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進退兩難

昨天晚上,李深智召集所有高級軍官開會,着重強調了一點,敵人會尋找機會,並發動全力一擊。

爲了引起重視,李深智還讓軍情局特派員做了講解。

這裡,涉及西陸集團的總體戰略。

西陸集團,一直有3個主要戰略方向。即由迢曼帝國掌握主動權,布蘭王國提供協助的北夕落洋戰場;以西駱沙爲絕對主力,其他盟國提供支持的大陸戰場;由羅利王國、洛克國與斯班王國等聯合主導的陸心海戰場。

在這3個戰略方向當中,只有陸心海與迢曼帝國沒直接關係。

不是說迢曼帝國不想插手陸心海,是力有未逮。

以迢曼帝國1億出頭的人口,要壓制東邊有8000萬人的西駱沙,控制西邊有5000萬人的布蘭王國,盯住同樣有5000多萬人的洛克國,以及幾個人口在1000到2000萬之間的小國,差不多已經到極限了。

雖然迢曼帝國擁有西陸集團最強大的海軍,主力是3艘大型航母,以及大約100艘大型艦艇與數百架作戰飛機,艦隊總噸位排名全球第三,但是相對承擔的任務,這點兵力依然是遠遠不夠。

不然,迢曼帝國不會給布蘭王國鬆綁,即默認布蘭王國重建海軍。

現在,布蘭王國擁有全球第四的艦隊,有3艘小型航母,以及近百艘能夠到遠洋作戰的大型戰艦。

可問題是,西陸集團在北大西洋的作戰任務太重了。

只是掩護海運航線,就需要動用迢曼海軍與布蘭海軍的絕大部分兵力。

數十年來,布蘭皇家海軍的頭號任務,都是反潛與護航,打造的幾艘小型航母全都是貨真價實的護航航母。

現役的3艘“無敵”級,同樣是反潛護航航母,搭載的艦載機主要就是反潛直升機。

其實,布蘭皇家海軍一直在謀求大型航母。

當初跟帝國合作的時候,布蘭皇家海軍就設法獲得了一些建造大型航母的技術,還得到了帝國的幫助。只是受波伊戰爭影響,加上受到戰敗國身份限制,在這段10多年的蜜月期裡面,布蘭皇家海軍並沒有建造大型航母。到後來,布蘭皇家海軍把目光轉向了夕落洋對岸的紐蘭共和國。

經過不懈努力之後,布蘭皇家海軍在3年前啓動了大型航母的設計與建造計劃,準備用10多年時間建造3艘,至少是2艘大型航母,取代到時候已經服役30年,因爲艦體老化而退役的3艘“無敵”級。

關鍵還有,在西陸集團的總體戰略中,在北夕落洋實施防禦戰略。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靠迢曼海軍與布蘭皇家海軍的6艘航母,奪取與掌握北夕落洋的制海權,將樑夏海軍擋在北夕落洋之外,然後動用艦艇與飛機,掩護連接西大陸與北孤大陸的海運航線。

可見,就算有6艘航母,也主要是爲反潛服務。

至於安排航母執行打擊任務,顯然不在考慮範圍內。

此外就是,迢曼海軍與布蘭皇家海軍都沒想過要派艦隊去陸心海作戰。

在陸心海這邊,西陸集團依然以防禦爲主,不過更加的積極,可以說成是通過主動出擊來達到防禦的目的。

在根本上,其實就是封鎖陸心海。

戰後,羅利王國與斯班王國比較重視航母,依靠盟友的身份,從樑夏帝國獲得幾艘小型航母,改造之後成爲本國海軍的絕對主力。洛克國還打造了一支擁有2艘航母,不算太差的艦隊。

只是,這種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在噴氣時代到來之後,艦載航空兵與岸基航空兵的作戰半徑與打擊能力提高了好幾倍。結果是,原本不算太狹窄,勉強能讓航母活動的陸心海頓時就變得非常擁擠。

當然,還有經濟層面的原因,即羅利王國、斯班王國與洛克國在完成重建之後,經濟並沒有快速發展。等到需要更新艦隊的時候,才發現已經喪失單獨建造大型航母,乃至大型戰艦的能力。

結果就是,羅利王國與斯班王國退化到僅各自擁有1艘小型反潛航母地步。

要說的話,這兩個“戰勝國”連身爲“戰敗國”的洛克國都不如。

爲了鞏固在西陸集團的地位,增強話語權,洛克國頂着壓力,耗費大量資金與資源,打造了2艘排水量約4萬噸的中型航母,由此擁有除迢曼海軍之外,西陸集團唯一的固定翼常規起降艦載航空兵。

在陸心海,這還不是什麼大問題。

陸心海北面就是西大陸,而且南邊的北玄地區,除了東邊的夕梵運河之外,其他均在西陸集團的控制之下,其中幾個佔據了關鍵位置,社會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還是西陸集團成員國。

