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飛行巴士

其實,廉明陽駕駛的“直-8L”只比空軍那些“攻-9B”晚了大約15分鐘起飛。

跟駕駛武裝直升機一樣,廉明陽仍然是衝在最前線,親自執行風險最大的突擊任務。

在他的這架“直-8L”通用運輸直升機上,除了他與姜尚貴,還有2名機槍手,並且搭載了1個小隊的12名突擊隊員。

其實,“直-8L”最多能搭載16名全副武裝的步兵,在由中間隔板分開的前後兩個載員艙裡,面對面安裝的四排座位上各坐4名步兵。只是在每1排都空出一個座位,用來放置彈藥等物資,所以只搭載12名士兵。

在特戰型,即“直-8T”上,因爲取消了最後一排座位,安裝了一個容積600升的內部油箱,同樣只能搭載12名士兵。

這個搭載數量其實很有講究。

在低空突擊部隊裡,一個步兵班的最低編制是6人,因此12名士兵,在理論上可以組成2個步兵班。

不過,步兵班並不是空中突擊部隊常用的編制。

在執行高難度的作戰任務時,一般採用的是4人戰鬥小組的編制,而且通常是3個戰鬥小組一起行動。

顯然,12名官兵正好組成3個戰鬥小組,也恰好是一個完整的戰鬥單元。

廉明陽搭載的這12名官兵,就是一個完整的戰鬥單元。

在這3個4人戰鬥小組當中,指揮官所在小組爲指揮官,狙擊手,機槍手與負責協助機槍手的步槍手。因爲指揮官是步槍手,而且機槍手使用的輕機槍,所以該戰鬥小組擁有從遠到近,完整的壓制火力。在副指揮官的戰鬥小組中,爲副指揮官,機槍手與兩名攜帶輕型反坦克導彈的步槍手。該小組的主要任務就是反坦克,而副指揮官在充當狙擊手的同時還要爲使用班用機槍的機槍手攜帶備用彈藥。第三個小組是小組長,機槍手,一名協助機槍手的步槍手與一名攜帶火箭筒的步槍手,不過該小組其實是以機槍爲主,擁有整個小隊裡面唯一的通用機槍。

只有3個小組一起戰鬥,纔有完整的火力與戰鬥力。

要說的話,這樣的戰鬥單位,最爲嚴重的問題,就是持續作戰能力不夠強。

道理也很簡單,12名官兵要帶上覆蓋遠近的各種壓制武器,那麼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帶上充足的彈藥。

雖然在小隊裡,可以通過分配彈藥與給養,讓12名官兵的負重達到平衡,但是承擔了太多任務,官兵同樣是不堪重負。

即便是執行爲其3日的短期作戰任務,單兵負重都達到了驚人35千克。

如果把作戰時間延長到7日,而且不額外攜帶彈藥,只是增加必要的給養,單兵負重都接近45千克。

按照帝國陸軍做的統計,負重超過45千克後,士兵的作戰效率就將直線下降。

只要能夠辦到,得努力把戰鬥負重控制在35千克以內。

這也是陸軍用讓“直-8L”只運載12名官兵的主要原因。

少裝4名步兵,能多帶大約600千克武器彈藥。

關鍵還有,直升機能把作戰部隊直接送上陣地,不存在往陣地搬運武器彈藥的問題。

要說的話,用直升機空運部隊與物資,在前線進行垂直機降作戰,就是帝國陸軍在波伊戰爭中開創的新式戰術。

這次,其實也一樣。

廉明陽他們的任務,就是把反擊部隊送到戰線北面,位於伏爾加河的東岸,緊鄰幹線公路的一座高地。

在第一批突擊部隊控制陣地之後,再把工程兵與工程設備送上去。

總而言之,也就是趕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協助空中突擊部隊佔領與鞏固陣地,並完成戰鬥部署。

等到戰鬥打響,要繼續往前線運送增援部隊與作戰物資。

作戰行動由後方策劃與指揮,廉明陽他們只需嚴格按照計劃行動,準確說是在遇到變故前嚴格按計劃行動。

其中就包括出發時間與到達時間。

要說,第一次突擊運輸也就只比規定的晚了大概2分鐘到達。

耽擱的2分鐘,也是應前線指揮部的命令,在途中放慢速度,即突擊前的火力打擊還在進行。

爲了避免誤傷,運輸直升機得在火力打擊結束之後才能進場。

就在廉明陽他們飛來的途中,空軍的攻擊機集中打擊了附近的西駱沙軍隊,東駱沙陸軍還動用遠程火箭炮,對這處高地進行了長達一刻鐘的覆蓋式炮擊,總共打出上千發大口徑火箭彈。

