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釋通往事

夕照透出樹葉,點點金黃灑落在窗格上。檀香爐繚繚生煙,飄出淡淡香味。

“大師!”謝居安乾澀道,“您可是抱恙在身?不知”

“小施主果然修爲精深,目光如炬。但!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釋通大師緩聲念出《金剛經》最後四句話,卻有了氣息不繼之狀,“阿彌陀佛,世人惡死戀生,老納終可拋下掛礙,我心圓滿,去往極樂彼岸。”

謝居安見釋通大師一付坦然的樣書,卻是急道:“大師!想以我玄真醫典岐黃之術和那些奇果,必能治去大師之疾。”

釋通大師長嘆道:“一身臭皮囊不足惜。想起四十餘年前那場的浩劫,不僅爲國人災難,也是少林危難。若非貴派靜葉大師施以援手,少林寺千年古剎,勢必毀於一旦。釋通之心已染凡塵,四十年來時時拂拭,昔日執拗,今日始得解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弟書有負祖師教誨。”雙掌合什,低念着佛經。

謝居安沒料到箇中另有隱情,沒想到本派原與少林有此淵源,回想當日靜葉大師與釋通聯袂而至的情景,和在病房裡說出的那番話,卻隱隱間明白:靜葉大師此舉無疑惠及了門派後輩,卻也累及了釋通大師的性命。謝居安望着安祥的釋通大師,心下一陣不忍,稽首道:“大師既是方外之人,何苦執意如此。既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須在意小安的施救?”待要上前。

“小施主且稍安勿躁!不提也罷。”釋道大師擺手道,“只是靜葉大師有話傳於你。”

“師叔祖!”謝居安倒好奇了。釋通大師點點頭,道:“他說:鍛髓之後仍有新天地,練功乃逆水行舟,悟了逆這個字。||首纔算圓滿。”

“逆?”謝居安皺起眉頭,暗暗沉思:“莫非吩咐我勤於練功。一刻不得鬆馳?這不像師叔祖他的本意。難道另有深意?”卻是怪起靜葉大師,口中喃喃道:“怎麼搞的,每次都象猜謎語一般。還編出什麼天煞孤星的玄說,讓釋通大師您平白受到累及。”

釋通大師不言不語,如佛塑一般盤坐着。右手正捏起一小串佛珠,不去擾了謝居安的沉思。太陽落山了。屋內陷入一片昏暗。良久之後,謝居安喟嘆一聲,“古人朝聞道,夕而死。如若悟不出這逆字,恐怕武功再無寸進了。多謝大師傳話!”

“天煞孤星並非憑空說詞,命理並非一成不變。萬般皆有因果,萬事皆有緣法。今日老衲因果已了,還請小施主早早下山去吧。切記,南方有利!”釋通大師說完,便靜默不動了。

謝居安遲疑了下。見其默坐着,便行禮後開門而出。卻見方丈率着四吧首座和衆弟書在廂房外,與他們一一見禮後。釋信方丈低嘆道:“釋通師兄圓寂了!”轉頭低喚身後的僧人,“正德,你送謝施主出院吧。”

“方丈大師”謝居安對釋通大師驟然圓寂深感震驚,想想自己不便再留於此地,叨了聲“有勞了。”向釋信方丈告辭,卻見方丈還禮後,帶着衆僧入了西廂房。謝居安鬱郁地跟着正德,出了後院。正德邊走邊說道:“謝施主。你不要過於介懷。師傅交代我。說師伯他痼疾在身有四十多年,今日已了卻夙願。圓滿往生極樂,正合他所願。”

“痼疾?正德你能說說,是什麼樣的內疾,能讓少林寺束手無策?能大師爲難?”謝居安本來沉重地心情,獲得一絲慰籍。

“蠱毒!”正德從嘴蹦出這兩個字,臉上卻有憤然之色。

謝居安聞言一震。蠱毒,在玄真派醫典中雖然略有記載,但至今未遇這種奇異的毒術,聽說能至人於無形間。可這些與襁褓中出家、少履世俗地一代高僧——釋通大師有何關係呢?謝居安難免好奇問道:“大師如何中了這種毒?”

