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鋪天蓋地

荒漠深處。

道路盡頭,一支規模龐大的軍用車隊已經停了下來。

其實,荒漠裡面根本就沒有道路,所謂的道路,其實就是碾壓出來的車轍。

在警衛部隊散開後,車隊裡的官兵才忙碌起來,主要就是展開八軸載重卡車搭載的對空搜索雷達。

要讓雷達正常工作,還需要其他輔助車輛,比如電力供應車。

這套機動部署對空搜索雷達,去年才花巨資從迢曼帝國引進,主要用途就是填補防空網上的漏洞。

其實,這部雷達是伊拉克軍隊擁有的少數從迢曼帝國進口的先進裝備之一。

伊軍的大部分主戰裝備,都是從駱沙民主共和國或者洛克國進口,此外還從羅利王國購買了一些。

究其原因,無非是迢曼帝國的武器裝備都非常昂貴,很多還是“非賣品”。

如果不是迫切需要,而且其他國家的雷達滿足不了需求,伊拉克也不會花巨資引進這部雷達。

簡單的說,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軍隊的防空系統全都針對波伊國,防空雷達沿着北部邊境線部署,而面對南邊,朝着沙烏地與科威特這邊,數百千米的邊境線上,就沒有幾部防空雷達。

在兩伊戰爭期間也不需要提防南面的鄰國。

正是如此,在決定入侵科威特的時候,伊拉克才採購了4套機動部署雷達,用來堵住防空網上的漏洞。

迄今爲止,交付的就只有這一部,另外3部還沒有到貨。

這部雷達的價值就體現在“機動部署”上。

在理論上,這套雷達系統需要部署在預先設置的陣地上,不過在實戰當中,往往是臨時設置陣地。

當然,在伊拉克的荒漠裡面,並不存在預設陣地的說法。

即便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之下,也只需半個小時,就能夠讓雷達從行軍狀態轉爲工作狀態。

關鍵還有,雷達車能夠在15分鐘內撤離部署陣地。

由此帶來的最爲巨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雷達在需要的時候開機,在不需要的時候保持隱蔽狀態。

如果有遭到襲擊的可能,還可以頻繁轉移部署陣地。

只是,阿卜杜拉很清楚,這部雷達必然是敵人的眼中釘與肉中刺。

做爲該營的指揮官,阿卜杜拉在去年去了迢曼帝國,接受了大半年的培訓,其中就包括基本戰術。

在回國前,他還以觀察員身份到迢曼軍隊實習了三個月,參與了聯合軍事演習。

關鍵就是,在迢曼軍隊當中,這種機動部署的防空雷達,其實都是編在集團軍的防空部隊裡,執行的野戰防空任務,在突擊的時候爲裝甲突擊部隊提供防空掩護,並不是用來執行要地防空任務。

由此導致的問題是,該雷達的持續工作時間並不長,可靠性偏低。

這就對戰術使用提出了要求,不能讓雷達長時間的處於工作狀態,最好能夠在其他防空系統的配合下使用。

顯然,在迢曼軍隊當中,這不是問題。

迢曼軍隊有足夠的遠程搜索雷達,還有大量預警指揮機,並不需要讓集團軍的防空雷達充當主力。

通常都是在收到預警之後再啓動。

在伊拉克軍隊,根本不存在這種可能。

正是如此,伊拉克防空部隊纔在迢曼顧問的幫助下,總結了一套全新戰術。

簡單的說,就是不定時開機,在搜尋十五分鐘到半個小時之後就轉移部署陣地,避免在一處地點呆得太久。

除非處於交戰狀態,不然雷達在一處陣地停留的時間絕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即便爆發戰鬥,也就是發現了敵人的來襲機羣,也要盡最大努力,把部署時間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之內。

哪怕對手有強大的電子偵查能力,也很難及時發起攻擊。

這套戰術說起來很簡答,可是具體實施的難度卻非常大。

關鍵就是,在很多時候,在一處陣地上的部署時間,不是由阿卜杜拉決定,是由上級指揮官決定。

如果戰鬥已經打響,附近又沒有支援力量,上級指揮官肯定會讓雷達繼續工作。

其實,之前的幾天一直如此。

因爲面向沙烏地的雷達太少,而且遭到了樑夏空軍那些電子偵察機的干擾,導致附近幾部固定部署的雷達無法正常工作,也就需要阿卜杜拉的這部雷達執行警戒任務,所以在每處陣地的部署時間超過了6個小時,而且轉移距離也不是很遠,或者說雷達的活動範圍受到了嚴格限制。