要說的話,炮火打擊的效果更加明顯。

其實,在整個東方集團,也只有東駱沙陸軍格外的重視炮兵。

前面已經提到,東駱沙擁有集團中最好的遠程火炮。

在火箭炮方面,其實也一樣,甚至更突出。

東方集團的所有遠程火箭炮,至少是大口徑遠程火箭炮,都是在東駱沙“龍捲風”的基礎上搞出來的。

很多國家就是直接購買的“龍捲風”,或者按許可生產。

爲了簡化後勤保障,東方集團已經確定300毫米爲遠程火箭彈的標準口徑,所有成員國都得采用。

簡單的說,不管各國的遠程火箭炮是什麼樣子,火箭彈必須通用。

帝國陸軍的“PH-300”型遠程火箭炮,就是在東駱沙“龍捲風”的基礎上,按照帝國陸軍的需求研製。大概爲了保住帝國顏面,“PH-300”不但採用履帶式底盤,還使用2組6管集裝箱發射器。

當然,這也可以看成是改進設計。

採用集裝箱式發射器的最大好處,是簡化了再裝填作業,把再裝填時間由15分鐘縮短到5分鐘。

有趣的是,在做這個設計的時候,帝國陸軍並沒想過提高再裝填速度,而是希望能發射短程彈道導彈,讓導彈與火箭彈共用平臺,在不添加發射平臺的情況下獲得超過300千米的火力打擊範圍。

可惜的是,帝國陸軍的短程彈道導彈項目沒有能夠瓜熟蒂落。

不是說帝國陸軍不需要遠程壓制火力,而是經過10多年的發展之後,300毫米火箭彈已經擁有足夠遠的射程。

最新一代300毫米火箭彈的射程高達270千米!

那麼,射程300千米的彈道導彈,還有什麼價值呢?

至於命中精度,可以通過爲火箭彈安裝簡單的制導設備加以解決,比如採用高精度的激光陀螺儀,就能把火箭彈的精度提高十倍,再加上衛星制導系統,還能把終點散佈範圍縮小到50米以內。

這本身就是大口徑火箭彈的優勢,即導引頭佔用的空間,對大口徑火箭彈的基礎性能造成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其實,隨着電子設備小型化,制導系統是越來越小,使用範圍也更加廣泛。

不過,帝國陸軍沒有采購多少“PH-300”。

除了有空軍提供強大的空中支援之外,還是價格的問題,即“PH-300”太貴了,而配套的火箭彈更貴。

所幸的是,東駱沙陸軍有足夠多的“龍捲風”。

在大戰爆發前,東駱沙陸軍有3個獨立炮兵旅,8個軍屬炮兵營與16個師屬炮兵營裝備了“龍捲風”火箭炮,總共超過600門。

一次向一座面積不到100畝的高地投射了1000多枚300毫米火箭彈。

這個火力密度,簡直可以用“恐怖”形容。

一枚配備高爆彈頭的300毫米火箭彈,對暴露人員的殺傷半徑高達150米,對軟目標的破壞範圍也達到50米,其絕對殺傷面積超過7000平方米,在理論上只需要10多枚火箭彈就能覆蓋這座高地。

這種全覆蓋的打法,等於是用炮彈把高地耕了一遍。

在炮火打擊結束時,高地已經變成了焦土。

別說活人,連一條活着的蚯蚓都沒有!

不過,這也帶來了麻煩。

在降落的時候,廉明陽他們就吃到了苦頭。

地面全是浮土,在旋翼產生的下洗氣流影響下,揚起了滿天塵土,能見度在瞬間就降到了0。

所幸的是,廉明陽經驗豐富,控制住了直升機。

因爲實在看不清地面的情況,所以他沒有着陸,讓突擊隊員通過繩索滑降到地面上,然後再讓機槍手把彈藥物資丟下去。

有廉明陽帶頭,後面10多架“直-8L”都是照葫蘆畫瓢。

在返航前,廉明陽還聯繫了設在阿斯特拉罕的前進基地,讓修建陣地的工程兵知道等下要面對的麻煩。

要說,不算什麼大麻煩。

只要多飛一趟,把專門的工程設備送上去,就能夠解決問題。

此外就是,不需要長期佔領做座高地,也就不用構築太過牢固的防禦工事。

按照上面做的安排,在達到反擊目的之後,空中突擊部隊就將撤回來,到時候還要破壞掉修建的防禦工事。

返回阿斯特拉罕的前進基地,廉明陽收到消息,那座高地上根本沒有敵人!

一個都沒。

首批突擊部隊,用半個小時就搜索了整座高地,別說是敵人,連敵人存在過的蛛絲馬跡都沒找到。

感情,西駱沙軍隊並沒有把這座扼守幹線公路的高地當回事。

不過,也沒啥好奇怪的。

在伏爾加斯基到阿斯特拉罕,有很多這種高地,西駱沙的兵力本來就不夠,不可能守衛所有高地。

進攻方也不會把重點放在防禦上。

佔領高地不是難事,真正的麻煩是在佔領之後,頂住敵人的圍攻!

