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

信使來送信,當然不僅僅只是告訴朱瞻埈雲南的事情,以及朱高煦又造反了。

隨着這份朝廷信件一起送來的還有其他的公文,以及母親張氏寫給朱瞻埈的一封私信。

朝廷信件和公文說的自然是公事,作爲一鎮藩王,朱瞻埈日常也是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的,只不過他習慣於放權,把事情交給王府的屬官去處理。

畢竟按照老朱家留下來的規矩,王府屬官就相當於一個小朝廷,這幫人治國安天下或許沒那麼多經驗,但處理王府日常事務還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通常情況下,王府的日常事務都會由屬官處理好,再拿給朱瞻埈過目即可。

而當朱瞻埈出征在外的時候,王府的屬官就會想辦法派人將需要朱瞻埈過目的公文送到他手上,等他處理好了再送回去。

當然,如果是碰到朱瞻埈參加北征這種情況,可能一兩個月都無法將公文送到,就會積壓大量的公文。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這個時代交通和通訊都非常的原始,除了朝廷的驛站能夠以較爲迅速的方式傳遞公文、信函之外,也就只有一些大的商幫才能夠通過自己的渠道快速傳遞一些信息。

而朝廷驛站傳遞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只有緊急或者重要的公文才會走驛站進行傳遞。

不然的話,普通公文都只會攢着等朱瞻埈回去處理。

不過皇權時代,總有一些人是有特權的,比如說朱瞻埈的母親。

作爲大明的太子妃,在徐皇后已經成神的現在,張氏可以堪稱是如今天底下堪稱最尊貴的女人,她想要送一封信到自己兒子手上,自然是很簡單的事情。

並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樣,還需要等候是否有順路之人,才能把信件帶給自己要寄信的對象。

被張氏寄到朱瞻埈手上的並不是什麼普通的家書,雖然信中也寫了一些家長裡短的話,以及母親對兒子的關心,但更多的還是藉着這封信告訴了朱瞻埈一些不方便寫在公文裡的事情。

其中之一自然就是朱高煦造反的事情,畢竟好歹也是皇帝的兒子,這事真要上綱上線是要把漢王一脈上上下下全都拉出去砍了的。

造反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就算皇室沒法把九族拉去消消樂,也會將造反的這一支所有牽涉在內的人從嚴從重的論罪處罰。

嚴重一點的可能闔府上路,輕一點的也是貶爲庶民,發配充軍之類。

因爲漢王已經造過一次反了,他去雲南就藩本身就是一種發配,只不過皇帝心善給了他最後的體面和機會,只要朱高煦安心做一個藩王,未嘗不能開疆拓土,給自己打下一份基業。

至少朱高燧是這麼幹的,他的趙王藩雖然都是些人煙稀少的荒僻之地,但物產卻十分的豐富。

不提倭國的金山銀山,光只是奴兒干都司現在已經開始出產的人蔘、皮草和木料,就已經讓他賺的盆滿鉢滿,完全可以天天醉生夢死了。

因爲奴兒干都司的生意朱瞻埈讓張氏也插了一手的關係,他是清楚的知道這些生意在前期投入之後能賺到多少的。

雲南的物產同樣豐富,雖說可能沒有金山銀山,但養活漢王藩還是沒有問題的。

但奈何朱高煦再一次的造反,無論他是否被朱瞻基算計了,都意味着他這一次算是玩完了。張氏送來的書信當中提到了這件事,同時還提到朱高熾希望朱瞻埈上書爲朱高煦求情,至少求皇帝赦免他們一家的死罪,哪怕是貶爲庶民流放,也別全拉去殺了。

