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第253章 if線(二十四)

沈廷鈞這一走,似乎將桑擰月的一顆心都帶走了。

她再次恢復了之前懶怠的模樣,每日最常做的事兒,就是坐在窗下“看書。,整個人看似好好的呆在家裡,可是魂兒都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桑父桑母見狀不是不憂心。

他們更擔心沈廷鈞別不過京城的武安侯夫婦,不能讓他們欣然應允沈廷鈞與女兒的親事,到頭來讓女兒的期盼成了一場空。

就真的,兩口子既希望這事兒能成,又怕這事兒真成。爲此每日都提着心、皺着眉,儼然比桑擰月這個當事人還心事叢叢。

這一日晚間,桑母半夜裡實在睡不着,就伸手推了推身邊的桑父。

桑父立馬就出聲迴應:“怎麼,還睡不着麼?”

桑父也是沒睡着的。

事實上,自從沈廷鈞回了京城,他這心就提起來了。白天不顯,但一到晚上,他明明睏倦的眼睛都睜不開,偏一躺到牀上,整個人就精神的狠。腦子裡控制不住的想七想八,總歸就是睡不着覺。

桑父起身披上衣裳,順便端了一盞溫水遞給桑母。桑母一心煩氣躁便會起內火,就會口乾舌燥。

兩人老夫老妻半輩子了,桑父對此一清二楚。也因此,房裡時刻都備着下火用的茶水。尤其是這些時日,這些茶水更沒停過。不然,桑母嘴邊的燎泡怕是都起來了。

桑母喝了點水,又重新躺回被褥內。

桑母睡不着覺,忍不住問桑父:“你說那事兒能成麼?”

桑父心中自然是盼着事情能成的,可若是事情不成……

那也沒什麼。總歸家中祖輩做那件事情時,也沒想過能從朝廷得到什麼獎賞。純粹就是因爲個人興趣纔去做的。只不過後來越做越久,那“圖畫”越來越充實,那東西就貴重起來,等閒不敢拿出來示人了。

但不管怎麼貴重,與他們來說卻沒什麼大用,放在他們手上,也只能是浪費。反倒是那“圖畫”到了朝廷手中,說不定能有大用。

說起那“圖畫”,卻不是別的東西,乃是桑家祖祖輩輩都在繪畫補充的,一副境內礦產分佈圖。

因桑家的祖上大多性子不羈,他們不願意受官場的拘束,反倒更願意遊山玩水、做書商開書肆悠遊自在。

也就在這種自在的日子裡,桑家祖上的足跡漸漸遍佈了大半個秦朝國境。那時候還不是秦朝,該說是前朝才更準確一些。

總歸桑家祖上也是陰差陽錯發現了一處鐵礦脈,可那時朝局動盪,朝堂上宦官當權,百姓民不聊生,天災人禍不斷。

鑑於此,桑家人自然是不敢將那礦產的消息說出去的。就怕惹惱了某一方勢力,再被人報復了。

也因爲找到了第一處礦產,之後家中祖上好奇,就將古書中所寫的,其餘像是有礦產,或是礦產伴生物的地方都走了一遍。果不其然,又發現了諸如銀礦、鋁礦等礦源。

就這樣,祖上的興趣越來越大,那圖紙也就被填充的越來越豐富。

這件曠日持久的事情,漸漸發展成家族的事業。之後所有家主外出會友、遊玩或是赴宴時,都會到附近尋摸一番。於是,那圖紙就更豐富了。

而隨着圖畫上的內容被填充的越來越多,這東西的珍貴程度漸漸不能用金銀來衡量。

桑家也覺得東西燙手起來,想將之交上去。

可一來沒有途徑,二來,他們也總想着,這國境內總還有他們還未走過的地方。許是等他們將所有地方都走遍,就能找到更多的礦產……正是抱着這種“求全”“求完美”的心思,這礦產圖才一直留在桑府,一直沒有交上去。

但近兩年,桑父上交的心卻越來越重了。

一來自然是因爲,當今是明君,如今四海昇平,海晏河清,正適合去挖掘礦脈,將國力大大提升;二來,這不是拂月從了軍,走上仕途了麼。

再是不慕權利的父母,孩子也是他們的軟肋。

桑家在官場上沒有靠山,桑父卻不想兒子在仕途上走得太艱難,這不桑父就想着,把這東西交上去,指不定就能得了上邊的好。

他一個做生意的,朝廷對他有沒有恩獎他無所謂。

可若是朝廷因此記住了拂月,那兒子往上升遷的路是不是能順利一些?

兒子在外殺敵,若是看在他們桑家對朝廷還算有功的面子上,那些太過危險的事情,是不是能不讓兒子去做?

可惜,這張圖紙還沒交上去,拂月那混小子就給自己找了個好媳婦。而那媳婦的孃家頂頂給力,她親爹甚至是掌握一方水軍勢力的閔州水師提督。

那這時候再因爲拂月交上去這張圖紙,似乎就沒有必要了。

桑父原還在躊躇,究竟交不交,要不要和兒子商量一下,讓常家人代爲上交……

誰知,又來了沈廷鈞和擰擰的事情。

也是因爲這件事,桑父原本還躊躇不定的心思,頓時就堅定了。

礦產圖一定得交,即便是爲了女兒呢,也得交。

儘管他們對沈通判和女兒的親事不看好,但萬一呢?