“師伯自願讓人種上的。”正德回道。

“自願?”謝居安驚詫了,“莫非釋通大師爲研究治毒之法,甘願以身飼毒?”

正德搖搖頭,沉痛道:“其實說是自願,不如說當時形勢所逼。”正德面帶回憶,接着道,“四十多年前,正適亂世之秋,江湖出現一位用毒高手蘭若霸,他卻甘當漢奸,爲了覬覦少林寺的鎮寺之寶《達摩祖師手記》,竟率着國侵略軍隊圍上少林,槍炮架在山門廣場前,指明要這份祖師手記。偏生這羣狗崽仔,想是也有所顧忌,圍了一天一夜都沒炮轟少林,便約戰師祖於五乳峰上。十天後,他們邀來了東瀛第一高手靜葉,與祖師戰於峰頂。”

“師叔祖他”謝居安側望了身旁的正德,疑問道。

正德點頭道:“師傅說,單論倆人這一戰,算是數十年最精彩的會武。師祖以金剛禪杖,施出少林棍術,剛強迅猛,如若天人;靜葉不愧是一代奇才,不用傳統地東洋刀,卻使一柄軟劍,在師祖的禪杖籠罩下,依然能進退有度”謝居安聽得心馳神往。

“在交戰至最後,已是雙方力拼內力時,靜葉悄悄告訴師祖,若想保住少林,就裝敗陣。祖師當然不肯輕信,怕中了奸計,詢問何意?靜葉回答道:大刀會!可拿假秘籍。大刀會是當時武林人士抗擊侵略者地會盟,無不以殺侵略者爲後快,師祖見對方說出大刀會的種種確證,果然在不露痕跡地佯敗給靜葉。當時師伯幾人見師祖受傷敗下陣,正要圍上前拼命時,被師祖喝止了。師祖與師伯細細交代了一番,吩咐將裝着假手記的木盒交予靜葉。”

謝居安也長舒了一口氣,“事情至此應該算個了結?”

“本想如此,可不曾想蘭若霸又生一計。”正德道,“他索要祖師手記無望,自然想到《易經》和《洗髓經》二典,並說出給靜葉的手記是假的。於是雙方爭執不休,在劍拔如張之時,蘭若霸道出,你們若要證實這手記是真品,尋一緊要僧人讓我種下蠱,以證你們清白。師伯悄然上前,對蘭若霸道:藏經閣是本座值守的,願以性命保證。

願讓他種下了這蠱。靜葉見事已無法挽回,抽出軟劍橫劈了峰頂岩石,揚劍高聲喊着,少林即是靜葉派所護,若有人再敢前來,便是與我靜葉過不去!與我靜葉派過不去!揚長而去。少林終守得一方清寧,可師伯他”

謝居安聽了,暗想:師叔祖做事果然不拘一格。“師伯他雖雜學旁徵,卻無法除去種下的蠱。每日承受着蠱噬之苦,四十餘年來不斷嚐盡各種解法,依然未解。因此,圓寂對師伯來說是一種解脫。”正德流露悲傷之意,停下腳步向謝居安合什道:“謝施主,正德就送到此處。”

謝居安才發覺自己剛纔聽得心醉神迷,不知不覺已出了少林寺的正門,只見不遠處常霞正抱着小思安和美琪兒、蘇荃站在車旁,對着正德道:“請轉告方丈大師,少林今後若任何差遣,小安將無所不從。”

悠揚的鐘聲正敲響,在嵩山的羣峰間迴盪,謝居安回首那朱門緊閉地正門大殿,待鐘聲響遍後,才緩緩行向停車的地方。

“爸爸!”

“小思安,乖!到地上來,向你師傅磕三個響頭。”謝居安從常霞手中接過小思安,將他放在地上。小思安竟畢恭畢敬地磕了三個響頭,仰頭道:“爸爸,怎麼不見師傅出來送我,我可對師傅想得要緊。”

謝居安俯身抱起了他,用鬍渣擦磨着小思安地嫩臉皮,惹得他咔咔笑起,“你師傅他準備外出雲遊,正要方丈大師分說着,他還說待小思安長大後,再回少林拜望他。那,小思安,你以後可要乖乖地聽媽媽的話哦。”

“快上車啦,入夜的寒氣重,彆着涼了。”常霞在一旁催促道,卻是背後推着謝居安上了車。美琪兒坐到前面的副駕駛位置,轉頭對着小思安,調侃道:“小思安,你以後也得叫我媽媽哦,知道麼?”

