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見好就收

雖然萬分驚訝,甚至是完全不敢相信,但是在事實面前,白華偉也不得不承認,問題變得嚴重了。

關鍵就是,第51特混艦隊未必會趕來與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決戰。

在第52特混艦隊完蛋之後,斯塔克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保存實力,讓第51特混艦隊順利返航。因爲登陸艦隊也已經全軍覆沒,攻佔霍瓦依羣島成了奢望,所以紐蘭海軍必然會選擇退卻。

放跑了第51特混艦隊,絕對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在理論上,只要第51特混艦隊還在,紐蘭海軍就有足夠的把握守住戰略底線,也就是位於南北孤大陸之間的望夕運河。

從戰略的角度來看,能不能守住望夕運河,纔是紐蘭共和國能否禦敵於國門之外的關鍵所在。只要能守住望夕運河,就能逼迫樑夏帝國把重點放在東望洋上,難以在夕落洋與南孤大陸投入重兵。反過來,如果丟掉了望夕運河,樑夏帝國肯定能橫掃南孤大陸,並揮師攻打北孤大陸。

其實,只需要控制望夕運河,切斷紐蘭東西地區的海運航線,就能夠大幅度削弱其西海岸地區的防禦部署。這就是,連接紐蘭東西地區的鐵路,提供的運力僅僅相當於正常需求的三分之一,而另外的三分之二得依靠海運。

要想守住望夕運河,不但需要足夠的岸防部隊,還需要一支艦隊。

嚴格說來,艦隊更重要。

按帝國海軍通過對抗演習得出的結論,一支得到岸基航空兵掩護,在運河的南面積極活動的艦隊,對進攻方有致命威脅。不管是發起強攻,還是靠偷襲,都要在解決了前出的艦隊之後,才能夠攻打望夕運河。問題是,只要跟艦隊交戰就肯定會暴露戰術意圖,從而讓進攻行動變得極爲困難。

當然,即便是保護本土的西海岸地區,也需要艦隊。

在理論上,一支部署在西海岸附近的艦隊,等於把本土防空圈向外延伸了數百,甚至是上千千米。

按照帝國海軍做的推演,一支由3艘航母爲核心的特混艦隊,能把戰略轟炸的打擊效率降低90%以上。

可見,既然已經喪失了攻佔霍瓦依羣島的希望,就沒有理由繼續冒險。

就算第51特混艦隊跟在第52特混艦隊的後面,在第52特混艦隊覆滅後,肯定會立即轉向規避。

不要忘了,在對付第六十一特混艦隊的戰鬥中,紐蘭艦隊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根據海軍司令部發來的電報,在第一輪交戰中,第六十一特混艦隊的防空戰鬥機擊落了數十架來犯的敵機,其中至少有一個大隊的重型攻擊機。接下來,還在第二輪交戰當中擊落了十多架敵機。總體上,第51特混艦隊損失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艦載機,而且有不少是重型攻擊機與重型戰鬥機。

除非得到補充,不然第51特混艦隊的攻擊力肯定會大幅度縮水。

顯然,要想在離本土如此遙遠的地方獲得補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此一來,斯塔克就更加沒有理由留下來了。

加速追擊?

這個念頭也就一閃而過。

雖然第51特混艦隊遭受了巨大損失,但是防空作戰能力並沒有降低,而且不會因爲遭受損失而疏於防範。

關鍵還有,紐蘭空軍肯定是嚴陣以待。

如果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在幹掉第51特混艦隊之前暴露行蹤,就肯定會遭到紐蘭空軍的打擊。紐蘭空軍能出動幾十架轟炸機對付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就肯定能夠出動更多的轟炸機對付第四十一特混艦隊。

顯然,斯塔克在選擇撤退的時候,肯定希望第四十一特混艦隊追上去。

只是,當前的頭號問題,不是考慮要不要去追擊第51特混艦隊,而是如何才能避免遭到紐蘭空軍的打擊。

雖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敵人並不清楚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的位置,也就是沒法從攻擊機羣的返航方向做出判斷,畢竟參與攻擊行動的作戰飛機分成多支機羣,從不同方向撤離,但是沒人敢保證,第四十一特混艦隊並沒有暴露行蹤,也就不知道會不會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之內遭到轟炸。

以第六十一特混艦隊的遭遇,只要遭到了紐蘭空軍打擊,肯定是凶多吉少。

這裡,還涉及到艦隊防空的問題。

雖然已經從岸基航空兵獲得增援,但是在傍晚前後,肯定要回收返航的戰鬥機,也就沒法增派防空戰鬥機。可要命的是,在下午派出去的防空戰鬥機都將在傍晚前後返航,至少要回到航母附近。

也就是說,傍晚的時候,第四十一特混艦隊處於最爲脆弱的狀態。

至於擴大防空範圍,最快要等到夜間8點左右,因爲要到7點30分左右,才能安排戰鬥機升空。

爲此,第四十一特混艦隊肯定要進行機動規避。

那麼,向哪個方向規避?

