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第372章

在京都又待了大約小半個月,等到了遼東三王緊急派來的文官接管了京都城的大小事務之後,朱瞻埈這才帶着孟青鱗和青玉衛離開了京都城,一路向東前往富士山。

只是走在半路上,他便接到了來自大明本土的信件,不得不停下了腳步。

“二叔在雲南造反了?”看着信件上的內容,朱瞻埈多少是覺得有些荒謬和離譜的。

朱高煦會造反,這他不意外。

對於他這個二叔來說,皇帝的位子這根胡蘿蔔吊在他面前已經太多年了,跟他說這輩子不能做皇帝,比殺了他還難受。

這一點在當初朱高煦還在京城的時候就表現的淋漓盡致。

不然那一次朱高煦也不可能直接選擇帶兵進京,想要上演一出玄武門之變。

所以他這個二叔去了雲南之後會造反,朱瞻埈是一點都不意外。

但他選擇造反的這個時機實在是有些離譜了。

先不提沐家在雲南經營多年手上兵精糧足,在雲南當地更是一呼百應,沐家的號令甚至比皇帝的聖旨還好使。

光只是英國公張輔帶來平叛的大軍就夠把朱高煦的封地犁八遍,順帶的還能把交趾的叛軍一塊收拾了。

要知道英國公張輔已經是大明在淇國公丘福戰死之後,唯一能夠統帥大軍作戰的大將,論帶兵打仗也就朱棣本人比他更厲害,朱高煦和他比也就佔個勇了。

更不用說另一路朱瞻基率領的平叛軍隊,雖然人數不如張輔這一路,但他們可都是新軍,裝備了新式火槍和火炮、和青玉衛享受同款待遇的。

朱高煦想要造反成功,除非他是軍神轉世,手上還要有十萬精銳纔有可能。

不然的話,光這三路能聚集起來的幾十萬大軍,就夠踏平他的藩國,順帶的還將安南和周邊一衆小國全收拾了。

然而這麼淺顯的道理,朱瞻埈並不認爲自家二叔看不出來。

他雖然只是一員勇將,但也是跟着朱棣打過靖難,在軍中一點一點歷練出來的。

儘管帶兵打仗不如張輔、沐晟之流,卻也沒有弱到誰都能來碰瓷,甚至可以說朱高煦在大明如今的將領排行上是排得上號的。

他已經爲繼位登基這件事準備了十多年,謀算深沉,朱瞻埈怎麼都不相信自家二叔會選在這個時候起兵造反。

但送信來的信使面對朱瞻埈的質疑,只是對他回答道:“回稟鄭王殿下,漢王造反一事在雲南已經人盡皆知,當時太孫殿下前往漢王藩調查其凌虐地方一事,可漢王卻想要趁機劫持太孫殿下。

若非侍衛拼死力戰,帶着太孫殿下逃離漢王藩,恐怕太孫殿下就有生命危險了。”

“什麼?我大哥去我二叔的封地查案,差點被我二叔劫持?”朱瞻埈聽到這裡,除了感覺荒謬之外,唯一的感覺就是自家大哥這玩的是哪一齣?

以他的才智既然能看出朱高煦不可能在這種時候造反,自然也能看出朱高煦或許會爲難朱瞻基,但卻絕對不會傷其性命。

畢竟,折騰朱瞻基一頓只能算叔叔教訓侄子,就算皇帝和太子知道了,下旨申飭一下也就完事了。可要是真殺了朱瞻基,或者讓他有什麼好歹,那朱高煦基本上就可以說跟皇位沒有關係了,而且漢王一系也會跟着一起遭殃。

至於說後果,那絕對不會比他歷史上所經歷的掛爐烤鴨遜色多少。

不過考慮到二叔這個人做事有的時候真的不過腦子,朱瞻埈也不好妄下評論。

說到底,在這件事上即便這確實是朱瞻基算計朱高煦,想要用他的腦袋來成全自己的功勳和威名,朱瞻埈也只會是站在自家大哥這一邊。

所以他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詢問了一下各路平叛大軍接下來的動向,以及朱高煦和朱瞻基的情況之後,便讓人將信使帶下去休息。