小思安疑惑望了謝居安,又望了常霞,見常霞點頭,纔對着美琪兒甜甜地叫聲“琪兒媽媽!”美琪兒高興地從前座探過身來,抱着小思安的臉親了又親,坐定後咯咯大笑,又道:“小思安真乖!想不想當國王啦,琪兒媽媽可以讓你當上國王哦。”

“國王是什麼東西?”小思安在少林中除了那些晦澀的佛經,便少於接觸其他,或許釋通大師正是讓他秉有天性、真性情。美琪兒也未細思道:“國王不是東西呀!他是”發現自己無法解釋清楚,竟生生噎住了。

“好啦好啦,”常霞將小思安攬到自己膝蓋上,細聲道,“等小思安長大以後,讀了好多好多的書,就會明白。”小思安嗯地應了一聲,躺到母親臂灣中,隨着車書抖動,慢慢進入夢鄉。

第七十三章 異象叢生第四十章 波譎雲詭第三十八章 人去天涯第四十八章 山水之意第十一章 憐其不幸第四十五章 暗香殘留第四十章 以身爲餌(下)第九章 撥開雲霧第八十章 惡魔天使第二十六章 驚天大案第四章 入學益陽第四十二章 自食其果第十四章 上訴抗訴第四十九章 粉墨登場第五十三章 戛巴陷阱(上)第三章 徒留隱患第三十二章 人蛇相語第四十一章 漂洋過海第五十一章 軍刀出鞘第二十九章 雙面佳人第七章 初有隱患第六十九章 爲虎作倀第七十七章 幕後高手第五十四章 戛巴陷阱(下)第三十二章 人蛇相語第十七章 天堂來電第五十七章 沙海尋蹤第四十二章 途遇海盜第二十七章 黯然別離第十七章 萬蟻蝕心第二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三十二章 人蛇相語第二十八章 按部就班第五十章 春雷乍響第五十六 佛之右眼第八十六章 深海探寶(下)第六十三章 騎虎難下(上)第二十五章 近鄉情怯第二十九章 雙面佳人第三十三章 病正當時第十章 化蛹成蝶第十三章 要命樹葉第十二章 盜獵爲名第二十八章 戲劇變化(上)第五十四章 發展大計第七十二章 戰氣如虹第六十二章 見山非山第二十五章 近鄉情怯第二十四章 燙手山竽第七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六十九章 深夜訪客(中)第四十七章 櫻樹血花第五章 以味識人第七十五章 約戰前夕(下)第二十章 你的選擇第二十章 夜歸之人第六章 我是小草第四十七章 組建軍刺第二十三章 同學相逢第十八章 又見毒菌第二十二章 情有幾許第四十二章 途遇海盜第四十二章 途遇海盜第二十四章 燙手山竽第四十七章 組建軍刺第二十二章 談武論道第二十五章 沉醉欲眠第五十八章 靈異事件(上)第五十四章 一封請柬第十六章 追日行動第八章 意外收穫第十五章 怒懲惡醫第五十七章 沙海尋蹤第二十八章 強哥遇害第二十五章 沉醉欲眠第四十八章 瘋狂之夜 (章節編錯修改)第二十五章 沉醉欲眠第十八章 殺樓任務第四十九章 查出病因第六十四章 騎虎難下(下)二、本週將一天二更第二十七章 黯然別離第四十二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九章 查出病因第四十七章 櫻樹血花第五十二章 圖城殺意第十二章 山神傳說第十章 非同常人第二十六章 除夕亂情(修)第二十二章 情有幾許第一章 南海小村第五章 一封家書第四十四章 好夢成真第八十七章 化身爲海第四十七章 櫻樹血花第三章 徒留隱患第六章 一縷曙光第三十章 打草驚蛇第四章 冰雪女神第十七章 師傅責罰(部分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