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官兵狀態

雖然“周寬德”號的艦長金振邦上校拍着胸脯向白華偉做了保證,該艦的全體官兵,絕對不會辜負信任與重託,但是對這個保證,白華偉根本沒有放在心上,或者說沒跟這個晚輩較真。

別看金振邦只比白華偉小了幾歲,不過他確實比白華偉低了一輩。

沒錯,他是金洪大將的孫子。

至於“周寬德”號5000多名官兵的狀態,在白華偉來到珍寶港之後,處理的第一件事情就能說清楚。

9月下旬,珍寶港駐軍在進行例行抽查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異常現象。準備返回帝國本土的乾貨運輸船“貝佳湖”號申報的生活給養,比正常情況多了25%,比規定的浮動上限高出了15%。

隨後,駐軍司令部派遣衛隊登船檢查,發現了藏在該艦上面的幾十名海軍官兵。

全都來自“周寬德”號,帶頭的竟然是輪機部門的少校副官。

在隨後的審查當中,“貝佳湖”號的艦長承認,他收取了這些官兵的賄賂,才讓他們搭了順風車。

當然,這些來自“周寬德”號的官兵都違反了軍法,嚴格說都是逃兵。

雖然全都有情可原,比如那名輪機部門的少校副官,原本是安排在7月底回家結婚,後來把婚禮推遲到了10月底,可是隨大戰爆發,他的請假申請被駁回,才找“貝佳湖”號的艦長,但是沒辦法由此否定他們當逃兵的事實,而按照帝國軍法,逃兵不但要革除軍職,還面臨牢獄之災。

戰爭時期,逃兵是罪加一等。

如果遇到個狠心的法官,那名少校很有可能被判處死刑。

其實,只是革除軍職就夠慘的了。在戰爭時期,特別是帝國進入戰爭狀態,被革除軍職之後,別說是享受軍人福利,就連找到一份餬口的工作,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最終肯定是流落街頭。

當時,金振邦就在爲這幾十名部下找關係。

雖然是很丟面子的事情,但是他們怎麼說都是金振邦的部下,而一名優秀的指揮官肯定懂得護短。

關鍵,這些官兵沒一個想當逃兵。

其中一名技術士官,在8月中旬接到家書,得知父親被查處患了絕症,而他是獨子。按照相關的規定,即便在戰爭時期,獨子都有權回家省親,特別是父母病危亡故,軍方都得無條件放人。因爲負責的海水淡化系統出了故障,而他是唯一掌握了這套系統的技術士官,所以他沒有立即請假,而是留下來完成維修工作。結果等他準備請假的時候,第四艦隊進入了最高戰備狀態,原本應該調來的技術士官被派往遭到重創的第五十一特混艦隊,部門負責人沒有批准他的探親請求。

在審理期,這名士官的父親病故。

對於這些部下,金振邦能說什麼?

白華偉來到珍寶港之後,金振邦立即來找到他,爲這些部下求情,希望白華偉能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戴罪立功。

在金振邦寫下擔保書後,白華偉押下了駐軍司令部的指控書。

雖然此事得到圓滿解決,哪怕只是暫時的,但是反映出來的問題,讓白華偉不得不感到擔憂。

所幸的是,海軍司令部沒有把事做絕,或者說及時做了調整。

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原本是“劉長勳”號、“周寬德”號與“陳炳勳”號,並且由狀態最好的“劉長勳”號任旗艦。在波沙灣戰爭爆發後不久,帝國海軍用“賀永興”號替換狀態不太好的“陳炳勳”號。雖然“賀永興”號的狀態也不大好,需要進行安排在中期大修前的首次入塢維修,但是跟“陳炳勳”號相比,肯定好得多,而且就算沒入塢維修,也有較爲完備的作戰能力。

“賀永興”號的動力系統能達到最高設計輸出功率,在測試當中,還跑出了35.5節的最高航速。4部蒸汽彈射器的使用次數全都低於維修週期的30%,4根阻攔索是新換的,不存在安全隱患。

關鍵,“賀永興”號是“陳炳勳”級最後一艘。

雖然在整體上,跟同批次的2艘沒多大的區別,但是“賀永興”號在建造期間,“薛遠征”號就已經開工,而“賀永興”號也由此成爲了“薛遠征”級的試金石,採用了大量原本爲“薛遠征”級開發的武器設備。

主要就是自衛武器。

除了採用綽號“烈焰風暴”的1130A十一管速射炮之外,還採用了DK-16“海毒蛇”中短程防空導彈。

DK-16“海毒蛇”其實就是DK-6“海蛇”的改進型,或者說換代產品。

因爲DK-6裝備了帝國海軍幾乎所有大中型戰艦,還出口給幾乎所有盟友,在數十個國家的海軍服役,保有量非常巨大,總共有大約1000套發射系統,所以在研製DK-16時,帝國海軍就明確要求,必須得兼容DK-6的發射系統,在不做太大變動的情況下,把持續作戰能力提高3倍。如果能保留DK-6的火控系統,或者只是做簡單改進就能兼容,那就再好不過了。

