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防空截擊

10點20分左右,艦隊防空作戰打響了。

首先到達的就是最先發現的,從西北方向上殺來的那批敵機。

“指-6C”確實探測到了轟炸機,不過飛在前面的其實是護航戰鬥機,只是前出的距離不是很遠,還不到100千米。因爲反射的雷達信號不夠明顯,所以“指-6C”沒能在第一時間發現那些戰鬥機。

所幸,在探測到轟炸機之後,“指-6C”主動向東南,航母所在的方向撤退。

其實,這是典型的防禦戰術。

雖然沒有探測到護航戰鬥機,但是預警機的機長肯定能想到,在西北某個地方,肯定有敵人的護航戰鬥機。

關鍵還有,這架“指-6C”已經飛到巡邏區域的最遠端。

正是如此,艦隊派來的4架“戰-9B”在飛行了15分鐘之後,也就是大約10點15分的時候趕到。

這架呼叫代號爲“塔臺01”的“指-6C”在4點之前就已經轉向撤離。

可見,正是這個看似普通的戰術機動拯救了“塔臺01”。

在大約4點過10分的時候,“塔臺001”探測到了開始加速的戰鬥機,而當時雙方的距離已經縮短到250千米。如果“塔臺01”沒有在10分鐘前轉向規避,那麼距離就會縮短到150千米。

因爲“戰-9B”要在5分鐘之後趕到,所以“塔臺01”在沒轉向的情況下,肯定會在此之前遭到攻擊。

以當時的情況,趕來的4架“戰-9B”沒辦法及時攔截那些衝向預警機的敵機。

4點15分,“戰-9B”機羣殺到。

此時,“塔臺01”已經準確的探測到,來襲敵機至少有8架,而且按照高度分成了兩個機羣。突前4架在大約8000米的中高空飛行,滯後的4架在13000米的高空,保持5000米高度差。

顯然,這是非常典型的前出護航戰術。

關鍵,全都是迢曼帝國的“狂風”AVD戰鬥機。

雖然按照迢曼帝國宣稱,“狂風”AVD是第四代戰鬥機,而且是性能先進的重型制空戰鬥機,但是嚴格說,最多算得上是二代半,而且性能到底怎麼樣,一直是衆說紛紜,或者說值得商榷。

關鍵就是氣動佈局。

在所有的第四代噴氣式戰鬥機中,只有3種採用可變後掠翼,而且除“狂風”之外的兩種都是艦載戰鬥機,帝國海軍的“戰-9”與紐蘭海軍的F-14。艦載戰鬥機採用可變後掠翼的主要目的,還是爲了在保證高空高速性能的前提下,獲得優秀的低空低速性能,特別是着艦階段的操控性。

可見,“戰-9”與F-14在選擇翼型的時候,是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要說的話,“狂風”選擇可變後掠翼,同樣是在向現實妥協,而且根源也一樣,發動機的推力不夠大。

只要推重比上去了,那麼採用其他的翼型,比如梯形翼,同樣能夠達到不算太差的高空高速性能。比如帝國海軍的“戰-12”,就依靠超過1.1的空戰推重比,採用梯形翼,依然具備最快2.0馬赫的高空飛行速度,而且加速行能也不算太差,低空低速的操控性也達到了海軍的要求。

當然,在艦載戰鬥機上做出妥協,這還能理解。

因爲着艦時的下降速度相對較快,還長期暴露在高溼與高鹽的惡劣環境下,所以艦載機的結構強度肯定超過同類型的空軍戰鬥機,結構質量也必然更大,導致艦載戰鬥機的推重比往往不如空軍的戰鬥機。

如此一來,艦載戰鬥機就需要在氣動外形上下功夫。

可問題是,“狂風”並不是海軍的艦載戰鬥機,從一開始就是由空軍投資研製的重型制空戰鬥機。

由此可見,迢曼帝國的航空發動機還不是一般的差。

因爲發動機的推力不夠,所以在設計階段,西陸集團的工程師纔不得不選擇在第三代戰鬥機當中得到廣泛採用,而第四代戰鬥機上已經被拋棄了的,優點與缺陷都很突出的可變後掠翼。

第三代戰鬥機廣泛的採用可變後掠翼,歸根結底依然是發動機不夠好。

不管是樑夏帝國的“攻-8”,還是紐蘭共和國的F-111,迢曼帝國的“閃電”、西駱沙的MG-23與MG-27,都是因爲發動機推力不夠,又要達到“雙2”性能指標,纔不約而同的採用可變後掠翼。