說句實在話,沈廷鈞這等如意佳婿,那真是打着燈籠在整個大秦找一圈,也只能找到這麼一個。

若他們沒緣分且罷了,如今兩人是有緣分,偏卻因爲他們家境低微,這事兒存在種種難處。

那他就剷平這種難處,讓二人匹配起來。

桑父輕聲說:“祖上是沒想用那張礦產圖換好處,可若是能因爲這張圖紙,讓咱們家從中獲利,讓擰擰和沈通判的親事變得順理成章,想來祖上也是願意的。他們肯定也希望擰擰好,盼着她能心想事成。如此,他們之前的所作所爲也算是爲子孫後代們積福了。”

桑父絮絮叨叨說着這些有的沒的,桑母不說話,只靜靜的聽着他說。她知道,桑父的心情此時應該複雜的狠。

桑家祖輩都是不慕權利、隨性恣意的性子。他們對爲官做宰沒興趣,更對那些虛假的名利心存鄙視。可如今爲了兒女,夫君不得不算計起朝廷可能給與的好處來。這有悖於他一直以來的爲人處世,更有悖於他自己的本性,也因此,夫君現在的心情肯定不好受。

可兒女都是父母上輩子欠下的債。

那個爲人父母的,忍心兒女婚事不順,爲此惆悵百滿腹呢?

桑母就輕輕撫着桑父的胸膛,低聲說:“咱們已經盡了咱們所能,就別再想七想八了。擰擰和沈通判的親事,只看他們的命數了。”

桑父說:“走到這裡,咱們已經走了一半的路。我就是再想在此事上出出力,也不知道這力氣該往哪裡使。之後的事情還是交給沈通判吧。他說他能說服父母,那咱們就靜等着武安侯夫婦來晉州。他們若來了,咱們就歡歡喜喜的嫁女。若不來……咱們只當沒有這回事兒。”

桑母低低應了一聲“好”。

年味越來越重了,桑母也越來越忙了。

這幾年來,因爲清兒年幼,桑母要花費許多精力在他身上,桑擰月見不得母親過於操勞,就漸漸接手過府中的大部分事務,以便能讓母親多些休息時間。

而這一年,桑擰月明顯有些心不在焉,桑母不忍心勞累女兒,也是想着,許是女兒在家裡留不了兩年了,就想讓女兒也鬆快些。因而,她又重新將這些年節時的事務都接手過來,整天忙得腳不沾地。

桑擰月初時還沒發現這件事,可之後每次去給母親請安,都見母親身邊圍了許多管事。她後知後覺意識到,年關了,家裡又忙起來了。

再看看母親因爲安排了太多事情,嗓音都有些沙啞。她不停的喝着潤喉茶,可情況也沒有絲毫好轉。再看看母親面上的疲憊和頭上的幾根銀絲,桑擰月心中陡然生出愧疚和心疼來。

她這些時日,滿心滿眼都是沈廷鈞,卻連生養她的父母是如何模樣都記不起來了。她如此不孝,讓身體孱弱的母親硬是撐着病弱的身體處理這些雜事,她真配爲人女麼?

桑擰月的頭腦陡然就清明起來,然後她就打起精神,哄着母親去歇息,而她自己,則忙得跟陀螺一樣,將府裡府外所有自己能操持的事情,全都張羅開了。

桑母見到女兒忙得腳不沾地,自然心疼不已。她想給女兒幫把手,爲女兒分擔一些。但桑父卻說:“我看擰擰忙起來精神倒是好了許多,如此,就不如讓她忙去吧。”

又說,“人忙點好,忙了就沒功夫想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了,也就沒空傷春悲秋、相思入骨了。”

桑母一聽確實是這個道理,也因此,即便心裡疼惜女兒勞累,但也狠下心,沒再去幫襯女兒。

眨眼間就到了除夕當天。

桑拂月不在家,桑家就四口人過年。

好在今年清兒比之前又大了一些,嘴巴也更利索了。小傢伙在外人面前話少,但在至親面前就跟個小話癆似的,叨叨叨個不停。

桑父桑母對此歡喜極了,桑擰月也喜愛的什麼似的。三個大人逗弄着清兒說話玩樂,這頓年夜飯就用的還算歡喜。

等到守過夜,回到房間休息。

桑擰月摸摸放在枕頭下的荷包,想將之拿出來看看,可最後又塞了回去。

荷包中放着一枚羊脂玉佩,玉佩上雕刻着麒麟瑞獸。玉質通透瑩潤,觸之溫潤玉滑。

這是沈廷鈞一貫佩戴在腰間的那枚,因他不管何時出門,腰間總懸掛着這枚玉佩,晉州甚至流傳出“見玉如見人”的言語。

沈廷鈞離開的這些日子,桑擰月晚上總要攥着這枚玉佩才能睡着。可她又擔心自己睡相不好,半夜裡會將玉佩弄到地上摔碎了。

爲此,她便精心的編了一條紅繩,將這枚玉佩穿起來,戴在脖頸上。

可又擔心白天玉佩會從衣領中跑出來,被爹孃看見了,再說她不應該收受外男的東西。

總之,百般爲難之下,桑擰月只有夜間無人時,纔將玉佩拿出來戴上;而等到早起天一亮,她又會珍而重之的將玉佩取下來,放進荷包裡,塞在枕頭下。

這一晚她卻沒有將玉佩拿出來佩戴,因她過熱的頭腦,終於緩緩冷卻了下來。

她再一次,鄭重的、仔細的思索起她與沈廷鈞的未來。

他讓她等着她,安心在家中備嫁,說所有的障礙他都會掃清。可事情當真這麼簡單的?

