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於是待到入冬, 杜家果然又搬了第三回 。

這回卻是個正經三進院子, 雖不敢同大戶人家比較, 也沒有跨院,但比之前住的小兩進着實敞闊了, 面積幾乎兩倍有餘:

前頭多了一溜兒倒座房, 車伕住在這裡, 晚間還能值夜, 旁邊角落也能餵養青騾,安置馬車;二門裡頭照例東西廂房,正中隔着照壁, 也比原先大了許多,之前能隔兩間,如今倒能分三間了,左右亦有耳房。庭院也十分寬敞, 且是青磚鋪地, 就是雨雪大風天氣也不怕了。

正房並着兩間耳房後頭是一溜兒後罩房, 大小七八間, 就是多請上十來個丫頭婆子估計也擠得下。

地段倒是沒怎麼變,只跟原先的住處隔了兩條街, 可到底好了許多, 越發離得東城區近便, 又寬敞,一月租金便要四兩半銀子,將近五貫半錢。

一家三口聽後都十分感嘆, 幾年前他們初來陳安縣時,住的是小小房屋,一月不過一貫,如今竟也到了四兩多銀子,尋常壯勞力月收入竟抵不上着房租!

王氏一邊收了契約,一邊搖頭道:“今兒也算領會到寸土寸金了。”

杜河聽了便笑:“這話可別外頭說去,沒得叫人笑話。這又算的了什麼!不說濟南府、京師,帶院子的動輒幾十兩,還只得按年租,好地段亦早被人買下,有錢更沒處租去!便是本縣裡頭最好的地段,這麼大的院落,一個月上十兩的也不是沒有,圖的不過是左鄰右舍達官顯貴的人脈臉面罷了。”

一家人說說笑笑,倒也不覺得累。

新家地方大,傢俱擺設等也分散開,如今只這幾個人便顯得空蕩蕩冷清清,忙活起來當真覺得人手短缺,王氏立即找了人牙子來,預備買人。

那車伕和漿洗娘子之流卻不必另外找去,他們家兩座山上繁茂起來之後,原先的農戶、獵戶也都漸漸將家人叫來一起忙活,如今各有一家七、八口人,下頭的小孫子也漸漸能做事了,人手也寬裕。

去年有兩個小子成了親,連帶着媳婦也想找活計,聽說杜家要人,便想着往這邊來。

一個是獵戶的小兒子,今年纔剛二十歲,叫王能,跟着學會了硝皮子的手藝,只是他爹不願意他年紀輕輕就窩在山上,只琢磨打發他出來開開眼界,見見世面。王能的媳婦也很能幹,粗中有細,也想跟着來,就做些娘們兒們迎來送往的活計。他們兩個便住在前頭倒座房內。

王氏和杜瑕又看人牙子帶來的人。

因這些都是要籤死契,跟一輩子的,最怕不忠心耍滑頭,杜瑕就叫着人牙子,細細的問。

那人牙子聽了半晌,似乎是猶豫了下,才道:“倒是有忠心能幹的,只是恐不大吉利,今兒便沒帶出來。”

杜瑕正覺得眼前幾個都不大中意,只勉強挑了一個漿洗上的年輕女人,聽了這話就示意他繼續說。

“有個姓劉的寡婦,帶着兩個女兒活命,她原本是富戶家管廚房的,手藝很是過得去,後來那富戶倒了,慘的是男人也死了,竟成了寡婦!她又有兩個女兒,一個倒是心靈手巧,做得好針線,另一個卻是男人死的時候生的,怕是受了驚,竟是個啞巴,人也呆呆的,卻有好力氣,能幹粗活。”

“原先也有不少人看中劉氏和那個女孩兒的手藝,只是一聽她竟是個寡婦,就去了一些人;再者她是個死心眼兒的,勢必要帶着那個啞巴傻女兒,因此來陳安縣兩年多了,竟也沒找着下家,現如今母女三個都擠在窩棚裡,只靠着做點漿洗和針線過活,有了上頓沒下頓的。”