要說的話,樑夏帝國與紐蘭共和國放棄可變後掠翼,除了結構死重大,還跟維護保養麻煩有很大關係。

對於追求極限性能的戰鬥機來說,這是兩個很難接受的缺陷。

其實,“狂風”在完成設計之後,迢曼空軍不是很滿意,因此沒有將其當成制空戰鬥機使用。

在迢曼空軍中,“狂風”AVD更像截擊機。

當然,西陸集團也確實需要高性能截擊機。

道理非常簡單,樑夏帝國有上千架戰略轟炸機,而且能夠在大戰期間以每年上萬架的速度製造轟炸機。

長期以來,迢曼空軍的首要任務,一直都是攔截戰略轟炸機。

爲此,迢曼帝國在戰後專門組建了國土防空軍,只是因爲編制太複雜,在20多年前併入了空軍。

在迢曼空軍裡,截擊航空兵是一個單獨的兵種。

不過,“狂風”不止有AVD型。

可變後掠翼的一個巨大好處,其實就是能夠提供相當於平直翼的高升阻比,而且通過增大翼載獲得更突出的低空穩定性。

這個特點,特別適合以低空突防爲主的重型攻擊機。

此外就是,“轟-10A”、B-1B這類需要在低空超音速突防,對航程要求很高的轟炸機,也採用了可變後掠翼。

帝國空軍的“攻-8”就是典型的,低空突防爲主要攻擊手段的重型攻擊機。

紐蘭空軍的F-111,雖然名爲重型戰鬥機,也確實是按照戰鬥機設計,但是在正式服役之後,同樣是憑藉可變後掠翼帶來的非常出色的低空飛行穩定性,成爲了貨真價實的戰鬥轟炸機。

正是如此,“狂風”也有其專門的攻擊機型號,即IDS。

“狂風”IDS與AVD採用相同的機體,只是大幅度的簡化了電子設備,包括取消攻擊機用不到的火控雷達,並且換上推力稍微小一點,不過可靠性更高,而且油耗也要低一些的發動機。

要說的話,“狂風”IDS是一種非常出色的重型攻擊機。

因爲研製時間更晚,採用了大量更先進的電子設備,所以跟“攻-8”與F-111相比,“狂風”IDS還要先進一些,在某些方面的性能更突出,算得上當今最先進重型攻擊機,或者說多用途戰鬥機。

只是,迢曼空軍顯然對“狂風”AVD的性能不夠滿意。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早在幾年前,迢曼空軍就已責成生產“狂風”的公司,利用還在開發中的先進發動機來提高“狂風”的性能,而且在達到戰術指標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採用進口發動機。

只是,這種所謂的“先進狂風”至今都沒有影。

問題,仍然出在了發動機上。

因爲由迢曼帝國投資研製的新式發動機一直沒達到量產標準,所以在幾年之前,迢曼空軍就在考慮引進發動機。

能引進的,只有紐蘭共和國的兩種第三代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即用在F-15與F-16上的F-100與F-110。

可惜的是,這兩種先進發動機連紐蘭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都不夠用,又怎麼可能提供給西陸集團呢。

正是如此,“先進狂風”項目纔始終是隻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不過,迢曼空軍並沒有就此放棄,或者說早就料到引進先進發動機有很大難度,所以提前準備了替代方案。

在4年前,由洛克國的達索公司,在“幻影2000”型戰鬥機的基礎之上,通過簡單的放大處理研製的雙發重型戰鬥機,即“幻影4000”實現了首飛,而且主要的性能指標都超過了“狂風”AVD。

要說的話,這種三角翼飛機,纔是戰鬥機。

雖然某些方面,“幻影4000”存在較爲明顯的缺陷,比如空戰推重比僅僅1.0,在完全依靠內油的情況下,作戰半徑更是隻有可憐的600千米,就算掛上3個大型副油箱,也就只有1200千米,但是跟“狂風”AVD相比,卻有非常突出的優勢,比如更敏捷,爬升速度也更快。

作戰半徑短的問題,對西陸集團來說,算不上是大問題。

道理也很簡單,西陸集團不存在需要安排戰鬥機爲轟炸機護航的情況,重型戰鬥機的主要使命只是奪取與控制戰場的制空權,屬於典型的戰術任務,對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並沒有太高的要求。

在大部分時候,像MG-29這類短腿戰鬥機都夠用了,更何況是“幻影4000”。

結果就是,在經過兩年多的選擇,準確說是對“先進狂風”徹底死心之後,迢曼空軍在去年年初,才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以聯合生產方式,用“幻影4000”補充“狂風”AVD存在的缺口。

準確的說,其實是裝備40個戰鬥機中隊。

因爲“狂風”ADV的性能沒有達到迢曼空軍提出的戰術指標,採購量沒有上去,所以還有40箇中隊沒有換裝。採購“幻影4000”,就是爲了給這40箇中隊換裝,讓主力中隊都用上新式戰鬥機。

當然,在迢曼帝國開頭之後,其他西陸集團成員國也會跟進。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羅利王國與斯班王國都表示會採購“幻影4000”,用來提高空軍的作戰能力。因爲布蘭王國更傾向於使用獲得生產許可的“狂風”,或者直接從紐蘭共和國購買先進戰鬥機,而西駱沙更喜歡自己生產的MG系列戰鬥機,所以能夠得到另外兩個主要成員國接納,“幻影4000”很有可能成爲西陸集團主力戰鬥機,並且一直使用到第五代戰鬥機服役。

