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前出掩護

當地時間4日清晨,霍努島,珍寶港西北的華萊士空軍基地。

說是空軍基地,駐軍卻是帝國海軍航空兵。該基地原本屬於紐蘭聯邦,爲紐蘭陸軍航空隊在大戰中建造的正規基地。在戰後擴建,並且爲了紀念前任總統華萊士,纔有了現在這個名字。

大戰結束之後不久,紐蘭聯邦以每年1金元的價格,把該基地租給剛剛獨立成軍的帝國空軍,第一份租約爲99年。不過一直到波伊戰爭結束,帝國進入到戰略收縮階段,空軍才把該基地交給海軍,此後一直由海軍使用。

因爲就在霍努島上,離珍寶港也不遠,所以該基地主要爲艦載航空兵服務。

在第四艦隊的航母返回珍寶港的時候,艦載航空兵就將轉移到該基地,並在此進行日常訓練。

此外,也會在此部署岸基航空兵。

雖然在帝國空軍成立的時候,帝國海軍就根據協議放棄了岸基航空兵,但是在10多年之後,帝國當局就順應時代發展,重新讓海軍組建了岸基航空兵,並且對其任務範圍做出了限定。

簡單的說,海軍岸基航空兵面向海洋作戰,裝備無法部署在航母上的大型飛機,比如反潛巡邏機。

現在,帝國海軍岸基航空兵擁有1000多架反潛巡邏機與500多架海上巡邏機,還有一支裝備了數百架直升機,專門執行搜救任務的警衛部隊。按機羣規模計算,超過了三個超級霸權之外的所有國家的空軍。

關鍵,這是一支強大的進攻力量。

雖然按照與空軍達成的協議,海軍岸基航空兵不得裝備轟炸機這樣的攻擊平臺,但是並沒限制反潛巡邏機與海上巡邏機攜帶攻擊武器,而且這兩種面向海洋的巡邏機,肯定得攜帶作戰武器。

帝國海軍就利用了這個漏洞。

發展至今,帝國海軍的反潛巡邏機與海上巡邏機不但能攜帶反潛魚雷,反艦導彈等對海武器,還能掛上空地導彈打擊海面與地面目標,而帝國海軍給出的理由是,在登陸作戰當中需要打擊島嶼上的敵人,而且在和平時期執行護航任務,對付海盜的快艇,使用輕型空對地導彈更加合適。

其實,反潛巡邏機與海上巡邏機只要稍加改進,就能掛載與使用空射巡航導彈。帝國海軍的大型反潛巡邏機,創造過掛載12枚1500千克重型反艦導彈的紀錄,掛載重12枚重量差不多的空射巡航導彈自然不在話下。

正是如此,帝國海軍一直將岸基航空兵當“戰略力量”打造。

之前幾年,帝國海軍投入巨資擴充了該基地的規模。

現在,華萊士基地除了能夠容納3個聯隊的艦載機之外,最多還能夠部署200架反潛巡邏機與海上巡邏機。

此外,在霍努島上還有3座機場可用,即霍努市的國際機場,以及2座平時只爲小型觀光飛機服務的民用機場。

在整個霍瓦依羣島,總共有8座軍用機場與14座民用機場。

戰爭時期,總共能夠部署數千架作戰飛機。

只是,在霍努島上,主要還是依託華萊士空軍基地。

因爲霍努島是霍瓦依羣島中人口最密集的島嶼,面積還不是很大,所以在戰後,帝國逐步減少在霍努島的駐軍,把重要軍事基地轉移到其他島嶼上。除了能節約開支,對保密工作也有很大幫助。

此外,呈梯次部署的軍事基地有更強的防禦力。

朱廷軒所在的部隊,之前就部署在霍努島西邊的一座島嶼上,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出海之後才轉移過來。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華萊士基地最多隻能部署3個聯隊的艦載機。

不是說沒地方部署更多的艦載機,而是後勤保障跟不上,即基地只能爲200多架艦載機提供檢修服務。

在來到華萊士基地之後,朱廷軒他們就進入了最高戰備狀態。

雖然紐蘭共和國還沒有參戰,但是全球大戰已經開始了,大陸戰場那邊的戰鬥早已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東望洋這邊的平靜也持續不了多久,說不定什麼時候,紐蘭轟炸機就會出現在霍努島上空。

朱廷軒他們的任務,就是駕駛“戰-9B”到東邊1000千米外巡邏,在發現敵機之後,用遠程空空導彈攔截。

當然,主要針對轟炸機。

正是如此,部署到華萊士基地的,其實是3個艦載航空兵聯隊裡的6個戰鬥機大隊,其中的主力就是3個大隊的60架“戰-9B”。至於另外3個大隊的72架“戰-12A/B”,只負責機場防空。

空出來的位置,用來部署空軍的支援飛機,比如“指-8C”與“油-29A”。

其實,這也是讓“戰-9B”執行防空截擊任務的原因,即只有“戰-9B”配有數據鏈,能夠跟空軍的預警機合作。早期的“戰-9A”需要升級,而配備給二線聯隊的“戰-12A/B”全都是廉價的攻擊型。相對具有制空作戰能力的完整型,最大的區別,就是少了執行截擊任務必不可少的數據鏈。

