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王子參戰

動員王子參戰,還要下放到基層部隊,絕不是小事。

所幸的是,沙烏地國王懂得輕重。

兩天之後,施授良回到哈立德國王軍事城,還帶來了好消息。

沙烏地國王已經答應了他的要求,派王子到基層部隊擔任指揮官,而且聽從聯合司令部調遣。

關鍵還有,沙烏地國王提出了一個能讓王子積極參軍的辦法。

戰爭時期,把兵役年齡的男性王室成員的年奉降到最低,也就只夠勉強維持日常生活開支的水準。

具體一點,沒有成家的王子每個月只有3000金元,成家的王子根據家庭情況,每個月在6000到10000金元之間。

在沙烏地,這點錢根本就不算多!

沙烏地的人均GDP已經超過20000金元,而且平民的月收入都在1500金元以上。

顯然,對那些習慣了奢侈生活的王子來說,每個月幾千金元,根本不算多!

只是,沒有哪個王子有異議。

道理也很簡單,全球戰爭已經打響了,沙烏地承擔了波沙灣戰爭的大部分開支,這些錢幾乎都要從王室的金庫裡面扣除,畢竟國家財富掌握在王室手裡,沒有理由讓平民承擔戰爭開支。

與之相比,沙烏地王室,乃至整個國家的收入不但沒有增加,反到降低了不少!

在波沙灣戰爭爆發之後,沙烏地的石油出口量就一直在減少。

隨着全球大戰爆發,沙烏地已經開始對西陸集團的國家實施禁運,石油收入銳減了大約三分之一。

此外,進口卻持續增長。

不說別的,8月份的國際糧價就已經上漲了差不多30%,而且在全球大戰爆發後仍然在持續上漲。

顯然,沙烏地王室必須得想辦法削減開支。

當然,此舉主要還是讓代表王室的王子去前線作戰。

爲了鼓勵王子參戰,沙烏地國王也很大方。

只要是在前線作戰,那麼每個月都能獲得5000金元的戰鬥補助,並且按照出勤天數提供額外的津貼。

在理論上,到營級單位服役,每個月能夠獲得10000金元的額外補貼。

如果在戰鬥中立下功勞,那就更加不得了。

只要統帥的部隊在戰鬥當中取得勝利,那麼在戰鬥結束之後,將按照參戰時間,給予該部隊的指揮官,每天至少爲1000金元的獎勵。如果取得了重大勝利,比如攻佔了城鎮、殲滅敵人的主力部隊,還能獲得額外的獎勵。

總而言之,打了勝仗就能獲得相應的獎勵。

因爲獎賞針對部隊的指揮官,不限於王子,非王室成員的官兵也能夠獲益,所以此舉還能起到提高士氣的作用。

不過,對衆多王子來說,金錢方面的獎勵反到是次要的。

是否積極參戰,還將決定在王室裡的地位。

按照沙烏地國王提出的“王室資產管理委員會”的改革方案,今後的王室元老,也就是委員會的成員,不再是終生擔任,而是採用類似積分的競爭方法,每年都根據實際表現進行替換。

主要參考標準就是“貢獻積分”。

簡單的說,爲王室做的貢獻越多,排名越靠前,那麼在輪替的時候就越有機會進入到王室核心圈。

衡量貢獻,或者說貢獻積分當中,分量最重的就是軍功。

要說的話,這纔是大招。

雖然沙烏地有數千王子,但是核心圈,總共也就那麼幾十個,其他的王子只是擁有王室血統。

進入核心圈的王子,纔是“貨真價實”的王子!

原因也很簡單:沙烏地王室的資產已經超過了10000億金元!

別說在沙烏地,放眼全世界,也沒有一個家族能夠與之媲美。

顯然,跟每年幾萬金元、最多幾十萬金元的年奉比,參與王室資產運作所獲得的好處纔是真正的大頭。

其實,發展到現在,沙烏地王室資產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依然是其開國國王的七個嫡系兒子,以及這些嫡系兒子的兒子。很明顯,對於衆多俗出的王子來說,根本沒有染指王室資產的機會。

這次改革,等於讓幾千名俗出的王子有了奔頭。

要說的話,這也是沙烏地王室進行改革的必經之路。

哪怕原來的體系能維持下去,也足夠讓沙烏地繼保持富有,從而維護與鞏固王室在沙烏地的統治地位,讓嫡系家族繼續掌握這個國家,但是肯定沒辦法讓沙烏地成爲軍事強國,跟被說是稱霸波沙灣。

換個角度來看,也就是這場全球大戰,逼迫沙烏地王室進行自我改革。

說得直接一點,樑夏軍隊在波沙灣戰爭中展現出來的強大戰鬥力,已經讓沙烏地國王與王室的核心成員認識到,如果錯過這次改革的時機,也許在大戰結束之前,沙烏地王室就將灰飛煙滅。

在根本上,樑夏帝國需要的是一個能並肩作戰的沙烏地,而不是一個什麼都幹不了的沙烏地。

關鍵還有,沙烏地實在太富有了。

有一個成語能很好的形容沙烏地。

懷璧其罪!

