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

薛朗過去的時候,正是中午,太陽老高,火辣辣的掛天上,此時正值秋老虎,太陽雖然比不上夏日的曬人,但也餘威猶存。

薛朗直接被引到平陽公主的小院中,平陽公主斜依在一張軟榻之上,身後春雪在給她打扇子,屋裡卻一個冰盆都沒放。

薛朗不禁奇怪的問了一句:“怎麼不放兩個冰盆?”

平陽公主面上似有羞赧之色,薛朗正待細看,又恢復了往日平靜的神情,所以,果斷是他看錯了吧?

心中這麼懷疑着,就聽平陽公主道:“嬤嬤不讓放,漸近秋日,也就是這一兩個時辰熱,不算什麼。”

嬤嬤不給放的?平陽公主也答應了,想來是認同嬤嬤的觀點的。難道是古人什麼奇怪的習俗?!

薛朗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乾脆的丟開,自己跑到平陽公主旁邊,搬了個胡凳過去坐下,道:“聖人敕命我負責籌建培訓紅薯、土豆播種技術的演講團,人員已經挑選得差不多了,還差一個領頭的,我想把萬思明調過去,殿下願意放人嗎?”

平陽公主沒多想,答允道:“可!若你需要人手,儘可把人調去。”

公主叫人給他上了一碗冰鎮過的酸梅湯,薛朗端起灌下後,忙不得多待一會兒,急匆匆就要走人。平陽公主見狀問道:“何以如此忙碌?竟連少坐片刻也不成?”

薛朗苦笑,頗有些一言難盡:“禮部的官員在家裡等着我。”

薛朗一說,平陽公主便明白了,嫣然一笑:“辛苦駙馬!”

薛朗被平陽公主的笑容晃花了眼,想想公主如花的笑顏,竟不再覺得練習禮儀流程什麼的是苦楚了,瞬間跟打了雞血似的,嘴巴十分誠實:“想到公主就不辛苦了!”

“噗嗤”——

這是初雪幾個忍不住笑噴了!平陽公主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眼波流轉,頗有幾分嫵媚動人之態,薛朗情不自禁的捂着胸口,暗地裡叫了聲“我滴乖乖”,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

人呢!

平陽公主被看得玉面泛紅,輕輕一拍桌子:“還不走!”

“哦哦,對!我先走了!再不去禮部的人又要找我哭了,等忙完再來看你。”

說完,才一步三回頭的走了。平陽公主看他那樣子,不禁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來,見主子笑了,初雪幾個憋得辛苦的,總算不用忍了,也跟着笑出來,春雪促狹,端起薛朗剛纔喝過的裝酸梅湯的碗,一邊走一邊學薛朗剛纔一步三回頭的樣子,平陽公主鬧了個大紅臉,屋裡的侍女們笑作一團,眉宇間盡皆喜氣洋洋。

薛朗苦哈哈的回府接受禮部的禮儀訓練。薛朗的儀態是好的,腰板兒從來都是挺得筆直,只是,這些在禮部的眼裡,還不夠完美,爲了來年的大婚儀式完美,禮部的人恨不得薛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拿出來訓練,不厭其煩,務必一絲差錯都沒有。這就苦了薛朗了,也難怪他提起禮儀訓練,臉就跟苦瓜似的,只要輕輕一捏,那都是苦到心底的汁水啊!

“大郎,萬思明求見。”

薛朗被禮部的人操練得心裡的吐槽都能瘋狂刷屏了,下人來報萬思明求見。大概是萬思明接到朝廷的調職文書過來致謝的。

薛朗趁機趕緊停止訓練,禮部的官員也不敢說“駙馬別管公事了,專心訓練”的話,只能欲哭無淚的看着薛朗就跟後面追着只惡狗似的跑人。

“下官見過薛郡公,郡公許久未見,風采更勝往昔。”

薛朗在客廳接見萬思明,萬思明一上來就恭敬地行禮。薛朗擺擺手:“行了,我倆也不是陌生人,不用來這些虛禮,調令接到了嗎?”

萬思明連忙道:“回薛郡公,剛接到調令,下官剛從公主府中出來。”

意思是平陽公主也交代過他了!薛朗點點頭,道:“我在葦澤關時,我倆合作過,你的根底和能力我是知道的,在葦澤關試種紅薯、土豆的時候,你也跟着,大致的東西你是懂的,於農事也不算陌生,所以,這次籌建演講團,領隊人選我舉薦了你,希望你好好幹,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萬思明有些激動:“下官定當盡心

盡力!”

薛朗點點頭,想了想,把自己提議籌建這個演講團的用意和目的細細說給他聽,說完了,叮囑他道:“聖人很是重視紅薯、土豆的推廣種植,這次你帶人跟着土豆秋種的人去,你們是去學習的,當虛心,不要指手畫腳,不分主次。不懂的可以問,覺得那些人回答不清楚的,可以把問題記下,回來問我。總之,把技術琢磨透了,學踏實了,這纔是根本,懂嗎?”

萬思明鄭重應道:“懂!請郡公放心,下官定當認真向學。”

叮囑了萬思明幾句,讓他把送來的禮提回去。薛朗現在的經濟水平已不再是剛進長安時的窘迫了。夏天販冰塊的收入,還有源源不斷的賣糖的利潤,都已經入賬,夏收後,也不用再補貼部曲,他府上開銷又不大,日子一下子便過得寬裕多了,再不復初來時的窘迫。

確定好巡迴演講團的人選,薛朗一腳把萬思明踢出京,讓他押着土豆種奔赴各地,監管土豆秋種的情況,順便培訓人員。距離收棉花還有段時間,薛朗每天就是去看看粉條製作情況,民部的工作,被禮部的官員訓練大婚禮儀,居然還有些小忙碌的感覺。

朝廷的大臣們還是比較有效率的,經過數天的討論,粉條納入賦稅的比例終於出來了。朝議的結果是最高不超過三成,不設下限,具體的比例,端看各地土地情況制定。

比例出來了,接下來就是根據各地的情況,確定各地繳納賦稅時粉條所佔的比例。這個多是按照民部的資料記載來覈定,首先確定的就是劃定爲秋種土豆的地區,可以播種兩季土豆,這些地區,粉條納入賦稅的比例,最高三成,最低兩成,看各地情況而定。

這個比例一出來,薛朗便命人下發文書,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達各地,要求各地官府大力宣傳拍賣會的事情,開始爲期一個月的拍賣會宣傳造勢。

民部的工作,差不多要秋收了,自然不能從民部劃拉人手,薛朗想了想,向聖人遞了個疏奏,請求聖人調撥翰林院的進士們來幫忙。就在這忙得飛起的檔口,裴矩宣佈議事,宣佈把倉部劃入薛朗手下,着他調管。

(本章完)

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