普通人家都忌諱這些個,杜家出了個秀才公,怕是更在意,是以人牙子一開始便沒把這孃兒仨帶來。只是來了之後才發現,這杜家並不蠻橫高傲,十分和氣,又見她們大半天也沒選到稱心如意的,這才大着膽子試探着說了。

都是女人,王氏一聽先就心軟,只道:“那男人竟是她害死的不成?左不過是女人命苦罷了,哪裡不吉利!可憐那慈母心腸,若是我,也斷然不肯丟下女兒自己過活的。”

杜瑕更不在意這些,可到底是找外人住進自己家,也不能只一味心軟,沉吟了下才道:“我們家並不在意那些子虛烏有,不過終究看的是手藝,既這麼着,勞煩你這就把人帶來我們瞧瞧。”

人牙子聽了,不過半個時辰,果然又帶着劉氏母女三人去而復返。

杜瑕就見劉氏約莫三十歲上下年紀,眼神滄桑,雖然一身粗棉布衣裳洗得發白,還打了幾個補丁,可卻收拾的十分齊整,頭髮也用包頭裹得整整齊齊,眼見着是個講究的人。

大女兒今年十一歲,長相一般,可爲人很老實,進來之後也規矩的很,並不亂看。叫她現場繡一個圖樣,也很不怵,立刻飛針走線,片刻就紮了一隻燕子出來,頗爲靈動。

那小女兒也才八歲,蠟黃的臉,乾瘦,果然看着呆呆的,也不會說話,可卻很乖巧。王氏憐愛,叫小英遞了個果子,她也咿咿呀呀的道謝,又憨笑,卻把果子轉手塞給娘和姐姐,叫她們吃。

王氏看的眼圈泛紅,對杜瑕示意買下。

杜瑕本就中意,且窺一斑而見全豹,劉氏處境這般窘迫,竟能將女兒教導的這樣知禮懂事,實在難得。

原本要從外面買兩個這樣知道進退又有手藝在身的人,省了調教的工夫,少說也要十來兩銀子一個。可劉氏到底死了男人,又非要帶着小女兒,導致兩年多沒人要,身價大跌,如今孃兒仨也只要二十兩便籤死契。

見杜瑕真的要買,劉氏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小聲道:“姑娘,我,我是個寡婦,也要帶着二妞。”

杜瑕一邊叫小燕去取銀子,一邊笑道:“寡婦如何?難不成寡婦便對不起天地?二妞也很好,這般懂事,回頭叫她掃院子吧,左右我家小,樹木也不多,一日一兩回就得了,也輕省。”

那麼點兒大的小孩兒,許多尋常寒門小戶出來的尚且胡天海地的瞎鬧騰,偏二妞卻好得很,安靜規矩不說,又會孝敬、尊重母親和姐姐,着實罕見。

劉氏聞言登時雙目含淚,噗通跪下磕頭道謝。兩個女兒見狀也跟着磕頭,尤其是二妞,十分憨厚老實,咚咚有聲,也不覺得疼,擡起來卻一片青紅血絲,腫起來老高,把王氏和杜瑕唬的了不得,又一疊聲的叫小英取藥膏子。

原先王氏並不着急買針線上的人,誰知就是這麼湊巧,劉氏母女三個竟就湊齊了。

簽了死契之後,杜瑕又給劉氏的大女兒改名叫小鶴,小女兒叫小鴿,倒把她們喜得不行。因窮苦人家的女孩兒大都不起名字,如今秀才公的妹妹親自取名,當真是意外之喜。

自此之後,劉氏母女三人便同小英、小燕,還有漿洗的周嫂子一起住在後罩房裡。

各處添了人之後,小院登時熱鬧起來,又因各項活計都有了人負責,一切井井有條,杜瑕母女兩個不必事事親力親爲,俱都鬆了一口氣。

杜瑕冷眼看着,他們家如今這個樣子,輕易便不必再搬動了。

轉眼小半年過去,濟南府傳來消息,牧清寒竟當真中了武秀才!

此消息一出,當真是舉國轟動!