做爲全球最大的石油儲備國、生產國與出口國,每年只是出口石油就能夠獲得數千億金元的利潤,3000萬沙烏地人趟着都能過上富足的生活,有數十萬成員的沙烏地王室更加以不勞而獲、奢侈糜廢而全球聞名。

沙烏地擁有的財富,超過了人口是其20多倍的梵羅國!

即便在波沙灣地區,跟周邊的產油國相比,沙烏地擁有的財富同樣是首屈一指。比如波伊國的人口是沙烏地的兩倍,而其石油出口收入還不到沙烏地的三分之一,人均用有的財富不到沙烏地的一半。

和平時期,還能夠通過利益輸出,換來和平與穩定。

到了戰爭時期,就沒這麼容易了。

不要說在北面虎視眈眈的波伊國,還有一致盯着新月地區的迢曼帝國,即便是被沙烏地王室當靠山的樑夏帝國,也未必能容忍一個好逸惡勞的盟友,更別說沙烏地還沒跟樑夏帝國正式結盟。

當然,沙烏地王室也一直在爲改革做準備。

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所有王子在成年之後,都必須到沙烏地皇家軍事學院深造,而且在畢業之後,都得去皇家軍隊服役,至少都要幹3年,而擁有王位繼承權的嫡系王子得多服役3年。

原因也很簡單,成爲軍官才能掌握軍事指揮權,軍隊是維持王室統治權的基礎。

此外還有,幾乎所有的嫡系王子都在服役期間到巴鐵與樑夏帝國進行深造,其中部分還以名譽軍官的身份,在樑夏皇室管轄的衛隊裡服役,也由此獲得由樑夏皇室頒發的榮譽軍官證書。

這是爲了維護與樑夏帝國的友好關係。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安排擁有王位繼承權的王子爲樑夏皇帝服務,以此承認樑夏帝國是沙烏地的“宗主國”。

現在的沙烏地國王,在20多年之前,就擔任過樑夏皇帝的侍衛,而且就是在那個時候被冊封爲王儲。

因爲所有的王子都接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哪怕其中不少是貨真價實的二世祖,根本就沒有學到什麼東西,但是幾千個王子當中找出幾百個有才能,能夠統帥軍隊作戰的顯然不是什麼難事。

其實,對與很多俗出的王子來說,參軍服役是主要、甚至唯一的出路。

正是如此,俗出王子都非常重視這條通道,不管是在軍校裡學習,還是後來獲得出國深造的機會,乃至到基層部隊服役,都有不錯的表現,至少個人軍事才能不會差到哪裡去,率領營連級部隊作戰肯定沒有問題。

要說的話,這些俗出王子一直是沙烏地皇家軍隊的骨幹力量。

按照丁鎮南的瞭解,在沙烏地皇家軍隊的基層軍官,特別是陸軍基層軍官當中,俗出王子佔比超過了六成。

在參加了作戰行動,準確說是擔負後勤保障工作的幾支沙烏地軍隊中,派到前線吃苦的就是這些俗出王子。

說起來,也就是這些俗出王子,讓丁鎮南改變了對沙烏地王室與軍隊的看法。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些俗出王子的存在,同樣倒逼沙烏地王室進行改革,或者說是放權的頭號原因。

那些獲得實戰經驗,而且得到基層官兵擁戴的俗出王子難道沒有政治野心?

對衆多的俗出王子來說,欠缺的就只是一個發展壯大的機會,而這場大戰,就把機會送到了他們面前。

等到幾千名俗出王子掌握了軍權,其政治訴求又沒得到滿足,後果將不堪設想。

如果王室爆發內亂,完蛋的肯定不止是掌權的嫡系,而是整個沙烏地王室,甚至是整個國家。

至於現在的掌權者,肯定會死得非常難看。

那麼,站在客觀的角度上看,沙烏地王室唯一的選擇也就是進行改革,給予那些立下戰功的俗出王子更多的權力與利益。

此外,就是通過改革逐漸向世俗靠攏。

要說的話,樑夏帝國一直不太重視與沙烏地的關係,比如至今都沒有跟沙烏地簽署同盟條約,在很大的問題上,就是因爲沙烏地王室不肯改革,不願意放棄權力,也始終沒有成爲一個正常的現代化國家。

在本質上,沙烏地其實還是封建王國。

顯然,對於當今全球最強大的工業國來說,肯定要跟封建王國劃清楚界線,維持先進開明的形象。

不要忘了,因爲“帝國”的身份,樑夏帝國一直遭到紐蘭共和國這些“民主”國家的詆譭與抨擊,哪怕樑夏皇室早已經通過自我改革,放棄了治國大權,建立起當今最優越的國家治理體制。

可見,樑夏帝國同樣希望沙烏地進行改革!

