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特種部隊

希納菲耶上游方向大約20千米,一處較爲隱秘的河灣裡面。

等直升機飛遠,又耐心的等待了一陣,在確認周圍沒有異常情況之後,雷震霆才讓部下發動了橡皮摩托艇。

從河灣出來後,3條橡皮摩托艇一直貼近河道右岸航行。

在這3條摩托橡皮艇上,總共有39名特種兵,正好是3支戰鬥突擊小隊。

沒人說話,就連馬達聲都很微弱。

因爲順流而下,所以不需讓馬達快速運行,橡皮摩托艇就能達到每小時20千米的航行速度。

這支部隊的任務就是去奪取希納菲耶的幼發拉底河大橋!

準確的說,其實是參與奪橋戰鬥,執行的是最爲兇險的偷襲任務。

在空中突擊部隊到達前,找到並拆除伊拉克軍隊安放在大橋橋墩上的遙控炸彈,阻止伊拉克軍隊採用其他方式摧毀大橋,也就是炸燬橋墩。如果有能力,還要設法奪取與控制北面的橋頭堡。

雷震霆也是在3天之前,攻打巴格X的作戰行動開始後,才被派往聯軍司令部,從丁鎮南那獲知,要想順利的拿下希納菲耶附近的幼發拉底河大橋,需要一支精銳的特種部隊充當開路先鋒。

不然的話,軍情局也不會把雷震霆他們派過來。

雷震霆現在是爲軍情局效命,哪怕在爲軍情局服務之前,他在“虎賁營”,即帝國陸軍特種部隊幹了差不多10年。

當然,不管在哪裡服役,雷震霆這些特種兵依然是帝國軍人。

再說,軍情局本身就是軍事情報機構,編在總參謀部的名下,接受國防部管理,並且直接向首輔負責。

可見,軍情局的人員全都是現役軍人。

到了哈立德國王軍事城,雷震霆才從丁鎮南那裡瞭解到,聯軍在7月底就開始着手策劃奪取幼發拉底河大橋的行動。

此外,能不能順利的拿下幼發拉底河大橋,將決定能不能順利進軍巴格X。

原因無二,巴格X在幼發拉底河北面,挨着底格里斯河,因此要渡過幼發拉底河才能攻打巴格X。

沒有大橋,只是依靠舟橋與浮橋,很難支持大兵團作戰。

在理論上,6座機械化舟橋的通行能力才比得上1座雙線四車道的公路橋,浮橋的通過能力更差。

維持6座長度2000米的機械化舟橋,至少需要3個工程營。

關鍵還有,現在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時節,幼發拉底河的水位一直在變化,而且水流非常的湍急。

在幼發拉底河上游有大大小小數十座水庫。

簡單的說,伊拉克軍隊可以通過開閘放水,人爲的提高幼發拉底河的水位,對付聯軍架設的舟橋。

在理論上,只需要幾座大型水庫同時放水,就能沖毀塞馬沃那邊的浮橋與舟橋。

關鍵還有,聯軍再能打,也無法戰勝洪水。

哪怕洪水無法消滅聯軍,也能給聯軍制造很多麻煩,比如遲滯聯軍的推進速度,讓聯軍爲攻打巴格X花費更多時間。

按最初的計劃,聯軍把發動地面戰爭,光復科威特的行動放在了年底,也就是旱季,就是爲了避免不可測因素,確保順利的完成合圍行動,通過戰役級迂迴,圍殲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

丁鎮南的戰略眼光,也在這個時候表現了出來。

當時,很多參謀都認爲,應該在空中打擊階段,摧毀伊拉克境內,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上的所有大橋,阻止伊拉克軍隊向南運動,降低地面戰爭階段的負擔。丁鎮南卻非常堅定的認爲,必須得保留幾座大橋。雖然在當時,丁鎮南給出的理由是讓伊拉克軍隊南下,好徹底摧毀伊拉克的國防力量,但是現在看,丁鎮南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想到,波沙灣戰爭不會在光復科威特之後宣告結束。

保留下的,就包括希納菲耶的幼發拉底河大橋!

此外,舟橋與浮橋需要定期維護。

當然,舟橋的安全係數也不夠高。

總而言之,除非是在打下巴士X之後,從哈馬爾湖北面進軍,一直在幼發拉底河的北面向巴格X推進,不然就必須奪取一座大橋。

可問題是,哈馬爾湖北面是沼澤,只有幾條質量很糟糕的低等級公路,而且位於底格里斯河西岸的那條公路還靠近邊境,其中的一段離波伊國本土不到30千米,在遠程火炮與火箭炮的打擊範圍之內。

要命的是,哈馬爾湖北面是兩伊戰爭的主戰場,在戰爭後期,也就是最後幾年,還是伊拉克軍隊死戰之地。

這邊遍佈雷場,至今有上百萬枚地雷沒有清除。

此外,1號高速公路在哈馬爾湖南面!

