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第98章 撐腰(二)

南陽郡主的奏摺倒是先一步遞來了。

左真該不是個傻瓜吧!連告狀也不知道趕個熱乎的。

衆臣各自在心中腹誹或嘲笑或冷眼旁觀。

王丞相心中惱怒,面上從容不迫:“既然南陽王府先一步送了奏摺來,還請皇上先令人宣讀這份奏摺。”

太康帝略一點頭:“準丞相所奏!”

在衆臣的注目下,內侍捧了奏摺進殿,中書舍人接了奏摺,高聲宣讀出左真的十大罪責。

句句犀利,字字誅心。文筆如刀,莫過於此。

聽到後來,不但鄭太后滿面怒容,就是太康帝也沉了臉。

私底下打壓南陽郡是一回事,明面上豈能容人這般輕蔑唐突姜氏郡主!這是將皇室的顏面都踩到了地上。

王丞相心中大怒。

左真這個蠢貨,有些事暗中做了無妨,大家都心知肚明。“自己是王丞相門下忠犬,有王丞相撐腰不懼郡主不懼天子”這等話,也是能隨便說的嗎?

現在被陳卓那隻老狐狸抓住話柄,寫了這麼一封奏摺來。當着天子和衆臣的面,還有一味偏袒南陽郡主藉機尋釁的鄭太后,他這個丞相要如何袒護門下走狗?

沒錯,在王丞相看來,這件事從頭至尾都是出自陳卓陳長史手筆。他根本就沒以爲,一個十歲的少女能做出這等大事。

便是太康帝和鄭太后,心裡也是這麼想的。

鄭太后看着王丞相略顯難看的臉色,心情十分暢快,睥睨着冷笑道:“這奏摺裡彈劾左真十條罪狀,不知王丞相怎麼看?”

王丞相難得落了下風,一時不便作答。好在吏部張尚書挺身而出:“這件事到底原委如何,不能只聽一面之詞。不如等左將軍的奏摺送來了再議。”

太康帝嚥下不快,點了點頭:“張尚書言之有理,且等一等再做定奪。”

然後,溫聲對鄭太后道:“母后憐惜晚輩,一片慈愛之心,朕都明白。韶華是南陽王叔唯一的血脈,朕不會容任何人欺辱了她。請母后寬心。”

鄭太后狠狠將了王丞相一軍,心情頗佳,不緊不慢地說道:“有皇上這句話,哀家也就放心了。哀家一個婦人,不懂什麼朝政。哀家只知道,這是姜氏天下。所有臣子,都要忠心於皇上。”

“皇上也得睜大眼仔細瞧清楚了,誰是忠臣,誰是把弄朝政的奸臣,可別一時心軟被矇蔽了去。”

膈應了王丞相,鄭太后心情大好,以勝利者之姿轉身離去。

王丞相憋着一口悶氣,拱手恭送太后離去。

……

當晚,王家書房燭火通明。

王丞相寒着一張臉:“左真可有信送來?”

負責文書來往的幕僚低聲答道:“尚未有信來。”

王丞相怒極反笑:“自己要尋死路,本丞相倒是不必攔了。”

其餘幾個幕僚,紛紛出言勸王丞相息怒。

王丞相在心腹幕僚面前,沒有遮掩自己的怒火,冷冷道:“太后今日闖進昭和殿,借題發作,直指本丞相。南陽王府的奏摺又來得及時。便是皇上,心中也頗爲惱怒。”

“本丞相要是一力袒護左真,豈不是做實了‘門下忠犬不懼皇權’的罪名!”

“這個左真,就是塊糊不上牆的爛泥。本丞相提攜他,他連這點差事也幹不好,連累得本丞相丟人現眼。” “此事本丞相不宜再插手過問。”

三言兩語間,遠在千里之外的左真,已經成了一顆棄子。

其中一個幕僚,低聲進言:“丞相,太后娘娘染指朝政之心,人盡皆知。此次丞相退了一步,只怕會助長太后黨羽氣焰啊!”

所謂太后黨,就是這幾年間的事,中堅力量是兵部尚書安國公,另有戶部尚書紀尚書,也被太后着意拉攏。再有一些中低級官員。雖然不及王丞相黨羽龐大,卻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了。

王丞相冷笑一聲:“且容太后娘娘得意幾日。”

“一個婦道人家,安分守己地待在後宮教養公主縣主也就罷了,非要染指朝政。實在是目光短淺無知,竟以爲本丞相是她的對手。其實,真正對她有忌憚之心的,是龍椅上的天子。”

太康帝性情再軟弱,也是九五之尊。皇權之上,只有孤家寡人。便是自己的親孃,也絕不樂意分享權利。

可笑鄭太后,根本就沒看清這一點。

叩叩叩!

