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

“我有一件事一直想不明白……”

薛朗不生氣,也沒有假惺惺地裝大度故意做出原諒,而是面帶不解之色,疑惑的看着王侍郎,表情十分的認真:“在我到民部任職之前,我與王侍郎是素不相識的,往日應該沒有仇怨纔對,但我第一天到民部,你就看我不順眼,今天,更是帶着侄子明爲道歉,實則看笑話的上門,我就不明白了,總該有個原因的吧?爲什麼?”

王侍郎一怔,似是想不到薛朗竟然這般直率,直接就問出來了,愣了一下後,眼中掠過一絲嘲諷之色,似笑非笑的望着薛朗,道:“王某與薛侍郎做了大半年同僚,竟不知薛侍郎是這般直率之人。”

薛朗認真點頭,坦然道:“我就是這樣的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我不擅長猜謎,也不喜歡猜謎!”

王侍郎大笑起來,笑完朝薛朗拱拱手,道:“歉意已然帶到,王某告辭。六郎,走罷!”

王六郎顯然已被二人的對話嚇傻了,反應有些遲鈍,叔父叫了兩聲,方纔站起身來,走之前還朝薛朗行禮,居然還記得尊卑。

薛朗就那麼坐着,也沒有起身送客,只是朝長儉看了一眼,道:“讓管家送送王侍郎。”

“喏。”

長儉領命而去。

王侍郎叔侄在薛管家的送行下,出了郡公府,纔出郡公府大門,王六郎便連忙追上自己的叔父,連連追問:“叔父,叔父,我們不是來致歉的嗎?爲何您竟與薛郡公吵起來?”

“噤聲!”

王侍郎的表情十分不妙,臉孔鐵青,顯然心情不怎麼愉快,回頭看了薛府的大門一眼,冷聲道:“我竟看錯了薛朗!”

頓了頓,恍然道:“也是我識人不明,早該知道的,如不是有幾分脾氣的人,當日也不會那般言語如刀,致盧郎身敗名裂!”

說完,嘆了口氣,道:“回去!明日一早你便啓程回家去,閉門好好讀書,不許再在這長安城內瞎逛。”

“啊?”

王六郎就像被霜打的花兒,瞬間焉兒了:“叔父,您不教導小侄了?”

王侍郎腳步頓住,回頭望着侄兒:“教導?今日失策,錯估形勢,看錯薛朗,叔父在京中的日子怕是要不好過,你先回去,以免我顧此失彼,照顧不到你!”

王六郎還想說什麼,被叔父瞪了一眼,便嚇得什麼都不敢說了。

薛府內,送走客人,薛朗回到後院,舒舒服服的泡在澡桶裡,舒服的嘆了口氣,沉

入水中,只露出一個腦袋,脖子以下全泡在水中,享受着泡澡的樂趣。除了游泳池,薛朗是一年四季都是熱水澡的人。即便是這樣炎熱的季節,他也喜歡泡熱水澡,即便泡出來一身汗也樂此不疲。

依舊想不明白王侍郎究竟是爲什麼要交惡於他。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誤的恨,他現在想不明白,想來應該是於某種關鍵的信息點沒有掌握,這便是外來人的缺點,於本地的人情、世故乃至人際關係不熟,信息的不對稱導致的遇事不明不白。

不過,薛朗並不着急,看王侍郎的手段,也就是噁心他,其他的手段,他根本就施展不出來,顯然,他也有顧忌。

今天薛朗這麼直言不諱的懟了他一次後,應該會有些收斂,若是不收斂……薛朗也不怕,所謂危機便是危險中還有機會,同理,王侍郎跟他針鋒相對越多,露出的東西只會越多,而他了解的也會越多。薛朗從來都不是缺乏耐心的人。

紅薯收上來後,薛朗還要監管制成粉條的事情,去民部的機會也不多,之後,再遇到王侍郎,薛朗一如既往的打招呼,每次都用坦然的目光看王侍郎,毫不避諱自己的探究與不解,倒是搞得王侍郎頗有些蛋疼的感覺,每次看到他,笑容都隱隱有幾分牙疼的樣子,頗有點兒“狗咬刺蝟,無從下嘴”的感覺。

