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新的威脅

想明白這些道理後,白止戰也很感慨。

往深層次上講,讓帝國當局提前部署善後工作的一個最爲主要的原因,其實是沒有取得全面勝利。

以目前的情況,已經不存在強攻紐蘭本土的可能了。

按照李雲翔帶來的消息,最多就是通過封鎖與轟炸,讓華城當局投降,或者讓紐蘭聯邦爆發全面內戰。

爲此,帝國已經加大了“神鵰”超級轟炸機的產量。

如果一切順利,在年底之前,部署的“神鵰”超級轟炸機將超過3000架,並且在明年增加2倍,達到1萬架。

不過,這更多的是李雲翔的美好願望。

“神鵰”是迄今爲止最爲昂貴的作戰飛機,出廠報價高達240萬金元,相當於其他重型轟炸機的3倍。

由此造成的直接影響是,“神鵰”的產量不可能大到哪裡去。

陸軍一直不願意爲採購“神鵰”撥款,就是因爲這種轟炸機擠佔了太多的資源,會讓其他作戰飛機的生產受到影響。

如果達到李雲翔提到的產量,只是因爲電解鋁供應不足,就會導致包括戰鬥機在內的其他作戰飛機的產量減半!

只是,沒有人能夠否認“神鵰”的重要性。

獲得幾座前進基地之後,“神鵰”幾乎能覆蓋紐蘭全境。

在夕落洋那邊的百慕大羣島、古巴與紐芬蘭島,以及在東望洋這邊的加利福尼亞半島與亞歷山大羣島。

爲此,李雲翔還透露了一條消息。

由帝國陸軍航空兵投資研製的新式戰鬥機即將服役。

這是帝國第一種專門爲了護航作戰而研製的戰鬥機。

關鍵就是,在保持了戰術戰鬥機的機動性的前提下,獲得超過2000千米,甚至有希望達到2500千米的作戰半徑。

不過,這不是全部。

李雲翔還在打轟炸機的主意。

準確的說,就是把“神鵰”當做平臺,研製一種能夠裝載數十噸燃油,在飛行中爲護航戰鬥機補充燃油的作戰飛機。

只要解決最後幾個技術難題,這種被稱爲“飛行加油站”的作戰飛機服役,就能夠徹底解決護航問題。

到時,戰略轟炸效率將成倍提高。

按李雲翔所說,因爲缺乏護航戰鬥機,所以在執行作戰半徑超過了2000千米的轟炸任務的時候,損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如果能讓護航戰鬥機全程伴隨,而且數量最夠多,就能大幅度降低作戰損失。

要說的話,巨大的損失率一直就是限制戰略轟炸的頭號因素。

在損失率高達5%的情況下,一架造價80萬金元的轟炸機,就只能執行大約20次作戰任務。即便每次任務都滿載起飛,投擲炸彈的價值也沒有10萬金元。因爲投彈的命中率不會高到哪裡去,所以就算按照較爲理想的情況計算,轟炸機出動20次炸燬的目標,還不如轟炸機自身的造價。

這樣的轟炸還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有護航戰鬥機,那就不同了。

按之前的作戰行動,護航戰鬥機能夠把轟炸機的作戰損失降低一個數量級!

此外,如果能夠有效的指揮護航作戰,還能進一步降低。

不需要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內,按李雲翔的估計,只需要把作戰損失控制在1%以內,戰略轟炸就能獲得更大的發揮空間。