須知算上大祿朝前頭幾個個朝代在內,文武並重的學子也不過一掌之數,難得牧清寒才十五歲,這般年輕,頭一年中了文秀才,後一年竟又中了武秀才,着實叫人驚駭。

可喜的是,他武秀才的名次竟比文秀才的更加靠前。

只因牧清寒天生一腔俠氣,沉默的外表下是滿腔熱血,便是讀書做文章也慣會直來直往,這點放在文人身上難免打折扣,可對武生而言,竟意外契合!

不過半月,竟連聖人也知道濟南府出了個文武雙全的青年才俊,真是龍顏大悅,即刻將這個名字記在心上。稍後他與幾位大臣說起此事,竟又意外得知牧清寒是唐芽的徒孫,肖易生的徒弟,更是歡喜。

“朕素知唐卿會教徒弟,萬沒想到肖愛卿竟是個青出於藍的,更會教!”聖人難得笑着打趣,只說:“去年我便聽說十幾歲的秀才甚多,裡頭就有你的幾位徒孫,本以爲最快也需明年纔有消息,沒成想如今就給了這般驚喜!”

就是唐芽之前也不曾想到有此事。

因大祿朝重文輕武,相較文科舉的上下一心,武舉難免門庭冷落,因此衆朝臣之前看到下面交上來的取中的秀才名錄時,也都只是胡亂一瞥,並不在意。

還是唐芽的徒弟,肖易生常說到的何師兄,現任刑部員外郎何厲無意中看見了,笑說怎麼有這般巧合,去年小師弟的學生就有一個叫牧清寒的中了秀才,怎得今年武秀才裡頭也一個叫牧清寒的。

當時大家還都笑,可笑着笑着就覺得不對,細看這人不僅名字一樣,竟連籍貫、年紀也對的上,且如今也是在濟南府學讀書!

此牧清寒,便是彼牧清寒!

這才傳開了。

徒弟的徒弟就是自己人,有此等意外之喜,唐芽也覺得面上有光,只是在聖人跟前就越發謙和。

“聖上過譽了,小子輕狂,文舉還沒有甚結果,竟也敢去左右開弓,只是不知者無畏罷了,實在當不起這般誇獎。”

然而聖人卻很歡喜,尤其是這種文武舉同時進行的出衆事蹟,便是比起前朝也不差什麼了,這讓他感覺出奇的好:

是不是也就說明,他們合該得天下?不然怎麼前朝有的,他們也都有,且越發出類拔萃?

“朕卻愛他這般銳氣,年輕人便該肆意進取,若是老氣橫秋、瞻前顧後的還有什麼趣兒?”聖人哈哈大笑起來,笑完了又招呼在座諸人說道:“諸位便與朕一同記着,且看看這個小子能走到哪一步!”

只是到底是件大喜事,聖人又聯想起去年才俊輩出的情形,越發歡喜,覺得不做些什麼實在不足以表示他的心情,便下了兩道旨意,褒揚濟南知府韓鳳和陳安知縣,也就是牧清寒的老師肖易生,大力稱讚他們在教導人才方面的盡心竭力……

牧清寒、肖易生得臉,就是唐芽得勢,進而朝堂上整個唐黨也都爲之一振,直覺自己尚未老去,後頭新生力量已然漸漸成型,當真叫人歡喜無限。再加上後面聖人大張旗鼓的褒揚,誰也不敢說什麼,唐黨好似瞬間在洶涌錯雜的政治鬥爭中佔據上風,一衆政敵也紛紛避其鋒芒,選擇隱忍,伺機而動。

官僚體系內部盤根錯節,便是牧清寒本人也不會想到自己一個舉動竟引發這一連串的反應,眼下他卻忙着另一樁事。

他又中了武秀才之後,牧清輝險些歡喜的死過去,後頭竟又有聖旨下來,登門賀喜的人簡直要將大明湖填滿!便是幾個對手也突然變得和顏悅色,乖巧可愛起來。

牧清輝再次告慰祖宗,又請了上一回的匠人,在門外街上的大石碑上頭再添幾行字,並着重標明是上達天聽,得了聖人稱讚的。

一時觀者如雲,但凡家裡有讀書學生的都擠着從那裡過,希望沾一點喜氣,盛況一時壓過城外文曲武曲廟。

原本還蠢蠢欲動的蘭姨娘和兩個庶子,牧子源、牧子恆,聽了這消息卻不亞於五雷轟頂,登時面色慘白。

一個秀才便已叫他們束手束腳,如今竟雙秀才加身,隱約還在聖人跟前掛了號,這可如何是好!