此外,導彈性能也必須有所提高。

比如射程從DK-6的24千米提高到40千米,最好能達到50千米;能夠攻擊掠海飛行的目標,射高不低於12000米,最好能有20000米;可用機動過載不得低於45G,末端爲主動制導,最好能採用多模式導引頭;導彈的發射質量不超過DK-6,並爭取減重20%;彈體長度不超過DK-6,且必須採用摺疊彈翼。

雖然帝國海軍提出的性能指標並不低,但是得益於技術進步,特別是比衝更大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以及電子設備小型化,只要不是太在乎成本,研製出滿足海軍要求的導彈並不是問題。

其實,在研製後期,帝國海軍已經基本放棄了DK-6的發射系統。

道理也很簡單,隨着“青州”級大量服役,“盧城”級驅逐艦開始接受現代化改進,垂直髮射系統成爲了主流,傳統的斜臂發射架與箱式發射系統肯定會被淘汰,兼容DK-6發射系統已經沒有多大意義。

當然,“陳炳勳”級航母採用的依然是DK-6的發射系統。

其實,連“薛遠征”級都一樣。

不止因爲便宜,還跟航母的佈局有關。在寸土寸金的飛行甲板上,沒地方安裝垂直髮射系統,用來自衛的中短程防空導彈都安裝在外飄甲板上,也就沒法採用需要佔用內部空間的垂直髮射系統。

當然,從實際使用的角度看,也沒有必要。

航母需要的是自衛火力,區域與遠程防空由巡洋艦承擔,因此航母的防空系統以點防禦爲主。

簡單的說,憑藉1130A與DK-16,“賀永興”級擁有6艘“陳炳勳”級中,最爲強悍的自衛火力。

因爲具備發射後不管的能力,不再受火控通道限制,還能夠攔截帖海飛行的超音速反艦導彈,所以只是DK-16系統,就把航母的防空反導能力提高了數十倍,讓航母首次擁有了可靠的自衛火力。

如果“賀永興”號早幾個月過來,肯定會取代“劉長勳”號,成爲特混艦隊的旗艦。

關鍵就是,第二批次的3艘“陳炳勳”級都按照旗艦的標準建造,都配備了完善的艦隊指揮系統。

原因就是,在建造第二批“陳炳勳”級的時候,帝國海軍放棄了專職旗艦。

雖然把2艘在大戰後建造的專職旗艦,即“天嶺”號與“安嶺”號保存了下來,分別擔任東望洋艦隊與南方艦隊的旗艦,但是在帝國海軍的造艦規劃中,早就確定不再建造形同雞肋的專職旗艦。

其實,專職旗艦本身就是特殊時代的產物。

隨着電子設備做得越來越小,性能卻越來越好,根本就不再需要用一艘幾萬噸的戰艦來搭載通信設備。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帝國海軍要求所有航母都得具備充當旗艦的能力。

正是如此,“賀永興”號成爲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的“副旗艦”,而且單獨編爲1支航母戰鬥羣。

這麼安排,跟“賀永興”號來自南方艦隊有關。

除了航母,編在同一支航母戰鬥羣裡的2艘防空巡洋艦,3艘通用驅逐艦與3艘反潛護衛艦全都來自南方艦隊。

要說的話,就只有在海面下活動的大型攻擊潛艇屬於東望洋艦隊。

這一套南方艦隊的體系,在東望洋這邊總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其實,這也算是帝國海軍的“光榮”傳統。

發展至今,南方艦隊與東望洋艦隊依然是水火不容。

用周涌濤的話來說,哪一天,南方艦隊與東望洋艦隊的官兵不再爭鬥,那才真的要感到擔憂。

時至今日,南方艦隊與東望洋艦隊的關係,更像在相互競爭。

顯然,在和平時期,這種來自內部的競爭是推動海軍發展的主要力量。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的艦隊對抗演習。

大戰結束之後,艦隊對抗演習改爲在南方艦隊與東望洋艦隊之間舉行,交替在雙方主場進行,而且輪流扮演假想敵。

今年的艦隊對抗演習在南方艦隊的主場梵炎洋進行,東望洋艦隊派“周寬德”號航母戰鬥羣參演,並且充當假想敵,偷襲處於非戰備狀態下的南方艦隊,以檢驗南方艦隊的防禦體系與戰術思想。

其實,這也是“賀永興”號戰鬥羣的價值所在。

按照白華偉的安排,在出海之後,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將舉行內部對抗演習,而且由“賀永興”號戰鬥羣扮演假想敵,也就是紐蘭海軍的東望洋艦隊,對扮演第四艦隊的2支戰鬥羣發起攻擊。

