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

聽到黃瓊的吩咐,幾個太監不敢在說什麼。急忙將地上收拾乾淨,又給黃瓊上了一盞新茶後,退出了萬春殿。待幾個人推出去後,跪在地上的幾個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搞清楚,這位眼睛裡面不揉沙子出了名的爺,這個時候搞這麼一出,究竟是因爲什麼?

不過經過兩位官員的介紹,他們才知道眼下吐蕃居然亂成這個樣子。不僅奴隸主之間,爲了爭奪奴隸、牧場、工匠相互攻殺,甚至爲了一個女人都能打的血流成河。經常有奴隸主在爭奪失敗之後,本着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得到的心思,乾脆來一個玉石俱焚。

在自己全軍覆滅之前,將手中的工匠全部都統統殺死。如今的雪域高原鐵騎,早就沒有能力威脅大齊了,相互之間爭奪奴隸、草場還來不及,又那裡有心思向外擴張。而且因爲密宗在雪域高原極其流行,吐蕃幾乎人人信佛,而且都極其的虔誠,人人都以被高僧摸頂爲榮。

而如今的雪域高原,除了奴隸主之間相互攻殺之外,原本是殊途同歸,同宗同源的兩教,相互之間居然敵視到了這個地步。原本穿白色僧衣的白教,在吐蕃本土各大奴隸主的支持,以及吐蕃後裔的古格王朝的全力支持之下,獨霸雪域無人可當,牢牢把持着各大寺廟。

但近年來,雪域高原之上卻突然興起,一個因爲只帶紅色僧帽而被稱之爲紅教的新教派。其創始人極其雄才大略,幾經努力與發展,使得這個新興教派日益興旺,信徒日增,對原本獨霸雪域的白教形成了極其致命的威脅。甚至一些極其有勢力的大奴隸主,都改爲皈依紅教。

兩派都認爲自己解釋的經義和理論,纔是最爲正確的。對方的所謂教義,都是對佛經的曲解,甚至是歪理邪說。兩派在高原的時候,幾乎便已經勢如水火,只是縱容信奉自己的奴隸主相互攻殺,自己倒還勉強維持着平靜。但私底下的較量,卻是一日都沒有平息下來。

爲了爭奪信徒,兩教一直暗中爭鬥不休。這次也許是到了大齊,原本了本土那些信衆,兩派人才沒有太多的忌諱。聽罷解釋,無論是禮部尚書,還是長安尹無不瞠目結舌。雖說佛教歷來派系衆多,就算是中土的佛門弟子,也分爲八個教宗。可也沒有亂成這個樣子。

動輒便拳腳相加不說,還能打成這個樣子。是否筋斷骨折不知道,可鼻青臉腫卻是普遍的。這次來的二教之人,除了那些低級僧侶之外,可聽說在吐蕃那邊都是很有地位,很多人都把他們當成神。這剛一見面,便大打出手,這那裡還有大德高僧的樣子?就不怕君前失儀?

都說吐蕃人向來彪悍,可沒有想到吐蕃的和尚也彪悍如此。只是人都已經來了,也不能趕不是?可究竟該怎麼處理,幾個官員一時之間都束手無策。這件事事關國體,處理不得當引起朝廷震怒,到時候未必就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只是二人想要踢皮球,將此事推給對方處理。

尤其是那位長安尹,認爲這事是禮部的事情,與自己長安府是沒有半點關係,該怎麼處理是他們禮部的事情。而在禮部尚書看來,他這個禮部尚書實則就是一個虛銜,手下就那麼幾個官,就連侍郎都沒有一個。衙役與兵丁更是一個都沒有,這事禮部根本就處理不了。

若是這些凶神惡煞的吐蕃蕃僧鬧起事來,禮部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又那裡是這些人的對手?這事發生你長安府的地盤上,就該你這位長安尹來處理。只不過,這二位都不想沾這個燙手山芋的傢伙,想要再一次發揮大齊官場超高的足球技藝,將這事踢給別人處理時。

見到端坐在御案之後,黃瓊鐵青的臉色。不約而同的,將口中推諉的話給嚥了回去,但卻是誰也不說話。擺明了,誰也不想接這個差事。而看着面前禮部尚書、長安尹。這兩位等着自己裁決。如果自己不在場,這二位恐怕又要表演高水平球技的黃瓊,心中不禁有些惱火。

這也叫做事情?就這麼屁大點的事情,還要自己親自裁決,那朝廷還要這些官員做什麼?鬧到自己這裡來,不就是面對一羣外國和尚怕擔責任嗎?誰都不想在這個時候,給自己找什麼麻煩嗎?這麼大點的事情都擔不起來,自己要他們這些二三品大員,到底有什麼用?