牧清輝卻不管這些,只大擺三天流水席,又設了粥棚、包子鋪,散財無數,接濟平民。那頭正對着聖旨喜得搓手的知府韓鳳聽到消息,也投桃報李,親自書寫一“善”字匾額,特地叫一班衙役挑人多的時候敲鑼打鼓的送了來,嘉獎其上佳行徑。

牧清輝聞弦知意,做足了感謝的姿態,回頭又包了兩千銀票,叫心腹偷偷送給知府,於是越發的官商和睦。

外頭的來往是外頭的,可眼下牧清輝着急的卻是另一件事。

“我的傻弟弟,”他苦口婆心道:“還要什麼功名?文武雙秀才,你且看看,從古到今又幾人,這還不算出人頭地?如今你也十五歲了,再說親就不算早了,卻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牧清寒也覺得揚眉吐氣,只是到底不甘心,道:“我只說好了要中了舉人後才提親的,出爾反爾,算什麼君子。”

哪知牧清輝聽後卻放聲大笑起來,眼見着自家弟弟要惱羞成怒了才斂了笑容,道:“你竟是讀書讀傻了不成?我知你一心科舉,原也沒打算立即成親,只是你如今是個有名的人物了,我這耳根也不得清淨,日日都有人要結親家,你說我是應還是不應?再者那杜姑娘不也十三歲了?你既說她那樣的好,自然也少不了提親的,卻叫她如何做?”

牧清寒一怔,喃喃無言。

是了,他們雖然暗中表明心意,可到底沒過了明路,若是有提親的,可如何是好?

說已訂了親?還是說不願意?

見他果然意動,牧清輝又趁熱打鐵道:“現下你風頭正盛,什麼好姑娘匹配不上?若你實在要中舉,也不怕,咱們只悄悄兒的將此事定下,如此一來兩邊對外也有了說辭,便是正經訂下了的。待到來日你高中舉人也好,或是願意提前成家也罷,咱們再正兒八經的走那三媒六聘,必然不會委屈了,如何?”

不管人也好,物也罷,既然已是相中了的,自然要先佔下,不然這山高水長的,名花無主,等着旁人搶不成!

牧清寒本就意氣風發,被哥哥這麼勸了幾回之後,也覺得有理,就應了。

牧清輝大喜,竟親自帶人去了陳安縣,講明來意。

“晚輩牧清輝,舍弟多蒙二位照應,今日纔有空前來,着實對不住。我母親早亡,父親常年臥病在牀,常言道長兄如父,舍弟的終生大事,卻有我來出面……現下且先定下,來日他們若要中舉之後成親也使得,先成家後立業也使得,什麼都不耽擱,二老看如何?”

他雖刻意低調,可到底氣度過人,便是身上一針一線也價值連城,又進門便執晚輩禮,態度十分謙和,杜河與王氏先就受寵若驚。

原先杜河還對這樁事不大歡喜,可如今看着牧清寒越發出息,實在沒有更好的了,且牧家又這般的誠心誠意,現任家主竟百忙之中親自前來,再不能更有臉面,也就沒什麼不得勁了。

再說杜瑕。

她乍一聽說牧清寒的大哥親自前來,也吃了一驚,險些失手打翻茶碗,然後臉就紅了,一顆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