換句話說,在陸心海的周邊地區,有足夠的地方部署岸基航空兵。

可見,完全不需要動用航母,甚至是艦隊來控制陸心海。

哪怕是在東陸心海,西陸集團也有非常突出的地緣優勢,特別是在忒爾共和國宣佈永久中立之後。

在波伊戰爭前,帝國在東陸心海的存在主要就是依靠忒爾共和國,也就是跟忒爾共和國搞好關係。

當然,忒爾共和國也希望藉助樑夏帝國抗衡強大的迢曼帝國。

雖然在歷史上,忒爾共和國與迢曼帝國的關係非常不錯,可以說是迢曼帝國在新月地區的代言人,但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戰結束後,出於維護切身利益的原因,忒爾共和國與迢曼帝國迅速的分道揚鑣。

這求中的道理也很簡單。

迢曼帝國想吸收忒爾共和國,把忒爾共和國納入“大西陸”集團,並由此獲得進軍波沙灣的捷徑。

當然,根本目的是爲了獲得波沙灣的石油。

可問題是,這必然會跟樑夏帝國發生衝突,而忒爾共和國的領導集團並不認爲迢曼帝國能夠戰勝樑夏帝國。

也可以說,忒爾共和國更願意充當兩個大帝國的中間人,在兩邊都能撈取好處。

可惜的是,忒爾共和國的領導人太高估自身實力了。

其實,也就是這個選擇,最終導致迢曼帝國把重點轉向波伊地區,並且通過策動波伊國發動獨立戰爭,削弱忒爾共和國,並以此讓其變得無足輕重,實現“肢解”與“吞併”忒爾共和國的目的。

雖然最終結果,迢曼帝國沒佔到多少便宜,要等到兩伊戰爭爆發之後,迢曼帝國纔在波沙灣地區獲得了立足點,但是忒爾共和國的邊緣化,確實重創了樑夏帝國,並且削弱了樑夏帝國在陸心海的影響力。

忒爾共和國衰退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在西大陸東南的巴爾幹地區誕生了很多小國。

其中,就包括控制整個愛琴海的希臘。

因爲是在迢曼帝國的支持下獲得獨立,隨後還加入西陸集團,所以希臘一直都是迢曼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頭號盟友。

此外,也是扼守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馬前卒。

因爲幾乎整片愛琴海都是希臘的領海,有大大小小的數百座島嶼,其中能修建機場與部署航空兵的島嶼就有上百座,還有像克里特島這種能夠駐紮數十萬官兵的大型島嶼,所以要想進入博斯普魯斯海峽,就得攻打與佔領希臘,至少要摧毀當地的航空兵,確保艦隊與船隊能夠安全通過。

要說的話,關鍵也就在這裡。

雖然希臘在獨立建國之後不久就加入西陸集團,但是在忒爾共和國宣佈永久中立後,希臘就退出了西陸集團安全理事會,只是保持政治與外交同盟,並融入以迢曼帝國爲首的西大陸經濟共同體。

簡單的說,希臘其實是一個沒有宣佈中立的中立國。

至於原因,就是不想跟樑夏帝國爲敵。

希臘當初加入西陸集團,也就是想得到迢曼帝國的保護,以此來對抗更加強大的忒爾共和國。

關鍵還有,在得到迢曼帝國與樑夏帝國的保證,簽訂《伊斯坦布爾國際公約》之後,忒爾共和國自廢武功,不但連續三次大裁軍,把國防軍的總兵力削減到了20萬以內,還幾乎放棄了所有的先進裝備。哪怕在兩伊戰爭期間,忒爾共和國將國防軍兵力擴充到50萬,也主要部署在本土的東部與東南部地區,跟波伊國與伊拉克接壤的邊境地區,負責阻攔洶涌而來的戰爭難民。

結果就是,希臘的安全再也不是問題。

也就是說,跟迢曼帝國結盟,並且以此獲得安全的條件不存在了!

正是如此,希臘選擇退出西陸集團安全理事會。

只是,希臘依然是西陸集團的成員國。

問題就在這裡。

和平時期,希臘可以拒絕迢曼帝國等西陸集團的成員國利用其境內的軍事基地,也可以拒絕向其他國家開放領海與領空,可是隻要希臘仍然是西陸集團的成員國,就必須遵守最基本的同盟義務。

在戰時無條件的爲盟國提供便利。

其中,包括向盟友提供軍事基地,並且禁止非盟友利用其領海與領空。

簡單的說,迢曼帝國可以向愛琴海的島嶼部署包括航空兵在內的作戰部隊,而且希臘國防軍得封鎖愛琴海。

這也是軍情局提供的最爲關鍵的情報。

在大戰爆發後,希臘當局已經按照西陸集團的同盟條約,向包括迢曼帝國在內的衆多盟國開放本國的軍事基地。

只是,暫時還沒有發現迢曼帝國等西陸集團的成員國向希臘部署作戰力量。

不過,這並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大戰已經爆發,而且樑夏帝國無論如何不會放棄東駱沙,必然竭盡全力守住至關重要的枷鎖陸橋,至少會在此盡最大的努力,而且帝國海軍的陸心海分艦隊沒有撤走,兵力也沒有明顯縮水。