要說的話,其實也就是在4處陣地上轉圈。

正是如此,阿卜杜拉一直在擔心,樑夏空軍已經掌握了部署規律,因此繼續留在該地的風險極大。

爲此,阿卜杜拉還在下午的時候發出請求,希望把部署位置向北移動50千米。

可惜的是,該請求被否決了。

傍晚,巴士拉那邊就發來了消息,所有的外交努力都已宣告失敗,聯合部隊在凌晨發起打擊的可能性極大。

爲此,作戰部隊都必須及時進入戰備狀態。

往北轉移,得花費幾個小時,無法在凌晨進入戰備狀態。

阿卜杜拉已經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做了最大努力,在收到命令之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往之前從來沒有去過的5號陣位。

按照他的判斷,如果聯合部隊在凌晨發起空中打擊,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摧毀由他指揮的這部雷達。

其實,這個判斷沒有錯。

可惜的是,阿卜杜拉不知道,他的一舉一動全都在監視之中。

在南面200多千米之外,與沙烏地的邊境往南,在大約11000米的高空,唯一部署到位的那架“指-10A”正沿着跟邊境平行的航向飛行,用合成孔徑雷達搜索北面荒漠,而且早就發現了那支車隊。

只是,在雷達合成的圖像上,分辨不出是雷達載車,或者是坦克戰車

不過,也不需要“指-10A”做出判斷。

在發現了這支車隊之後,“指-10A”就已發出消息,聯繫了在2天前秘密進入伊拉克境內的特種部隊。

該部隊的任務,就是尋找那部機動部署的防空警戒雷達。

陸軍的幾架大型直升機通過轉場飛行,在8月3日夜間,把特種部隊與4輛越野車送入了伊拉克境內。

爲了保密,這些隸屬特種部隊司令部的直升機,沒在沙烏地境內停留,而且在往返途中各進行了一次空中加油。因爲直升機的飛行速度慢,所以空軍還專門抽調了4架特種加油機提供支持。

這陣仗可不是一般的大!

碰巧的是,這支特種部隊恰好就在伊軍的雷達陣地附近。

正是如此,在車隊停下,並且開始展開雷達的時候,特種部隊就已經趕到,而且確認就是尋找的目標。

此時,已經是5日夜間11點30分了。

往南,陸戰隊2號臨時據點。

在經過幾天的緊張建設之後,據點已經升級爲前進基地,還開闢出了一塊能夠同時供十幾架直升機起降的場地。

在之前的幾天裡面,一樣是靠直升機在向前線運送裝備物資。

只是現在,部署在這裡的是陸軍航空兵的一支航空突擊部隊。

率領該部隊的,就是廉明陽。

昨天這個時候,他還在帝國本土。

在接到任務後,他立即率領部隊登上空軍的戰略運輸機,在今天上午到達沙烏地的哈立德國王軍事城。

完成準備工作之後,他就率領部隊直飛代號“蹦牀”的前進基地,即陸戰隊的2號臨時據點。

結果,在見到了劉尊山之後,他才知道陸戰隊已經在幾天前打了一仗,還取得了完勝的戰績。大概覺得廉明陽不會相信,劉尊山還帶他去“參觀”了在戰鬥中被敵坦克擊中,不過已經修復的“ZT-99AL”,並且向廉明陽展示了幾件私人保存的戰利品,包括一把在戰場上揀到的佩刀。

當然,廉明陽知道,劉尊山是在故意向他炫耀。

晚上,他就收到了來自聯合部隊司令部的作戰命令。

跟之前在“西進”演習中採取的戰術一樣,在行動開始之火,廉明陽的航空突擊部隊將在特種部隊的協助之下,摧毀敵人的防空雷達,在敵人的防空網上打開突破口,讓其他空中力量發起攻擊。

此外,作戰命令只提到了大致的作戰區域,沒有提到目標的具體情況。

原因也很簡單,那是一部機動部署的防空雷達,特種部隊還沒有找到,沒法提前告知目標的具體位置。

廉明陽的任務,也就是確保戰術突擊部隊做好準備,在收到消息之後立即出發。

總共就只有6架直升機,其中4架是“直-10A”武裝直升機,另外2架是執行偵查任務的“直-13A”。

此外,需要出動的是4架武裝直升機。

直升機的狀態沒有什麼好多說的,在到達“蹦牀”基地之後,廉旭升他們抓緊時間檢查維護了4架武裝直升機。

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出擊距離。

超過250千米,而且有可能達到300千米!