假如說牧清寒去濟南府之前她還有點不確定自己到底喜不喜歡這個人,可如今將近一年過去了,分離非但沒有把這感情沖淡,反而越加濃烈……

小燕也猜出牧清輝來意,忙替杜瑕換了衣裳,重新抿了頭髮,打扮妥當纔出去。

牧清輝果然與牧清輝一母同胞,面容倒有六七分相似,也都是一樣的肩寬體健,好個身材。

她在飛快的打量牧清輝,牧清輝卻也匆匆瞧了一眼自己的未來弟妹,但見這姑娘身量高挑,濃眉大眼,舉止落落大方,自有一股不同於尋常閨閣女孩兒的英氣勃勃,也心生歡喜。

兩邊都願意,這事兒就八字一大撇了。

因爲杜瑕只十三歲,尚未及笄,成親也還早着,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的六禮也不着急,牧清輝就先送上一方錦匣,內盛一隻晶瑩剔透的碧玉龍紋佩。

這玉佩原本是一塊碧玉里頭開出來的一對,如今一隻在牧清寒手裡,一隻交給杜瑕,權當信物。待來日二人真真正正成了夫妻,這兩枚玉佩自然就又成了一對。

杜瑕上輩子戀愛都沒來得及正式談幾場就莫名其妙來到這裡,因此不管是定親還是定情什麼的,也都是開天闢地頭一回,自然難掩羞怯。

她雖羞怯,卻也沒亂了方寸,大大方方上前接了,又對牧清輝道謝,口中以兄稱之。

牧清輝朗笑出聲,連聲道好。

他弟弟日後不管是求學還是求財,勢必都不會小打小鬧,需要的就是一個知書達理又懂進退,能鎮得住場子的當家主母。

這姑娘,甚好!

自此之後,漸漸地陳安縣有心人便都知道杜家女孩兒與濟南府豪商之子,如今大祿朝唯一一個文武舉齊頭並進的秀才公牧清寒有了婚約,着實轟動一時。

在外人看來,杜家不過是佔着個兒子與牧清寒是同窗的便利,這才捷足先登,不然這樣寒門小戶的,怎配得上!

那牧家雖然是商戶,可恰恰因爲生意太大,反倒不是缺點;且牧清寒本人又太過爭氣,杜瑕的哥哥杜文也不過只是個與他同歲的秀才罷了,算不得多麼出色,不是高攀又是什麼?

外面議論紛紛,少不得有些眼紅心熱的人說三道四,又說杜家早有野心,這才叫兒子故意接近牧清寒,後又頻頻叫他家去,一來二去的,牧家小少爺這才被勾去了心神,不然此等好事哪裡輪得到她!

常言道,三人成虎,衆口鑠金,明白人雖然明白事情真相未必如此,可傳來傳去的,竟也說的有鼻子有眼,活像有誰親眼見着了似的。漸漸地,登杜家門的人竟少了許多,偶爾王氏與杜瑕母女出去,也有人眼神古怪,連帶做了酒樓賬房的杜河也聽了幾句混賬話,險些當場與人廝打起來。

王氏氣的上了火,卻因衆人只在背地裡說道,她不好發作,一夜之間就腫了腮幫子,嘴裡起了三五個大包,喝水都痛得很,當真七竅躥火。

鬧成這樣,杜瑕反而坐得住,打發王能去請大夫,又安慰道:“娘何必與她們一般見識?世事如此,左不過是見不得別人好罷了,狗咬你一口,難不成您非要追着咬回來?”

這些人純粹眼紅,所以纔不管不顧的說出這樣的混賬話來,哄哄一般人罷了,但凡有點丘壑的,也能識破此等詭計。

旁的不說,單說牧清寒當初孤身一人來到陳安縣,卻又幾個人知道他家鉅富?誰又能知道他來日會這般出息?

且商人地位低下,讀書人向來清高,誰又會故意往上湊?若不是杜文真心與他投緣,兩人也不會有後頭的往來,進而兩家也不會結秦晉之好。

王氏給她說的笑了,一笑之下卻又痛的齜牙咧嘴,眼冒淚花,好一會兒才平復。

她慢慢忍着喝了口溫水,嘆道:“我卻咽不下這口氣,我好好的女兒,慣會讀書識字的,又做得天下第一等的好針線活,誰也學不來的,配不上誰?!偏他們嚼舌根子,竟是要敗壞你的名聲!”

杜瑕輕輕一笑,並不往心裡去,說:“咱們自己心裡明白也就得了,何必在意那些?誰人背後不被說,誰人背後不說人?計較來計較去,怕是挨着罵都罵不完,竟沒法兒過日子了!”

