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

竇固、耿忠從雒陽帶來的五千勁騎,又編入了張掖、敦煌郡兵和盧水羌人、南匈奴、鮮卑、烏桓一萬餘騎,此刻,二將麾下主力一萬四千餘鐵騎,加上班超別部二千餘刑卒,在漫天的小雪花中,整齊靜列於校場之上!

各營序列分別是:

屯騎營,由北大營營兵及盧水羌兵組成的鐵甲重騎營,兵力三千餘人,主破敵陣。屯騎校尉渠耆,河西羌人,四十歲,早年被竇固改漢名爲渠耆。他使一對流星鐵錘,有萬人不擋之勇,是竇固手下第一員虎將。屯騎營軍司馬耆莫,使丈八長矛,有萬人不擋之勇。

越騎營,由北大營營兵及南匈奴、鮮卑胡騎組成的輕騎營,兵力二千餘人,主快速掠陣,迂迴殲敵。越騎營校尉趙統,南匈奴人,是年已四十七歲的漢軍老將。使一根渾鐵棍,號稱萬人敵,擅騎射,尤擅馬上速射、連射。越騎營軍司馬莊曾,披髮着甲衣,使一根長鞭,勇力過人。

值得一提的是,越騎營另一位司馬是鮮卑萬騎長杌僨季,梟勇善戰,其麾下有八百鮮卑胡騎。到了東漢桓帝時代,杌僨季之孫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曾使鮮卑強盛於一時。

長水營,由北大營漢軍士卒及鮮卑、烏桓騎卒組成,是鐵甲重騎營,主破敵陣。長水營校尉孫喆,漢楚地人,四十歲,使一柄精鐵大刀,號稱楚地軍神。長水營軍司馬仇崮,使一杆丈八長矛,勇不可擋。長水營本爲水軍編制,徵漠北無需水軍,借其編制也。長水營另一位司馬爲烏桓骨都侯謖橴,他領七百烏桓重騎加入長水營,後統一烏桓,成爲一時中興之主。

漢騎營,由二千餘北大營營兵、酒泉﹑敦煌﹑張掖漢軍郡兵組成的鐵甲重騎營,主破敵陣,護衛中軍。其卒多劍客,實質由北地遊俠組成,又稱遊俠營。漢軍將軍府下設五營(部),分別由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營。竇固軍中不設步兵,便將步兵營編制改編爲漢兵重騎營。

漢重騎營校尉劉萊,漢青州東牟夷人,四十三歲,使丈八蛇矛,早年隨竇固徵戰時,即有萬夫不擋之勇。而漢重騎營軍司馬蘇安,是馬上劍士,也是一名百戰驍將,萬人敵。

射聲營,又稱騎弩營,由三千騎弩兵組成,均持快速勁弩(注:即用雙臂拉開的“擘張弩”),主騎射、壓陣、遠程殺敵,兼後軍。同時,每人還配“蹶張弩”(注:用腳踏拉開的強弩),下馬即可如步兵一般在要點防禦。射聲校尉曹錢,漢人,四十歲,使丈八長矛,擅馬上弩射,更擅長馬戰。而後軍軍司馬李東,使丈八長矛,擅馬上弩射,功夫精絕。

漢軍別部,又稱刑卒營,由一千七百刑卒和三百五十餘名太華山士卒組成的鐵甲重騎營,主偏師,任奇兵。由於是刑卒組成,因而別部並非漢軍正式編制。別部假司馬班超,四十一歲,使長矟,勇力過人,有大漢第一劍客之稱。

拋車營,由八百拋車兵和千餘工匠、輜重兵等組成,擅製作投石車或拋車,主攻城、破障。拋車營司馬永元,兼兵曹掾史,能馬上騎射,擅製作器械。

斥候營,由數百名功夫超羣、敵後偵察技藝高超的斥候組成,主全軍整肅、除內奸、刺探敵情等。刺奸掾史波紹,擅偵探,能飛檐走壁,此時正帶着他的部下,早已經潛入天山,刺探匈奴軍情……

點將儀式開始,鼓樂聲起,竇固和耿忠在隆隆的戰鼓聲中,邁步登上點將臺。臺下旌旗獵獵,各營軍容整肅,戰馬蕭蕭,士卒抖擻。兩位百戰老將,看着麾下戰陣,不禁金戈鐵馬,豪情滿懷!

