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齊公平宋衛 鄭伯謀陳魯

公元前715年,冰雪初融,兩騎快馬飛出新鄭城門,一騎往東,一騎往西。

往東者入洛邑,傳書公子姬忽,令其前往陳室迎娶陳女嬀氏。

往西者入宛丘,致書陳公陳鮑,應其聯姻之請。

其時齊都臨淄城內亦有一騎快馬馳出,往南直奔衛、宋而去。

因之此時北方晉室內亂暫歇,亦無蠻夷賊匪作亂,齊公姜祿甫得以滕出手來圖取中原。

如今鄭宋之間雖無戰事,然因積怨太深,以致二邦貌合神離,加之衛人從中攛掇,鄭、宋、衛三邦之間再起兵爭乃是早晚之事,若是如此,齊室想要染指中原稱霸諸侯,將會難乎其難矣。

由是齊公姜祿甫欲謀定,不如搶先一舉成盟三邦,藉此擡高齊室威望,伺機獲取洛邑王室重視,其時天下諸侯維齊是尊,則霸業可成也。

大略謀定,何處着手便成齊公姜祿甫首要解決之事,眼下宋、衛自成一體,不若先從易處着手,先盟宋、衛,而後設法化解鄭與宋、衛之怨,引領三邦成盟。

如是想到,遂刻下書信一封,使人送與宋、衛二公手中,邀約二公赴會溫邑,請與會盟。

齊公擇取溫邑行會盟大典,乃是思及如週會盟,必定驚動天下諸侯,齊室威名必定遠揚,加之鄭室臨近溫邑,亦可就近調和鄭與宋、衛二邦之間紛爭。

書至宋地,宋公與夷召集羣臣商議,廟堂之上,宋公與夷執書問與堂下衆臣:“此乃齊公信簡,意爲邀約宋、衛與其溫邑會盟,衆卿以爲孤當否前往赴約?”

聞言,司馬孔父嘉當先出列諫道:“齊乃東方柱石,與其聯盟有利無害,就軍事而言,可大幅增強吾邦實力,其時宋、衛、齊三邦互成犄角之勢,東可輕取鄭室,西可駕馭魯人,南可臣服陳蔡,北可抵禦強晉;就民生而言,三邦會盟前所未聞,今日行此壯舉,天下必會爲之側目,其時宋室聲譽大增,君上威名必爲世人傳頌,諸侯歸附民心所向,圖霸中原指日可待也!”

待其說完,華父督亦出列上言道:“齊室真心求盟,固然是好,然齊地遠處東海之濱,吾等對其知之甚少,且齊室與鄭人行之甚近來往頻繁,鄭與宋、衛又素來不睦,若齊公勾結鄭人假借會盟之名,密謀圖取君上性命,在此情形之下,君上冒然前往,吾等救之不急,其時悔之晚矣,祈請君上三思而行!”

宋公與夷端坐君位,聞得二卿所言,陷入兩難境地,謂顧羣臣言道:“二卿所諫,皆言之有理,以致孤去往不是,不去亦不是。衆卿可有兩全其美之策耶?”

見君問道,華父督再開尊口,向上獻言道:“齊公書上明言,邀約宋、衛同往赴盟,君上何不資衛些許財物,央請衛公先行前往會見齊公,待其打探得虛實,其時君上只需順勢而爲則可!”

宋公與夷聞言大喜,言道:“此策甚佳,便依華父之言,不何人可願爲使,入衛行得此事?”

華父督續言道:“此事非君上親爲不可!請衛入齊,本有送羊入虎口之嫌,君上再不親臨示之以誠,恐衛公難以應準君上所請!”

聞其所言,宋公與夷亦感所言在理,由是當堂應道:“既然如此,明日孤便起程入衛,此事若成,衆皆功臣也!”