王氏聽後越發感慨,拉着她的手道:“得虧着你想得開,不然娘真要心痛死了,只是我卻怕這些話傳到外頭去,叫牧家小少爺想岔了。”

這幾日她總是提心吊膽,生怕牧家聽了這些流言悔婚,雖說只是口頭婚約,並沒正式開始走六禮,可若是真的毀了,怕女兒的名聲便要大受損害。

杜瑕反握她的手,心中竟出奇的平靜,只緩緩道:“我信他。”

牧清寒都能接受自己寫那些個離經叛道,刺激的書呆子們破口大罵的神奇話本了,怎麼可能被這種小算計左右!那起子小人非但看輕了自己,也看輕了牧清寒!

再者外面的人只顧着編排她解恨,卻忘了一件最要緊的大事:

不管是牧清寒還是杜文,都是肖易生肖知縣,這位剛被聖人褒揚過的父母官的入室弟子!杜瑕本人又得了知縣夫人元夫人的青睞,外人質疑他們兄妹,豈不是間接質疑肖知縣夫婦的眼光?!

便是杜瑕自己不分辨,怕是肖知縣他們也不會一聲不吭。

果不其然,外面流言愈演愈烈之時,元夫人就大張旗鼓的派了一大堆丫頭婆子來請杜瑕去家裡玩,後面又當着諸多太太奶奶的面兒,拉着杜瑕說笑,誇她德才兼備。便是肖雲也待她一如往昔,不止一個人見兩個姑娘手拉手出入各大書鋪、茶點鋪子和綢緞莊,說說笑笑十分親暱。

元夫人的意思就是肖知縣的意思,那些正說得起勁的長舌婦、長舌男登時早了當頭一棒,整個人都像是被兜頭潑了一整桶的冰水,瞬間清醒。

老天爺,我做了什麼!

現在回過頭去想一想,豈不是跟作死沒什麼分別?

那杜文是本縣第二名秀才,年少有爲,知縣老爺數次當衆誇獎過的;他的妹子也深得知縣夫人愛護,一月怕不是要叫過去玩個五六次,又與知縣千金投緣,誰敢動她!

真要這麼想起來,呃,竟也不算太高攀,勉強算得上是門當戶對了。

於是漸漸地,原本就不知什麼時候從哪裡來的流言,竟又不知什麼時候消失了,跟興起時一般的靜悄悄。

這邊消停了,誰知濟南府卻剛得到消息,不說杜文暴跳如雷,找着機會擠兌牧清寒,便是牧清寒本人也大爲惱火。

我們兩情相悅,干卿何事!

真是豈有此理!

如今兩人已經過了明路,也不怕什麼了,他當日下學後便帶着杜文一起進城,只挑那些個風流華美、珠光璀璨的首飾、綾羅綢緞並上等筆墨紙硯等物裝了滿滿一車,連同書信一封快馬加鞭的送到陳安縣。

他的當機立斷果然熄滅了杜文的怒火,也叫陳安縣內原本還暗搓搓等着看熱鬧的小人徹底死心。

現下非年非節,牧小少爺卻轟隆隆叫人捎回來這樣多的東西,更有許多兒郎纔會用到的筆墨紙硯文房四寶,豈不是明擺着給未婚妻撐腰的?做到這一步,自然證明他不在意流言,也是對外人的警告。

她是我未來媳婦,自有我敬她愛她,她愛讀書作畫,我就愛她讀書作畫;她不稀罕動針線,我自然也不稀罕她動!

旁人倒罷了,王氏和杜河着實鬆了口氣,對這個未來女婿越發滿意,又把這些日子給兒子和他準備的衣裳一通捎回去,又問杜瑕有無書信。

杜瑕正看着牧清寒的信,一邊吃吃的笑,一邊臉紅心跳,聽了這話本能的就要回絕,可轉念一想,對方都不惜爲自己做到這個地步,自己又有什麼好怕的?

