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河西陣圖

軍侯們指揮士卒在這片高地上開始紮營,他們剷除一人深的枯荒茅草、雜荊,按序紮下帳蓬,臨時營盤很快便建成了。

別部要在這裡駐訓三年,軍候們又帶領刑卒策馬到八九里外的太華山麓,到傍晚時,便伐來無數大木,開始建築營寨。到第二天傍晚,轅門、望樓、寨柵等,便全部製成。堅營已成,班超給營地起名爲“別部營”。

漢軍出征,根據征程遠近,一般會有大批役夫、役婦押輜重隊隨行。假如十萬大軍進行數千裡遠征,則輜重隊會佔去大部,最多時能佔去八成。但別部三百餘卒徙太華山駐訓,未帶役夫、役婦,輜重由兵曹吳彥帶十數名輜重兵馭幾十峰駱駝隨軍而行。

刑卒們紮營畢,又在敷水上的官橋兩側,按吳彥畫好的圖形,建起幾座簡易木橋。營區則建在敷水東的高臺之上,一河之隔的這片廣大區域,便成了天然的訓練場。

這片訓練場是崤函官道上必經的節點,西起長安、東至京城雒陽的官道,在陝州境內俗稱爲崤函官道,是“襟帶兩京(注:即西安、雒陽)”的鎖鑰,是自古以來中原通關中、達西域的咽喉要道。而別部這三百卒,也成了屏障京城雒陽的第一支漢軍部隊。

營柵、木頭營房、橋樑已經建成,在敷水旁邊紮營畢,當天晚上班超便升帳,將三個曲分成三隊。按照北軍練兵署規定的內容,訓練內容分體能、步戰、馬戰、步射、騎射、斥候、騎兵陣法(佈陣、破陣)、掠營、衝擊、隱藏、攻城、守城和沙漠作戰、山地作戰等共二十餘個科目。

這些共同內容,都是奉車都尉竇固與騎都尉耿忠親自定下的,也是漢軍的基本功,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班超則根據匈奴人的作戰特點,又規定三年練兵,以“肉搏”、“騎射”、“奔襲”和“將兵”爲四個重點,並規定了每天的訓練量,每十天檢查比武一次,每兩個月大比武一次。

永平五年,竇融將《司馬兵法》、《六韜》、《三略》、《鬼谷子陣圖》和《河西陣圖》五卷羊破書傳與班超,其後多年,班超精心研習。尤其是《河西陣圖》,記錄了河西軍與北匈奴、隗囂的大戰歷程,每一戰後,竇融都會詳細記錄自己的戰場心得,可謂彌足珍貴。

《河西陣圖》最後一章中,竇融對兇悍的北方遊牧民族的作戰特點,進行了細緻總結,竇融的結論是八個字,即“少搏長圍”。他認爲,北匈奴人的戰術,說白了,就是“少短兵相搏”,而“長狩獵圍獵!”

對北匈奴的這種遊牧戰術,竇融形象地稱爲“沙漠狼羣之術”,並用三句話進行了精闢概括,即“行如滿月問路,進如羣狼畢至;臨如塵暴席捲,圍如衆狼狩獵;陷如萬箭鑿心,祭如徑路取首。”

所謂“行如滿月問路,進如羣狼畢至”,竇融解釋道,“北匈奴習俗,慣滿月進兵。行軍必多路哨探一二百里,如狼羣‘問路’。其後大軍方行,疾如潮水,一涌而至!”

所謂“臨如塵暴席捲,狀如衆狼狩獵”,即“每臨戰陣,必千騎賁張,如沙漠塵暴,席捲而至。其臨敵戰術,如獵人羣集狩獵,舉族圍捕,陣勢龐大,以包圍爲主,其勢不可擋。”

所謂“陷如萬箭鑿心,祭如徑路取首”,就是“交鋒之始,即以堅騎,徑衝敵陣,不論衆寡,長驅直入。若一衝不動,則次隊再撞。不畏堅壘,不計死生,如祭徑路,取敵首級,最後屠城!”

“徑路”是匈奴人的戰神,在匈奴人的習俗中,“徑路刀”(注:即匈奴人的彎刀)是直通靈魂的。故而在大戰中,匈奴人往往要取人首級爲酒器,並對佔領地實施大規模屠城。

在數十年與匈奴人的血腥較量中,竇融大人對北方兇殘的匈奴人,已經認識到了骨頭。數千年在漠北苦寒地帶形成的遊牧戰術,何其剽悍、兇猛。班超早已經將竇融大人的心得牢記於心,他清楚得很,別部要成爲如大秦軍隊“銳騎營”那樣的勁旅,就必須在戰力和意志上超越兇悍的北匈奴人!

可別部現在僅有三百人,如果按照滿編三千人算,還有二千餘人全部是待死刑卒,要到三年後出塞前才能補充到別部。這二千餘人得不到訓練,班超現在只能將希望都放在這三百人身上,把他們訓練成兇猛的老虎。將來,就靠這三百隻老虎,帶領三千烏合之衆去跟北匈奴人拚命!

想明白這些,他將竇固和耿忠規定的訓練科目,簡化成“肉搏”、“騎射”、“奔襲”與“將兵”。肉搏,是最基本的戰技,包括步戰、馬戰、陷陣等。騎射,包括步射、馬射,要能在疾馳中百步穿楊。奔襲,包括了其它所有科目,是別部作爲“奇兵”的看家本領。

而“將兵”更重要。這三百士卒不僅自己要具備超強的戰場拚殺本領,他們還是未來別部的種子。他們必須成爲三百隻老虎,學會帶領二千餘十惡不赦的“惡狼”衝鋒陷陣!

訓練由三位軍侯組織,完全按照實戰要求進行。開始時,兵油子們新鮮勁沒過,訓練熱情高漲。可時間一長,他們就耐不住寂寞了,原因無它,女人!

漢軍出征時,一般各營都配有役婦營,實質就是營伎。這些役婦一般爲重罪犯人連坐之妻、女,她們不僅要用肉體撫慰戍邊士卒,還要兼管後勤服務。但班超帶兵進入太華山時,未帶役婦營。士卒們慢慢開始怨聲載道,都是體壯之年,精力過剩,無處發泄時,打架鬥毆便是家常便飯。

這些士卒分成若干山頭,來自雍營、虎牙營、黎陽營、河西和塞北的郡兵,各有各的山頭。每日訓練之餘,士卒們打羣架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打得地動山搖。每天,三軍軍侯和中軍軍法曹班秉,都要懲罰一批士卒。但兵油子們不怕軍棍,讓軍侯們一籌莫展。

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二章 千里迂迴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三章 左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