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

在這個產量低下的年代,但凡有點兒身份的,家家幾乎都有上千畝田地,精糧產量有限,少不得要補充些粗糧。現在有紅薯和土豆這兩種如此高產的作物出來,又可以製作成粉條來提高保存時間,對於習慣積存糧食的權貴之家來說,土豆和紅薯的誘惑不算小。

不論古今,糧食安全都關係到戰略安全,這個道理,於國於家都能說得通。聖人有這兩樁東西握在手裡,推廣的時候,可以做的文章很多。特別這兩年,朝廷被動或主動打了不少戰,軍糧永遠都是一個讓朝廷頭疼的問題。

高產易種的紅薯、土豆,若是能作爲軍糧的補充,定能大大緩解籌集軍糧給朝廷帶來的壓力。只這一個好處,聖人就會重視。

薛朗道:“等聖人回來,我打算上一個疏奏,建議聖人在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圈地建皇莊,專用來種植土豆。在民部的時候我特意查過這些地區的氣候,以這些地區的地理位置和氣候 ,完全可以一年種植兩季土豆,第二季即便比不上第一季的產量,一半的產量應該能達到。”

平陽公主一震,旋即追問道:“此話當真?”

薛朗認真保證:“十拿九穩!”

平陽公主在心中默算片刻,歡喜道:“若真能種兩季,畝產不需多,每畝地一年如果能收四千公斤以上便足夠!”

說到這裡,頓了頓,瞟薛朗一眼,道:“若真如此,明日我便要使人去這些地方買地建農莊了!”

薛朗一笑,問道:“爲什麼要積糧?”

平陽公主被問得一怔,反問道:“不是幼陽提議壯大我們的力量,超然於太子與秦王之外嗎?”

薛朗直視着她的眼睛,緩緩的道:“所以,更不應該積糧。”

平陽公主目光一閃,問道:“此話怎講?”

薛朗道:“既然建瓴你已卸了兵權,那就不要再去碰,與其積糧讓人忌諱,不如做別的。我的建議是,糧食嘛,不需要多積存,一般化就行。要大面積種植便種

棉花,不要種糧食。我看,紅薯種個兩三畝足夠了,土豆亦然。”

“白疊子……”

平陽公主若有所思。薛朗點頭,道:“棉花的用途很廣泛的,製作被服,紡布,不論什麼,目前來說,都是我們獨門的技術。既然是獨門的,那主動權便在我們這邊。即便將來棉花的種植技術公開推廣,我們佔據先行者和技術優勢,市場佔有率別人肯定也比不上,也握有主動權,可操作的餘地更大,行事也將更加超然。”

平陽公主恍然,眼睛一亮,看薛朗的眼神帶着笑意,緩緩頷首:“幼陽說得對,先前是我想岔了。於棉花的種植……幼陽有何良策?”

薛朗搓搓手,開心的道:“這個在民部的時候我也研究過資料,哪個地區適合種植棉花,我已經心裡有數,來,我告訴你!”

薛朗把適合種植棉花的地區圈了出來,完了,薛朗不無遺憾的道:“其實最適合的地區是隴右一代,不過,現在還不是我朝的疆域,等打敗突厥,把地划進來,到時候記得多去圈一點,建上一個大大的棉花種植園,爭取做唐朝第一大棉產品掌控者!”

薛朗這言之鑿鑿的樣子,把平陽公主逗笑了,道:“幼陽竟如此輕視突厥?你便如此堅信我朝定能滅了突厥?”

薛朗點頭道:“這是天下大勢!肯定能滅的,只是早晚!”

平陽公主笑看着他,不置可否,只道:“那我便拭目以待!”

說了一陣棉花的事情,薛朗想起一件事,問道:“圖書館籌建的如何了?”

平陽公主道:“館舍已然建好,如今只等籌集夠足夠的書籍,便可以開館。”

薛朗點點頭,以現在的印刷水平,要籌夠開一個圖書館的書籍,確實需要一點兒時間。兩人說了一陣,長儉來報,飯食已好,可以開飯了!

薛朗親自跑去把飯菜端了進來,就擺在書桌上,與平陽公主一人一邊,圍着書桌吃飯。當然,怕平陽公主不習慣,飯菜還是分開的,只是一個桌

兒。

今天主菜就是大盤雞,主食是饅頭,又搭配了三個小菜,兩個人吃綽綽有餘。平陽公主一筷子夾起大盤雞裡的青椒:“這是幼陽之前種過的辣椒?”

薛朗:“是啊,去年種子少,青椒都不敢吃,只吃了曬乾後的辣椒,今年留種夠了,倒是可以吃了,這個品種的青椒,不算太辣,你試試。”

平陽公主點點頭,吃了一口,才吃下去,臉孔便紅了,捂着嘴巴朝薛朗招手,薛朗趕緊遞上一杯水,笑看着她:“第一次吃,可能不習慣,是不是太辣了?”

平陽公主嚥下水,道:“是有些許不適,與茱萸味道不同,辣味更純些。今年留種記得分我些。”

“行!”

兩人一邊說話一邊吃,話不算多,但並沒有嚴格遵守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倒也其樂融融。

就着大盤雞的底湯,薛朗吃了仨饅頭,還吃了許多雞肉、土豆,平陽公主不遑多讓,看她吃得慢條斯理,滿前盤子裡堆的雞骨頭也不比薛朗少。

薛朗笑嘻嘻地看着她,笑道:“等我們成親以後,不如做一張大桌子,以後也這麼吃飯吧,好不好?”

平陽公主看他一眼,點頭:“可!”

點頭答應後,又道:“幼陽可有想過家居擺設要如何擺放?可有什麼建議否?不如趁着時日還早,畫成圖,讓工匠們打製,免得將來還要自己改制。”

兩人都不是扭捏的人,並不避諱談這些。薛朗當下便道:“行,我這幾天有空的時候畫一下,然後我們商量一下,選一個我倆兒都喜歡的款式出來。”

說說家常,直到天要擦黑,平陽公主才從小門離開回去了。薛朗送完人回來,想起她的的一顰一笑,還忍不住嘴角彎彎,興致來時,掏出畫紙和畫筆,簡單的勾勒了許多張家居擺設的圖出來。

在薛朗開開心心的畫家居圖的時候,聖人也宣佈提前結束避暑,從仁智宮回長安,纔回來第二日,便把薛朗宣進宮,參與政事堂議事。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六卷_請假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