羣臣齊言相附,大事謀定,宋公與夷起身宣告退朝,隨之文由華父,武隨孔父,依序散去。

次日,宋公與夷車駕緩緩駛出都城商丘,一路向北行往衛地。

誰知車駕剛過邊境,行抵衛地垂邑,道聽途說聞知衛公姬晉亦已出使至此。

宋公差人前去打聽,得知衛公姬晉接獲齊公姜祿甫書簡後,亦想先行入宋,請與宋公與夷商議之後再做定奪,自離衛都朝歌,歷時三日行經此處。

未曾想衛公此舉正中宋公與夷下懷,於是宋公下令車駕停止前行,轉道行往就近城邑犬丘。

車隊入城之後,隨即又命隨行護衛晏祺領人前去相迎衛公姬晉,邀其犬丘相聚,繼而置酒擺宴,座等衛公到來,衛其接風洗塵。

且說晏祺領人出得城來,因未知衛公車駕現在何處,一路差人打探,終在離城三十里外官道之上尋得衛公車隊蹤影,聞得探子奏報,晏祺領人於其必經之路上等侯。

約過半個時辰,遙見遠方一隊車馬駛來,領頭騎甲打出一面“衛”字大旗,來人應是衛公姬晉無疑。

晏祺領人列陣道路中間,欲待迎領衛公前往犬丘與其君主宋公相會,不料衛公車駕行至二百米開外,便停止不再前行。

原是此時天色漸暗,遙見一隊騎甲駐守道路中,不知是敵是友,衛公姬晉亦不敢冒然前行,由是命近身護衛榮原查探。

正值晏祺犯疑其間,榮原已近至身前,聞其言道:“衛公車駕至此,何人如此大膽,膽敢阻其去路?”

晏祺拱手回道:“吾乃宋公治下晏祺,奉命在此迎侯衛公,有勞將軍通報一聲!”

待其言罷,榮原笑顏回道:“原是宋公人馬,有勞在此稍等,吾這便前去通報!”

說罷,調轉馬頭急馳而去,望其背影,晏祺領人駐馬原地等侯。

不消一刻,衛公車駕行近眼前,晏祺下馬上前請安,行於車前跪拜於地,開口言道:“屬下晏祺,領命在此等侯,奉迎衛公前往犬丘,與吾主宋公相會!”

聞言,衛公姬晉挑簾問道:“宋公不在商丘,何以現身衛地?”

晏祺回道:“吾主本欲北行使衛,途聽衛公亦已擺駕到此,由是轉道犬丘,特命某前來相迎!”

事已明瞭,衛公姬晉亦不再多言,放簾說道:“有勞將軍領道!”

晏祺領命,轉身上馬,領隊前行領路,衛公車駕隨後而行。

行不多久,便至犬丘城下,宋公與夷接獲晏祺快馬傳信,此時已在城口迎侯。

晏祺領衆行至跟前,先行下馬回命道:“回稟君上,屬下奉命已將衛公車駕領至此處!”

宋公聞言大喜,對其讚賞一番,繼而令其退下。

此時衛公姬晉亦已走下軺車,宋與夷一眼暼見衛公君言,立時笑面將上去,攜起衛公雙手,寒暄道:“在此荒郊小城得遇衛公,真乃天命使然也!孤已備下接風宴,今日與君暢飲不醉不歸!”

聞得此言,衛亦笑顏回道:“今日晨起,睜眼便見漫天紅霞,原是暗喻今日將於此與宋公相逢!”說罷,二公相視而笑。

既而二人攜手同行步入城中。

不多時,二人行至一處亭閣,上書“野山亭”三字篆書,亭下置有石案一張,另有石凳數個,案上擺滿酒菜。

二公同行步入亭中,無分賓主相對而座。

宋公與夷提壺倒酒,繼而舉樽相邀,謂對衛公姬晉言道:“山野小城別無長物,維有這山果珍釀還算可口,謹以此杯爲衛公接風洗塵!”

衛公姬晉亦端起面前酒杯,致言宋公與夷言日:“能於此處得遇宋公,孤之大幸也,然宋公出使至衛地,孤卻未能盡地主之宜,孤之罪也,聊以此杯以向公宋致歉!”說罷,率先舉杯昂首一飲而盡。

宋公與夷隨其後,亦將樽中美酒飲盡,放罷酒樽,謂對衛公姬晉明知故問道:“衛公出行至此,欲往何處耶?”

衛公姬晉肅顏回道:“正欲前往商丘拜會宋公,不期在此得遇宋公,宋衛兄弟之邦,孤亦不以虛言相欺,不知宋公是否收到齊公請盟書簡?”

聞言,宋公與夷故作驚訝之狀,接其言回道:“前些時日是有收閱,這不正欲前往朝歌,邀君一同前往。莫非衛公未得齊公相邀會盟?”

衛公姬晉微微搖頭,接其言回道:“非也!只因齊人與我二邦往來甚少,更無私交可言,齊公爲人吾等亦一無所知,突然邀我二邦前往會盟,孤確實心下存疑,不知是應該前往會盟,亦或是放任不管,先行觀望一陣!”

宋公與夷接其話語問道:“衛公何以會做如此想?”