面對這個要求,朱瞻埈在考慮了一番之後,便覺得這件事可以做。

畢竟他能夠猜的出來這次朱高煦的造反是怎麼回事,沒理由朱棣和朱高熾猜不出來。

所以即便朱棣真的有心要處置朱高煦,想來也是不會殺他,或者大肆株連的。

自己上書求情,只能算是惠而不費的事情,還能賣個人情賺個好名聲,所以沒有必要在這種事情上表現的刻薄。

除了這件事之外,在張氏的書信當中還提到了另一件事情。

之前朱瞻埈和朱棣說可以拿出一尊神位和靈石來招攬修行者,這件事自上次朱棣冊封阿青爲南海龍王之後就一直在推行。

雖然朝廷的動作不大,但消息還是傳遞給了大明兩京十三省所有的道門宮觀。

這其中自然有那些只是凡夫俗子,想要藉機騙一些名聲、錢財,或者混個道官什麼的人存在。

但這些人偏偏普通人還可以,想要騙如今的大明朝廷,那就屬實是想多了。

不提南京城裡有徐皇后坐鎮,泉州還有一位南海龍王,光只是那些服用朱瞻埈留在南京青玉衛舊軍營裡的玉藥的新軍,就能夠識破這些人是否真的有本事。

畢竟你是不是真有修爲在身,對於這些道兵來說,是很容易就能夠試出來的。

就更不用說佛道兩家這一次都有真正的得道高人下山,畢竟南海龍王和藏傳活佛親自現身說法,這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至於那些走江湖賣藝的把勢,在真正的得道高人面前就只是博人一樂的把戲而已。

作爲真正的高人,自然是知道大明如今的國運變化的,畢竟一個王朝的氣運從不足三百年一下子變成了綿延千年都不會衰落的盛世仙朝,要是連這麼明顯的氣運變化都察覺不到,那他們也沒資格被稱爲高人了。

而當這些真正的高人抵達了南京,見到了如今封神成功的徐皇后和阿青之後,這些得道高人全都瘋狂了。

這可是神位啊!世間名利無出其右,就算是皇帝想要死後封神也是不可能的!在這片大地之上,只有那些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纔有可能被封神。

現在大明居然能做到這一點!這無疑極大的打動了這些高人的內心。

尤其是現在大明還能提供靈石!這種對於金丹以下修行者而言,一年用不完一顆的好東西,足以讓許多修爲還不是那麼高的修行者再度恢復行走,而不是躲在冬天或者深山裡苦熬。

所以如今的南京城內可謂是真的匯聚了一大批頂級的修行者,這讓朱棣感到了頭疼,這纔想讓朱瞻埈給他出個主意。

第57章 十萬兩白銀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108章 尚服局第186章 我回來第265章 選秀女第226章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275章 大婚前夜352.第349章370.第367章 火龍第78章 城門口第49章 奉旨練兵第42章 教授武藝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174章第99章 真龍之軀第15章 袖裡乾坤第110章 着爲永例第83章 疲兵之策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審計第66章 玉藥和俗務第223章 招降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361.第358章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71章 氣運之說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345.第342章 怎麼花錢351.第348章 交趾戰事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請假條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338.第335章 熱議第272章第161章 對馬島第305章 搏命還是躲災第54章 修運河第218章 夜話商稅第223章 招降第71章 氣運之說第273章 4K,二合一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5章 五十年的朱果第137章 聽濤水閣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267章 收攏人心358.第355章 “淨”天地第299章 重訓錦衣衛第129章 鄭和艦隊第12章 乾元壯髓膏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133章 海上強軍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223章 招降第244章 全城大索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審計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92章 親叔侄第84章 毒過絕戶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241章第166章 龍珠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335.第332章 種地?越種越窮第115章 真龍現身338.第335章 熱議第44章 女反賊孫若微第88章 定身術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229章 蒙古搏克第240章 兩京制321.第318章 子嗣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169章 檢地第70章 氣運羅盤第31章 東宮的老虎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291章 刺殺與逃亡第34章 匯票和銀行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285章 倭女內鬥第232章 藍琪兒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124章 蠱惑四王第179章 女倭王第105章 御門前的氣運羅盤第180章 歸國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256章 婚禮之議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332.第329章 南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