執行護航作戰,不但需要護航戰鬥機,還得解決指揮方面的問題。

爲此,陸航也在想辦法。

還是拿“神鵰”做文章,也就是把彈倉改成氣密艙,配備短波電臺等設備,再搭載十幾名專門指揮空中作戰的人員。

如果可行,護航作戰的效率能提高數倍。

不管怎樣,按照現在的安排,其實就是以轟炸爲主。

這也從根本上決定,紐蘭聯邦並不會就此消亡,哪怕被打敗,也會在將來的某一天重新成爲威脅。

可惜的是,這是一個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

要說的話,這還算不上頭號難題。

大戰宣告結束,對帝國來說,最大的威脅,其實在協約集團內部,已經發展壯大的迢曼帝國。

其實,這也是最關鍵的地方。

按照李雲翔透露的消息,迢曼空軍已經加強對轟炸機的重視程度,而且正式提出不再需要帝國陸航的戰略援助。

爲此,李雲翔正在考慮是否把遠征大隊撤回來。

現在還沒有確定的,其實是撤離方案。

如果進軍百慕大羣島的行動進展順利,就需要把遠征大隊派過去,承擔起轟炸紐蘭東海岸地區的作戰任務。

只是,不管怎麼樣,都無法改變既成事實。

迢曼帝國已經發展壯大,成爲了西大陸的霸主,而且要不了多久,或者說已經擁有跟樑夏帝國抗衡的資本。

如果說有什麼欠缺,那就是隻是還沒有完成對西方文明,或者說西大陸的統一。

這也是迢曼帝國一直在做的努力,或者說是追求的目標。

在年初的時候,迢曼帝國已經通過了一項旨在聯合洛克國的法案,現在需要的只是等到大戰結束,在洛克國恢復正常的秩序之後,由立法機構通過這份法案,而該法案的主要內容只有一項。

與洛克國一同組建“西大陸共同體”,並且以此爲基礎,完成西大陸統一大業。

關鍵還有,羅利王國與斯班王國已經對此表達出了濃烈興趣,就連戰敗的布蘭王國都表示願意加入共同體。

只要沒有發生意外,也許10年,最多就20年,整個西大陸將統一到以迢曼帝國爲絕對核心的政權下。

只要迢曼帝國能夠有效的解決各個成員之間的矛盾,讓包括對手,特別是洛克國與布蘭王國在內,西大陸所有國家的軍民認識到,只有統一跟團結才能維護自身利益,在未來的國際社會中獲得一席之地,不再受外界強敵的威脅與擺佈,那麼未來的“西大陸國”就將是樑夏帝國的頭號勁敵。

算上半個駱沙聯邦,西大陸的面積超過了1000萬平方千米,人口總量更高達4億。

關鍵還有,幾個主要的西大陸國家都已實現工業化。

此外,西大陸的工業化人口接近2億,而樑夏帝國的工業化人口也就2億出頭。

其實,把迢曼帝國、洛克國、羅利王國與布蘭王國的工業產能加起來,不比樑夏帝國差多少。

用李雲翔的話來說,迢曼帝國早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

可惜的是,這也是沒辦法避免的。

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薛遠征在最後關頭轉變立場,放棄取得全面勝利的想法,並接受華萊士投降的關鍵所在。

對此,白止戰只能萬般感嘆。

辛苦奮戰數年,最後才發現,帝國的處境並沒有實質性改善。

可是,除了感嘆又能怎麼樣?

第127章 獨當一面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399章 登陸塞島第308章 替身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12章 賭徒的舞臺第437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83章 不期而遇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254章 高歌猛進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308章 替身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487章 專職旗艦第180章 旁觀者清第355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446章 獅泉城捷報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115章 爭分奪秒第239章 緊急叫停第111章 開幕第81章 擒賊擒王第363章 全都是運氣第47章 空中防線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243章 突擊開始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90章 天火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進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33章 踹門之戰第53章 全線潰退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10章 鬼使神差第96章 戰略收縮第267章 三方戰略計劃第104章 攻防轉變第198章 投桃報李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406章 實彈打靶第182章 暗夜鳳凰第480章 繼續推進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21章 恥辱第339章 遭遇戰第95章 驚天計劃第96章 戰略收縮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55章 快馬加鞭第466章 方向之爭第300章 哥斯拉第36章 別人買單第497章 備戰第272章 立體登陸第169章 東方東方第119章 獨自爲戰第364章 一面倒第531章 當爹的人第433章 猜疑第60章 雙子星第79章 佯攻行動第29章 初見監造長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121章 自力更生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515章 舉棋不定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216章 再遇張小卿第183章 鳴金收兵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484章 傳統盟友第442章 二號主角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62章 再相逢第137章 現實難題第108章 再接再厲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184章 曾經心動第32章 停戰協議第595章 帝國野心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521章 有勇有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