衛公姬晉見問,急言道:“孤亦不知從何說起,此次會盟關係重大,事成,天下諸侯莫敢與我三邦爲敵,事敗,公與吾皆有性名之憂也!”

待其說罷,宋公敵頭假似沉思,獨自飲下一樽山果珍釀,繼而面對衛公說道:“若是如此,要知齊公是否真心與盟,維有當面前問於齊公,除此別無他法!”

聞言,衛公姬晉先是一驚,繼而探身向前,正色問道:“如何當面相問?”

見問,宋公亦探身向前,於其面低聲說道:“吾等可湊得一些珍器珠寶,令人前往臨淄送與齊公,以供盟典操辦之資,並邀其朝歌做客,欲諮其會盟細節。其時齊公若是慨然蒞臨朝歌,便是齊公真心想與吾等會盟,吾等如期赴盟即可;若是其託言不敢前往朝歌,便表明三國會盟乃是齊公所設圈套,伺機賺取吾等性命!”

聞言,衛公姬晉心中疑雲盡釋,大喜道:“宋公妙計也!”說罷,舉杯相邀,二公一陣大笑。

酒過三巡,二公攜手走下亭來。

待至衆人面前,二公互施一禮婉言辭別,繼而衛公登車,宋公上馬,各引本部人馬踏上返程。

臨行前,宋公與夷留下千金贈與衛公,資其實施野山亭謀劃,一入朝歌,衛公姬晉便從宋公之言依計行事,令人攜金千兩前往齊都臨淄,誠請齊公赴朝歌相會。

話說齊公姜祿甫此時亦在思量如何辦好此次會盟,正欲動身前往鄭室,欲說鄭公參與此會盟。聞得衛公姬晉請臨朝歌,由是計上心頭,不若藉此良機化解鄭、衛之爭。

如是想道,欣然應準衛公姬晉之請,約下旬日之後赴朝歌相會。

轉眼約期將至,齊公姜祿甫擺駕南下,初春風光無限,加之風和日麗,一路通暢無阻,齊公姜祿甫一行得以如約抵臨衛都朝歌。

聞知齊公行將入城,衛公姬晉萬分欣喜,隨即命人備湯置酒,親領文武前去相迎。

朝歌古城,殷商王朝四代舊都,立世八百餘年,其間數遭戰火洗禮,至今依舊巍然如故。

入得城來,眼見的青石路面平如靜水,四車並行猶顯寬敞,路邊亭臺樓閣此起彼伏,路中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齊公姜祿甫挑簾觀望,爲此昌盛景象感嘆。

正觀看之際,衛公姬晉領人行近車前,齊公隨即走車,行上前去與其相會。

二公相見互施禮畢,齊公姜祿甫讚道:“朝歌古城果然名不虛傳,繁華昌盛天下諸城無可與之比擬者!”

聞言,衛公姬晉笑顏回道:“齊公謬獎,臨淄霧都方爲人間仙境也!”

說罷,欲邀齊公前往侯府,爲其接風洗塵。

然齊公意興盎然,託言久困車中,身心俱乏,欲借春風登城一觀。

客有所請,衛公姬晉亦不好相攔,遂令隨從城下等候,親引齊公登上朝歌城牆。

上得城來,二公倚城而望,山川美景盡收眼底,齊公姜祿甫謂對衛公姬晉言道:“敢問衛公,上次登上城樓是何時?”

衛公姬晉回道:“邦中事務繁雜,極少能有閒暇登城觀景,上次登城還是即位大典時上城祈天!”

聞言,齊公姜祿甫微微一笑,轉而問道:“在此遠目望去,衛公可觀見何物耶?”

見問,衛公姬晉轉頭望向城外,繼而回道:“青山?綠水?恕孤眼拙,所見之物皆是世存常物,並無稀奇之處!”

聞言,齊公姜祿甫張開雙臂,遠望天際回言道:“山野障目,以至未能遠觀,透過山川,吾等所觀天下也!”

聞言,衛公姬晉知其言外有意,便不再與其談論山景,直言問道:“以此論道,齊公定有諫言賜教,不妨直言相告!”

待其說罷,齊公姜祿甫對其所言置若罔聞,續言問道:“不知衛公對此次會盟如何看待?於天下大勢又有何見解?”

見問,衛公姬晉持言以對:“三邦會盟,必定震驚諸侯,其時三邦合力,天下莫敢與吾相抗者,藉此稱霸中原,易如反掌也!”