至於聯隊裡面的攻擊機,全都留在大後方。

霍努島與紐蘭西海岸的距離超過了5000千米,別說艦載攻擊機,就連轟炸機,在滿載之後都需要加油機支持。

跟前幾天一樣,朱廷軒在天亮前就去吃了早飯,然後去航空作戰中心參加晨會,瞭解當天的任務安排。

還是戰備巡邏任務。

簡單的說,就是掛上2具大型副油箱,攜帶6枚KK-9E與2枚KK-10L,飛到霍努島東邊約1000千米之外,執行2個小時的巡邏任務。如果有需要,進行第二次空中加油,把巡邏時間延長4個小時。

關鍵,全程都有預警機協助。

其實,在朱廷軒他們參與晨會的時候,空軍的“指-8C”已經升空,“油-29A”也在爲出動做準備。

要獲得2個小時的巡邏時間,“戰-9B”需要在到達巡邏空域之前進行一次空中加油。

至於返航,沒什麼好顧慮的。

因爲是在機場着陸,可以適當的降低着陸時的下降速度,所以就算是滿載彈藥,也不存在超重的問題。

再說,就算要去航母上着陸,可以提前放掉一部分燃油。

需要朱廷軒等飛行員關心的,其實是交戰原則。

在晨會上,輪值的聯隊長強調了一件事情,梵羅國已經參戰,而且是不宣而戰,紐蘭共和國極有可能在這幾天參戰。

不出所料的話,率先殺到的就是紐蘭空軍的戰略轟炸機。

爲此,必須保持足夠高的警惕性,確保在接到由預警機下達的作戰指令後,能立即前出攔截來襲敵機。

此外,還要保護預警機。

正是如此,當天的巡邏部署有了變化。

3個大隊依然輪番出動,只是在到達巡邏空域之後,得留下一個中隊在預警機東面180度的扇形空域之內巡邏,並且前出150千米到200千米,確保在交戰之後,能爲預警機提供掩護。

說得直接一點,紐蘭空軍很有可能會派戰鬥機長途奔襲!

在理論上,紐蘭空軍的F-15戰鬥機只需要攜帶3具副油箱,再進行3次空中加油,就能夠伴隨轟炸機飛行5000千米。如果紐蘭空軍出動了預警機與電子戰機,就能支持戰鬥機襲擊帝國空軍的預警機。

顯然,紐蘭空軍並不缺乏加油機,其KC-10是跟“油-20A”相當的250噸級加油機,最多能裝載160餘噸燃油,差不多是“油-29A”這類150噸級加油機的2倍。在飛行4000千米後,還能夠爲作戰飛機提供80噸燃油,在理論上1架KC-10就能支持8架F-15A這種級別的重型戰鬥機。

只是突襲帝國空軍的預警機,4架F-15A就足夠了。

換個角度,如果是帝國空軍發起長途奔襲,比如出動轟炸機襲擊紐蘭本土西海岸地區的軍事基地,也肯定會安排戰鬥機執行奔襲任務,重點打擊對象就是紐蘭預警機,爲轟炸機羣掃清障礙。

要說的話,這也是帝國空軍與紐蘭空軍都偏愛重型戰鬥機的關鍵原因。

雖然調動大量的轟炸機、戰鬥機、加油機與預警機執行突擊任務,根本不可能做到絕對保密,只是在前期組織就會暴露意圖,但是在做介紹的時候,輪值的聯隊長沒有給出肯定的說法。

原因無二:帝國的偵查衛星系統一直處於癱瘓狀態。

雖然在9月份,隸屬於空軍的航天兵進行了數十次補網發射,往近地軌道運送了數十顆小型偵察衛星,但是這些衛星幾乎全都針對巨大陸,只有少數幾顆部署在監視北孤大陸的軌道上。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偵查衛星提供的偵查報告,最多有12小時的時間差。

此外,這些小型偵查衛星提供的情報還未必信得過。

掌握衛星軌跡,也就是運行規律,並不是什麼難事,紐蘭共和國本土有3部專門用來監視衛星的深空雷達。

如此一來,紐蘭軍隊在做部署的時候,就會避開帝國的偵查衛星。

只要充分利用12小時的時間差,比如讓轟炸機只是在西海岸的機場降落加油,就能夠發動突然襲擊。

以紐蘭空軍的組織能力,投入500百架轟炸機發起突擊不會存在多大挑戰。

這就是前出截擊的關鍵所在。

如果全是B-52,使用射程超過了1000千米的空射巡航導彈,理論上能在一波攻擊當中投射6000枚巡航導彈。

攔截6000枚巡航導彈?

哪怕把帝國空軍的防空系統全都部署在霍瓦依羣島,那也辦不到!

