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第97章 撐腰(一)

一臉慍怒的鄭太后氣勢奪人地來了昭和殿。

昭和殿總管太監齊公公心裡叫苦不迭,攔又不敢攔,甚至來不及通傳,眼睜睜看着鄭太后進了殿內。

趙公公走過齊公公身側的時候,皮笑肉不笑的來了一句:“太后娘娘要見皇上,你我這等奴才秧子哪能攔得住。”

太監大多自小淨身,算不得男人,心性多陰柔。齊公公被趙公公氣得不輕,來不及瞪眼,匆匆進了昭和殿,準備請罪。

趙公公出了心頭一口悶氣,心情暢快地跟了上去。

兩人一前一後地彎腰進殿,還沒張口請罪,就聽一個威嚴的男子聲音響起:“這裡是昭和殿,是天子召見臣子處理朝政之處。先帝在時,嚴令後宮中人不得擅入昭和殿。不知太后娘娘忽然前來,是有什麼緊急之事?”

趙公公嘴上嚷得兇,一聽到這個聲音,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

齊公公也是一樣。

這個直接張口斥責鄭太后的男子,正是大梁丞相王榮。

王氏是大梁名門,從前朝傳至今日,已有數百年。

王氏一族到底分了多少支,有多少族人,有多少在做官有多少做着大地主有多少在行商,除了王氏族長之外,怕是沒人算得清。

王榮便是這王家這一輩的家主,二十歲入仕,三十五歲被先帝拜爲丞相,然後一連做了二十多年大梁丞相。族人遍佈大梁,麾下門生無數。

王榮六十有三,身形高大,相貌堂堂,一雙利目,不怒自威。以一個丞相的年齡來說,委實算不得老。

而且,王榮養身有道,身體頗爲康健。看這架勢,再活個二三十載做個二三十年的丞相也沒問題。

鄭太后闖進來的時候,王丞相正和太康帝商議政事,除了王丞相,還有六部尚書侍郎等一衆重臣。

這等處理政事的場合,鄭太后擅自闖入,確實不合宮中規矩。王丞相起身相對,張口斥責,也着實過了頭,沒給鄭太后留絲毫顏面。

要知道,這可是天子親孃,是大梁太后。就是鄭太后行爲有些出格,又哪裡輪得到一個臣子指指點點?

只能說,王丞相確實是權臣,絲毫不懼太后了。

鄭太后被氣得不輕,冷笑着回擊:“哀家要見自己的兒子,還要王丞相應允不成?”

王丞相絲毫沒有相讓,冷然應道:“太后娘娘想見皇上,可等小朝會結束,再請皇上去景陽宮相見。這昭和殿,太后娘娘還是少來的好。免得傳出去,讓衆人誤會太后娘娘有染指朝政的野心。”

鄭太后口舌不及王丞相銳利,被氣得臉色都變了。

兵部尚書安國公咳嗽一聲,張口打圓場:“太后娘娘素來識大體,今日這般急切,想來是有要事。王丞相何必這般咄咄逼人。”

吏部張尚書是王丞相心腹,立刻出言道:“王丞相話說得重了些,卻是一片公心爲皇上,更是爲太后娘娘聲譽着想。”

禮部李尚書是太子生母李貴妃的親爹。身爲外戚,本應該站在鄭太后這一邊。不過,這也就是按理說而已。李尚書心中思慮,並未張口表態。

戶部紀尚書倒是張了口:“太后娘娘既是來了,不如先聽聽太后娘娘有何要事。”

這位紀尚書,今年六十,發須半白,是已故紀皇后的父親,是太康帝正經的岳父。太子姜頌見了,要恭稱一聲外祖父。

紀尚書張口爲鄭太后解圍,王丞相也就不再出言。太康帝此時才笑着起身過來,扶住鄭太后的胳膊:“母后消消氣,王丞相不是有意針對母后。”

所以說,鄭太后十分厭惡王丞相。

也不知王丞相給天子灌了什麼迷湯。太康帝雖然孝順親孃,卻更信重王丞相。

鄭太后按捺下心頭怒火,對太康帝說道:“南陽郡主寫了信給哀家。哀家看後,十分震怒,一時按捺不住,就來了昭和殿。”

南陽郡主?

太康帝有些意外,王丞相等人也各自驚詫。

先帝駕崩,新帝繼位後,對威望極隆的南陽王十分忌憚。不過,南陽王病逝一年,屍骨早涼了。現在的南陽郡主,不過是個十歲的小姑娘。在衆臣眼中,沒有半點威脅。

鄭太后怎麼忽然提起南陽郡主了?