敲門聲響了起來。

王丞相眉頭一擰,話語中流露出不悅:“誰?”

他召幕僚議事時,書房外有親衛把守,閒雜人等都不準靠近。

一個清朗悅耳的少年聲音響起;“父親,是我。”

王丞相眉頭驟然舒展,令人去開門。身着月白錦袍的溫雅少年含笑而入,拱手行禮:“兒子見過父親。”

正是王丞相幼子王瑾。

王丞相膝下四子五女,王瑾是老妻老蚌生珠生下的幼子,王丞相五旬那年老來得子,自是喜愛非常。

王家孫子這一輩,有三個都娶妻生子了。王四公子今年才十三歲。

王丞相長子次子三子,都在外任做官。孫輩們要麼隨父母在外,要麼在讀書,留在身邊承歡膝下的,也就是王瑾了。

王瑾八歲起做了太子伴讀,在宮中有住處,不過,隔三差五地就要回來。

王丞相惡劣的心情一掃而空,笑着招手:“四郎過來。”

王瑾笑着上前來。

幕僚們都很識趣,紛紛退了出去。

權傾朝野的王丞相,此時就和天底下所有慈愛的老父一樣,細細問詢王瑾課業。又特意囑咐:“你身子骨弱,不宜習武。騎射課應付一二便可,不要逞強。”

王瑾到底還是少年郎,難免有爭勝好強之心,聞言道:“那我豈不是要被鄭子羨牢牢壓了一頭。”

王丞相失笑。

然後,就見王瑾皺眉低語:“說來也奇怪。鄭子羨病了這一場後,總有些古怪。對我似有些莫名的敵意。”

太子伴讀們爭鋒較勁是有的。不過,彼此年齡相若,一同讀書一同長大,也有些情誼。

這兩日,鄭宸看他的眼神卻格外漠然。

193.第193章 酒醉(二)234.第234章 收成(二)189.第189章 孝敬199.第199章 盧氏176.第176章 掏心(一)52.第52章 誘餌(二)67.第67章 際遇107.第107章 打壓265.第265章 欽差(一)122.第122章 命案113.第113章 玩伴(一)214.第214章 雛鷹(二)311.第311章 小宴(二)256.第256章 提攜(二)第19章 天降(二)143.第143章 敲打127.第127章 父女(二)第28章 接風237.第237章 差事(一)94.第94章 急症(一)第16章 人心236.第236章 異心(二)174.第174章 暖棚(一)278.第278章 不服164.第164章 做主(一)132.第132章 斷案(一)第32章 難下70.第70章 威風336.第336章 重逢183.第183章 決裂(二)88.第88章 點兵101.第101章 威望(二)296.第296章 朝會(一)268.第268章 大敗(二)105.第105章 釋然70.第70章 威風47.第47章 畏懼第3章 託夢279.第279章 故人147.第147章 雉縣239.第239章 豐收(一)320.第320章 欽差(一)316.第316章 蝗災(二)217.第217章 鑽營113.第113章 玩伴(一)352.第352章 衣錦(一)337.第337章 萌芽(一)255.第255章 提攜(一)282.第282章 鋒芒(二)354.第354章 問題(一)第20章 審問150.第150章 命案(一)250.第250章 買糧316.第316章 蝗災(二)282.第282章 鋒芒(二)343.第343章 鷹衛(一)145.第145章 馬場(二)195.第195章 高低(一)210.第210章 小傳248.第248章 誤國(一)199.第199章 盧氏第23章 心思300.第300章 走動84.第84章 會面(二)331.第331章 亂民(四)294.第294章 王府345.第345章 考試249.第249章 誤國(二)239.第239章 豐收(一)137.第137章 比陽193.第193章 酒醉(二)224.第224章 送馬297.第297章 朝會(二)209.第209章 改變336.第336章 重逢219.第219章 內卷(一)212.第212章 小花337.第337章 萌芽(一)322.第322章 欽差(三)305.第305章 饑民(三)48.第48章 賞識358.第358章 糧食175.第175章 暖棚(二)290.第290章 敬畏(一)第10章 神力103.第103章 禮物284.第284章 棋子(一)332.第332章 妥協(一)352.第352章 衣錦(一)第10章 神力第27章 “陪伴”331.第331章 亂民(四)207.第207章 盧琮(三)187.第187章 波濤206.第206章 盧琮(二)90.第90章 “匪徒”第8章 掏心95.第95章 急症(二)269.第269章 國喪(一)152.第152章 命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