聞其所言,齊公姜祿甫搖頭回道:“非也,吾等皆爲華夏兒女,同爲周室臣民,同室操戈實非孤之所想也!當下周室暗若,天下諸侯各自爲政,相互侵伐爭戰不斷,以致外敵有機可乘,南下中原劫掠猶入無人之境。三邦會盟僅爲開端,孤欲聯合天下諸侯,停息內亂一致抵禦外邦匪亂,重震周室盛世輝煌。”

齊公言罷,衛公姬晉對其拱手一拜,對其讚道:“齊公胸懷天下,心繫蒼生,真聖仁之君也,孤自愧不如!”

聞言,齊公姜祿甫搖頭擺手,示之以謙,繼而說道:“說之暢快,行非易事,亂世當道,諸侯相爭近百年,其間是非恩怨,想以孤一人之將其化解,無異於癡人說夢!”

見說,衛公姬晉接其言道:“承盟齊公看重,邀孤共襄壯舉,若得孤相助之處,齊公儘可言來!”

聞言,齊公姜祿甫大喜,撫其肩說道:“如此甚好,眼下便有一事需衛公襄助!”

聞言,衛公姬晉申手請道:“何事需孤相助?祈請齊公明言!”

二人邊走邊說,齊公姜祿甫緩緩道來:“衛地西境鄰邦鄭室,其君鄭公姬寐生乃周室卿士,其人忠君愛民,孤知鄭、衛不睦,有意說和二邦,邀鄭共赴溫邑會盟,不知衛公意下如何?”

聞言,衛公姬晉拱手致言齊公日:“齊公勿怪,此事恕孤無能爲力!鄭、衛相爭多年,而今已是仇深似海水火不容,即便孤肯應齊公之請與鄭言和,鄭人能釋東門之怨耶?”

聞言,齊公姜祿甫近身上前,執其手回道:“孤知此事不易,然事在人爲。衛公與鄭人之仇僅爲家仇,戎狄侵吾大周乃是國恨,國恨當先,些小家仇何值一提?再者說道,當年圍攻新鄭之時,亦非只有衛公一邦,另有宋、蔡、陳三邦,如今宋、陳二邦與鄭言和,若其未能釋懷東門被圍之恨,豈能與宋、陳言和?鄭公明曉是非之人,此點,衛公大可放心!”

聞其一習話,衛公低頭沉思半晌,既而言道:“既然如此,孤願與鄭人言和,有勞齊公前往說之!”

說罷,拱手一禮,齊公姜祿甫托起其身軀,言道:“孤自當盡力而爲!聞聽衛酒棉柔醇香,不知孤今日有無此口福?”

衛公姬晉見說,笑顏回道:“齊公說笑耶?衛酒管夠,今日與君同醉!”

說罷,二公相視一笑,即而緩步走下城來,登車直奔衛公侯府。

次日,齊公姜祿甫擺駕西行前往鄭地,衛公姬晉親自領人送其出城。

待其走後,衛公應先前犬丘之約,致書宋公與夷,言說齊公真心請盟,然欲擴大會盟規模,會盟天下諸侯,並將城上所談全數寫於書中。

而後靜侯宋公與夷迴音,三日之後,接獲宋公回書,書中諫言靜觀其變,伺機而動。

由是衛公姬晉座鎮朝歌,靜侯齊公音訊。此時,齊公姜祿甫車駕亦已抵鄭,得遇鄭公姬寐生盛情款待。

二公久未謀面,此次相見分外欣喜,入席便連飲得三樽,寒暄禮畢之後敘說正事,鄭公姬寐生問言齊公道:“齊公此次使鄭,有何賜教耶?”齊公姜祿甫笑顏以對,言道:“非敢賜教,孤有一事相請也!孤欲於溫邑會盟諸侯,已請得宋衛二邦共赴盟約,不知鄭公可願加入此次會盟?”

鄭公姬寐生聞言回道:“齊公親赴鄭地相邀,孤心甚慰感激不盡,然宋衛二君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次會盟恐有名無實也!”

見其如是說,齊公出言慰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其膽敢有負盟約,孤必帶甲親往討伐!”

鄭公姬寐生聞言大喜,笑道:“當今天下大亂,戰火叢生,百性苦不堪言,能與各邦達成盟好,以解百性之苦,孤之願也!既得齊公主持公道,孤身爲周室卿士,理當身先士卒,其時孤定如約前往溫邑參與會盟。”

見鄭公如此爽快應下會盟之請,齊公姜祿甫舉樽相邀道:“鄭公大義,社稷之福,百姓之福也,無可爲敬,借酒一樽以獻尊上!”