遂也提筆書信一封,叫人捎回去。

小燕在一旁磨墨,雖看不懂自家姑娘寫的什麼,可只見字跡龍飛鳳舞,與平日裡她見到的旁的姑娘、太太們遞進來的帖子截然不同,竟有些威風凜凜,也覺得心神激盪,脫口讚道:“姑娘的字真好看。”

杜瑕不似一般人百般謙虛,只聞言笑道:“多謝誇獎。”

小燕知她心情甚好,又奉承道:“是真的好,姑娘性子爽利,真是字如其人,我看旁的姑娘家字都嬌嬌氣氣的,還是姑娘寫得好看。”

杜瑕心道,能不爽利麼?她這一筆字,前期跟杜文仿得一樣的帖子,後期更牧清寒仿得一樣的帖子,不管哪一個,反正都不是普通女孩兒會練的就是了,自然氣勢洶洶。

********

轉眼便已入冬,期間牧清寒每隔十天半月便會派遣小廝往來書信,又有各色禮物,有時只是一花一草,有時卻是一筆一紙,有時又有各色貴重衣料首飾,全憑心意,倒是灑脫,絲毫不落俗套。

如今不似後世有發達的郵政運輸系統,也無任何可使人通話千里的神技,什麼飛鴿傳書也不大靠譜,若是想互換消息,要麼等熟人順路,要麼專門花錢僱人往來傳送。牧家豪富,錢是不缺的,家中就專門養着一衆機靈快捷的小廝,專做這個。

託他的福,每每杜文說不得也夾着幾封書信回來,又有瞧見的好玩物事、稀罕的書籍,一同與父母、妹妹分享,並經常說些讀書心得。三人有來有往,取長補短,相互探討毫無保留,不光感情深厚,便是學問竟也都進益了。

如此這般,杜文雖遠在他鄉讀書上學,可跟家人的聯繫從未斷絕,杜河與王氏也漸漸更加認同這位未來姑爺,覺得他處事穩妥可靠。

這天杜瑕剛一起牀,就覺得不大對勁,喚來小燕叫水洗臉梳頭,問道:“什麼時辰了,怎得外頭這樣亮?”

小燕笑道:“姑娘莫急,是半夜裡下了雪,如今還飄着呢,這才映的亮了些,並不晚。”

杜瑕這才放下心來,也笑,說:“冬日夜長,也無事可做,更該早起讀書,日後你若見我起的遲了,記得叫我。”

一邊小燕取了熱水,試了溫度,又幫她挽了衣袖,往懷裡墊了大手巾,這才道:“姑娘好勤勉,便是一般的讀書兒郎也沒這般,日後同姑爺一處吟詩作畫,可不是美死人了。”

自打自己跟牧清寒的事兒落到實處後,杜瑕就沒少受了裡外人們的打趣,到現在也穩了,自然不會因爲這點話就面紅耳赤,當即笑出聲,道:“我們吟詩作畫,你們難不成要大字不識一籮筐?前兒叫你描的字帖,可寫完了沒有?吃過飯我必要查的。”

算上針線的小鶴,後來買的小蟬,如今她房裡也有三個大小丫頭,院子裡灑掃的小鴿若無事也傻呵呵的跑來,都由小燕帶着,平時學規矩做活,閒了就由杜瑕教她們讀書識字。

杜瑕自己喜歡唸書,也沒有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見鬼思維,自然也想讓自己身邊的丫頭讀書識字,遠的不說,就是日後幫忙打下手、記賬入庫也方便不是?

她自己雖覺得沒什麼,可這些丫頭無比大喜過望,聽了這話後紛紛跪下磕頭,就是外院廚房劉嫂子得知自己兩個女孩兒竟也有能唸書的一天,也喜不自勝,特地找空進來鄭重磕頭謝恩,倒把杜瑕驚了一跳。

幾個丫頭都知道這般機會來之不易,都感念不已,十分用心學習。可終究天分有別,無法強求,不過幾日便能看出差距來。

小燕和小鶴天性機敏,學什麼都快些,只是後者到底手更巧,記性好,練起字來也更容易上手,字跡輕巧靈秀,幾個月下來也能寫幾十個字了。

小燕耐心不大好,寫字時容易着急,可越着急越寫不好……

小蟬和王氏房裡的小英、小丹都憨憨的,忠心倒是忠心,在念書這方面就沒什麼天分,今天學了明天忘,如今不過是能認幾十個常見的罷了,寫也只能寫自己的名字,旁的就不能夠了。

是以一聽杜瑕說這個,小燕就苦了臉道:“姑娘跟少爺一般,都恨不得是天上文曲老爺下凡,奴婢們粗笨得很,哪裡能夠?好姑娘,可饒了我吧!”