他是武安侯府的世子,是武安侯府的下一任繼承人。

侯府的侯爺和侯夫人,能任由他這麼胡來,拿自己的人生大事開玩笑麼?

桑擰月不知道,眼神便茫然起來,就連那顆跳動的心臟,似乎也不復往日的喧囂鬧騰,反而變得安然靜謐。

桑擰月和桑父桑母的心思不需說,只說此時遠在京城的沈廷鈞,因多喝了幾杯,此時略有些薄醉。

沈廷禕和沈廷瀾見大哥有了醉態,積極的要親自送大哥回院子裡休息。

沈廷鈞不駁兩個弟弟的好意,但也沒讓他們攙扶,兄弟三人一道往松柏院走去。

通往松柏院的路上,沈廷瀾忍不住好奇,終究是開口問沈廷鈞:“大哥真的有心儀的姑娘了麼?是晉州的姑娘,還是京城的姑娘?您年紀不小了,若是對方的家世門庭與品貌才華都配得上大哥,這門親事很該快些張羅起來纔是。”

沈廷禕也道:“大哥該成家了。樑家兄長,新昌侯府的許世子,以及承恩公府的魏世子和長榮郡主,你們這幾個當初一道在宮裡給太子當伴讀的,都已經成了家。唯獨只有大哥,如今還單着。”

沈廷鈞聞言輕笑一聲,隨口說道:“大哥的好事兒也近了,只是女方年紀略小,我怕是要過兩年才能抱得美人歸。如此,就要勞二弟再耐心等兩年了。”

時下嫁娶都是按照家中排序來的,沈廷鈞爲長兄,他的親事若遲遲不能定下,那他之下的沈廷禕和沈廷瀾都要耐心等着。等沈廷鈞娶了妻,成了親,府裡才能操持他們的親事。

沈廷鈞這親事還沒譜,可沈廷禕的親事早在兩年前就定下了。而他年過加冠,女方也年滿十八,按說可以成親了。可就因爲上邊還有個單着的長兄,所以這親事還得再等兩年。

第141章 心神不寧68.第68章 添妝第19章 19三爺回府第148章 盧家來人第17章 母子第42章 拿捏108.第108章 留下來第47章 有事請先行93.第93章 書齋開業及聽牆角第233章 if線(四)第177章 177上京第186章 潑髒水第10章 10矛盾重重第24章 往事第159章 兩個選擇第167章 小姑父第236章 if線(七)129.第129章 晉州第38章 一團亂麻第224章 前世番外(八)245.第245章 if線(十六)第147章 勸說第168章 生產第180章 重逢故人第145章 我娶她第189章 189公堂之上第6章 高燒反覆第171章 爲難第173章 鐵證如山第15章 桑家第208章 大結局(二)第6章 高燒反覆第39章 西山冷夜第192章 192提親254.第254章 if線(二十五)第26章 大雨第37章 陽謀第232章 if線(三)257.第257章 if線(二十八)第196章 火力全開第224章 前世番外(八)第38章 一團亂麻67.第67章 置業67.第67章 置業第185章 彆彆扭扭第231章 if線(二)93.第93章 書齋開業及聽牆角第173章 鐵證如山第211章 大結局(五)114.第114章 你來接我了麼第61章 望月樓見92.第92章 徹底結束了第220章 前世番外(四)第160章 何至於此112.第112章 支招第56章 不對勁247.第247章 if線(十八)第229章 前世番外(十三)第145章 我娶她249.第249章 if線(二十)第5章 眼明心亮第2章 武安侯府84.第84章 打架第208章 大結局(二)第196章 火力全開第172章 再緩緩111.第111章 線索斷了85.第85章 鋪子第199章 洞房花燭第55章 質問第29章 姑太太127.第127章 安心去第21章 試探63.第63章 提心239.第239章 if線(十)第191章 險些飄了247.第247章 if線(十八)第211章 大結局(五)90.第90章 長榮到來第211章 大結局(五)244.第244章 if線(十五)第145章 我娶她105.第105章 颱風第206章 太天真69.第69章 不講道義第216章 現世番外(四)第148章 盧家來人第26章 大雨71.第71章 中藥第226章 前世番外(十)第228章 前世番外(十二)136.第136章 宣判第230章 if線(一)第144章 打一場239.第239章 if線(十)第149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52章 相看77.第77章 有關避子湯第14章 喜怒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