聞言,鄭公姬寐生亦舉樽示謙道:“孤等所爲不值一提,孤亦以樽中之久,謹祝此次會盟水到渠成!”

說罷,二公相視一笑,飲下樽中美酒。

宴席續開,席間二公說古論今,暢談天下大勢,不時傳來一陣陣大笑之聲。

應鄭公姬寐生盛請,齊公姜祿甫逗留鄭室數日,其間使人快馬致書宋、衛二公,書中言日鄭公願釋東門之怨,與二邦息戰言和,約期秋七月中旬同赴溫邑會盟。

中原事畢,於二月癸丑齊公姜祿甫辭別鄭公姬寐生,起行歸返齊室。

齊公姜祿甫走後未過多久,洛邑周室傳來消息,周王姬林任命虢公忌父出任王室右卿士。

無端被其奪權,鄭公姬寐生正欲前往洛邑面君討要說法,不料此時陳公陳鮑遣人送來書簡,書中問及公子姬忽何時前往迎陳其女嬀氏。

邦中事務繁雜,以致鄭公姬寐生盡將此事忘卻,今見其提及,便將此事提上日程。

依鄭人習俗,公子婚娶當祈福泰山,慮及近來所生事宜,鄭公姬寐生欲棄祀泰山改祭周公,藉此表明忠周之心,以辱周王弄權,再者溫邑會盟將至,亦可藉此表率諸侯,以示會盟之誠。

然周公祭廟地處魯地許田,前往祭拜恐生出事端。

由是,鄭公姬寐生謀定出訪魯地,欲以泰山之祊易魯許田。

擇定三月初十成行,風雨兼程行得十日,鄭公姬寐生率衆抵達魯都曲阜。

鄭魯二公有過數面之緣,亦算是舊識,魯公姬息聞得鄭公駕到,親領百官出城相迎,二公相見分外熱情。

互施禮畢,鄭公姬寐生公執其雙手慰道:“一別經年,魯公容貌深嵌腦海,孤日夜思之!鄭宋和談,魯公大恩,孤更是沒齒難忘!”

魯公笑顏道:“鄭魯兄弟之邦,鄭公之事即孤之事,略盡綿力不足掛齒!”

說罷,挽其手同登軺車,一路馳往魯公侯府。

府內已尊吩咐擺下接風宴,二公入席座定,鄭公姬寐生當先開口說道:“魯公調和鄭宋於孤大恩,些許薄禮,不成敬意!”

說罷,鄭公姬寐生眼望廳門,魯公姬息隨其目光觀去,只見廳外走進鄭甲兩名,合擡木箱一個,行至二公面前打開來,箱中盡是黃金珍寶。

見此,魯公姬息謝禮道:“寡人何敢貪此大功,鄭公禮過重也!”

鄭公笑顏道:“魯公過謙矣!鄭宋之爭,若無魯公出面調停,此時定是還在鏖戰,禮薄難表魯公大恩,萬望笑納,此次使魯實是另有一事相請,公若不收,孤亦不敢開口也!”

見說,魯公姬息亦不再推辭,使人收下,轉而問道:“不知鄭公此次使魯,有何事相請?”

言說正事,鄭公姬寐生肅面直言道:“犬子姬忽大婚在即,效仿先人禮拜泰山,恐惹諸侯異議,欲改祭周公,祈請以泰山之祊易魯許田,不知魯公意下如何?”

聞言,魯公笑道:“鄭公欲祀周公,國人之福,孤若不允,天理難容也!”

鄭公姬寐生聞言大喜,舉樽相邀道:“魯公大義,孤代鄭室臣民在此謝過,借酒一樽以敬尊上!”

待其言罷,魯公姬息亦舉樽相附道:“鄭公謬獎,孤實不敢當,與君同飲孤之大幸也!”

說罷,二公齊飲一樽。

意向達成一致,二公喜笑顏開,推杯擲盞暢談天下,宴至夜幕降臨方纔醉歸。

魯地事畢,鄭公姬寐生馬不停蹄敢回鄭室打點公子姬忽婚典事議,並致書一封送往洛邑,勸令公子姬忽擇時前往陳地迎娶陳女。

話說這姬忽接獲父君書簡,二話不說辭別周王姬林,連夜馳馬回鄭。

面君問日:“和陳與盟,邦國之大計,兒臣別無異議,既已成盟,何需再結姻親?依兒臣之見,當是多此一舉!”