說得客氣一點,如果沙烏地王室不肯改革,那麼在時機到來之後,就會通過一場革命改變這一切。

對於處在旋窩中心的沙烏地王室來說,顯然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不管怎樣,沙烏地國王做的這些,其實就是維護王室的統治地位,說成是給王室續命也沒錯。

對於那些長期受到排擠,處在覈心圈外的俗出王子來說,這同樣是翻身的大好機會!

用施授良的話來說,在沙烏地國王頒佈了王室改革方案之後,就有上千名王子表示願意前往基層部隊服役。

不過,要去基層部隊的,不止是王子。

按照沙烏地王室的安排,將給每位王子安排一個警衛班,而且警衛官兵全都是來自王室衛隊。

此外,聯軍提供相等的警衛力量,即安排一個專門保護王子的警衛班。

關鍵就是,聯軍得安排軍銜對等的教官去基層部隊,給沙烏地王子當副官。

雖然在名義上,由教官率領的軍事顧問團來指揮沙烏地軍隊作戰,但是名義上,這些軍隊依然是由沙烏地王室控制。簡單說,軍事顧問團只是提供建議,依然由擔任指揮官的王子下達作戰命令。

這麼安排其實是爲了保持王室對軍隊的絕對控制權。

按照施授良的意思,他已經做了努力,可是沙烏地國王不願意妥協與退讓,也只能接受這個要求。

對此,丁鎮南也是無可奈何。

當然,他在這兩天裡面也沒閒着。

在施授良回來之前,他已經從第5陸戰師、第17裝甲師與第7裝甲師抽調1000多名官兵。

其中,大約有600名官兵來自第5陸戰師,而且全是歸隊的傷員。

依靠這些官兵,加上從聯軍司令部抽調的聯絡軍官,其實是翻譯,總共組建了50支各有20人的軍事顧問團。

針對施授良提出的問題,丁鎮南也很直接。

當天,他就草擬了50份晉升令,並且送給施授良簽字。

簡單的說,就是任命50名少校軍官。

還好,施授良以戰區司令官、以及聯軍總司令的身份就有相關的授權,並不需要獲得國防部批准。

準確的說,是在施授良簽字之後,再由國防部批准。

因爲是由低級軍官晉升爲中極軍官,所以一般不會被駁回,而要晉升爲中校,那就需要由國防部授權。

至於這50名軍官,嚴格說來都是丁鎮南的人。

用施授良的話來說,丁鎮南利用這個機會提拔了一大批才能出衆的年輕軍官。

只是,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哪怕換別的人,同樣會抓住這個機會。

關鍵還有,由丁鎮南提拔的這些年輕軍官,在之前的戰鬥當中都有不錯的表現,早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不管怎樣,至少解決了問題。

至於警衛人員,是由聯軍司令部統一安排,不用丁鎮南操心。

9月30日的夜間,丁鎮南在司令部舉辦歡送宴會,其實是聚餐,也就是多準備了一些菜餚。

隨後,50支軍事顧問團分別趕往各自的部隊。

按照計劃,攻打巴格x的作戰行動在明天上午開始!

第162章 暴露行蹤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311章 情報的疏漏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437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61章 似曾相似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10章 走投無路第212章 大國造的風采第67章 亦步亦趨序 命運的交響曲第551章 超級轟炸機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634章 陌生的總統第7章 無知無畏第98章 圍追堵截第622章 逃亡首相第98章 圍追堵截第363章 全都是運氣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213章 緊急回國第22章 遠赴他鄉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610章 一席之談第345章 純空戰第36章 別人買單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205章 前後夾擊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179章 空天戰力第249章 洛福斯的號召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267章 三方戰略計劃第549章 登門求助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19章 龍的天空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586章 精確轟炸第24章 裝甲突擊第127章 奪取大橋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272章 賜婚第213章 緊急回國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98章 初來乍到第203章 身殘志堅第22章 空地聯合第584章 穩步推進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221章 羣策羣力第564章 底氣所在第427章 快刀斬亂麻第18章 銅牆鐵壁第21章 恥辱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218章 豁出去第163章 局勢明朗第181章 情況有變第541章 返航第165章 獨木難支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14章 各取所需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31章 臨危受命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585章 立足點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17章 奇蹟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427章 快刀斬亂麻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83章 不期而遇第292章 大婚將至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583章 盡力而爲第81章 一招輸招招輸第7章 無知無畏第1章 平民軍官第456章 大難臨頭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122章 運氣第305章 陸軍的主戰場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21章 導彈威脅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309章 世代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