這差不多是“直-10A”的極限作戰半徑了。

如果行動當中發生意外,恐怕就沒法返回基地,因此就得盡最大的可能降低發生意外的概率。

此外,還需要提高直升機的作戰半徑。

按廉旭升做的安排,用副油箱替換2具火箭發射巢,把航程提高150千米。

此外還有,讓陸戰隊在邊境線附近設置緊急接應點。

簡單的說,如果在完成任務之後無法返回“蹦牀”基地,就在飛過邊境後着陸,等待陸戰隊接應。

劉尊山已經答應了下來,還保證親自執行接應任務。

至於攻擊戰術,反到沒什麼奇特之處。

廉明陽他們的任務,就是駕駛直升機飛到距離目標8千米的地方,在與前出的特種部隊取得聯繫之後,按照特種部隊的指示,把掛載的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發射出去,然後就轉向返航。

至於其他,全都是特種部隊的事。

簡單的說,就是由特種部隊負責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標,並甄別攻擊效果,以及確認是否需要進行第二輪攻擊。

當然,關鍵就是這一點。

如果要發起第二輪攻擊,就得讓“替補”的2架直升機投入戰鬥。

爲此,廉明陽讓4架直升機分成2個梯隊,保持15分鐘的間隔,確保在第一梯隊攻擊失手之後,第二梯隊能跟上發起攻擊。

只有在出現極端情況的時候,才需要4架直升機殺上去,用安裝在機鼻下的30毫米機關炮完成任務。

雖然武裝直升機號稱是“飛行坦克”,擁有厚實的裝甲,戰場生存力非常強大,但是沒有哪個飛行員願意冒險,只要能夠用導彈在敵人的防空火力之外摧毀目標,就沒必要使用機關炮。

以往訓練,主要就是如何使用反坦克導彈。

至於宣傳30毫米機關炮發射的鎢芯穿甲彈能夠打穿坦克的頂甲,那只是宣傳,更像是噱頭。

因爲不用突前,所以接應特種部隊的行動,跟廉明陽他們沒有多大的關係。

最讓廉明陽感到痛苦的,其實就是出發之前的等待。

雖然早就知道,第二輪打擊行動的預計開始時間爲6日凌晨0點,但是聯合部隊司令部沒有把話說死,在下達的命令中,也要求所有的作戰部隊在5日夜間10點之前就做好戰鬥準備。

結果就是,廉明陽在10點之前就坐進了“直-10A”的駕駛艙。

他是航空突擊部隊的指揮官,也是“直-10A”的機長與戰術編隊的長機飛行員。

在之前的一個多小時裡,他已經耐心的核對了由空軍提供的數字地圖。

沒有辦法,這是多年養成的習慣。

在漆黑的夜晚,駕駛直升機在距離地面不到20米的高度上,以每小時250千米以上的速度飛行,飛行員不但要有貓頭鷹一般的眼睛,還需要一份準確無誤,且絕對可靠的高精度數字地圖。

其實,也就是有了數字地圖,才讓武裝直升機在複雜地形條件下以“樹梢高度”執行突擊任務具備了可操作性。

以往演習,沒什麼好擔心的。

不說別的,至少對演習場地瞭如指掌。

現在實戰,肯定得小心一些,畢竟空軍提供的數字地圖未必準確無誤。

11點過三刻,劉尊山親自發來消息,已經收到由聯合部隊司令部轉發的信息,特種部隊確認了目標。

代號“撐杆跳”的突擊行動正式開始!

隨後,廉明陽確認了由預警指揮機發來的作戰命令。

5分鐘後,由廉明陽駕駛的“直-10A”升空。

到11點50分,4架武裝直升機全部起飛。

此時,後方的哈立德國王軍事城,4架“攻-11”也開始加油與裝彈,準備在半個小時之後升空。

代號“鋪天蓋地”的第二階段作戰行動即將開始。

第253章 攻堅利器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339章 遭遇戰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297章 及時雨鄭江明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198章 定調第491章 推動者第251章 天命所歸第80章 失之東隅第272章 立體登陸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25章 淡化處理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274章 人海戰術第568章 圍困戰第200章 心裡話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397章 同化的開始第452章 絕境反擊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173章 自找沒趣第179章 快馬加鞭第633章 老謀深算第199章 自欺欺人第26章 三分天下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00章 正式宣戰第30章 系統之戰第221章 羣策羣力第157章 舉棋不定第19章 龍的天空第244章 頑強奮戰第459章 爭分奪秒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7章 擊沉第89章 進退兩難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44章 重點栽培第35章 組建團隊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150章 疏漏第80章 飛蛾撲火第19章 一驚一喜第262章 無可救藥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76章 煎熬第333章 關鍵情報第78章 前仆後繼第59章 迎難而上第205章 前後夾擊第492章 爭論第597章 盟友的價值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205章 宿醉醒來第292章 大婚將至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201章 交個朋友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328章 一分爲三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441章 雄心壯志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567章 撥雲見日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87章 挨炸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86章 關鍵課題第99章 戰略欺騙第249章 一路狂飆第363章 全都是運氣第525章 晴天霹靂第152章 有驚無險第53章 自作自受第266章 密約的草案第188章 空軍出手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64章 風雲際會第14章 各取所需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373章 牆頭草第292章 大婚將至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179章 空天戰力第52章 地面反擊第198章 定調第223章 一報還一報第234章 突擊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