霍努島只有3個遠程防空導彈營,3套滿編“神箭手”防空系統,以及1個陸戰隊的野戰防空營,12臺DK-7E近程防空系統與12臺FP-95自行高射炮。這個營,主要爲空軍的防空系統提供近距離掩護。

在理論上,最多能夠同時攔截幾十個目標。

當然,紐蘭空軍未必會用6000枚巡航導彈打擊霍努島上的軍事設施。

可見,關鍵就是趕在轟炸機投射巡航導彈之前將其擊落。

爲此,就需要讓預警機靠前部署。

在通常情況下,“指-8C”對B-52這類RCS達到了數百平方米的大型目標,探測距離能達到650千米。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B-52掛載的AGM-86C型空射巡航導彈,最大射程達到1500千米。即便需要爲規劃攻擊航線留下一些冗餘,B-52也能在霍瓦依羣島東邊大約1200千米之外投射導彈。

這也是需要戰鬥機前出1000千米的理由。

預警機部署在戰鬥機的後方150千米,探測範圍能達到霍努島以東1500千米,在發現來襲的轟炸機之後,能爲前出的戰鬥機提供20分鐘的截擊時間,而“戰-9B”前出200千米攔截敵機,最多隻需要10分鐘。

至於敵機在遭到攔截後立即發射導彈,也可以讓戰鬥機轉爲攔截巡航導彈。

戰術安排沒有問題,輪值的聯隊長還強調了一件事。

在上個月,紐蘭海軍東望洋艦隊的3艘“尼茲”級超級航母就離開了迭戈軍港,至今都沒有暴露行蹤。

按較爲可信的推測,紐蘭海軍第51特混艦隊還在本土附近。

在此之前,帝國海軍有3艘大型攻擊潛艇在試圖靠近迭戈軍港的時候遭到驅逐,因此有理由相信,第51特混艦隊就在迭戈軍港外面,而且得到海岸警衛隊,以及岸基反潛巡邏機掩護。

出港,也只是爲了避免遭到突然打擊。

畢竟,在全球大戰爆發之後,帝國軍隊同樣有可能不宣而戰,通過發起突然襲擊來消滅頭號勁敵。

如果是由空軍的轟炸機執行突襲任務,停在港口裡面的戰艦就是靶子。

只是,輪值的聯隊長並沒有提到另外一個威脅。

在8月份出港的紐蘭海軍夕落洋艦隊,同樣是去向不明!

在理論上,這支有2艘“紐蘭”級大型航母的特混艦隊,只要走望夕運河,在9月份能到達東望洋的任何一處海域。

如果第41特混艦隊已經進入東望洋,紐蘭海軍在這邊就有5艘航母可用。

這5艘航母能夠搭載近500架艦載機!

放在任何地方,這都是一股沒人敢小覷的攻擊力量。

當然,輪值的聯隊長也提到,紐蘭艦隊前出到霍瓦依羣島附近海域的可能性並不大,畢竟在強大的岸基航空兵面前,艦載航空兵幾乎沒有勝算。從作戰部署上看,紐蘭艦隊很有可能是第二梯隊。

等到突襲得手,摧毀了霍瓦依羣島的防禦體系,奪得絕對制空權,再由航母戰鬥羣掩護登陸艦隊發動進攻。

不要忘了,紐蘭共和國的頭號目的就是奪回由帝國控制的霍瓦依羣島。

聽了晨報,在清晨6點3刻,朱廷軒就與搭檔坐進了戰鬥機的駕駛艙。

按照安排,今天由朱廷軒所在的大隊執行首輪巡邏任務,而他所在的中隊留在後面,掩護預警機。

第283章 代言人第1章 空中霸王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121章 剛愎自用第23章 陸戰之王第4章 一發入魂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212章 作戰平臺第153章 有限目標第588章 新時代第81章 一招輸招招輸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171章 引領潮流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62章 吸引火力第430章 回到艦隊第62章 低空之虎第83章 不期而遇第23章 滅頂之災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02章 釋懷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422章 時間緊迫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29章 初見監造長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303章 人道主義救援第608章 標新立異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191章 提前開始第597章 盟友的價值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131章 敢想敢說第42章 戛然而止第61章 似曾相似第151章 孤注一擲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22章 遠赴他鄉第244章 頑強奮戰第225章 此地無銀第505章 登陸中轉島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573章 防空作戰第31章 鋪天蓋地第59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81章 被迫的主動請纓第256章 反向突擊第11章 圍追堵截第70章 突突突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266章 密約的草案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2章 接敵備戰第326章 連番挑釁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22章 空地聯合第58章 偷襲得手第203章 身殘志堅第156章 故意刁難第245章 明爭暗鬥第434章 戰略冒險第591章 王室禮節第11章 圍追堵截第48章 一錘定音第302章 狡猾的老王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73章 舉棋不定第597章 盟友的價值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92章 防空截擊第567章 撥雲見日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43章 大戰之局第84章 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222章 心腹大患第199章 戰略方案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588章 新時代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148章 第一份偵查報告第86章 關鍵課題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425章 三種可能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157章 舉棋不定第555章 西進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