顯然,繼續向西航行或者轉爲向東航行都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只能向南,或者是向北。

在權衡了一番之後,白華偉還是選擇向南規避。

雖然這也是最容易被敵人猜到的規避方向,但是向北航行只會遠離霍瓦依羣島,從而失去岸基航空兵掩護。

只有向南航行,才能夠獲得岸基航空兵的掩護。

此外,這裡還涉及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如果要追擊第51特混艦隊,就得在轉向北上之前進行一次燃油補給。

那麼,就需要後方提供支援。

不要忘了,在北上之前,白華偉派走了快速戰鬥支援艦,而在當時根本沒有想到還要追擊第51特混艦隊。

雖然3艘航母都還有足夠的燃油,但是護航戰艦的燃油已經所剩無幾。

如此一來,就需要聯繫後方,讓珍寶港那邊派幾艘油船過來。

要想盡快獲得補給,艦隊肯定得轉向南下。

主要就是,留在珍寶港,以及在羣島東部海域活動的全都是民用船隻,航速都快不到哪裡去。

如果情況出現變化,第四十一特混艦隊還能穿過霍瓦依羣島。

不管怎樣,去羣島南邊肯定要比留在羣島北面更加安全。

至於擔心遭到紐蘭空軍打擊,就只能儘量增強艦隊防空。

也就在白華偉做出這個決定之後不久,大概下午4點30分左右,海軍司令部發來一份確切戰報。

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司令部已撤離“劉向真”號。

雖然自艦長以下的數千名官兵還沒有放棄,仍然在努力搶救這艘戰艦,但是進水量已經超過15000噸,而且僅剩1臺發電機。哪怕保持了平衡,沒有因爲一側嚴重進水而側翻,最終依然會沉沒。

此外,也不可能爲了一艘註定要沉沒的航母讓整支艦隊冒險。

關鍵就是,“劉向真”號所在的海域,距離北馬羣島超過了4000千米,而大型反潛巡邏機的掩護範圍,最多也就3000千米。哪怕能夠藉助大型加油機延長航程,也很難在如此遙遠的海域進行不間斷的反潛巡邏。

至於艦隊裡的反潛戰艦,肯定要優先保護另外一艘航母。

最致命的,還是喪失了航行能力。

一艘停在海面上的航母,簡直是再理想不過的靶子,潛艇可以在重型反潛魚雷的極限射程上開火。紐蘭海軍MK48型魚雷的最大射程超過50千米,而帝國海軍由反潛戰艦支撐的絕對反潛網還不到50千米。

爲此,海軍司令部已經下達命令。

最遲拖到14日的清晨,如果依然無法控制住進水速度,並恢復航行能力,艦長就必須下達棄艦命令。

不過,並非全是壞消息。

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另外一艘航母,也就是“唐聖賢”號,已經控制住進水速度,還有望在13日夜間恢復航行能力。雖然完全喪失了作戰能力,但是隻要能返回港口,幾個月之後就能再次出征。

正是如此,才把大部分反潛戰艦派去掩護“唐聖賢”號。

不管怎樣,保住1艘航母也算是好事。

隨後,在吃晚飯的時候,海軍司令部發來了一份至關重要的情報。

在西邊的確實是第51特混艦隊。

在13日凌晨,空軍安排的一架“暗夜鳳凰”就發現了這支艦隊,準確說是拍到了3艘超級航母。

可惜的是,這份情報來晚了差不多10個小時!

這也不是空軍的錯,主要是需要處理的照片實在太多了,而且在沒有放大的照片上很難分辨出戰艦的具體型號。更要命的是,這3艘航母分別出現在3張照片上,沒有在第一時間引起情報飛行員的關注。

等到情報分析員發現問題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

此後,又花了幾個小時,結合其他照片對戰艦的型號做出了準確判讀,認定是3艘超級航母。

結果就是,等情報送到海軍司令部的時候,海戰已經打完了!

要說的話,這也是海軍不願意採購“暗夜鳳凰”的關鍵原因。

只是,這份情報也並非毫無價值。

根據這份情報,能夠推測出,第51特混艦隊與第六十一特混艦隊的距離,很有可能只有1000千米。戰鬥打響的時候,第51特混艦隊距離擋槍的登陸艦隊很近,差不多就在轟炸機打擊區域的邊緣。

換句話說,如果有幾架轟炸機偏離了航線,或許會把反艦導彈射向第51特混艦隊。

從這一點分析,在登陸艦隊遭到打擊之後,第51特混艦隊很有可能已經轉向,也就是沒再繼續向東航行。

那麼,在13日的上午,第51特混艦隊已經在向北航行。

換句話說,哪怕第四十一特混艦隊開足了馬力,也未必能追上第51特混艦隊,何況還需要進行燃油補給。

這也是海軍司令部到現在才把情報發來的原因。

在收到電報的時候,白華偉就想到了。

如果只是做事後諸葛亮,完全可以等艦隊返回之後告知,完全沒必要在艦隊返回之前來破壞氣氛。

急於讓白華偉知道,是要他放棄追擊第51特混艦隊的念頭,或者說見好就收。

當然,白華偉早已做出決定。

“確實很可惜,如果早知道斯塔克是如此大膽,我們的航線就應該更偏北,說不定能夠逮住……”

“有那麼容易?”