鄭公姬寐生聞言回道:“亂世春秋,權益當道,盟約猶如廢紙,維有連姻或可困縛盟邦,讓其爲我所用!”

一習話語說得姬忽無從辯駁。

四月甲辰,姬忽依父之言前往陳地迎親,陳公陳鮑厚禮相待,許以陳女嬀氏,甲寅,姬忽攜陳女嬀氏領衆返鄭,陳人陳鋮隨行相送。

行得三日入鄭,於其父鄭公姬寐生主持下,先成婚,後入許田祭祀周公,以告先祖。

陳鋮觀隨行觀禮,心生不滿,返陳面君言曰:“臣以爲鄭人此次與吾和親,非真情實意也!慶典數日之久,公子姬忽終未正眼觀其妻,同寢一室而未有夫婦之實,如此何以能育?陳鄭合盟終難久矣!”

陳公陳鮑聞言,嘆道:“鄭公姬寐生一邦熊主也,終非池中之物,雖是真龍天子亦無法將其困縛,更別說弱邦鄰國如陳者,與其聯盟於陳百利,日後天數難料,思之無用!”

自此,鄭陳之間相安無事數十年之久。

轉眼之間,時至溫邑會盟之期,齊、鄭、宋、衛四君齊聚溫邑,會與瓦屋。

周公黑肩應邀,前往主持盟典,秋八月中秋禮成,於齊公姜祿甫撮合下,鄭、宋、衛得以互釋前怨終成盟好。

盟典過後,宋、衛二公先行各自返邦,齊公姜祿甫得鄭公姬寐生相邀,並應周公黑肩之請,同往王畿覲王。

二公由周公黑肩引領,行至洛邑王室廟堂,王前二公施以君臣之禮。

周王姬林自掌周室江山,還未曾有過諸侯君主自請前往覲見。

今日悍鄭強齊二邦之主齊至,不免有些沾沾自喜,意欲借二邦之力重振周室雄風。

當下起身張開雙臂虛請一回,言道:“二公同至,王畿生輝,寡人之榮欣,快請平生!”

二公應諾起身立於大殿一側,周公黑肩上前稟道:“齊公說和鄭、衛、宋三家成盟,助吾王平定四海止戰護民,社稷之臣也!”

周王姬林聞言大喜,接其言道:“齊公大義心繫海內,憐天下蒼生之苦止兵歇戰,周室得公良臣復興有望,敢請齊公常駐洛邑,以謂寡人詢之治國良策!”

齊公姜祿甫聞言出列面王回奏道:“吾王錯愛,臣受寵若驚,然······”

未待說完,周王姬林會意,知其難以挽留任職王畿,然心有不甘,欲委以重任再做一博,由是斷其話語續言道:“齊公過謙矣!先王許鄭武公爲右卿士,奉衛武公爲左卿士,然至今日二公皆歿,衛室內亂自顧不暇,鄭境興兵紛爭不斷,以至無人輔政,懇請齊公留待洛邑輔佐寡人,公意可否?”

待其說畢,齊公姜祿甫聞言躬身一禮,回言道:“得王如此看重,臣本當慨然應諾死而後已,然齊處東海之濱,海上東夷做亂,陸上林胡患難,加之晉室內亂,戰火燒至齊境,臣之封邑危難,一時難容臣脫身他顧,還望吾王恕臣一心難以二用!”

一習話語說的誠懇有禮,周王姬林亦知其難以挽留,便也不再強人所難,接其話語言道:“即是如此,寡人亦不便多加強留,願齊公早日勘平邦中禍亂,周室大門永爲齊公敞開,司徒一職非齊公莫屬!”

聞言,齊公姜祿甫謝恩退立一側,周王姬林轉而言對鄭公道:“此次瓦屋會盟,鄭室能與衛、宋釋怨成盟,百姓之福也!加之鄭室立邦周鄰,鎮守周室東大門,護佑周室王畿,鄭公功不可沒。願公恪守君臣之道,上下同心重鑄周室輝煌!”

因鄭周多生齟齬,君臣二人不和天下皆知,聞言鄭公姬寐生出列謝恩,亦未多言,躬身一禮回道:“謹遵吾王號令,臣當盡忠職守保境安民!”