杜瑕洗完臉,細細的在臉上塗抹養顏膏,指頭肚兒上頭挑了粉撲撲、滑膩膩一團,幽香撲鼻,聞言正色道:“好個傻丫頭,且不說一旦能識文斷字,便是日後說婆家也能得高看一眼呢!再者你是我的大丫頭,時常跟着出出進進,又管着房中諸事,難不成不記賬?日後狗爬似的字跡,自己倒能看得下去?”

她一說到婆家,小燕的臉就已經羞紅了,若不是還要替她梳頭,只得強忍,怕是早就捂着臉跑了,這會兒她一停,小燕就連忙告饒,只說自己錯了,日後必定好好練字云云。

杜瑕和旁邊伺候的小蟬都笑的前仰後合。

北地冬日酷寒,放眼望去只餘枯草幹木,便無一絲生機,萬般蕭條,使人心中無端悲慼。

又有西北風嗚咽,凌冽似刀割,土地凍得好似石頭僵硬,若無必要應酬,誰也不願意出門,都窩在家中炕上取暖。

因爲這幾天都沒有帖子相邀,杜瑕並不用心打扮,只取輕巧,鬆鬆挽了頭髮,略點兩朵珠花,簪一把髮梳,穿一身藕荷色素面家常衣裳,外罩兔皮馬甲,耳朵上也只填兩顆小巧玉塞子,十分靈巧舒適。

她喝了一杯溫開水,活動下手腳,掀開窗子往院裡看了一回,果然見一地碎瓊,寒風呼嘯間將地上落雪與天上飛絮亂在一處,迷了人眼,倒有幾分美麗。

早飯是豬肉蘑菇的湯汁兒包子,薄薄的皮兒一兜,濃濃的汁兒一汪,豬肉被細細剁成了茸,蘑菇鮮的很,一口下去真是恨不得吞舌頭。

杜瑕配着小米粥,夾着點肉末豆醬燉芸豆乾兒,合着瓜旋兒醬菜和麻辣牛筋,美美的吃了兩個小包子,但覺脣齒留香,十分心滿意足。

小蟬進來收拾桌子,就聽外頭小燕喊道:“萬姑娘和方姑娘來了。”

雖方老爺是結拜長兄,但因萬蓉略年長,故而通報的時候需得在前。

杜瑕一怔,這兩人怎麼這大清早就頂風冒雪的來了?事先也沒下個帖子,這樣冒失,可不像素日的作風。

作者有話要說:

說起寡婦,現代社會好了,古代,就是近現代的寡婦處境也非常困窘,一般老一輩的人都會說她們不吉利,還有許多更封建的地方要求她們守寡,各種守寡!特別令人髮指的是,有許多年輕女孩兒連丈夫的面兒都特麼的沒見過,那男人死了,她就要開始守寡!不許改嫁!就是爲了什麼狗屁的名節,什麼貞節牌坊的……自願的還好,不自願的真是,唉

PS。男主角和女主她哥不會這麼一帆風順的,看我真誠的雙眼,不然太蘇了……

第一百零六章第十一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九十四章第八十五章第二章第九十章 【輕鬆】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九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七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八十章第六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零三章第十八章第一章第五十七章第九十七章 【寶寶】第一百零八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九十五章第八十七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四十七章第八十九章第九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一章第七十六章第三章第五十三章第八十六章第六十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七十章第六十一章第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三章第五十四章第八十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八章第六十七章第六十九章第三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五十九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33章 番外【郭遊】第十六章第八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133章 番外【郭遊】第九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八十七章第八十章第六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一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六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八十五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