有趣的是,洛克空軍反到沒有采購“幻影4000”。

雖然洛克空軍給出的理由是,已經採購了數百架“幻影2000”,而且“幻影2000”的性能不差,暫時沒有必要採購重型戰鬥機擴大機羣規模,但是本質上,是洛克空軍不想爲這種戰鬥機買單。

說得直接一點,“幻影4000”已經成爲了迢曼帝國的戰鬥機。

迢曼帝國不但擁有“幻影4000”的全部知識產權,還會建立一套生產線,甚至向其他國家出口。

爲了跟洛克國脫鉤,在正式裝備之後,將命名爲“旋風”戰鬥機。

此外就是,“幻影4000”的價格比“幻影2000”貴了差不多60%,而戰鬥力的提升幅度不到20%。

因爲存在一些缺陷,更因爲採用了三角翼,所以“幻影4000”仍然算不上是一種出色的戰鬥機。

問題,仍然是發動機不夠好。

洛克達索公司設計的戰鬥機,幾乎全是三角翼,關鍵就是三角翼在超音速階段的升阻比最好,從而用更小的推力達到更快的速度。“幻影”系列戰鬥機一直以敏捷性出名,垂直機動性能卻非常糟糕。

顯然,簡單的放大處理,多裝一臺發動機,肯定不能解決動力不足的問題。

不然的話,洛克空軍不會堅持使用輕型戰鬥機,幾十年來都沒有考慮採購與裝備重型戰鬥機。

關鍵還有,迢曼空軍訂購的第一批“幻影4000”還在生產,並沒有交付,更別說服役與形成戰鬥力。

這次殺來的依然是“狂風”ADV。

要說的話,這也是兩種可變後掠翼重型戰鬥機的第一次交手。

不過,也是一場完全沒有公平可言的戰鬥。

首先交戰的是雙方在中高空,也就是8000米高度的戰鬥機,2架“戰-9B”與4架“狂風”AVD。

嚴格說來,其實是突襲,算不上交戰。

在相聚150千米的時候,2架“戰-9B”用火控雷達鎖定了目標,隨後就發射導彈。

這個時候,對面的4架“狂風”AVD還沒有探測到“戰-9B”,其火控雷達對戰鬥機有效探測距離,就只有100千米出頭,而且其搭載的“天空閃光”導彈,迎頭攔截的射程還不到30千米。

在所有的中程空空導彈當中,“天空閃光”的射程最短。

嚴格說來,這種導彈並不具備超視距攻擊能力。

結果就是,4架“狂風”AVD根本就沒有規避,直接就被KK-9D擊落了。

直到這個時候,高空的4架“狂風”AVD才發現了危險,不過依然沒有探測到迎面飛來的2架“戰-9B”。

在這4架“狂風”AVD加速俯衝,試圖去攻擊中高空的2架“戰-9B”的時候,遭到了高空的2架“戰-9B”的迎頭痛擊。

雖然通過俯衝轉彎,其中2架“狂風”AVD擺脫了已經達到最大動力射程的KK-9D,但是這兩架戰鬥機沒有殺回來迎戰,直接逃走了,根本沒有爲跟在後面,還在朝東邊飛行的轟炸機提供掩護。

自始至終,8架“狂風”AVD都沒有發現交戰對手,更別說開火還擊。

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432章 新三件第20章 全能人才第104章 長途奔襲第27章 懸而未決第55章 戰火重燃第447章 開始第65章 前沿陣地第609章 新式高射炮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16章 驚天動地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545章 內在原因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345章 純空戰第326章 連番挑釁第470章 替代品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161章 滄海一粟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295章 未來的總司令第127章 獨當一面第88章 野心勃勃第84章 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第100章 正式宣戰第70章 生死一線第159章 陡然生變第586章 精確轟炸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238章 涼拌第42章 戛然而止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47章 空中防線第142章 福兮禍兮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92章 防空截擊第545章 內在原因第364章 一面倒第68章 疑慮重重第67章 犀利無匹第217章 各懷鬼胎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268章 各懷鬼胎第522章 消息第427章 快刀斬亂麻第153章 春風得意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39章 內憂外困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129章 前後矛盾第320章 棋逢對手第640章 暢談第111章 利害攸關第345章 純空戰第338章 繼續前進第320章 棋逢對手第311章 情報的疏漏第530章 求穩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29章 初見監造長第199章 戰略方案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317章 決戰姿勢第159章 陡然生變第156章 故意刁難第344章 立功心切第17章 奇蹟第320章 棋逢對手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145章 捨本逐末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208章 替代之選第625章 關鍵證據第542章 聯席會議第194章 回帝都第500章 輪番攻擊第272章 賜婚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560章 虛晃一槍第254章 高歌猛進第610章 一席之談第435章 突擊巽風海峽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612章 出征第82章 不謀而同第99章 半支艦隊第13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89章 進退兩難第479章 策劃第115章 統帥之才第609章 新式高射炮第259章 有苦難言第163章 神之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