只是剛想發火的黃瓊,擡起頭看到萬春殿內自己書案上方,老爺子在自己到西京後,派人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戒急用忍牌匾,只能將心中的火氣又壓了下去。儘管對付這些老油條一樣的官員,黃瓊也知道,發火未必真的能夠解決問題。他們糊弄你的辦法,可謂種類繁多。

可不發火,面對這些官員的推諉與不作爲,黃瓊實在過不去。壓制住心中的火氣,微微琢磨了一下,看了看等待自己處理決定的兩個官員,沉吟了一下後道:“該就醫的找幾個跌打大夫看看,雖說事是他們自己捅出來的,可咱們畢竟是天朝上國,該有的大度還是要有的。”

“看大夫的錢,與湯藥錢就不用他們出了。至於會同館裡面被砸壞的物品。該讓他們賠償的,列出一張單子來給他們。雖說用不到照價賠償,可也不能就此放下。不要以爲他們來自高寒貧瘠的雪域高原,這些人就窮了。吐蕃人一向以信仰密宗爲榮,捐出全部財產不在少數。”

“這些吐蕃和尚有錢的很。單子上的損失,寫的多一些。就算不用他們賠償,最起碼也讓他們知道。朝廷自然有朝廷的待客之道,若是他們自己不像一個客人的樣子。朝廷也不會一味的因爲他們身份,而對他們過於寬容或是縱容。朝廷的寬容是有限度的,而絕非是無限的。”

“見面就鬧出了這種事情,那就不要安排在一起了。找兩座佛寺分別安置進去就是了。沒什麼大不了的,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這幾日,西京城內來了這麼多的吐蕃人,長安府屬下要打點起來精神。寡人已經行手諭給陝西節度使司,節度使標營暫時調歸長安府調遣。”

“吐蕃人如果有鬧事的,有違法犯紀的。包括那些番僧在內,見一個抓一個。如果長安府處理不了,現在提出來還來得及,寡人立馬就可以換人。如果長安府手軟,墮了朝廷的國威,也自己上摺子請辭吧。朝廷可以養閒人,但是絕對不養廢物,做不到早點提出來。”

聽到這位主,重點在敲打自己。這位自接到黃瓊批閱的那道摺子後,知道自己弄虛作假事情,已經被這位儲君知曉,一直都有些膽戰心驚。雖說這位太子爺,只是批語嚴厲一些,對自己沒有什麼處罰,可這段日子裡面卻一直在提心吊膽的長安尹,不由得渾身上下冷汗直冒。

他知道,此事是這位太子爺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若是做不好,恐怕要兩罪並罰。如今隴右、陝西二路政務,皇上全權移交給了這位太子爺。兩路官員升遷罷黜,甚至掉了腦袋,都是這位太子爺一句話的事情。這位太子爺自從督師隴右以來,多少官員都掉了腦袋?

殺一個二品節度使,都跟殺一隻雞一樣,更別提自己這個三品長安尹?自己之前也不知道得了什麼失心瘋,非要在師爺攛掇之下,搞出那麼一出來。結果卻沒有想到,正好撞到這位太子爺的刀口上。這位太子爺雖說處理自己,可批在摺子上的那一行字,也是字字誅心。

甚至已經可以說,不再是單純的警告,而是直截了當的告訴自己。若是這次自己在做不好,別說腦袋上的官帽子能不能保得住,就是腦袋能不能保得住都兩說。在想明白這一點之後,這位長安尹登時不敢在有任何推脫的想法,哪怕心裡在打鼓,也忙不迭拼命點頭應承了下來。

敲打了一番長安尹後,黃瓊端起茶來抿了一口,纔對那位禮部尚書道:“此次接待吐蕃諸部首領、族長、高僧,還是以你爲主,其他諸有司衙門只是配合你罷了。此次會盟吐蕃諸部首領、高僧,對大齊西北穩定與否至關重要。尤其是這幾年,這些部族被某些人折騰不輕。”

“有些人眼睛和心,一併都鑽到了錢眼裡面去了。朝廷委以他鎮守西藩要職,他卻是拿着朝廷授予的權利,爲自己藉機大肆斂財,使得朝廷在吐蕃部族眼裡,已經是威嚴蕩然無存。寡人之所以如此做,就是爲了藉機緩和與修復,被某些人損害的朝廷與青海吐蕃諸部關係。”

“藉機安撫那些吐蕃部族,以消除其對朝廷的恨意。此次會盟干係重大,寡人絕度不能允許有任何的失誤。你其他的什麼事情都不要管,就這件事辦好就是大功一件。有什麼需要,就直接上摺子給寡人。本王已經給陝西安撫司、西京戶部下了手諭,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如果是幹不好,影響了朝廷的大政,甚至是西北的穩定,那就別怪本王翻臉不認人。你們兩個都是朝廷的命官,話寡人可以與你們說透。如今穩定住西北局勢,是朝廷也是寡人最爲看重的事情,也是高於一切的。父皇之所以派寡人坐鎮西北,就是爲了這一點。”

說到這裡,黃瓊看了一眼聽罷自己這番敲打的話後,眼下也是冷汗直冒的這位禮部尚書,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說了重話:“有些話,寡人不想多說什麼?你也是官場老油條了,事情究竟該怎麼做,自己掂量着辦。有些人若是認爲,西京諸行在是養老院,心中不安於事。”

“整日裡只知道渾水摸魚、屍餐素位,寡人不介意殺幾雞來嚇唬西京這羣猴子。西京諸有司,雖說權限有限,可也是這大齊朝的官員,在其位就要謀其責。既然做不到,那就趁早把位置讓出來。寡人就不信,就算西京這些衙門都是清水衙門,這官當真的沒有人願意去做?”

第二百零七章 要體會上天好生之德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零七章 要體會上天好生之德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永王密信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九十章 結盟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