鄭太后目光一掃,落在王丞相臉上:“王丞相就沒收到門下忠犬左真的來信嗎?”

王丞相眉頭都未動一下:“太后娘娘此言差矣。左將軍是朝廷武將,若說他是忠犬,他也是天子門下忠犬。”

太康帝目光一閃,問鄭太后:“左真怎麼了?”

當年派左真執掌南陽軍,確實是王丞相的意思。不過,王丞相是爲了他這個天子“分憂解難”。鄭太后藉着此事發作,太康帝顏面也不太好看。

鄭太后一時沒察覺到天子微妙的不快,將左真在軍中犯下的錯一一道來:“……他領着朝廷俸祿,卻不用心當差,將南陽軍搞得烏煙瘴氣一團混亂。”

“更可恨者,南陽郡主前去詰問,他竟敢和郡主動手。還宣稱有王丞相撐腰,不懼什麼大梁郡主。”

“哀家再不出面,只怕堂堂姜氏郡主,倒要被一個品性卑劣的武將欺辱了去。”

“這件事,哀家絕不能袖手不管。”

太康帝:“……”

王丞相:“……”

衆臣紛紛去看王丞相的臉色。

左真犯的都是軍中武將慣有的毛病,降職去官也就到頭了,不是什麼殺頭的罪過。最要命的,恰恰是最後這兩句。

他一個武將,是誰給他的勇氣,敢和郡主動手?

王丞相的“門下忠犬”,就敢輕蔑大梁郡主?

姜韶華再年少,也是姜氏皇族血脈,是朝廷冊封的南陽郡主。做臣子的,目無君主,欺君犯上。這是何等囂張?

王丞相不愧做了二十多年丞相,聽到這等誅心之言,只動了動眉頭:“凡事不能只聽一面之詞。等左真的奏摺呈至朝堂,再議此事不遲。”

話音剛落,便有內侍稟報:“啓稟皇上,南陽王府有奏摺呈上。”

215.第215章 兄妹117.第117章 滋事第21章 收留第36章 開懷238.第238章 差事(二)210.第210章 小傳233.第233章 收成(一)129.第129章 公審(二)126.第126章 父女(一)56.第56章 夜襲(一)47.第47章 畏懼288.第288章 誅心(三)313.第313章 新帝(一)112.第112章 投誠239.第239章 豐收(一)352.第352章 衣錦(一)341.第341章 新生(二)第40章 身份(一)343.第343章 鷹衛(一)216.第216章 府學253.第253章 議親243.第243章 序幕(三)第30章 發作(二)141.第141章 提攜(二)第31章 騎虎152.第152章 命案(三)88.第88章 點兵347.第347章 教訓(一)173.第173章 新糧(二)323.第323章 冊封(一)187.第187章 波濤108.第108章 分化(一)87.第87章 派系78.第78章 班底289.第289章 震驚319.第319章 奏摺262.第262章 動亂(一)316.第316章 蝗災(二)111.第111章 內鬥(二)214.第214章 雛鷹(二)第31章 騎虎131.第131章 餘波60.第60章 下山185.第185章 無功309.第309章 暴躁50.第50章 夜襲(二)126.第126章 父女(一)206.第206章 盧琮(二)134.第134章 做主224.第224章 送馬318.第318章 點評323.第323章 冊封(一)289.第289章 震驚182.第182章 決裂(一)213.第213章 雛鷹(一)312.第312章 餘波257.第257章 大怒78.第78章 班底178.第178章 重逢(一)222.第222章 李穎(二)141.第141章 提攜(二)140.第140章 提攜(一)112.第112章 投誠第38章 春耕(二)72.第72章 女匪(二)176.第176章 掏心(一)128.第128章 公審(一)139.第139章 私心(二)333.第333章 妥協(二)184.第184章 離別131.第131章 餘波321.第321章 欽差(二)319.第319章 奏摺202.第202章 糧種352.第352章 衣錦(一)322.第322章 欽差(三)第13章 打臉303.第303章 饑民(一)157.第157章 宏願193.第193章 酒醉(二)94.第94章 急症(一)284.第284章 棋子(一)213.第213章 雛鷹(一)329.第329章 亂民(二)261.第261章 忠心283.第283章 太子337.第337章 萌芽(一)134.第134章 做主322.第322章 欽差(三)314.第314章 新帝(二)247.第247章 醒悟284.第284章 棋子(一)293.第293章 依賴(二)88.第88章 點兵第34章 謝恩91.第91章 整頓108.第108章 分化(一)183.第183章 決裂(二)207.第207章 盧琮(三)256.第256章 提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