最理想的選擇,其實是沿着1號高速公路推進,在納西里耶的附近渡過幼發拉底河。

可惜的是,在巴士X的伊拉克軍隊投降前,守衛納西里耶的伊拉克軍隊就炸掉了幼發拉底河上的大橋。

此外,還在北岸設置了防禦陣地。

至於塞馬沃這邊的大橋,在7月下旬就被聯軍炸燬。

這是一座鐵路與公路兩用橋,而且在巴士X與巴格X之前只有這一條鐵路,爲了阻止敵人向南部地區增兵,所以在開戰之後不久,聯軍就派攻擊機,用激光制導炸彈炸燬了這座大橋的3號橋墩。

此後,這座大橋就一直處於癱瘓狀態。

不然的話,第5陸戰師在佔領塞馬沃之後就會過河,奪取與控制大橋北面的橋頭堡。

再往上游方向,就是希納菲耶的那座大橋。

雖然在9月底,也就是攻打巴格X的作戰行動確定下來之後,丁鎮南才選中了希納菲耶大橋,但是早在一個多月之前的7月,丁鎮南就有了奪橋的想法,聯軍才一直沒有摧毀這座大橋。

要說的話,希納菲耶確實是一個較理想的渡河地點。

希納菲耶只是一座小鎮,常住居民還不到5萬,城區面積也就幾平方千米,還遠離人口衆多的大城市。

當然,問題也存在。

從希納菲耶出發只有一條路面狀況非常的糟糕,只能讓履帶式車輛通過的山路通往北面的蓋馬斯。

爲了搞清楚這條山路的情況,丁鎮南還找軍情局幫過忙。

經過反覆偵查,最後才確認,這條山路只要進行必要的維護,就能讓25噸以內的輪式車輛通行。

當然,在少數路段需要派駐工程部隊。

關鍵還有,這條山路就只有大約30千米,因此就算要派駐工程部隊,也不需要動用太多的兵力。

只要妥善處理,就能解決後勤保障方面的問題。

在希納菲耶的上游,就是納傑X。

這是一座擁有數十萬居民的中等城市,還是納傑X省的省府,更是大巴格X地區的南方門戶。

顯然,對於兵力有限的聯軍來說,必須儘量避開人口衆多的城市。

不說別的,只是佔領控制納傑X就得投入數千兵力。

其實,越往北越靠近巴格X,渡河難度就越大。

可見,希納菲耶大橋就是需好的選擇。

正是如此,在持續了2個多月的空中打擊當中,聯軍一直沒對這座大橋下狠手,只是爲了阻止伊拉克軍隊使用大橋,炸斷了一截橋面,此後一直保持相當強度的壓制,讓大橋無法正常使用。

至於修復被炸斷的橋面,並不是什麼難事。

因爲橋面跨度,也就是相鄰兩座橋墩的間隔距離不到100米,所以理論上,只需要動用兩座跨度爲100米的大型機械橋,就能讓大橋恢復通行,並且達到設計承載量,以即最快的通行速度。

在9月底,陸軍就送了3套大型機械器橋過來。

當然,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奪取大橋。

受前面衆多因素的影響,伊拉克軍方一直不太重視這座大橋,覺得聯軍不大可能從這裡渡河。

其中,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

希納菲耶大橋有40多年的歷史,建於殖民地時期,設計標準非常低,比如最多隻能允許40噸車輛通行。

僅此一點,就大幅度的降低了大橋的軍事價值。

不要忘了,在聯軍的主戰裝備中,ZT-99B在全披掛狀態下接近60噸,自行榴彈炮與遠程火箭炮的戰鬥全重超過45噸,即便是步兵戰車,在掛上了爆炸式反應裝甲之後,都達到了36噸。

其實,只要坦克過不去,這座橋就沒多大價值。

正是如此,伊拉克軍隊一直沒有炸掉這座大橋,還打算在這邊做文章,比如引誘聯軍來攻打這座大橋。

當然,伊拉克軍隊也做好了萬全準備。

比如,在所有的橋墩上都安裝了數百千克炸藥,以及遙控引爆器,確保在必要的時候能炸燬大橋。

只要炸燬一座橋墩,就能讓這座大橋徹底完蛋。

道理也很簡單,還沒有製造跨度超過100米的機械橋的技術!

其實,大部分機械橋的跨度在50米左右,全球就只有帝國陸軍不惜血本,開發出了跨度達到100米的機械橋。

這種特種橋樑,僅橋面部分就重達100噸,需要用3臺履帶式架橋車搭載,而且在架設之前得花幾個小時進行準備,把分成兩段的橋面連接到一起,然後使用專門的架橋設備鋪設橋面。