“看來你這個大哥這一次是成長起來了啊!”孟青鱗知道發生了什麼之後,臉上的表情不由帶上了一絲笑意。

只是這笑意究竟是欣賞還是不屑,就是兩說了。

面對孟青鱗的笑意,朱瞻埈只是搖頭嘆息道:“早點解決二叔這個隱患也好,雖然他沒可能真的造反成功,但早點把他這顆雷拔了,也能給朝廷省點功夫。

要知道雲南這個地方,他如果真的造反的話,也是真的有成事的基礎的。

別的不說,光只是一個沐家就足以支撐起一整隻大軍了,他沐晟雖然是大明的忠臣,卻也並不意味着沐家不會背叛大明。

當年的沐英確實對大明忠心耿耿,更對洪武皇帝敬重有加,但誰又能夠保證當年留下來的恩情在經歷了一代人的消磨之後,還能讓沐家爲大明戍邊多久?”

雖然歷史上沐家一直堅守到了大明徹底滅亡都未曾背叛大明,但誰能保證在這個世界沐家還能永遠做大明的忠臣?

所以未算勝、先算敗,朱瞻埈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朱高煦和沐晟結盟,盡起大軍爲朱瞻基設套,擊敗他之後收編朱瞻基那一路的平叛軍,這樣一來朱高煦就有了起兵造反的資本。

這樣一來就算張輔有三頭六臂,也難挽回南疆的戰局了。

而如果朝廷不能夠迅速平叛的話,那這場叛亂就難控制了,到時候只怕是又要再來一次靖難之役。

至於說更糟糕的英國公張輔也跟着一起叛亂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但在朱瞻埈看來自家二叔可能還沒那個魅力。

所以對於朝廷來說,眼下個局面雖然不能說是最好的,但至少也是對朝廷有利的。

“算了,這件事和我們也沒什麼關係,他們遠在雲南,隔着十萬八千里呢!”朱瞻埈最終還是決定放任不管,這件事最終結果如何都和他沒有關係。

只是一旁的孟青鱗卻忽然開口說道:“你這大哥該不是想要和你爭儲,所以在爲自己造勢吧?”

“爭儲?他如果是個有能耐的皇帝,皇位讓他去坐也挺好啊!”朱瞻埈無所謂的擺了擺手。

370.第367章 火龍第120章 考慮將來375.第372章第17章 說服太子妃362.第359章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41章 絕天地通325.第322章 王命第149章 風調雨順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224章 靈丹與靈石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218章 夜話商稅第129章 鄭和艦隊第48章 朱棣要練兵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203章 出征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202章 後勤保障第126章 徵倭方略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183章 還朝第280章 返回福港357.第354章 淨天地神咒第176章 王爺天恩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101章 趙王買藥379.第376章 煊赫之威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189章 分歧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60章 戶部衙門第152章 “世宗大王”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第20章 亡國之禍第243章 刺殺338.第335章 熱議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263章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82章 黑土地第36章 朝堂解惑第270章 龍女第109章 大宴儀第131章 控風之術第39章 初試成藥第102章 賣了封地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303章 真龍出關375.第372章第69章 人道封神第166章 龍珠第232章 藍琪兒370.第367章 火龍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240章 兩京制第98章 化龍丹第147章 天津衛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148章 種水稻第3章 洞天葫蘆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40章 不死藥338.第335章 熱議第275章 大婚前夜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75章 鴛鴦陣改321.第318章 子嗣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第282章 地脈佈陣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379.第376章 煊赫之威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301章 繼續閉關第26章 計將安出?366.第363章 成仙第203章 出征第57章 十萬兩白銀第185章 加九錫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161章 對馬島第190章 超發第72章 羅盤造價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98章 化龍丹第273章 4K,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