待其言罷,周王姬林稱其身體睏乏宣告退朝,周公黑肩並鄭、齊二公施禮依序而退。

朝後,周公黑肩欲請二公府上赴宴以盡地主之宜,然出得宮門便得奏報東海蠻夷趁虛做亂,齊公姜祿甫謝周公美意,便匆匆駕車離去。

待送走齊公,鄭公姬寐生亦稱邦務繁忙,告別周公黑肩領衆返邦。

因戰情緊急,齊公姜祿甫一路急馳,急行七日趕抵齊都臨淄。

下得車來快步行往廟堂,急召文武衆卿前往廟堂議事。

朝報得知此次東夷來犯,全仗齊將連硑統兵有方將其擊潰,海濱漁民方纔逃過東夷賊匪劫掠。

邦中有驚無險,齊公姜祿甫心中巨石緩墜落地,由是便可別無他顧,專心處理中原事宜。

三邦會盟使其名聲大噪,齊室稱霸之路更進一步。

此次會盟達成,魯公姬息爲其出謀劃策,連鄭訪宋當屬頭功,齊公姜祿甫差人備下重禮,令夷仲年使魯至謝。

歷經七日奔波行抵魯都曲阜,夷仲年帥衆直去行人府,依例呈交過國書等侯召見。

卻被告知魯公姬息出使莒地未歸,讓其去往驛館等侯。

主家不在,夷仲年亦無他法,只得領衆去驛館暫歇。

入得驛館不過半日光景,便聞魯大夫衆仲前來拜訪。

二人相見寒暄一翻,繼而選得一僻靜雅間相對而坐,衆仲當先致歉道:“貴使駕臨敝邦,禮應吾主魯公廟堂召見,然近日吾主出仿莒地未歸,只得使吾待爲接待來使,失禮之處還望勿怪!”

夷仲年笑顏回道:“國事爲大,邦交至重,且免得此等虛禮!外臣此次前來亦無甚大事,此次三國會盟的成,吾主齊公感念魯公四處奔波,力成此事功不可沒,特命外臣攜得些許薄利前來致謝!”

見其說道,衆仲亦回讚道:“齊公大義,釋三邦之怨促成合盟,視天下蒼生安危己任,天下諸侯若論賢者,無出齊公左右,當爲四方君侯效仿之楷模。如此大義之舉,吾等魯人更無由袖手旁觀也!”

說罷,二人舉樽共飲一杯,繼而談古論今,借酒暢言半夜方散。

至次日,魯大夫衆仲親送齊使夷仲年出城,目送其車隊消失天際方纔領衆回府。

話鋒轉至魯地,且說魯公姬息爲何出訪莒地。

鄭、宋、衛三家止戰成盟,與魯東西對立。

若是三邦聯兵伐魯,魯軍僅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此使齊人乘虛南下,魯室立有滅邦之險。

此前齊公欲成三邦會盟大計,前來求策之時,魯公姬息便隱有擔憂。

然北方強齊前來求言,明言拒絕亦非善舉,如今三邦會盟已成,形勢一眼明瞭。

爲保魯室無虞,唯有一計可行,便是籠絡莒紀以制齊。

好在魯莒盟好,且魯、紀亦以歇戰言和,如此可保魯地無後顧之憂,再以利好盟結鄭宋衛,則可去兵爭之險。

兩者達成,魯室方能於中原大地穩住腳跟,想及此間種種,魯公姬息爲穩固莒紀盟好,遂備下重禮出仿莒地。

魯莒本就爲姻親之盟,此次親仿莒地,莒君莒子大爲高興,領魯公於浮來遊賞半月之久。

後經莒君莒子提議,欲邀約魯公姬息同遊。

然天有不測風雲,信使還未遣出,便自魯地傳來噩耗,魯司空無駭病重仙逝。

軍中無將掛帥,稍有差池便有覆國滅邦之危。

魯公姬息嗅知危機,絲毫不敢大意,隨即辭別莒君莒子,連夜擺起車架趕回魯地。

魯公姬息端座馬車之中,無暇顧及窗外雪景,一路閉目沉思。

車架急馳三日,行抵曲阜城下,魯公姬息挑簾觀望,既而下令隨行副將繞開正門,轉由西北偏門入城。

進城慢行約莫半個時辰,魯公姬息一行到達府邸。

入得府門,魯宮轉身面對隨行人等,肅顏傳下君命,此行返邦不可走漏半點風聲,並使人前往召見羽父、衆仲,請其後府寢宮議事。

不多時,二人驅車齊至。

下得車來,互施禮畢,二人齊步同往魯公寢所行去。

此時,魯公正於寢宮思焦急等待,來回渡步,忽聞二臣齊至,既而快步迎向前去。

二臣行至門前,望見魯公出門來迎,二人連忙上前,施以君臣之禮。

魯公姬息見狀,拂袖言道:“急召二傾,實有要事相商,無需多禮,進屋說話!”

