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96章 來信

姜韶華寫信來了?

鄭太后有些意外,伸手接了厚實的信封。

鄭宸的目光也移了過去,緊緊盯着那封信。

奈何鄭太后沒有當面拆信的意思,反倒囑咐了一句:“你身體既是好了,就去上書房讀書吧!”

鄭宸只得應下,拱手告退,臨走時,忍不住又看了信封一眼。目光似要穿透信封,看清那個深深烙印在心底的身影。

鄭宸懷着無比複雜的心情,進了上書房。

太子一臉喜悅地起身相迎:“子羨,你可算是好了。這些日子,我們都擔心得很。”

姜頤搶着笑道:“可不是麼?博元原本一頓能吃三碗,這幾日憂思不安,飯量足足減了三成。”

李博元咧着嘴直樂。

王瑾欣然笑道:“今日晚上,我做東道,讓人去鼎香樓定一席最好的席面,慶賀子羨安然無事。”

十三歲的王四公子,目光清澈,如明月朗星。眉眼含笑,溫潤如玉,一派翩翩公子風采。

鄭宸定定地看了王瑾片刻。

王瑾被看得一頭霧水,笑着調侃:“不過八九日沒見,你這麼看我做什麼?莫非我頭上生了角,還是臉上多長了一雙眼?”

衆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鄭宸深深看王瑾一眼,也笑了起來:“我就是忽然發現,你生得格外俊俏好看,一時心裡嫉妒,忍不住多看兩眼。”

此言一出,衆人又笑噴了。

王瑾哭笑不得,呸了鄭宸一口。

男子漢大丈夫,比的是文采武略,比的是才學氣魄。又不是姑娘家,比什麼臉啊!

再說了,就算是比臉,又有誰敢在英俊無雙的鄭小公爺面前自誇俊俏?

鄭宸慢慢深呼一口氣,又緩緩吐了出去。萬千思緒都被壓進心底:“我幾日沒來,太傅這幾日教了什麼?你們幾個快些說來聽聽。”

太子讀書平平,李博元空有一張聰明臉孔,實則一肚子草包。至於姜頤,年少貪玩,功課學業和李博元在伯仲之間。

給鄭宸講解課業的重任,很自然落在了才學出衆聰穎過人的王四公子身上。

王瑾耐心細緻地講了起來。

鄭宸聽着聽着,忽然有些恍惚。

眼前的一切是真的,還是一場夢?

抑或者,他曾經歷過的一切纔是一場痛徹心扉的夢境?

韶華,你也如莊生夢蝶一般重回年少了嗎?

……

景陽宮裡。

鄭宸離去後,鄭太后隨手拆了信封,隨意看了起來。纔看半頁,鄭太后便坐直了身體,臉上笑意隱沒,目光緊緊盯着信紙。

站在一旁的趙公公,悄悄打量鄭太后的臉色,心裡暗暗琢磨起來。

南陽郡出什麼事了?

郡主寫信來,莫非是改了主意,想進宮了?還是有什麼事央求太后娘娘撐腰?

拿了郡主好處,不管如何,總該爲郡主說幾句話。

眼見着鄭太后陰沉着臉看完了這封長信,趙公公忙斟了一杯熱茶,送到太后娘娘身邊。鄭太后不耐地瞪一眼:“哀家哪有喝茶的興致。”

趙公公馬屁拍到了馬腿上,立刻將熱茶放到一旁,揚手給自己一巴掌,張口告罪。

鄭太后肉眼可見的心煩意亂,繃着臉道:“你們都退下,哀家要一個人靜一靜。”

趙公公不敢再多嘴,領着內侍宮人退了出去。

鄭太后在椅子上坐了許久,面色變幻不定。然後,她慢慢拿起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正如趙公公所料,這封信是央求她這個太后撐腰的。

事情的原委也不復雜。幾句話便能說清。左真在南陽軍裡幹得那些勾當,如果查證是事實,足夠將官職一擼到底了。姜韶華貴爲南陽郡主,動手懲戒一二,沒有傷及性命要害,也不算什麼大事。

真正刺痛她眼和心的,是姜韶華信中這幾段。

“……左真自恃王丞相門下忠犬,不將我這個郡主放在眼底。宣稱有王丞相庇護,誰也奈何不得他。便是我擡出太后娘娘和皇上,他竟也絲毫不懼。”

“門下走狗有這等氣焰,王丞相在朝中何等威勢,委實令人不敢深想。”

“左真在我手下吃了虧,定會寫信求王丞相撐腰。我這個大梁郡主,在王丞相眼中,想來算不得什麼。我只得厚着臉皮,懇求太后娘娘庇護。”

“我知道此事會令太后娘娘爲難。王丞相是兩朝重臣,百官之首,朝堂袞袞諸公多是王丞相麾下黨羽。他要對付我,根本不必自己出面。娘娘心中忌憚,也是難免。”

“便是娘娘不肯相護,我也絕無怨懟。我只擔心,長此下去,此消彼長,臣大欺主。衆臣不將皇室放在眼底,百姓只知有王丞相,不知皇上和太后娘娘……”

啪!