被白華偉反問一句,劉尊嶺就閉上了嘴巴。

“別忘了,重創‘唐聖賢’號的是由轟炸機投射的重型反艦導彈,而那些轟炸機很有可能就從我們的北面飛過。如果航線更靠北,在預警機發現從東邊飛來的轟炸機之後,我們能置之不理?只要出動戰鬥機攔截,哪怕能夠擊落那些轟炸機,也會被敵人發現,然後遭到更加猛烈的打擊。”白華偉只是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更何況,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早知道’的說法。從相對位置來看,不管我們走哪條航線,都無法趕在第六十一特混艦隊遭到打擊前襲擊第51特混艦隊,甚至來不及找到第51特混艦隊,反到很可能錯過對付第52特混艦隊的機會。”

“我只是覺得,沒能消滅第51特混艦隊,確實很可惜。”

“說不定,第51特混艦隊還沒撤走。”

江文龍突然冒出來一句,白華偉與劉尊嶺立即就把目光轉了過去。

“我也是猜測,覺得在經過這場大戰之後,斯塔克或許會因爲走投無路而賭上一切。”

“他不是賭徒。”

“問題是,率領艦隊撤退就是最好的選擇?”

白華偉的眉頭跳了幾下,讓江文龍說下去。

“撤回去,最多是死守本土。從戰略的高度看,紐蘭共和國要想避免迅速戰敗,就得把重心轉移到西大陸,爲西陸集團提供支持,甚至是直接參與地面戰爭。只是到最後,依然避免不了戰敗的結局。”

“就算留下來,也無法反敗爲勝。”

“但是有機會逼我們坐下來談判。”

“這……”劉尊嶺一時啞口。

“不是逼我們談判,而是讓紐蘭當局認清局勢,”白華偉長出口氣,才說道:“如果能夠爲接下來的談判爭取到有利籌碼,比如說羣島中的幾座島嶼,那麼就算是戰敗,他也是紐蘭共和國的功臣。”

“你是說……”

白華偉沒接話,只是把目光投向了江文龍。

“這只是猜測,實際情況到底怎麼樣,現在說不準。再說了,哪怕第51特混艦隊只是向北規避,並沒有撤退,我們也不能盲目追趕,畢竟紐蘭空軍已經用行動證明,擁有極爲強悍的對海打擊能力。”

“不管怎麼樣,還是先返航,等……”

白華偉的話還沒有說完,航母突然就向右傾斜,而且明顯在加速。

怎麼回事!?

在餐廳裡面的軍官反應過來之前,警報聲響起。

尖利短促。

這是反潛警報!

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3章 風雲際會第577章 會師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67章 犀利無匹第95章 危機關頭第346章 各自爲戰第213章 恐怖的潛力第80章 失之東隅第23章 陸戰之王第19章 龍的天空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53章 全線潰退第244章 頑強奮戰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21章 導彈威脅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123章 “加禾”暴斃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132章 兵力調整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第126章 以身作餌第459章 爭分奪秒第101章 黯然離開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123章 環環相扣第105章 快速突擊第476章 準備階段第194章 回帝都第407章 頑強巨獸第282章 內在因素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333章 關鍵情報第23章 陸戰之王第63章 協同作戰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505章 登陸中轉島第454章 搶先發現第490章 憂心忡忡第506章 強攻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3章 酒壯慫人膽第133章 不敢鬆懈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218章 豁出去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182章 暗夜鳳凰第5章 帝國首輔第480章 繼續推進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21章 恥辱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131章 敢想敢說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139章 前出掩護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22章 遠赴他鄉第467章 取捨第604章 皇權與相權第196章 皇子參軍第329章 疑兵計第253章 攻堅利器第80章 飛蛾撲火第496章 放手去幹第277章 冤大頭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89章 返航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109章 豁然開朗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220章 全是壞消息第64章 風雲際會第217章 各懷鬼胎第198章 定調第4章 太空貓眼第637章 媳婦熬成婆第31章 臨危受命第33章 踹門之戰第415章 風雨飄搖第508章 疑雲重重第613章 強攻的局面第328章 一分爲三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452章 絕境反擊第64章 風雲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