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媳婦熬成婆

在流黃島等着白止戰他們的,或者說前來迎接華萊士的,除了薛遠征安排的幾名戰時內閣的高官之外,還有李雲翔。

不過,白止戰的回國旅程才走了一半。

送走華萊士與斯普之後,準確的說是在完成了交接,也就是在協助帝國海軍派來的上萬名禁衛官兵登上第5艦隊的各艘戰艦之後,艦隊就再次起航,而這一次的目的地是火山羣島北面的東都灣。

選擇狹夷皇國,而不是帝國本土,主要是因爲需要安置第5艦隊的大約3萬名紐蘭海軍官兵。

在第5艦隊投降前,帝國海軍在戰鬥中俘獲的紐蘭海軍官兵還不到3萬人!

此外,之前從來沒有一次安頓過這麼多的戰俘。

再說,紐蘭聯邦還沒戰敗呢。

考慮到可能發生的意外,帝國高層才決定在東都灣右岸,伊豆半島的最南面建一座大型營地,專門用來安頓與看管第5艦隊官兵。如果有需要,比如大戰並沒有立即結束,將在此集中關押紐蘭戰俘。

此外,第5艦隊的戰艦也將暫時停泊在東都灣裡面。

按照海軍司令部的安排,在帝國海軍正式接手之前,準確說是在上面對紐蘭聯邦投降的事情做出安排之前,這些戰艦依然由第5艦隊官兵維護,只是把登艦人員控制在標準載員數量的十分之一以內。

當然,肯定要拆除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解除戰艦的武裝,以及使戰艦失去航行能力。

等到帝國高層做出決定之後,再處理這些戰艦。

相對來說,海域開闊的東都灣是安置幾十艘大型戰艦的理想場地。

其實,帝國海軍一直把繳獲的戰艦放在東都灣,只是大部分戰艦沒有人員看管,最多安排一些狹夷海軍的人員負責日常維護。

正是如此,東都灣裡面有大大小小數百艘艦船。

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舊狹夷皇國戰敗投降之前,帝國海軍的破交巡洋艦在北東望洋航線上俘獲的貨輪。

此外,還有上百艘舊狹夷海軍的小型艦艇。

因爲大多是排水量不足250噸的小艇,戰鬥力幾乎爲零,所以沒獲得帝國海軍重視,更別說是廢物利用了。

在帝國海軍官兵的嘴裡,東都灣又被稱爲“艦船墓地”。

其實,這也造就了一項產業。

在大戰結束後,就是依靠超過2000艘的破舊艦船,東都灣涌現出了大大小小數十家以拆船爲主業的船廠,還發展出了一整套完善的產業鏈條,比如專門以回收廢舊鋼鐵爲主的鋼鐵廠。

此外,回收的廢舊鋼鐵,成爲了狹夷皇國在戰後重新起飛的關鍵物資。

從拆船業起步,狹夷皇國只用了30多年,就發展成爲全球最大的造船國,而且依託相關產業重新實現工業化。

如果按照噸位計算,這些廢舊艦船幾乎全都屬於紐蘭海軍與紐蘭聯邦。

正是如此,外界才認爲,狹夷皇國是在紐蘭海軍的屍體上完成了戰後重建,並且再次實現工業化。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見到李雲翔的時候,白止戰也很驚訝,因爲接受第5艦隊投降與李雲翔這個陸航上將扯不上關係。

其實,李雲翔不是爲了第5艦隊來的。

此外,白止戰到這個時候才知道,李雲翔已經是帝國陸軍航空兵的總司令,而且薛遠征已經批准建立空軍。

不出所料,空軍司令部在年內就能夠掛牌,而李雲翔將是帝國空軍首任總司令。

關鍵還有,歸屬在空軍名下的不止是陸航的戰略航空兵,還有戰術航空兵!