每次看到王侍郎一副拿他沒有辦法的樣子,薛朗便莫名的有點兒爽,同時心裡也明白,王侍郎這是顧慮比他多,所以纔會有這般縮手縮腳的感覺。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的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

薛朗並不執着於與王侍郎的較勁,更多的注意力,還是專注在他手頭的事務上。把紅薯的事務安排好,第一批粉條製作出來後,差不多就到了挖土豆的時間。

與紅薯的種植面積相比,土豆因爲種子數量少,種植面積少得可憐,堪堪種了四畝地。因爲稀少,又因爲留種方式不同,在管理耕作的時候,薛朗對土豆比紅薯上心。採收的時候,依舊是一畝一畝的來,挖出來就稱重,好計算畝產。

種土豆選的是好地,肥料也給的足,不止蚯蚓肥,牲畜糞便也加了好幾回,管理的十分細緻。這樣細緻的管理,在採收的時候,得到了豐厚的收穫,四畝地收完,初略的計算一下,平均畝產已上了三千公斤,四畝地輕輕鬆鬆的收穫一萬多公斤土豆。

大概是經過紅薯收了十多萬斤的震撼,楊正卿的表現比收紅薯的時候好多了,在薛朗報出畝產後,楊正

卿還能在心中粗略計算,若是能像紅薯一般種上幾十畝,那收穫……

楊正卿剋制不住的倒吸一口氣,抖着聲音道:“來人,備馬,此事我要親自奏報聖人!”

然後便當場寫了疏奏,快馬加鞭,直奔仁智宮,向聖人報喜去了!

薛朗淡定的讓長儉給平陽公主送了個消息,然後便是開始挑選,把最適合留中的土豆選出來,留待來年做種。

平陽公主比聖人來得快。採收當天薛朗回家,便見到在書房等他的平陽公主,剛見到公主的面兒,薛朗臉上便不自知的掛上笑容,問道:“建瓴你吃飯沒?”

平陽公主含笑道:“不曾,特意留着肚子,等待幼陽你。”

薛朗笑着點頭:“看來我倆還是心有靈犀的,今天挖土豆,稱重的時候,特意留了一袋小土豆,剛纔回家便交給廚房了,待會兒我倆兒一塊兒吃。”

“心有靈犀?似是有典故?何意?”

平陽公主疑惑的問了一句。薛朗在心裡默默扶額——

李商隱都還沒生出來呢,怎麼解釋!

不想抄詩,薛朗乾巴巴的解釋:“意思就是我倆心意相通,非常有默契。是往常用習慣的一個詞語!”

平陽公主看薛朗一眼,點點頭,沒再追問,凝目打量薛朗,道:“辛苦郎君矣,幾日不見,曬黑了許多。成親之前,須得白回來。”

薛朗不好意思的摸摸後腦勺,道:“短時間之內怕是不行,還有棉花沒收呢。”

兩人說了幾句家常,平陽公主道:“剛纔長儉來報,說四畝地的土豆,收穫竟比

說到這個,薛朗就有些慚愧,想了想,乾脆的坦白道:“有幾個原因。首先,土豆本來就是比紅薯高產的作物。然後,在土豆的產量上,其實一開始我是有所保留的,留了增長的餘地。在葦澤關種植時,因爲少,不好管理、施肥,在長安種的時候,因爲種植面積大了,施肥、管理方便多了,又因爲地塊選得適宜,產量自然就增加了!”

平陽公主心思剔透,薛朗一說便明白他當初的想法,溫和的看着薛朗,眼神帶有安撫之意,顯然並沒有因此而對薛朗有什麼想法,薛朗之所以那麼做,也是人之常情。

平陽公主略作沉吟後道:“去年進獻祥瑞之時,只有紅薯的產量,土豆產量卻是粗略估計的。前些時日,幼陽採收紅薯時,京中雖有暗潮涌動,但有些根底的多在觀望,現在,土豆的產量也出來……聖人應該要回宮了!”

(本章完)

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