顯然,南方艦隊的那些官兵,特別是戰鬥羣指揮官,具有跟東望洋艦隊官兵截然不同的戰術思想。

這樣一來,在演習中就更有機會找出東望洋艦隊存在的漏洞。

哪怕很丟面子,也總比在戰場上被敵人擊潰好得多。

數十年來,帝國海軍能縱橫天下,始終保持着全球最強的強大戰鬥力,掌握着最先進的戰術思想,以及全球最好的武器裝備,跟這種建立在內部競爭體系之上的自我提升有巨大的關係。

出海的第二天,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就進入到了對抗狀態。

雖然隨時可以結束對抗訓練,但是白華偉沒有打破沉沒,聯繫保持無線電靜默的“賀永興”號戰鬥羣。

保持隱蔽狀態,對潛在敵人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至於遭到紐蘭艦隊突襲,白華偉反到不太擔心。

演習海域在霍瓦依羣島西南,離紐蘭西海岸至少都有6000千米,中間隔着整個霍瓦依羣島。

除非紐蘭戰艦能夠潛航,不然不可能出現在能夠襲擊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的地方。

至於能潛航的潛艇,哪怕是運氣好到爆棚,也未必能突破由大型攻擊潛艇、艦載反潛巡邏機、反潛直升機與反潛戰艦構成的,覆蓋範圍超過了500千米的4道反潛網,別說還有岸基反潛巡邏機提供的第五道反潛屏障。霍瓦依羣島附近2000千米的海域,一直都是紐蘭潛艇的禁區。

當然,白華偉並沒掉以輕心。

在出海前,他就反覆叮囑駐軍司令魏興武少將,不管是什麼消息,只要是跟紐蘭共和國有關,都得在第一時間告知。

要說關係,魏興武也是名門之後,他是海軍航空兵上將魏成文的孫子。

此外,他還是一個非常可靠的人,爲人處事都特別穩重。

受時區的影響,白華偉是在3日深夜收到梵羅國參戰的消息。

當時,他就下達了最高戰備命令。

因爲暫時沒有紐蘭共和國參戰的消息,所以在跟參謀商量後,他沒有打破靜默,也沒有跟“賀永興”號戰鬥羣聯繫。

到了4日凌晨,他收到了由海軍司令部轉發的消息,一份來自陸軍的警告。

其實,就是由丁鎮南發出的警告,讓他高度重視紐蘭海軍的威脅,做好遭到紐蘭艦隊突襲的準備。

在轉發的時候,海軍司令部的通信參謀省去了落款人的簽名。

結果,變成了來自陸軍司令部的警告。

對這份來自陸軍的警告,白華偉並沒拋到腦後,不過也沒產生足夠的警惕,最多隻是放在了心上。

直到這個時候,他都沒有打破無線電靜默。

以當時的情況,白華偉或許覺得,憑藉嚴密的偵查體系,肯定能夠及時發現逼近的紐蘭艦隊。

可惜的是,他忽視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以偵查衛星爲基礎的全球海洋監視與偵查系統,已經在大戰爆發之後遭到重創,無法保證及時發現潛在的威脅。

這套系統,就是監視紐蘭海軍的主要手段!

相反,紐蘭共和國還沒參戰,其偵查衛星安然無恙,能夠以最高效率運行。

第262章 皇室的別宮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256章 反向突擊第91章 敵機來襲第221章 羣策羣力第22章 空地聯合第595章 帝國野心第242章 膽戰心驚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565章 去向不明第568章 圍困戰第588章 新時代第603章 回家第126章 敵人反擊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88章 野心勃勃第38章 戰機出逃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203章 身殘志堅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189章 乾着急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59章 迎難而上第26章 怪人第147章 僞裝欺騙第246章 覆滅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296章 總統的擔憂第258章 廣闊胸懷第10章 鬼使神差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178章 戰略欺騙第256章 反向突擊第63章 協同作戰第105章 快速突擊第33章 流派之爭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615章 崩潰的王國第433章 猜疑第84章 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第566章 放下心來第10章 鬼使神差第98章 初來乍到第525章 晴天霹靂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46章 四人同框第630章 殊榮第610章 一席之談第61章 似曾相似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99章 半支艦隊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65章 前沿陣地第262章 無可救藥第19章 龍的天空第44章 進退兩難第65章 無可奈何的選擇第125章 兩頭兼顧第163章 局勢明朗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515章 舉棋不定第387章 全面爆發第148章 撲朔迷離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29章 大局已定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202章 釋懷第311章 情報的疏漏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634章 陌生的總統第131章 敢想敢說第218章 豁出去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5章 拳拳到肉第475章 宣傳工作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8章 試探虛實第59章 深謀遠慮第470章 替代品第101章 黯然離開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36章 別人買單第230章 別的可能第62章 低空之虎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431章 心結解開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237章 遲到六天的情報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第389章 只欠東風第86章 關鍵課題第479章 策劃第215章 上屋抽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