鄭太后忍不住重重拍了一下几案。

憤怒之下,用力過猛,掌心陡然紅了一片。

鄭太后倒吸一口涼氣,愈發惱怒起來:“王丞相!哼!哀家倒要看看,哀家能不能護住一個姜氏郡主!”

“趙春明!滾進來。”

趙公公麻利地滾了進來:“奴才在!”

鄭太后起身,伸手一指:“去請皇上來景陽宮,就說哀家有要事相商。”

趙公公應聲而去,一炷香後一臉爲難地回來了:“啓稟太后娘娘,皇上召了王丞相議事。守門的太監不敢通傳,說等議事結束後才能進去稟報。”

鄭太后冷笑一聲:“王丞相好大的威風!連天子內侍都要看他的臉色!哀家這個太后,想見皇上,還得排在他後面!”

鄭太后這麼說,就有些強詞奪理了。

其實吧,是王丞相先進了昭和殿。人家王丞相也不知道太后娘娘忽然要見天子。

不過,正在氣頭上的鄭太后可不這麼想。

趙公公趁機跟着拱火:“可不是?王丞相勢盛,在宮中行走,人人競相巴結討好。奴才這個景陽宮總管太監,去了昭和殿,還不及王丞相的長隨有臉面。”

鄭太后又是一聲冷笑:“哀家親自去,看看誰敢阻攔哀家。”

說完,氣勢洶洶地邁步出了景陽宮。

趙公公等一衆內侍宮人,簇擁着鄭太后去了昭和殿。

146.第146章 馬場(三)124.第124章 揣度308.第308章 安置(三)127.第127章 父女(二)259.第259章 奏摺(一)209.第209章 改變第39章 禮遇153.第153章 割肉(一)296.第296章 朝會(一)第18章 天降(一)第22章 收攏54.第54章 剿匪(一)94.第94章 急症(一)223.第223章 改變61.第61章 喜歡第17章 雄心317.第317章 蝗災(三)57.第57章 夜襲(二)345.第345章 考試59.第59章 善後(二)300.第300章 走動第4章 舅舅224.第224章 送馬314.第314章 新帝(二)297.第297章 朝會(二)305.第305章 饑民(三)94.第94章 急症(一)331.第331章 亂民(四)第14章 軍營(一)313.第313章 新帝(一)262.第262章 動亂(一)167.第167章 神醫(二)274.第274章 初見(一)第20章 審問297.第297章 朝會(二)92.第92章 太后137.第137章 比陽77.第77章 父子350.第350章 軍心(一)292.第292章 依賴(一)131.第131章 餘波62.第62章 志向314.第314章 新帝(二)49.第49章 夜襲(一)152.第152章 命案(三)251.第251章 用意第8章 掏心209.第209章 改變62.第62章 志向99.第99章 少年77.第77章 父子268.第268章 大敗(二)152.第152章 命案(三)118.第118章 舍人88.第88章 點兵127.第127章 父女(二)87.第87章 派系169.第169章 安排第4章 舅舅190.第190章 音信249.第249章 誤國(二)207.第207章 盧琮(三)132.第132章 斷案(一)107.第107章 打壓87.第87章 派系57.第57章 夜襲(二)64.第64章 安排123.第123章 母女231.第231章 盤算(三)256.第256章 提攜(二)86.第86章 懲戒(二)77.第77章 父子128.第128章 公審(一)170.第170章 歸來177.第177章 掏心(二)89.第89章 軍餉56.第56章 夜襲(一)175.第175章 暖棚(二)211.第211章 猛虎81.第81章 失意278.第278章 不服213.第213章 雛鷹(一)334.第334章 歸來(一)81.第81章 失意75.第75章 回府308.第308章 安置(三)56.第56章 夜襲(一)58.第58章 善後(一)100.第100章 威望(一)195.第195章 高低(一)215.第215章 兄妹211.第211章 猛虎131.第131章 餘波292.第292章 依賴(一)332.第332章 妥協(一)139.第139章 私心(二)232.第232章 教訓52.第52章 誘餌(二)326.第326章 示警293.第293章 依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