簡單.......”

眼見得張鐵嘴還在轉着圈說話,卻是讓衆人有些不耐,當下便有人高聲道:“張鐵嘴,你要是再不說,咱可就砸你的攤子!”

張鐵嘴只得抱拳告饒,“嘿,咱立馬就說,這事可是一件天大的要事,那就是咱大楚北伐之戰,立馬就要開始了!”

“嘿,你小子擱着涮爺們呢!”

衆人一聽這就不幹了,就連年輕人都有些惱怒了,這算個什麼狗屁消息!

雖說報紙上沒說北伐的事,可是眼下誰還不知道北伐即將來臨?這基本上已經不再屬於所謂的新聞了,反倒是舊聞還差不多。

眼看着衆人作勢要掀他的探子,那張鐵嘴無奈之下,只得高聲道:“諸位爺,您知道的跟咱說的那就不是一回事!大夥都知道北伐,可你們知道是什麼日子嗎?”

聽到這裡,卻是讓衆人有些驚訝了,就連年輕人此時的神情也變得凝重起來,這等機密要事豈是一個說書先生能知道的?難不成他比樞密院的人還要厲害?

倘若真是如此,那麼一場新的朝堂清洗怕是免不了了。

張鐵嘴卻是像揭穿謎底一般,嘿嘿笑道:“原本這事咱也不太清楚,可是昨日咱夜觀星象,卻發現星象大變,推測之下便得知,如今天地異位,正是我大楚君臨天下之兆。”

衆人這一下卻是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只是年輕人此時卻深深望了一眼張鐵嘴,最後便離開了茶樓。

.........

年輕人並不是別人,而是剛剛從西安回到南京的寧千秋,他作爲寧楚的使臣,前往了大義軍進行出使,目的便是聯絡大義軍,在即將到來的北伐之戰中,作爲寧楚的盟軍,牽制住甘肅方向的年羹堯。

作爲這一次出使,寧千秋算是順利地完成了任務,畢竟作爲如今大義軍首領的陳道顯,他並沒有繼承那個勞什子的漢王爵位,而是早早便選擇了向寧楚稱臣,而後被寧渝封爲了雍王,算是雙方處於合作的蜜月期。

只是陳道顯如今還在忙於清除原先劉如漢的勢力,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做什麼——實力與當日早已不能相提並論,因此便委婉地告訴了寧千秋,以目前大義軍的實力,只怕對甘肅的年羹堯不能起到牽制的作用,還需要寧渝提供一些武器上的幫助。

在這種情況下,寧千秋便又趕回了南京,爲的便是商討這一件事,只是寧千秋趕回南京的時候,恰逢寧渝外出巡視軍隊,因此並沒有第一時間呈見,這幾日裡便一直在南京賦閒,還常常去慶雲樓裡聽聽小曲。

只是寧千秋剛剛從張鐵嘴那裡,聽到所謂的北伐出征之日,心裡頓時一個咯噔,他還以爲樞密院存在泄密的問題——只是想了想又覺得好笑,即便存在泄密,也不可能讓這麼一個說書先生,在大庭廣衆之下說出來。

想來最大的可能,也只是道聽途說,然後在慶雲樓裡譁衆取寵罷了。

等到寧千秋回了府之後,卻得到了一個消息,陛下已經回京了,當下心裡便是一喜,便想着進宮面聖,他連忙收拾好了同大義軍溝通的一些文件資料,便朝着皇宮的方向而去。

只是讓寧千秋沒有想到的是,等他剛剛出了門,卻正好迎來了侍從室的侍從,領着皇帝寧渝的口諭趕了過來,讓他直接前往樞密院,而不必再去皇宮了。

南京的樞密院也在皇城之內,只不過規模卻一直都在擴大,甚至都快趕得上內閣與行政院了,足足佔據了十幾間宅子,由於位置處在內閣以西,因此又被稱爲西院,而相對的內閣以及行政院被統稱爲東院。

東西二院並駕齊驅,誰也管不到誰的頭上,只向皇帝寧渝負責,除了在財稅上會扯皮打架以外,平時都沒有什麼來往,而這其實很讓一部分文官感覺到不滿,因爲兩院平起平坐,很讓文官們感到受傷。

不得不說,自從兩宋一來,這文人在武人面前就是威風一些,像明清二朝時,總兵參將這種數一數二的武將,不光要受到巡撫這種文官的節制,甚至連對更下面的道臺都不敢不敬着供着,因此在很多文臣心裡,他們就覺得這武將就應該受他們的管束。

然而自從寧楚建制以來,這一點卻是徹底發生了變化,皇帝對於軍隊的重視是所有人都看在了眼裡,不光只是在物質上重視,而且在實質的地位上,也有很大的體現,就比如獨立在內閣之外的樞密院,便能體現皇帝的想法。

等到了樞密院之後,寧千秋只見門口的守衛都比平日更多了一些,還有許多軍官抱着資料朝着戰略廳的方向前進,那裡是樞密院最大的戰略指揮室,可以同時容納一百餘人與會,因此但凡有重要的戰略會議,都會在戰略廳舉行。

寧千秋不由得感覺到一陣緊張,他明白針對清廷的北伐之戰,即將拉開帷幕。

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十八章 收徒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