簡單的說,只要是長了翅膀,能夠飛起來的全都歸空軍。

這下,李雲翔成了真正的大人物。

雖然空軍還沒成立,但是按照這個辦法搞下去,那麼最多20年之後,空軍肯定能夠與陸海兩軍平起平坐。

以這次大戰的情況,特別是戰略轟炸所產生的影響來看,空軍已經成爲了跟陸海兩軍平起平坐的第三軍種。

此外,在迢曼帝國,空軍的地位還超過了海軍,跟陸軍平分秋色。

即便是在紐蘭聯邦,其陸軍航空兵也已在實質上獨立了出來,地位並不比陸軍與海軍低多少。

這也是首輔提前批准組建空軍的關鍵所在。

按之前的安排,要在大戰結束後,才考慮成立空軍,畢竟組建一個新的軍種涉及太多的利益。

打到現在,大戰離結束也不遠了。

更加重要的是,在接下來打擊紐蘭本土的戰鬥當中,除了由海軍進行戰略封鎖,主要的打擊手段就是戰略轟炸。

正是如此,才需要提高航空兵的地位,也就得及時組建空軍。

當然,成立空軍的一大好處,就是不再受陸軍司令部的制約。

雖然在陸航戰略航空兵獨立出來,成爲獨立兵種後,獲得了最爲關鍵的預算權,但是與預算權同樣重要的一項大權,也就是人事任免權依然在陸軍司令部的手上,而且官兵的晉升與嘉獎也由陸軍司令部掌管。

由此產生的問題是,事事都得請示陸軍司令部。

不說別的,到目前爲止,李雲翔還是陸軍上將,而陸軍戰術航空兵司令在去年就晉升爲大將。

即便是預算權,也受到陸軍掣肘。

щщщ _тTk ān _Сo

原因就是,由戰時內閣劃撥的軍費首先進入軍種的賬戶,再轉到各兵種戶頭下,而各兵種在拿到預算之後才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準確說是已經獲得批准的採購計劃,去購買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或者支付軍人的薪酬,或者是支持科研開發等等,而關鍵就是要賬戶上有錢。

問題,就出在了從軍種到兵種轉賬的這一步上。

在之前幾年裡,陸軍一直在拿轉賬做文章,比如在採購裝備與彈藥的時候漫天要價,有的時候甚至是故意找茬。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神鵰”重型轟炸機。

按李雲翔所說,如果不是受到陸軍司令部刁難,這種作戰半徑超過2500千米的重型轟炸機在去年就能夠投產。

結果就是,拖到現在都沒達到預期的量產規模。

爲了此事,李雲翔已經找首輔談了十多次,可是在軍費預算方面,首輔能提供的幫助並不多。

換個角度,這也是薛遠征決定提前成立空軍的直接誘因。

同樣,這也是薛遠征把戰術航空兵一併劃入空軍的關鍵所在。

能飛的全都成了空軍的,陸軍沒有理由繼續跟空軍做對,至少無法在預算上做文章,反而少了很多的麻煩。

如果讓陸軍保留戰術航空兵,今後肯定會鬧出更多的問題來!

當然,不管怎麼樣,李雲翔總算是媳婦熬成婆。

第11章 圍追堵截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63章 協同作戰第401章 血火戰場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249章 一路狂飆第67章 亦步亦趨第178章 以卵擊石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40章 全票通過第19章 龍的天空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114章 懷疑上蒼第79章 佯攻行動第180章 旁觀者清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546章 緊急返回第482章 拉鋸戰第111章 利害攸關第265章 應景的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238章 騰挪折衝第101章 黯然離開第266章 密約的草案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176章 尷尬處境第590章 最後的遠征第280章 披掛出征第282章 內在因素第583章 盡力而爲第295章 未來的總司令第345章 純空戰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131章 敢想敢說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479章 策劃第25章 淡化處理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173章 自找沒趣第222章 心腹大患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154章 大獲全勝第432章 新三件第66章 裝甲反擊第559章 另有安排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98章 圍追堵截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95章 危機關頭第20章 晴天霹靂第272章 立體登陸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339章 遭遇戰第491章 推動者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141章 電磁干擾第559章 另有安排第38章 情景設定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378章 登門拜訪第185章 忐忑不安第162章 吸引火力第109章 合圍到位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121章 剛愎自用第95章 危機關頭第176章 尷尬處境第509章 目標明確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586章 精確轟炸第511章 要害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610章 一席之談第73章 防線淪陷第25章 淡化處理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86章 千里眼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409章 當務之急第141章 電磁干擾第164章 對攻局面第5章 帝國首輔第225章 此地無銀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370章 必須嚥下的雞肋第568章 圍困戰第597章 盟友的價值第104章 長途奔襲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56章 幻想破滅第459章 爭分奪秒第121章 自力更生