建武年間,光武大帝裁撤郡兵,漢軍大規模縮減,戰鬥力大幅下降。漢明帝自定計北征以來,便下決心練兵。歷經三年訓練,現在的漢軍主力,戰力已經大幅回升,已經成了一支虎狼之師!

竇固在點將臺上扶膝坐定,耿忠立其身側,揮動令旗!

“轟!”

一聲炮響,旗杆下的十二名劊子手舉起手中的鬼頭漢刀,大刀如冷月閃電一般落處,鮮血濺起如桃花朵朵,十二顆頭顱瞬間滾落黃沙之上,十二名罪行累累的掠邊匈奴俘虜,已被鬼頭大刀斬首祭旗!

鼓樂聲停,竇固開始拜將,並由耿忠高聲發令:“壬申年癸丑月癸亥日,奉車都尉曰:令屯騎校尉渠耆爲前軍主將,行先鋒之職!屯騎營軍司馬耆莫,爲前軍副將!”

渠耆健步登上點將臺,先向竇固行軍禮,並莊重接過竇固手中的軍旗,並手舉戰旗,返回軍陣。而他身後,三千餘體格健壯的披髮羌人,則舉起兵器,齊聲吶喊歡呼!

“令越騎校尉趙統,爲左軍主將!越騎營軍司馬莊曾,爲左軍副將!”

趙統健步登上點將臺,先向竇固行軍禮,並莊重接過竇固手中的軍旗。然後手擎獵獵飄揚的赤色戰旗,返回軍陣!

……

“命別部假司馬班超,爲別部主將!別部刑卒、假軍侯淳于薊,爲別部副將!”

耿忠發完令,大校場上如微風掠過湖面,士卒們小聲地騷動了一陣。人家各營都是一名二千石校尉和一名一千石軍司馬,爲主副將。可別部竟然是一名假司馬、一名假軍侯,爲主副將。而且,這名假軍侯,還是一名無點滴軍功、揹着二百餘條人命、大罪在身的待死刑徒,這不能不讓人震撼!

“假軍侯”這三字從主帥竇固嘴中說出,淳于薊這個“假軍侯”已經名副其實。大戰將至的時候,竇固重用淳于薊,全軍上下無人不服。惟能者上,跟着這樣的將軍打仗,你只有歎服!

但竇固、耿忠如此“厚待”別部,並非所有將領都心服口服。

主將是全軍的核心,副將平時要管理別部三曲,戰時可是要領軍衝鋒陷陣的。由一千餘死罪刑徒組成的別部,領軍副將竟然也是一個重罪刑徒。僅僅因爲勇力超羣,便能勝任別部副將之職麼,便能幫助班超打勝仗麼,這讓衆將校心裡忐忑不安。況且,本來衆將對主將班超就充滿懷疑。因此,此時的校場之上,疑慮氣氛在陣列中蔓延着。

漢騎營校尉劉萊怒視着將臺上的竇固和耿忠,如果班超是功臣、列侯之後也就罷了,可班超不過是小小的徐令之後。他對百戰名將竇固僅僅因竇班兩族世誼深重,便不顧大局,無視尊卑,如此重用班超,感到難以理解,感到困惑!

別部是漢軍奇兵,所謂正奇相合,方能取勝。劉萊是驍將,竇固率領萬餘兵力承擔着攻擊白山呼衍部二萬餘鐵騎的重任,而且還幾乎在皇帝面前立下了軍令狀,按理老成持重、用兵謹慎的竇固應該擇一位戰功等身、衆望所歸的可靠之人將別部。包括劉萊在內的衆將領,對頭頂着史家之後和劍客光環,只會玩弄商賈美姬的班二公子,心裡是一點信心都沒有。

雒陽城早有傳言,西域商賈權魚的兩個美姬小魚兒、曼陀葉,都與小書傭班老二有一腿。當年的盜竊典藏案,班超爲了一個女人,竟然冒着族誅的危險,偷竊先姑班婕妤真跡,令人匪夷所思。這樣一個浪蕩子弟,即便他曾經取得過茂陵之戰的勝利,劉萊等將還是從心裡排斥班超!

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三章 太后嚴詔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十三章 班勇出世2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二十四章 帝都名媛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二十四章 潛入楨中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