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

“機會?卿家想要何種機會?”

李淵饒有興味的問了一句,看薛朗的眼神還帶着笑意。薛朗走到聖人對面,鄭重的躬身作揖行大禮:“臣近些日子費盡精力寫了一點兒東西,裝在一個木盒子裡,放在隨我進宮的貼身小廝長儉處,請聖人撥冗一閱!勞煩聖人派人去取來,臣懇請聖人給的機會,請聖人看完再說可好?”

聖人上下打量了薛朗一眼,頷首:“可!”

應允後,朝身旁的內侍看了一眼,內侍立即會意,腳步飛快的出去。

內侍出去後,聖人也不急着問話,耐心十足的等待着,隻眼神時不時打量薛朗一下。薛朗一下子把話說出去後,反而冷靜下來,頗有點兒潑出去的水反正收不回來,該說不該說都說了,竟然不緊張了。這樣子,倒把聖人惹起幾分趣味,對薛朗請他要看的東西,多了幾分好奇。

等了沒一會兒,內侍便回來,手裡捧着一個木盒子,恭敬的問薛朗:“薛郡公,敢問可是這個?”

薛朗點點頭:“是的,多謝。”

親自從內侍手裡把木盒子拿過來,打開,拿出一摞紙張……

紙張已被他根據內容分成三份,各自簡單的裝訂了一下。

薛朗:“請恕臣放肆!”

說完,上前把三份東西分開,並排擺放在聖人新做的御案上。放好後,退後幾步,躬身拱手:“請聖人御覽。”

聖人臉上帶着笑容,隨手拿起左邊那份,剛看了一眼便臉色大變,猛地擡頭看薛朗一眼,薛朗神情湛然,眼神清朗,迎着聖人驚訝的目光彎腰躬身抱拳作揖。

聖人表情凝重起來,神情肅然,重又低下頭,也不急着看手上的稿紙,而是抓起第二份、第三份都看了一下,只看題目,聖人的表情便越來越凝重,越來越嚴肅:“薛朗,你可知欺君乃是大罪?”

薛朗正色道:“回聖人,臣敢用項上人頭擔保,紙上所寫句句屬實,如有虛言,叫薛朗不得好死!”

聖人深深看他一眼,低頭拿起稿紙,細細讀起來。偌大的紫宸殿內,一時間竟

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薛朗眼巴巴的望着聖人,這會兒倒是有些緊張起來,這個緊張更多的是怕聖人看不明白他寫的東西……

他的遣詞造句近乎白話,聖人應該沒有什麼閱讀障礙吧?

薛朗有些忐忑。

第一份、第二份,聖人只是大致的看了一遍,倒是第三份,聖人細細的讀了一遍,看得很細,看一下,還會停下來凝目沉思一下,待通讀一遍後,還閉目沉思了一會兒,然後才點點頭,放下稿紙,凝目望着薛朗,眼神似有些讚歎,又似乎有些欣慰,望着薛朗,道:“《製鹽術》、《竹造紙法》、《請造魚鱗圖冊與黃冊之疏》,卿家這三策,一策比一策驚人,即便是朕,看了也不禁心旌搖動,不可自己。卿家何以上此三策?請細細道來。”

“喏!”

薛朗朗聲道:“第一份寫的是製鹽之術。臣在葦澤關時,因協助平陽公主練兵之故,曾大致瞭解過我朝的鹽業現狀,知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大家都缺鹽。鹽業關係天下賦稅,國計民生等,乃是重中之重。薛朗不才,特向聖人獻上製鹽之術,望聖人國庫豐盈,我朝不再缺鹽。”

聖人點點頭。薛朗接着道:“第二份是以竹子爲原料的製紙之術。據臣觀察,我朝所用之紙張乃是以麻爲原料製成。但是,麻的產量有限,既要織布,又要造紙,紙張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臣以爲,原材料的緊張乃是其中絕大部分的原因。使用竹子做原料製紙,可大大節省製紙的成本。紙張便宜了,想來讀書的普通人便會增多,讀書的人增多了,想來人才也就會變多,聖人選拔人才的範圍也就廣了。”

薛朗頓了頓,繼續解釋:“第三份,請聖人建魚鱗圖冊、黃冊。前朝煬帝暴政,民不聊生,天下大亂。如今天下,土地有多少畝,民衆有多少戶,想來並沒有確切的數據。數據不準確,在徵徭役賦稅方面,就有大漏洞。有那不遵守王法的人,就會鑽漏洞,隱田隱戶,偷逃賦稅,給朝廷造成的損失,無法估計。若是建了魚鱗圖冊和黃冊,便有了依據和確切的數據。如今我朝初立,百廢待興

,兼併土地,亂佔耕地的事情還少,農民失地的情況幾乎沒有,於此時建造魚鱗圖冊和黃冊,花費的金錢、精力都不會太過龐大。最重要的是,在國朝初立之時建冊,以後如有那藐視王法之輩玩隱田隱戶的勾當時也當三思,即便狗膽包天真做了,朝廷也不是無據可依。”

有些話,薛朗沒有說得太透,不過想來聖人應該聽明白了。建魚鱗圖冊和黃冊首當其衝受到衝擊的就是世家士族階層,最喜歡玩隱田隱戶勾當的就是他們。

魚鱗圖冊與黃冊最大的作用就是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減少土地兼併,減少爲了偷逃賦稅而成爲世家大族隱戶的機率,能加強中央集權。

其中的好處聖人應該能看明白。要不然也不會這麼重視第三份稿紙,看了又看,想了又想。

聖人聽得連連點頭,道:“此策雖好,然則要做成恐花費頗靡。外有突厥侵擾,內有亂匪未平……前朝亡亡於橫徵暴斂,不恤民情,我朝當引以爲戒纔是,難!難!難!”

一連三個難字,道盡聖人手頭的侷促。薛朗胸有成竹的道:“所以,臣所獻三策,製鹽之術排第一!”

要論這古代最賺錢的、繳稅最多的行當肯定是鹽稅!鹽在古代的地位相當於後世現代的石油,那是誰也離不開,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

薛朗續道:“據臣所知,目前各鹽井所產之鹽,完全無法滿足民衆的需求。礦鹽、海鹽因爲製鹽之術不得法,利用程度也不高。稟告聖人,若是用了臣所獻的新法,多的不敢說,目前的鹽產量翻一番是絕對不成問題的。屆時,所產生之鹽稅用來支撐朝廷的各項開支,應可緩解朝廷財政上的壓力。何況……”

薛朗頓了頓,聖人催促道:“何況什麼?卿家速速道來。”

“喏。”

薛朗道:“何況,還有以竹造紙之術,魚鱗圖冊和黃冊的建立肯定需要大量的紙張,竹紙造出來,恰當其時,還能節省許多成本。有朝廷率先採用,對於竹紙的推廣來說是再好不過。所謂上有行,下必效之。竹紙取代麻紙應該不難也不遠了!”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