廉明陽趕在15日凌晨前又飛了一趟,把第二批突擊部隊送上了前線,還以吊掛方式送去一門82毫米迫擊炮與一個基數的炮彈。

對“直-8L”來說,吊運迫擊炮完全不在話下。

因爲設計最大載重量超3噸,所以在搭載12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之後,依然能吊運1噸多的物資。

當然,只有在安全得到保證的情況下,纔會採用外部吊運的方式運載武器彈藥。

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突擊運輸時,所有“直-8L”都沒有吊運貨物。

要說的話,82毫米迫擊炮是空中突擊部隊最爲重要的支援火力,也是基層部隊官兵最信得過的支援火力。

在陣地防禦作戰中,迫擊炮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價值。

關鍵還有,在空中突擊部隊,82毫米迫擊炮不佔編制。

簡單的說,以3門迫擊炮爲一個單位,直接配發給排級作戰部隊,由排長根據情況安排炮手。在空中突擊部隊的任何一個步兵排,至少有一名掌握了彈道計算手冊的炮手,一般都是副排長。至於操作82毫米迫擊炮,是所有軍官與士官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日常訓練項目當中。

等到廉明陽再一次返回前進基地,已經是15日凌晨了。

此時,戰場上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在地勤人員爲直升機加油的時候,廉明陽專門去了一趟指揮中心,找熟人詢問戰場上的情況。

到此,他才知道今晚的重點不在這邊。

就在1個多小時前,也就是他載着第二批突擊隊員上前線的時候,帝國空軍的轟炸機摧毀了西陸集團的前進司令部。

結果就是,西陸集團的前線部隊全都成了無頭蒼蠅。

雖然還沒發展到崩潰的程度,但是在喪失統一指揮之後,西陸集團的作戰部隊沒辦法發動像樣的反擊。

不過,這還不是全部。

等到廉旭升飛完第三個架次,在15日凌晨4點左右返回時,一條更勁爆的消息正在等着他。

在護航戰鬥機的掩護下,帝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奔襲莫薩城,一舉摧毀總統府、總參謀部與國家電信中心,還炸燬了國家電視臺。

按照傳言,西駱沙的軍政體系已徹底癱瘓。

不過,暫時也只是傳言。

在廉明陽着手爲第四次出動做準備的時候,鄭直爽趕了過來,讓他留下來,說是有新的任務。

等到天快亮的時候,廉明陽才收到了任務命令。

駕駛“直-8L”運載一支特種部隊前往敵後,執行一項特殊的秘密任務。

當然,秘密任務本來就非常特殊。

至於什麼任務,鄭直爽沒說,因爲他也不知道。

廉明陽要做的,就是讓直升機加滿油,提前完成起飛之前的檢查工作,留在前進基地等待特種部隊到達就行了。

不過,鄭直爽也明確告訴廉明陽,爲什麼要派他去執行這個任務。

也很簡單,所有“直-8T”都被派了出去,全都在執行重要任務,比如營救那些在戰鬥中被擊落的飛行員。並不是說廉明陽是精銳飛行員,跟他的身份也沒關係,其實根本就沒人在乎他是誰的孫子。

前進基地這邊,現在能夠調動的也就只有廉明陽的這批“直-8L”。

其實,鄭直爽暗示了廉明陽,可以安排其他機組成員執行該任務,畢竟不是所有行動都要指揮官負責。

只是,廉明陽故意裝做沒有聽懂

按照他的一貫作風,肯定不會把危險任務交給手下。

第249章 洛福斯的號召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203章 身殘志堅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16章 驚天動地第299章 輪換部署第601章 空操心第37章 基本盤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268章 各懷鬼胎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285章 必須過的坎第570章 壞消息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588章 新時代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256章 反向突擊第637章 媳婦熬成婆第431章 心結解開第203章 見好就收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224章 接踵而至第364章 一面倒第296章 總統的擔憂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276章 對牛彈琴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537章 遠洋的威脅第1章 空中霸王第287章 來自遠方的消息第73章 舉棋不定第267章 三方戰略計劃第209章 感情牌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385章 湊熱鬧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522章 消息第595章 帝國野心第612章 出征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495章 大局第26章 怪人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84章 飛行巴士第122章 王子參戰第80章 飛蛾撲火第36章 別人買單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555章 西進第一槍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46章 戰略要地第46章 四人同框第579章 大膽猜測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57章 進退失據第300章 哥斯拉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112章 必死信念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122章 王子參戰第156章 反艦利器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62章 再相逢第197章 真實目的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588章 新時代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507章 航母現身第604章 皇權與相權第556章 一帆風順第21章 恥辱第356章 尾隨而至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344章 立功心切第97章 迎難而上第44章 重點栽培第390章 小心眼第242章 膽戰心驚第104章 長途奔襲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180章 趕盡殺絕第571章 三波攻擊第581章 多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