二卿應諾,尾隨魯公姬息身影,依序行去入房中。

三人分賓主座定,魯公姬息嘆息一聲,開口言道:“今三軍主帥司空無駭驟然仙逝,軍中無人主事,以致軍心不穩,四鄰諸侯虎視眈眈欲食魯地!此事處置不當,立有覆邦之險,不知二卿有何良策,可化此危局?”

話音落地,大夫羽夫起身言道:“君上所言極是,臣意眼下二事最急,一爲司空無駭喪典處置,二爲司空要職人選擇定。”

言罷,大夫衆仲起身接其言道:“臣意亦是如此,司空無駭掌軍十餘載,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加之治軍有方,營中官兵對其敬仰有加。今其殯天,忘君上多加撫卹,論功行賞以安軍心,若不如此難安士卒之心,恐生兵變!”

見說,魯公姬息忙問道:“若是如此,愛卿何以教孤?”

大夫衆仲接其話音回道:“天子以立諸侯而頌有德之人,兼以賜姓封地揚其功。君上何不效仿之?”

聞言,魯公姬息面顯茫然,大夫羽父見狀奏道:“無駭曾領兵入極,血戰極侯攻下極地,臣請君上將極邑封與無駭後裔族人,以示君上賢德!另臣知無駭字展,可諡無其族,彰顯其名以固軍心!”

聞之,魯公姬息大喜歡,讚道:“賢卿良策,孤定當從之!”

說罷,魯公斂顏續言道:“兵書有云,國之所依者兵也,兵之所依者將也!當下司空要職空缺,以致軍心不附,二卿意下以爲何人可當此大任?”

見問,二人低頭思索一陣,羽父當先回道:“臣聞無駭膝下一子,自幼熟讀兵書,八歲隨父出征,現爲隨軍參將,臣思此人可當大任!”

聽至此處,大夫衆仲接言道:“羽父所言之人,莫不是無駭幼子展商!臣亦聞知此人,自無駭仙逝至今,此子堅守軍營,軍中大小事務盡由其操辦。軍中無帥,營中未見絲毫亂象,此子功不可沒!”

聞言,魯公姬息點頭讚道:“即是二卿力薦,此子定乃大材,明日孤邊檄文撫卹無駭族人,傳詔展商接任司空!”

二臣聞言齊聲應道:“吾主明斷!”

大事議畢,大夫羽父、衆仲先後退去,僅剩魯公姬息獨做按前揮筆撰寫檄文!

次日,魯公撫卹檄文盡貼於曲阜大街小巷,百姓見此無不頌揚魯公賢德。

詔命傳至曲阜大營,灼升無駭之子展商接任司空,營中將士大呼展氏萬歲,勤加操練是以軍心大震!

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17章 宋軍御三師 鄭師戰九州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20章 晉亂兄戰弟 宋患臣弒君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53章 楚熊貲徵巴 齊小白伐魯第015章 齊公平宋衛 鄭伯謀陳魯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20章 晉亂兄戰弟 宋患臣弒君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53章 楚熊貲徵巴 齊小白伐魯第045章 乘丘魯卻宋 莘邑楚侵蔡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17章 宋軍御三師 鄭師戰九州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15章 齊公平宋衛 鄭伯謀陳魯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43章 齊後爭君權 魯師出中原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15章 齊公平宋衛 鄭伯謀陳魯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復生亂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鄭衛師向魯第039章 亂點鴛鴦譜 難續亂世情第042章 文姜三勸兄 無知禍弒父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45章 乘丘魯卻宋 莘邑楚侵蔡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謀天下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42章 文姜三勸兄 無知禍弒父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14章 連齊魯伐邾 和宋鄭盟陳第004章 武公滅姬胡 文侯殺攜王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20章 晉亂兄戰弟 宋患臣弒君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鄭衛師向魯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45章 乘丘魯卻宋 莘邑楚侵蔡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17章 宋軍御三師 鄭師戰九州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42章 文姜三勸兄 無知禍弒父第017章 宋軍御三師 鄭師戰九州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鄭衛師向魯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14章 連齊魯伐邾 和宋鄭盟陳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28章 楚候謀隨境 齊公御北戎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43章 齊後爭君權 魯師出中原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第042章 文姜三勸兄 無知禍弒父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