確實非常麻煩,但是在架好之後,能提供高達70噸的承載能力,允許帝國陸軍的所有主戰裝備通過。

只是,如果跨度超過100米,那就無能爲力了。

至於其他橋面,可以通過加固來提高通過能力。

哪怕沒法提高,也可以架設舟橋讓坦克等重量朝過40噸的主戰平臺過河,畢竟重型戰車本來就不多。

只要能讓25噸的運輸車輛通過,那就足夠了。

這也是找雷震霆過來的原因。

按照聯軍司令部提供的情報,大橋的每座橋墩上都有幾百千克炸藥,還由單獨的遙控器引爆。

爲了避免遭到干擾,採用的有線遙控。

此外,守衛大橋的伊拉克軍隊會定時安排士兵去檢查橋墩上的炸藥與遙控引爆裝置。

其實,爲了搞清楚情況,聯軍一直在監視大橋。

在整個9月份,每天都會有一架偵察機從附近飛過,有的時候會來回飛躍幾遍,而拍攝的照片由軍情局的專業情報人員進行分析。

也就是通過這1個月的監視,掌握了伊拉克軍隊的活動規律。

簡單的說,就是在天亮之前大約一個小時,存在一個空白期。

在這1個小時裡面,夜間守橋的官兵已經去了餐廳,最多會在大橋南北兩端各留下幾名士兵,負責跟來換班的官兵交接。關鍵是,留下來的這些士兵同樣是疲憊不堪,根本不會去檢查橋墩上的炸藥。

要在天亮之後,換班的官兵纔會上橋。

某些時候還會耽擱一陣。

此外,在換班之後,守橋部隊同樣不會立即去檢查橋墩上的炸藥。

如果運氣夠好,就有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讓雷震霆他們拆掉引爆器,並且奪取與控制大橋。

隨後,陸軍的空中突擊部隊就將殺到。

關鍵其實就在這裡。

按抓獲的戰俘交代,在守衛希納菲耶大橋的部隊中,有一個專業的工程排,其任務就是在必要的時候摧毀大橋。

爲了保險起見,工程兵在每座橋墩上,安裝了數個遙控引爆裝置。

簡單的說,只要其中的一個遙控引爆裝置沒有拆除,就能夠炸掉這座大橋!

要命的是,肯定有一部分遙控引爆裝置採用的是無線電遙控,還藏得非常隱秘。

如此一來,不但要拆除遙控引爆裝置,還必須拆掉所有炸藥。

顯然,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位於河道中心的3座橋墩上,至少都有1500千克炸藥,而且其中的一些是以爆破的方式裝填在橋墩內部。

把炸藥裝進爆破孔,算不上困難。

可是,要把炸藥從爆破孔裡面取出來,那就不太容易了。

關鍵還有,還得把取出來的炸藥搬運到遠離大橋的地方。

正是如此,雷震霆才帶3支小隊,以及3條橡皮摩托艇。爲了避免被敵人發現,還把機降地點選在了上游20千米之外,出動3架特戰直升機,把39名特種兵與3條橡皮摩托艇一同送過去。

順流而下的最大好處是在接近大橋的時候,能夠關閉發動機,在河水的推動下,悄悄的靠近大橋。

當然,還可以提前上岸。

準確的說,是通過潛水靠近大橋,在控制大橋之後,再讓負責拆彈的爆破手駕乘橡皮摩托艇靠近。

此外,守衛大橋的伊拉克軍隊的防禦重點是在下游方向。

至於能否完成任務,雷震霆其實沒有多想,因爲想了也沒用。

再說,在過去的10多年裡,他就沒有失敗過。

至於這次,雷震霆同樣信心十足。

第144章 等待時機第465章 表決心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4章 一發入魂第198章 投桃報李第370章 必須嚥下的雞肋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246章 一夜之間第59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92章 防空截擊第480章 繼續推進第13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476章 準備階段第332章 投奔紐蘭的田實第177章 主次有別第83章 三駕馬車第204章 魚雷襲擊第508章 疑雲重重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205章 宿醉醒來第366章 誰輸誰贏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第211章 這就是兄弟第551章 超級轟炸機第173章 憂心忡忡第343章 想當然的錯誤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500章 輪番攻擊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200章 心裡話第3章 風雲際會第4章 太空貓眼第112章 必死信念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333章 關鍵情報第575章 最後的反擊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376章 感悟第58章 方向之爭第251章 天命所歸第187章 誅心第64章 衝鋒在前第55章 快馬加鞭第26章 三分天下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9章 海陸分歧第94章 大禍臨頭第91章 “赤誠”覆滅第113章 發現平頂船第127章 奪取大橋第68章 疑慮重重第154章 事與願違第112章 必死信念第97章 迎難而上第29章 初見監造長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240章 北上借人第363章 全都是運氣第99章 戰略欺騙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188章 空軍出手第165章 獨木難支第104章 攻防轉變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266章 密約的草案第346章 各自爲戰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169章 東方東方第235章 決戰時間第56章 大蕭條之禍第22章 遠赴他鄉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31章 鋪天蓋地第12章 賭徒的舞臺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209章 生不逢時第634章 陌生的總統第442章 二號主角第470章 替代品第581章 多管齊下第506章 強攻第13章 預料之中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391章 虛虛實實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139章 前出掩護第31章 臨危受命第133章 不敢鬆懈第9章 導彈投手第260章 心深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