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

漢軍集結在四地,按照皇帝與竇固原定的北征計劃,只有竇固與耿秉這兩路會真正出擊漠北。另外兩路,屯居塞北,既是疑兵,也是戰略後援。可皇上的出征令,卻是四路大軍同時出塞。這讓竇固和耿忠大爲震驚,漢軍兵力不佔優,除白山外,敵蹤影不明,爲何分散齊出?!

“都尉,這是爲何?”此刻竇固的中軍大帳內只有竇固與耿忠二人,耿忠讀完詔書,便欲哭無淚,心驚肉跳地問道,“如同二人相搏,張五指捅,而非握拳相擊。倘若北匈奴人聚全力斬吾一指,吾軍無後援,當奈何……”

竇固沒有讓耿忠說下去,他擺擺手道,“皇恩浩蕩,天意難測。對吾二人而言,即便張開五指,或僅用一指,吾也要捅死、掐死呼衍勺……”竇固此時也感到迷惑,作爲主帥,面對突然變化,他顧不上埋怨,而是緊盯着沙盤上的當面白山之敵,在全盤謀劃如何出征、如何致勝。

畢竟,他是立了“軍令狀”的,他沒有退路。漢軍敗,他則必死,竇氏世族從此也將慢慢湮沒在如林的世族之中。勞師遠征,如漢軍慘勝,他的歸宿仍將是雒陽詔獄。

當初北匈奴國師呼倫使“死間計”,用“使節案”構陷他這個漢軍主將,功臣之後、列侯、朝中衆臣曾羣起參之,曾差點讓他落馬。雖然皇上英明,最終保護了他。但他清楚,如果此次出征不能大勝,這些人絕對饒不了他。

雖然皇帝令漢軍四路盡出,完全出乎竇固意料。但他很快就鎮定下來,作爲統帥,他一舉一動,關係漢軍成敗,他必須想明白這決策背後的東西,既要確保漢軍必勝,又要儘可能讓整個北征符合皇帝的思慮。

此事來得突然,馬廖已至隴右,沒有時間進言。太尉趙熹、司徒王敏、司空牟融和尚書令孫堪等衆官,均是同仇敵愾、贊成北征之同儕,他們中斷不會有人出此下策。只有一種可能,突然爆發的淮陽王劉延謀反案,讓皇帝自己長思後作出了重要決定!

想到這裡,他心靜如水。

朝中發生的大事,竇固身在中樞,自然清楚。早在今年夏天時,有司就密奏淮陽王劉延謀反,證據是劉延與謝弇(注:即劉延愛姬謝氏胞兄)、駙馬都尉韓光(注:即劉延姊姊館陶公主夫婿)合謀,私作圖讖,密招私兵,甚至在祭祀神靈時許下毒咒,惡毒詛咒朝廷,盼着漢明帝早亡,自己好上位(注:其謀反手法比劉荊高明,但也與劉英一個水準)。

楚王劉英案仍未了,濟南王劉延又謀反事發。漢帝國舉國震驚,漢明帝更是雷霆大怒。

宗正劉般迅速鐵腕查辦,韓光、謝弇因罪被殺,其供詞牽連涉及到五百餘人,全都被誅殺或流放。鑑於劉延行爲惡劣,宗正劉般與永平初年處理劉荊案的雁侯樊鯈一樣,鐵面無私,上奏明帝,請求誅殺罪魁劉延。但漢明帝劉莊以爲劉延所犯的罪行輕於楚王劉英,所以僅去其封國,並遷劉延爲阜陵王,食邑改爲兩個縣。

這場驚天動地的謀反大案,雖然與楚王劉英案一樣影響深遠,無數列侯、功臣之後和朝廷重官卷入其中,但最終因漢明帝的鐵腕、嚴厲和仁慈,一場鬧劇慘淡收場。也只有東漢初年才能如此寬仁,換任何一個朝代,犯謀反大罪的劉荊、劉延、劉英三王則必死!

耿忠是戰將,可竇固不僅是戰將,他還是先皇的駙馬,他比耿忠想得要更多、更遠。帝國時時處在風雨飄搖中,皇帝命四路大軍同時出征,雖然分散了兵力,但卻避免了邊將擁兵自重。畢竟,劉英與劉延未掌兵權。可誰又能保證掌兵的將領,不會與某個心存異志的諸侯王有聯繫?

治河剛畢,這個功在千秋的浩大工程,從永平五年開始籌劃,歷經七年準備,到永平十二年正式開工,永平十三年告成。這個造福千秋萬代的偉大工程,耗資一百三十多億錢,耗盡了府庫,漢帝國財政雖然未到捉襟見肘之時,但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永平年間,雖然國內災難頻仍,但總體上仍是年年大熟,物價大幅下降。舉國一片太平盛景,慄每石僅三十錢,人民安居樂業。

當時朝廷按“三十稅一”收取田租,各種末業稅外,按丁、口徵賦的算賦、口錢和更賦,以及與外族互市之關稅、外族的朝貢和奴婢賦稅等,每年大司農和少府收入加起來,財政總收入高達八十億錢左右。

但除去官員俸祿、邊防開支、賑災等支出,每年朝廷僅能結餘約二十億錢。

一個治水工程,已耗盡了朝廷整整七年多的財政結餘。此次出征,除各地郡兵由朝廷與各郡共同供養外,刑徒兵需賜弓弩衣糧,募集世子從軍,供養南匈奴、鮮卑、羌人等夷兵,總支出當達數十億。作爲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北征迫在眉睫,事關帝國興亡,皇帝不得不謹慎小心。

竇固深知,由於得到了他這個漢軍主將的“軍令狀”,皇帝的分兵策略,仍是建立在能取得北征勝利的基礎上進行的。說白了,他竇固必須確保北征勝利,否則,最終北征失敗的罪責,只能由他一人承擔。

竇固不想多去思考宮廷之爭,作爲先皇駙馬,他見多了宮廷權術。四路大軍中,他的兵力並不佔優,但作爲漢軍主帥,作爲承擔主要攻擊方向的一路,皇帝對他寄予厚望,他只能確保成功!

他端坐在沙盤前,整整長考了幾天後,突然做出了一個重大而隱密的決定。他對中軍掾吏樨子道,“秘傳班司馬!”

……

正月初二,涼州大營的大校場之上,黃沙陣陣,軍旗獵獵,三軍整肅,長槍如林,金鼓和號角齊鳴。從大軍離開雒陽起,衆將佐們一直盼望的高臺點兵拜將典禮,正式開始了!

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二十章 楨中危難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十章 貪淫惹禍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十七章 激戰東城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