此外就是,運輸船隊即將到達亞歷山大港。

那麼,西陸集團必須得堵住前往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航線,也就該向愛琴海,至少是向巴爾幹半島部署足夠多的兵力,特別是能執行對海打擊任務的作戰飛機,比如“火神”遠程轟炸機。

這種遠程轟炸機能在機翼下掛6枚射程500千米的重型反艦導彈,並且在飛行3000千米後,對敵艦發起攻擊。把導彈的射程也算上,在理論上能夠攻擊3500千米之外的航母戰鬥羣。

迢曼帝國至今沒有采取行動,不等於不會採取行動。

道理也很簡單,西大陸就那麼大。

即便是從本土起飛,“火神”也能攻擊東陸心海的艦隊,最多是在完成攻擊之後得就近降落。

如果把戰鬥機部署在亞平寧半島,也就是羅利王國,還能夠爲轟炸機護航。

總而言之,西陸集團沒有必要提前向希臘部署作戰飛機。

要說的話,這也是李深智最爲擔心的地方。

因爲敵人可以把轟炸機部署在大後方,連負責掩護的戰鬥機都在後方,所以只是依靠艦隊自身的偵查能力,根本就沒辦法掌握敵人的行蹤,也就是無法知道敵人會在什麼時候發動進攻。

顯然,這就是最要命的地方。

雪上加霜的是,李深智還沒辦法先發制人,出動艦載航空兵搶先發起打擊,讓敵人沒法發起攻擊。

不止是敵人的基地離得太遠,還因爲可供部署航空兵的機場實在太多。

第51特混艦隊就只有2艘超級航母,即便把夕梵運河那邊的岸基航空兵算上,也就只有不到500架作戰飛機,而能夠出動,並且執行打擊任務的最多就250架,一次也只能攻擊幾座機場。

顯然,就算出擊取得了大勝,也沒多大的意義。

考慮到即將到來的惡戰,就更加不能讓精銳的艦載航空兵去冒險,特別是那些已經受過戰火洗禮的飛行員。

要說的話,幾百名參加過波沙灣戰爭的飛行員,比第51特混艦隊本身還重要。

擺在李深智面前的問題就是,不管有什麼念頭,當前能做的就是被動防禦,最多是擴大防禦範圍。

可是,這樣的狀態能夠保持多久?

不管多麼嚴密的防禦網,都存在漏洞,而且任何性質的被動防禦,最後都有可能被敵人擊潰。

航母本身就是進攻武器,只有在進攻中才能展現自身的價值。

拿航母打防禦?

自從上次大戰開始,帝國海軍就沒有想過要以防禦應敵!

再說,在東陸心海,沒有防禦所需的轉圜空間。

正是如此,李深智才主張撤退到窄海。

當然,他更希望海軍司令部能夠多派幾艘航母過來,然後主動攻上去,摧毀沿途的所有空軍基地。

要是可以,還要奪取與控制像伊斯坦布爾這類戰略重鎮,確保通往墨海的航線能夠暢通無阻。

可惜的是,他現在只有2艘航母,還不能撤退。

那麼,能頂住即將到來的打擊嗎?

第196章 皇子參軍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432章 新三件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8章 南轅北轍第620章 秘密任務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346章 各自爲戰第453章 勾心鬥角第275章 帝國的準駙馬第29章 大局已定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486章 出發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246章 覆滅第73章 防線淪陷第353章 快準狠第33章 踹門之戰第103章 禍不單行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109章 合圍到位第22章 遠赴他鄉第365章 宣告結束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429章 合理推斷第178章 以卵擊石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246章 一夜之間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379章 利益所使第44章 進退兩難第366章 誰輸誰贏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137章 揀來的大便宜第162章 吸引火力第35章 清理庫存第207章 勝乎敗乎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53章 全線潰退第210章 校長的點撥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511章 要害第50章 破甲連弩第190章 各個擊破第208章 替代之選第104章 長途奔襲第250章 問策第442章 二號主角第237章 遲到六天的情報第57章 先驅第55章 戰火重燃第121章 剛愎自用第228章 一廂情願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542章 聯席會議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394章 三步走第109章 合圍到位第116章 快馬加鞭第194章 回帝都第9章 導彈投手第549章 登門求助第112章 必死信念第332章 投奔紐蘭的田實序 命運的交響曲第576章 戰略欺騙第178章 以卵擊石第433章 猜疑第442章 二號主角第556章 一帆風順第5章 拳拳到肉第223章 一報還一報第17章 奇蹟第630章 殊榮第162章 吸引火力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469章 倍感壓力第377章 小小的要求第260章 軍事顧問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506章 強攻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32章 停戰協議第268章 各懷鬼胎第148章 第一份偵查報告第365章 宣告結束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45章 主動撤離第509章 目標明確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艦隊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